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中小學教育

中學課文《小石潭記》名師教學實錄

中學課文《小石潭記》名師教學實錄

中學課文《小石潭記》是一篇經典的課文,它透過對一個地方美輪美奐的描述,讚美了自然表達了作者闊達的思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提供的中學課文《小石潭記》名師教學實錄,一起來看看名師是怎麼進行這一課的教學的吧!

中學課文《小石潭記》名師教學實錄 篇1

【教學目標】

1、識記“篁、洌”等10個文言實詞和“以、其”2個文言虛詞的意義。

2、理解作者筆下小石潭的特點。

3、反覆朗讀體會作者借景所抒發的感情。

【教學重點】

1、理解重點實詞和虛詞的含義。

2、作者借景所抒發的感情。

【課堂實錄及反思】

師:上課!

生:老師好!

師:請坐。遊山賞水,探勝尋幽,歷來是我國文人的傳統愛好。或抒發平步青雲的喜悅,或詠歎仕途坎坷的感悟。唐朝的文學大師──柳宗元,借遊小石潭,唱吟了一首寧靜與感傷的詩章。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小石潭記》。

作為一篇文言遊記,你最希望老師和大家一起學會哪些知識呢?

生1:學會文言字詞的音、義,一些重點實詞和虛詞的含義。

生2:弄懂文意。

生3:瞭解所描述景色的特點。

生4:古人往往借景抒情,本文是否也是這樣?抒發了一種怎樣的感情?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老師認為我們應先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出示課件1)

柳宗元(773~819)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人,世稱柳河東。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東集》。《小石潭記》是他被貶永州時所做的遊記之一。

生:(一齊)朗讀並背誦。

師:根據同學們的要求,老師確定了以下3個學習目標,請同學們看螢幕,並且讀一遍。

(出示課件2)

1、識記“篁、洌”等10個文言實詞和“以、其”2個文言虛詞的意義。

2、理解作者筆下小石潭的特點。

3、反覆朗讀體會作者借景所抒發的感情。

師:我們先聽一遍課文錄音,感知文章內容,標註出下列生字詞的讀音。初步領悟作品的思想內涵。

(出示課件3)

一、走進錄音棚

1、聽錄音,為下列加粗字釋義:

篁竹(huáng)_______ 清洌(liè)_______

為坻(chí)_______ 為嶼(yǔ)_______

為嵁(kān)_______ 佁然(yǐ)_______

俶爾(chù)_______ 差互(cī)_______

幽邃(suì)_______ 悄愴(chuàng)_______

師:放錄音。

生:(聽完後)齊讀字音,並帶拼音寫一遍漢字,交流詞的意義。

師:請同學們反覆誦詠,體會作品表達的思想感情。

(出示課件4)

2、結合註釋疏通文意,劃出不會的字、詞、句交流討論。

生:(邊讀邊結合註釋)自主學習。

師:接下來,我想考一考同學們,請看螢幕。

(出示課件5)

3、理解下列每組加粗詞的含義:

⑴ 全石以為底 ( )

⑵ 以其境過清, ( )

⑶ 以天下事為己任 ( )

⑴ 其岸勢犬牙差互 ( )

⑵ 以其境過清 ( )

⑶ 益習其聲 ( )

(討論後)

師:(找兩名學生回答其它學生補充)明確答案:由、因為、把 那、那種、驢子。

師:同學們字詞理解得很好,再努力,看誰能理解了文章內容。

生:相互交流,疏通文意,不會的提出,商討。

師:(學生討論結束後)哪位同學願意把自己的理解與同學們交流一下?

生1:解釋文意(其它學生補充)。

師:同學們對文意理解得非常好,你能否用自己的方式給同學們分析一下你所喜歡的句子?請看示範:

(出示課件6)

二、進入探究園

1、結合文意,大膽想象,用自己的方式給同學們分析一下文中你喜歡的句子,並用最美的語言描述出來。

如:第二段的“似與遊者相樂”可理解為:魚兒一會兒鑽出水面,一會兒又潛入水底,一會兒游到你的面前吐著水泡,一會兒又遊得遠遠的望著你,好像故意逗你呢!

(學生思考、討論)

師:哪個同學願最先表達自己的見解呢?

