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管理

如何管理初中學生

如何管理初中學生

作為一名在基層一線工作近10年的普通教師,說實話,我對初中學生該如何管,還是不甚瞭然。這當然與筆者的愚笨有關係,但原因似乎並不止於此。

《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等法律,都對教師不得體罰、變相體罰未成年學生作了明確的規定,甚至把挖苦、諷刺都作為一種變相體罰,而加以絕對禁止。那麼,對初中學生不進行體罰、變相體罰,能不能管理好學生呢?也許有,但至少我沒有見過。我見到的卻是大量因體罰或變相體罰有效而成為優秀班主任的教師。這說明什麼問題呢?如果你遵守法律,則你就不會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這看起來很荒唐,但卻是一種大量存在的客觀現象,誰否認這一事實,誰就不是實事求是。

筆者雖然沒有當過班主任,但卻長期擔任科任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個70多人的斑集體,總有那麼幾個學生不遵守紀律,在課堂上說話,搗亂。那麼,作為教師怎麼辦?要管吧,不然就會成為下一個“楊不管”了。可怎麼管呢?和風細雨的對學生們說:“親愛的同學們,你們不要吵了好不好?我們應該好好學習,遵守課堂紀律,行不行?”結果會怎麼樣?學生們或者置若罔聞,或者當時稍微歇會兒,過一會兒又開始我行我素了。這樣的課堂恐怕就和菜市場沒有什麼兩樣了,而這樣的課堂卻大部分來自那些遵守教育法律的教師們。教師管學生動輒就違法,而學生在法律的保護下卻變得為所欲為。在著名的“楊不管”的學校裡不就出現了因老師管學生,學生把老師的手指砍斷的事例嗎?所以,我認為即使今天不出現楊不管,明天也會出現張不管、李不管的。因為,教師誰願意既違法,又受到學生的報復呢。

有人可能會說,那是你沒水平,你把課講好點,不信沒人聽。對,教師把課講好點,是有人在聽,可你別忘了,也有人不聽啊。這部分學生小學時就是“差生”(注:可能有的教育專家不同意這種稱呼,認為應該叫學困生,所以我加了引號。)一上課就頭疼,一聽講就麻煩。那麼,你講的`好壞對他們又有什麼關係呢?他們的期望就是讓課堂亂起來,這樣他們才有展現“才華”的機會。所以,教師如果管理不住這部分學生,那麼想聽課的學生也別想聽了。怎麼管理這部分學生呢?靠說服教育收效甚微,對他們呢進行適當的懲戒是最好的方法。居委會大媽都知道的一句話:“三句好話不如一巴掌。”這可是她們幾輩傳下來的經驗啊。對我們管理學生是有借鑑意義的。

我們可以把“差生”叫做“學困生”,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可以把“體罰”稱為“教育懲戒”呢?名稱一變,教師體罰學生就會理直氣壯多了。現在人們似乎都在強調體罰的消極之處,並以此批評教師的道德品質。這一點毋庸質疑,問題確實存在,個別的甚至相當惡劣。比如陝西華陰縣女教師給學生臉上刺賊字;雲南一個教師讓學生吃蒼蠅。但這只是個案,對這些教師的處理完全可以拋開教育法律,尋求其他法律的處理,如民法和刑法。教師體罰學生絕大部分是為了管理學生,為了眾多學生的能有一個更加美好的前途。也是為了教師的一顆良心,責任心。不能讓一隻耗子禍害了一鍋湯。“楊不管”的出現,令我們教師深思啊。學生不管不行,該如何管,值得我們研究探討。

在此,筆者提出自己的一點意見,供教師同仁和關心教育的廣大群眾,眾多家長朋友參考。我認為,適當的教育懲戒或叫體罰是必需的,教師在體罰學生時應該具有一種對學生的愛,是恨鐵不成鋼的一種心態。實際上,在國外,一些國家也是提倡懲戒教育的,如新加坡。我國古代也實行的是懲戒教育。這些應該給我們今天的教育帶來些什麼樣的啟發呢?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體罰並不是一無是處,這應該成為我們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