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莫高窟名師教學實錄

莫高窟名師教學實錄

引導語:餘秋雨寫的《莫高窟》相信很多人都讀過,那麼有關莫高窟名師教學實錄哪裡有呢?接下來是小編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

師:同學們請看螢幕。(教師點選課件——出示祖國版圖、甘肅省區圖和莫高窟外景圖)這就是偉大祖國的版圖,在祖國的西北有一個省份叫甘肅省,(出示甘肅省版圖)在甘肅省敦煌市的東南有兩座山,一座是三危山,一座是鳴沙山,在兩座山谷底的絕壁上,蜜蜂似的排列著492個洞窟,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莫高窟,誰知道舉世聞名是什麼意思?

生:很多人都知道。

師:許多人都知道不能準確表達這個詞的意思。(教師板書:舉世聞名)

師:“舉”是什麼意思?

生:全世界。

師:全世界應該包括了“世”的意思,“舉”到底是什麼意思?

生:“舉”就是“整個”的意思。

師:“整個”就是“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我們理解詞語的時候,要理解重點字,理解重點字就能很好地理解詞語的意思。你會這種方法了嗎?

生:會了。(臉上露出喜悅。)

師:莫高窟為什麼在全世界都有名呢?(教師在“舉世聞名”的後面半數一個“?”。)我相信透過這節課的閱讀,一定能找到答案。

師:下邊請同學們自由讀文,思考作者是從那幾個方面來寫莫高窟的?

生:(學生自由讀完課文後)課文是從三個方面來描寫莫高窟的,第一個方面是彩塑,第二個方面是壁畫,第三個方面是藏經洞。(教師隨機板書:彩塑、壁畫、藏經洞)

師:課文中第一自然段,有一句話就概括了這三個方面,是那句話?

生:其中最有價值的要數彩塑、壁畫和藏經洞。

師:這是一句話嗎?

生:在這懸巖峭壁上,492個洞窟蜂窩式的排列著,其中最有價值的要數彩塑、壁畫和藏經洞。

師:這是概括地介紹,然後作者又分別寫了彩塑、壁畫和藏經洞。你說第一段在全文起什麼作用?

生:起到總起全文的作用。

師:誰讀最後一自然段。

生: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師:這一段對全文起什麼作用呢?

生:這段又是對全文的總結。

師:作者在開頭用總起,然後分別來敘述,最後作者總結全文,作者是按照——

生:“總-分-總”的結構來寫的。

師:這種寫作手法可以使文章結構嚴謹。希望同學們學著應用。這樣看來,課文分幾段呢?

生:分三段。

師:請同學們用分段符號畫出起止。

(學生畫出起止,彙報。)

師:同學們學會這種按照“總-分-總”的結構去分段,這是一種分段的好方法。

師:下邊我請同學們來讀詞。

(課件出示:個性鮮明 神態各異  惟妙惟肖)(指名讀。)

師:這三個詞語在課文中那幾個自然段裡出現的?把它畫出來。

生:是在第二自然段出現的,是描寫彩塑的。

師:能讀讀含有這三個詞語的句子嗎?

生讀。

師:文中的哪些語句體現了彩塑這幾方面的特點?我請一名同學來讀讀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學畫出有關的語句。

生:“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

師:誰來讀一讀?有怎樣的菩薩?

(學生讀的不夠理想。)

師:想象一下,眉宇間透著慈祥,目光中滿是善良多慈愛的菩薩呀!再來讀讀。

生讀:“有慈眉善目的菩薩”。(讀出了菩薩的慈善。)

師:有怎樣的天王?想象一下:《西遊記》電視劇中四大天王出現,多威風啊!誰能讀出來。

生讀:“有威風凜凜的天王”。(讀出了天王的威風。)

師:有怎樣的力士?見過力士嗎?蔡老師是力士嗎?身體強壯,非常勇猛!能讀出來嗎?

生讀:“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讀出了力士的勇猛。)

師:同學們,每一個塑像都有自己的個性,而且形象各不相同,所以作者說——生:這些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評:學生透過想象感悟,入情入境的朗讀,體會了詞語的意思,體會到詞語運用的巧妙,同時感受到文字語言的魅力。)

師:作者還寫了什麼?

生:作者還寫了臥佛。生讀描寫臥佛的句子。

師:你讀出一個怎樣的臥佛?

生:我讀出了一個慈祥的臥佛。

師:你透過哪兩個詞讀出來的?

生:眼睛微閉,神態安詳讀出來的。

師:同學們看看文中的插圖,看見眼睛微閉、神態安詳的臥佛了嗎?再讀讀,你還能讀出怎樣的臥佛?

生:我還知道這是很長的臥佛。我是透過16米這個數字知道的。

師:我們這個黑板大概是3米,16米是個什麼樣的概念,相當於四五個黑板那麼長。他的一個頭大概就有我們黑板這麼大。你說它長不長?

生:驚訝。並說太長了。

師:作者是用什麼方法來說明長的?

生:列數字。

師:列數字的方法可以讓我們清楚地瞭解到臥佛到底有多長。希望同學們學習這種列數字描寫事物的方法。

師:誰能透過讀,把這一臥佛的特點讀出來。

(生讀,齊讀。)

師:這樣的彩塑有3000多個,如果你來到這裡看到這樣的彩塑,你想說點什麼?