生1:“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一句,可理解為:樹木和藤蔓鬱鬱蔥蔥,枝葉相連,環抱著小石潭,如同一位母親輕輕搖動著睡夢中的嬰兒。

師:很好!比喻新穎。

生2:“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一句,可理解為:石頭的底,石頭的邊,石頭的島嶼,石頭的岸,一個天然的石頭盆景呈現在眼前。

生3:我認為“日光下徹”中“徹”用的好,彷彿讓我們感到陽光直接照射在潭底,潭中沒有任何東西一樣。從而更好地表現出小石潭水之清澈。

師:在描寫方法上這屬於哪一種呢?

生3:側面描寫。

生:(一齊)為生3的精彩回答一齊鼓掌鼓勵。

師:非常好!這三名同學的思考很具獨創性。哪位同學還想再試一試?

生4:我認為“影布石上”一句也具這種功能。看起來是寫魚影,但實際上仍在表現潭水之清。正因為水清小魚的影子才能極其清楚的“布”在石上。一個“布”字用的極妙。

生5:“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一句,表現了小石潭地處偏僻之地,與前面“伐竹取道”相互應。又能看出小石潭周圍的環境極其幽靜,幽靜的能讓人產生寒意。又與下文“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相聯絡。

師:同學們理解得非常好,在此基礎上你能否再歸納一下作者筆下的小石潭具有怎樣的特徵呢?

(學生討論)

生1:小石潭的──清。

生2:小石潭的──靜。

師:作者又是分別透過哪些景物的描寫來突出這兩個特點呢?

師生共同交流,用課件明確答案。

(出示課件7)

2、小石潭的顯著特點:

小石潭的“清”是透過(水、石、樹、魚)

小石潭的“靜”是透過(四周環境、作者的感受)

師:既然同學們對課文理解的很深刻。那麼老師有一個不理解的問題,你能否幫老師解決一下嗎?

(出示課件8)

3、作者描寫了那麼美的景色,開頭也說“心樂之”而為什麼結尾處卻說“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學生分小組討論)

生1:景色雖美,但此地過於荒涼。

生2:我卻認為:景色雖美,但作者遭貶,心情抑鬱。

其它學生補充。

師:由此可見,人在欣賞景色時,心情是關鍵。心情不佳往往會觸景傷懷。作者心中被貶的陰影揮之不去,抑鬱之情時時體現在字裡行間。請同學們再讀一遍第四段,體會文中的這種感情。

生:朗讀、品味、感悟。

師:針對本段所體現的感情,你認為語調、語速和輕重音怎樣處理呢?

生1:語調平緩深沉,語速放慢,“寂寥、悽、寒”等字應重讀。

師:理解的很好,那麼你試著讀一下。(放配樂)

生1:配樂朗讀(結束後,其它學生鼓掌表示讚賞)。

師:請同學們一邊體會作者此刻的心情,一邊再讀一遍這段文字。

生:(一齊)體會朗讀。

師:透過同學們的讀書聲,已得知你理解了作者當時的心情。如果真的有時光隧道的話,你站在柳宗元面前會跟他說些什麼呢?

(出示課件9)

三、說說心理話

假如柳宗元在你面前,你將跟他說些什麼呢?

(學生思考)

生1:柳宗元先生,我聽說仕途坎坷,何必在這條道上走到底呢?你看東晉的陶淵明歸園田居,過著“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生活,不也很瀟灑嗎?還是想開一點好。

師:這位同學的想法深藏禪理!如果語氣上再親切一些會更好。

生2:柳兄,宦海沉浮是常事。我認為職位越低越應該奮發圖強,幹出政績,以圖東山再起。自我消沉,非大丈夫所為。

師:這位同學也未免太親切了吧,都“柳兄”相稱了!

生3:柳宗元先生,我在課外閱讀時看到了你的《捕蛇者說》的譯文,得知你是一位關心百姓疾苦的好官。好官遭貶,可見你所處的社會多麼黑暗啊!

師:我相信同學們還會有精妙的答案,小組內交流一下。

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師: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課後認真複習,一定會從本文中得到新的收穫,請看螢幕。

(出示課件10)

佈置作業:結合課文內容,給自己佈置一個作業,課後實現它。

如:“歸納出本文遊蹤”或“替柳宗元向朝廷寫一封表達心曲的信”等等。

師:這節課就上到這裡,下課。

中學課文《小石潭記》名師教學實錄 篇2

一、檢查預習

師:同學們,上節課,老師讓同學們預習了第21課《小石潭記》,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老師知道同學們一定能把這篇課文很順暢地讀出來了,哪位同學試試看?

