1. 首頁
  2. 語文

曹劌論戰的課堂實錄

關於曹劌論戰的課堂實錄

1.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相關文學常識(2)課文大意的理解和重點詞句(3)課文的結構和詳略安排。(4)課文的朗讀和背誦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學習課文,充分認識到戰爭的勝負取決於民心的向背。同時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像曹劌一樣開動腦筋,運用智謀,使自己成為一個聰明的人。

2.教學實錄

(一)啟發談話,匯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我國曆史上有很多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我們今天要學的長勺之戰就是其中著名的戰例之一,而在這次戰役中有一個人物起了重要作用,他是……

生:曹劌

師:不錯,今天我們就走進這位平民政治家,一起來學習《曹劌論戰》!看看曹劌的風采。

(二)介紹相關知識,熟悉課文背景

師:我們先看看註釋①,看看對課文相關資料的介紹。本文選自《左傳》,大家對這部書瞭解嗎?

生:不瞭解。

師:好,那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左傳》是記載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況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書中儲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優美,尤其善於描寫戰爭及複雜事件,又善於透過對話和行動表現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對後代散文的發展有很大影響。我們這篇課文就很好地反映了這些特點。

(三)朗讀課文,熟悉內容

師:大家都知道,要學好文言文,首先要讀好。下面就請大家放聲將課文朗讀一遍。

(生讀)

師:現在我請一位同學將這篇課文朗讀一遍,其他同學認真聽,聽聽他讀的字音和節奏有沒有問題。

生1:“十年春……”

師:這位同學讀得還是很流暢的,不過也有些美中不足。大家聽出來了嗎?

生2:“又何間焉”的“間”他讀成了第一聲。

師:對,這個多音字要注意。

生3:“下視其轍”的“轍”也讀錯了。

生4:還有,“吾視其轍亂”的節奏應該是“吾/視其轍亂”。

師:大家說得都很好,讀文言文就應該讀準它的字音和節奏。下面就請全班同學聽一遍朗讀錄音。

(四)分組討論,互相質疑

師:大家已經初步讀熟了課文,在此基礎上,我們來了解課文的大意。以大家現在的水平,應該可以大致上看懂它。那現在請大家分組討論,可以將自己的疑問提出來向其他同學請教,也可以把自己的心得拿出來向其他同學問難。

生1:我有一句話不是太懂。“齊人三鼓”在這裡是什麼意思呢?以前我們學習的“三”有作“三”講的,有作“多次”講的,在這裡應該是哪一種呢?

生2:我認為是三次。這從第三段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是可以看出來的。

生3:“必以信”這句話我總是翻不通順。

生4:這句話應該仿照註釋3來翻,可以翻成“一定上報實情”。

師:這種翻譯的方法不錯,其他同學應該向她學習。

師:剛才的兩位同學都是有疑而問。其他同學沒有舉手,看來這篇課文確實不難理解。那有沒有同學在討論中有所收穫,來考驗一下其他同學呢?

生5:我覺得有個詞很重要,“犧牲玉帛”的“犧牲”,它的意思是豬、牛、羊,和現在完全不同。我想請其他同學再找幾個這樣的詞。

生6:這很簡單。“小大之獄”的“獄”,古代是案件,現在是“監獄”。

生7:還有“弗敢加也”的“加”,它的意思是虛報,和我們現在也不一樣。

生8:我有一個問題:“登軾而望之”是什麼意思?

生9:這有註釋啊。就是“登上車前的橫木眺望齊軍”啊。

生8:這我也知道,可是誰知道這句話裡的`道理和哪句詩一樣?

生:……

師9: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吧?

生8:對。

師:這位同學的聯想非常豐富。所提的問題也很有創造性。

看來大家對課文意思的理解確實比較透徹了。好,讓我們再把課文齊讀一遍,邊讀邊思考句子的含義。

(五)分析人物形象,學習描寫人物

師:透過對課文的翻譯,大家已經瞭解了課文的大意,我們就可以進一步地探索了。我國古代的歷史著作不僅僅是為了記事,更多的時候是在寫人。就拿本課來說,大家對文中的人物還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

生1:是的,我對曹劌的印象很深。我覺得他是一個非常有謀略的人,這次戰役能夠以少勝多,全是靠他的指揮。

生2:我還覺得曹劌是一個愛國的人,國家有難,他主動要求出戰。

生3:我覺得魯左公是一個沒用的人,他對打戰的戰術完全不瞭解,就連勝利了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生4:不過,魯左公也有可取之處,他能好好斷案,這是最好的戰爭準備,他還比較得民心。

師:大家分析得都不錯,那大家是怎麼得出這些結論的呢?這篇課文又是怎樣刻畫人物的呢?