生:製作彩塑的工人們很辛苦。

生:我想在峭壁上的人很可能會有危險,因為他們是在斷崖峭壁上雕刻。我說,彩塑來的真這不容易。

師:你能聯絡上下文體會課文,這是體會課文的好方法。

生:當時沒有起重機,沒有吊車。古代勞動人們竟能製造出這樣的彩塑。他們真了不起,真聰明。

生:他們造了492個洞窟,可以看出他們有智慧。

師:所以作者在文章的結尾寫了這樣一句話。(課件出示)

生:齊讀——這裡的每一尊彩塑,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師:所以他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師:作者都描寫了哪些彩塑?

生:有天王、力士、菩薩、臥佛

師:在這四種彩塑中哪一種彩塑寫得具體?

生:臥佛

師:在眾多彩塑中,作者重點突出了“臥佛”,老師告訴大家作者突出了一個點,這叫“點”的描寫,對“天王、力士、菩薩”作者做了概括的介紹,這叫“面”的描寫,(板書:點面結合)這種寫法叫點面結合。“點”代表“面”,“面”襯托“點”,詳略得當。

(老師又就地取材:現場描寫學生聽課的情景,突出“點面結合”的特點。)

然後引導學生到課文中體會“點面結合”的寫法。

師:同學們讀讀描寫壁畫一段,這一段也採取了“點面結合”的寫法。請用不同的符號標出,描寫“點”與“面”句子。

生彙報“面”和“點”描寫的句子。

師:我們先來讀讀描寫“面”的句子。

(一名學生讀)

師:這是一個什麼句子?

生:這是個排比句子。

師:讀排比句的時候應該錯落有致,我們開始的時候聲音要輕,第二句聲音要上揚,第三句輕,第四句揚。就能讀出壁畫的特點了,誰來試一試。

生讀得抑揚頓挫。

師:讀得很美,讀出了壁畫的特點。我在讀這段的時候,有些詞作者運用得很恰當,把壁畫的特點體現出來了,同學們來讀讀這幾組搭配的`片語。(課件出示:記錄故事描摹形象  反映生活 描摹風光)

(生讀這些詞。)

師:把這些詞放回句子中,同學們再來讀一讀句子。

生:讀句子。

師: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壁畫的特點嗎?

生:豐富多彩。(教師板書)

師:“點”的描寫呢?

生:彙報描寫飛天的句子。

師:範讀(很投入,並加入動作)。(生笑。)之後,問:你們看到了怎樣的飛天?

生:我看到了很多飛天而且他們都非常美麗。我從後面的省略號可以看出多。從“臂跨花籃”我彷彿聞到了花香。

師:他都聞到了花香。

生:輕撥銀線,我好想聽到了美妙的音樂。

師:定是“大珠小珠落玉盤”的聲音。

生:倒懸身子,簡直在表演絕技。綵帶飄浮,我彷彿看到了天上有好多美麗的綵帶在飄舞,五彩繽紛。她們舒展雙臂偏偏起舞,我看到了他們優美的舞姿。

師:這麼美得飛天我們要好好讀讀。

生:學生配樂讀。

師:如果用書上的一個詞來概括這飛天的特點應該是哪個詞?

生:宏偉瑰麗。(教師板書)

師:當你看到這麼美的筆畫一定會很有感受,你怎樣評價這裡?

生:精妙絕倫。

師:會學習了,這是蔡老師最高興的事。

生:這裡太美了,勞動人民很有智慧,他們在絕壁上造出成千上百的飛天。

師:是啊!我們古代勞動人民太有智慧了,所以去過那裡的人都發出這樣的感嘆——

生接讀:這裡的每一幅壁畫,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師:所以說莫高窟是——(生接讀)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師:作者就這樣運用了“點”“面”結合的手法,就把壁畫的特點寫出來了。

師:同學們看一看課文上一段是寫彩塑的,下一段是寫壁畫的,兩段內容不相同,作者卻巧妙地把他們銜接在一起,作者用了什麼辦法?

生:作者用了一個過渡句把兩個自然段連線起來了,這句話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師:藏經洞裡更精彩,請同學們自由讀藏經洞一段,看看你讀出了什麼?

生:我知道了藏經洞中有書畫、刺繡等文物六萬多卷。(板書:六萬多件)

師:老師查到一個資料,如果把藏經洞裡的書畫連起來能成一個25千米的畫廊。你想說什麼?

生:書畫文物可真多呀!

師:所以作者說這裡的文物大量珍貴。(板書:大量珍貴)

師:可是,可是呀,這些精品不全在中國!你讀讀書看看它流失到哪去了?

生:流失到外國了。被入侵者掠走了。

師:入侵者掠走了我國的國寶。你什麼心情?

生:生氣、傷感、悲憤……

師:請讀出你的感受。

師:課件出示:“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裡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讓學生再讀這一句。

師:讓我們再來讀讀彩塑、壁畫、藏經洞三部分。

生分組配樂讀課文。

師:讓我們記住舉世聞名的莫高窟,讓我們承傳中國的石窟文化,讓中國石窟文化再現他的魅力,讓我們一起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裡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生讀。

師: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