生:(指名讀)……(評)

師:請全班同學一齊來。

生:……

二、自讀課文,疏通詞句

師:同學們預習得真不錯,老師相信下面的任務大家一定會完成得很出色。接下來呀,請同學們憑藉工具書,結合書下注釋,把課文疏通疏通,確實有不理解的地方請作上記號,等一下提出來。

生:(自學)

師:請同學們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來,我們一起來解答解答。

生:(提問,同學解答,師及時點撥指導,注意一詞多義:以、為、清、可,另外注意鬥折、蛇行、犬牙等重點詞)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玩兒個翻譯接龍的遊戲,每個同學譯一句,依次下傳,要求銜接自然,翻譯正確。

生:……(出現錯誤,及時評點指導)

三、賞讀課文,體會情感

師:剛才同學們疏通得很不錯,在對課文的逐字逐句的理解中,欣賞了柳宗元筆下的小石譚獨特的魅力,那老師想問問:小石譚給你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

生:(自然暢談)

師:小石譚風景奇特,那到底奇在哪兒呢?請同學們回頭認真地細讀課文,看看柳宗元筆下的小石譚有哪些特點?作者是怎樣表現這些特點的呢?

生:(自主探究)

師:請同學們自由發言。

生:(學生說到哪,賞讀到哪)

(1)石底

a、作者是如何寫“以石為底”這一特點的?(我讀相關語句)

b、小結:作者寫出了小石譚的石底,翻卷出水面時,呈現出的種種形態。

(2)水清

a、讀相關語句

b、引導體會寫魚的妙處

c、這是用什麼描寫方法

(3)源頭曲折岸勢參差

a、讀相應語句

b、體會設喻的方法

(4)氛圍悽清 (結合體會開頭一處寫四周樹林的文字,與此形成對照)

師:這樣風景奇特的小石譚,作者為何覺得如此悽清呢?請同學們結合老師上節課介紹的背景體會體會。

生:……

師:小石譚雖然景緻奇特,但四周竹樹環抱,無人知曉,少人問津,小石譚的寂寥悽清與作者的境遇是何等相似,這既是作者對環境淒涼的感受,也是作者政治受挫遭到貶滴後憂傷與憤懣的流露。

中學課文《小石潭記》名師教學實錄 篇3

《小石潭記》是柳宗元被貶永州時所寫《永州八記》中的一篇山水遊記,文章描寫小石潭清幽寂靜的環境,含蓄反映了作者寂寞的處境,悲憤、哀怨的心境。面對這一傳統的古文名篇,如何上得紮實而又圓轉自如?如何讓學生興味盎然地深入其中和文字對話,作者交流?郭豔軍老師在執教《小石潭記》這課時很好地處理了這些問題,而達到這種理想效果的基礎則是:交給學生解讀文字的鑰匙,讓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中體會探尋的快樂。

【課前預習】

1、收集柳宗元的資料,瞭解其人。

2、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積累詞彙。

3、仔細閱讀課文,劃出文中描寫小石潭景物的句子,並加以賞析。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師:有一首這樣的詩我們很熟悉,題目是《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師生齊背)這首詩的作者是誰?

生:柳宗元。

師:寒江、冰天、雪地,一位孤獨老者獨處孤舟,默然垂釣。悲涼孤獨的處境正是詩人內心的寫照。這首詩是詩人被貶永州期間所寫,在此期間,他還寫了大量寄情山水的作品。今天我們所學的《小石潭記》就是其中代表作之一。(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多媒體螢幕顯示

讀準字音:

寂寥

翕忽

參差

解釋字意:

犬牙

斗折蛇行

悄愴)

三、初讀感悟

師:一篇文言文,初讀要讀準字音,把握好停頓、節奏。

(生自由朗讀)

師:誰願意為大家朗讀一下?

(兩名學生自告奮勇朗讀,學生為朗誦的同學評價。)

生:我認為第一位同學讀的語速太快,語調沒有變化。

生:第二位同學讀發現小石潭和魚兒嬉戲兩段時,未讀出喜悅情感。

師:你們點評的很好,可惜只說了缺點,誰來說說他們的優點。

生:第一位同學聲音響亮,讀的準,第二位同學停頓把握的好。

師:我們再請第三位,郭豔軍同學為大家朗讀。

(生笑)

(伴著背景音樂《高山流水》,師聲情並茂朗讀。生鼓掌。)

師:誇獎了,美的文章要用心去朗讀。(生齊讀)

四、美讀涵詠

師:這篇文章描寫了小石潭優美的景色,寫了哪些景物呢?

