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物/化工/環保/能源

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課程改革的論文

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課程改革的論文

1 更新教學理念

搞課程改革,確定改革理念是很重要的。透過學習研究相關的檔案精神,教研室確立了“以學生為本,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的改革理念,在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教學過程中要始終貫徹執行“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指導思想,著力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2 整合教學內容

《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教材上各論內容基本上是按照細菌典型形態來編排,這樣每部分內容看起來相對比較完整和獨立,但這樣過分強調內容的完整性,反而與實際工作脫節,不利於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經過教研室老師們反覆研究,同時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對課程內容進行重新整合、排序,確立了以病原體主要寄生部位和感染的系統為主線進行教學的教學順序,從而實現課程教學與護理工作崗位需求的'有效融通。

3 改進理論課教學方法

以往的教學,更多采用的講授式的教學方法,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講臺下聽,老師和學生之間很少有互動,學生很少能參與到教學中。現在,在教學工作中,我們儘可能多的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從過去的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另外,針對不同內容,採用不同教學方法。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教學等,在重點章節我們嘗試採用翻轉課堂教學法進行授課。課前給學生看一些老師提前錄製好的微課,給學生提供課前學習任務單,課前學生按照任務單進行學習。課堂上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情況,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解決問題,將內容進行內化和昇華。經過這樣不斷的練習,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享受到自主學習的喜悅感和成就感,逐漸養成自學的習慣,對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團體協作能力的提高都有促進作用,這些能力對學生將來的職業發展都是非常有益的。本課程內容牽涉到院內感染、消毒滅菌、細菌耐藥等內容,因為本課程開設的時間是學生的一年級第二學期,學生還沒有在醫院實習過,對醫院的環境還是相當陌生,對這部分內容的理解還是很膚淺的,而這些內容又是對他們以後的護理工作非常重要。為了使學生對這些問題有更深層次的認識,我們指導學生在課下對我們漯河市的醫院進行調研,透過調研完成醫院細菌耐藥、消毒滅菌現狀及院內感染狀況等調研報告,以加深對這部分內容的認識和理解。近幾年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領域發展很快,而且和本學科內容相關的公共衛生問題也比較多,鑑於學時有限,有些內容不能在課堂上詳細講解,但學生對這些內容又比較感興趣,所以我們就為學生開設醫學研究前沿及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公共衛生熱點問題等學術講座,開闊學生的視野。近年開設的學術講座有:幽門螺桿菌專題、禽流感專題、細菌耐藥專題、HIV專題、廣州管圓線蟲專題等,深受學生喜愛。

4 重新整合實驗課授課內容

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傳統的實驗教學內容更多的是體現學科特點,忽略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基於此,我們在編排實驗內容時,根據護理專業的崗位需求,合理設計了與護理專業將來的工作相關的實驗內容。如手指消毒前後細菌的檢查、空氣中細菌檢查、紫外線殺菌效果觀察、高壓蒸汽滅菌效果的觀察等。透過這些實驗,使學生嚴格樹立“有菌”和“無菌”的觀念,這對他們以後從事護理工作是非常有幫助的。

5 課程改革考核方法

考核評價方式是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重要環節。為了加強過程管理,我們改變以前的只靠期末一張卷子定成績的考核方式,將考核方式分為過程考核和期末考核,過程考核主要考核學生的學習態度、、團隊協作等方面,佔期末總成績的20%。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期末考核包括理論考核和實驗考核,其中理論考核主要反映學生知識目標掌握程度,佔考核總成績的60%,實驗考核主要反映學生實際操作能力,佔總成績的20%。經過以上幾個方面的改革,老師的教學水平得到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滿意度也得到了大大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是高職高專教育中永恆的主題,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們要不斷地創新思維,開拓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為培養更多高素質應用型醫學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