生1:我是從人物的對話中看出來的。第三段曹劌說的那些話不但說明了勝利的理由,更說明了他是一位軍事家。

生2:我也是從對話中看出來的。第一段中曹劌說的“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表現出了他對那些達官顯貴的蔑視。

生3:而魯公在第一段說的話也表明,他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戰爭的根本,平時為政也有不少缺點。

生4:我是從人物的動作中看出來的。第二段中曹劌在追擊敵人之前,“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說明他做事十分小心。

師:大家說得都很好,這也正是我們在前面介紹《左傳》的特點時說到的:它善於透過對話和動作表現出人物的性格特點。而透過分析人物的動作和語言來分析人物的性格也正是我們分析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

師:既然課文的語言和動作描寫如此精彩,那讓我們來嘗試一下,看看我們能否將課文中的對話繪聲繪色地讀出來,將課文中的動作活靈活現地演出來。請一、二、三組的同學準備第一段的朗讀;四、五、六組的同學準備第二段的表演。

(學生準備)

師:大家準備好了嗎?我想先問一下,等會兒朗讀和表演的時候,我們有什麼要注意的呢?

生5:朗讀要注意語氣。比如“肉食者鄙”這句話要讀出輕蔑的感覺。與魯公對話中的肯定與否定語氣也要很明顯。

生6:表演也一樣。要突出曹劌的堅決與果斷。

師:大家說得都很好,想必大家的表演會更加精彩,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學生表演)

(六)分析課文結構,理解戰爭內涵

師:看到大家精彩的表演,可以看出大家確實是理解了這篇課文,理解了課文中的人物。以大家的演技,都快可以考慮讓大家去拍一部《曹劌論戰》的電視劇了。不過,話說回來,我們這篇文章描寫戰爭的過程好像和我們平時看到的電視不大一樣啊。

生1:是的,平常看戰爭片,打仗的場面佔了很大的比例,而課文沒怎麼描寫廝殺的場面。

師:確實,那我們這篇課文詳寫的是什麼內容呢?

生1:課文詳寫的是戰前和戰後。

師:戰前的什麼和戰後的什麼呢?

生1:戰前的準備和戰後的總結。

師:很好,那課文為什麼要這樣安排,而不像電視一樣多描寫一些戰爭場面來吸引讀者呢?

(學生面露難色)

師:那我來提示一下。我們的史學家記載歷史並不僅僅是記錄事件,他們更希望後人從中能夠得到一定的教訓。

生1:我明白了,作者詳寫戰前和戰後是希望後人能夠更好地明白這場戰爭勝負的原因。

師:好,一針見血。那大家不妨探討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魯國在長勺之戰中以弱勝強呢?

生2:我認為是因為他們有一位好的統帥,精通謀略的指揮者,就像赤壁之戰中的火攻之計一樣,是用智謀獲勝的。

生3:魯國抓住了最好的作戰時機,趁“彼竭我盈”的機會出擊,一舉奠定了勝局。

生4:還有,課前提示中說,齊國發動的是一場以強凌弱的戰爭,它不得人心,所以才會失敗。

師:大家總結得非常正確,確實,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除了實力的強弱,更重要的是民心的向背、戰略戰術的運用。大家討論一下,歷史上其他的戰爭是不是符合這一規律。

生5:抗日戰爭時,日本的軍事實力比我們強,但他們是侵略者,我們又運用了正確的游擊戰術,所以最後獲勝的是我們。

生6:赤壁之戰,曹操的部隊在數量上有絕對的優勢,但是由於他中了對方的火攻計,結果一敗塗地。

生7:我們學過的陳涉吳廣起義也是一樣,起義軍的裝備雖然不好,但由於他們反對暴秦,是正義的,所以他們的起義能夠成功。

生8:所以我們以後一定不能支援那些不正義的戰爭,比如美國入侵伊拉克。

生9:我們還要向曹劌學習,多用計謀,不能蠻幹。

師:大家歸納得非常好。看來,學習了《曹劌論戰》,我們的最大收穫就應該是認識到戰爭的內涵。我們身邊雖然沒有戰爭,但我們無法避免矛盾與衝突,面對它們,我們要像課文中說的一樣。第一,我們是不是有理的一方;第二,我們要多開動腦筋想辦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生活中的勝利者。下課後,請大家再收集相關戰爭的資料,補充到自己的摘抄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