生:水、魚、石、樹。

師:這些景物作者是如何描繪的?請在文中找出你認為精彩的語句,讀出你的感情來。

(生在書上圈點批註,交流討論。)

生: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這句話寫的好,寫出了小石潭幽靜的環境,也寫出了柳宗元的心情很悲涼。

師: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

生: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師:我們怎樣讀出來這樣悲傷的情感?生:語速稍微慢些,心情悲涼,語調應該低沉些。

師:試著朗讀一下。

(生試讀)

生:我喜歡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巖。這句話寫出了石頭形態多樣,證明小石潭確實是石潭

生:讀的很細心。

生:我喜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這段,看起來是在寫魚,其實在寫水的清澈。

師:這種寫法叫──襯托(生答)。那作者如何來描寫潭中的魚?

生: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寫魚兒像在空中游動。日光下徹,影布石上寫陽光照射潭水,能看到魚的影子。來襯托潭水的清澈。

師:魚兒時而靜止,時而游來游去,真是

生:自由自在。

師:用書上一個詞概括。

生:樂。

師:怎樣來讀出這種快樂?

生:讀的輕快些,喜悅些。(生讀)

師:讀的很有韻味,似乎看到了人、魚同樂。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寄情于山水,無比快樂,但這種快樂是短暫的,作者的心情很快由樂而----

生:悲。

師:這悲從何來呢?

生:被貶到偏遠荒涼地方,內心鬱悶,只好寄情山水。

生:滿腹經綸,卻不能施展抱負,很悲憤。

生:我說作者樂是因為小石潭是自己的'知己。面對潭水可以訴說自己的孤寂,洗盡內心煩惱,但畢竟過於清冷,不敢久留,當記之而去時,孤寂悲苦卻又席捲而來。在作者的心目中,小石潭就是自己,它那麼幽靜,那麼美麗,但又有幾個人能見到它,走近它,品位它呢?

(生鼓掌)

五、拓展延伸

師:作者的樂是短暫的,悲是長久的,詩人處於孤寂的環境,內心的憂憤無以訴說。假如我是柳宗元,此時你我同遊,你會對我說些什麼呢?

(生思索)

生:柳宗元,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不要太在意生活的苦難,庸人永遠生活在低谷,還是振作起來吧!

師:你這樣稱呼我,我感覺有些陌生。稱呼改一下,好嗎?

生:柳兄。

生:柳兄,人生難免經歷坎坷、風雨,雖然這個地方荒涼偏僻,但是停下腳步,會發現這個地方有這麼多優美風景,柳兄,何不好好休息一下,重新開始,享受人生的美好!

生:子厚,一切都會過去,畢竟世上沒有一樣是永恆的。你有過人的才華,相信你會東山再起的。

師:好!天生我才必有用!

師:古語曰悲憤出詩人。滿懷悲愴的柳宗元為後人留下了不朽的作品。其實,歷史上有著類似遭遇的文人不在少數。他的朋友劉禹錫人生更為坎坷,有詩為證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獲罪遭貶在陋室當中發出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萬丈豪情;柳宗元之後,北宋大文豪蘇軾大起大落,顛沛流離,卻也在遭貶後發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願,這樣的一種大胸襟,大氣魄,大智慧,不是更值得我們學習嗎?

同學們,再見。

【聽課後記】

岳飛曾說過(兵法)運用之妙,存乎心。初看郭老師的教學設計,似乎無更多出奇、出新之處。不外乎讀──賞──拓展等幾步執教文言文的常法,而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流暢的構思,朗朗的讀書聲,師生民主、平等的對話,學生的妙答使課堂精采連連。

美讀品析,老師在語言的節奏、停頓、韻味中引領學生感受小石潭的美好,感悟作者的心境,領悟作品的內涵,讓學生的認識更加深刻,體驗更加細膩。

透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做到如臨其境,從而讓學生與作者深入對話,這位老師不僅注意挖掘文章字裡行間的美與情感,還注意聯絡文化背景對內容進行適當拓展延伸,由柳宗元的憂憤聯想到劉的樂觀、蘇軾的豁達,給這節課增加了豐富的文化底蘊。

當然,這節課也有不足之處,如基礎知識是否再牢固些,美點的賞析是否再深入些更期待文言文教學充滿美感的、充滿活力的,有價值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