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報告範文

多媒體技術與教學結合分析報告

多媒體技術與教學結合分析報告

小學語文學科,對於活潑好動的小學生來說確實有些枯燥,因此,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方式,將困難轉化為易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透過採取合理措施,比如運用多媒體技術,一改過去課堂枯燥無味的氛圍,化難為易。畢竟,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我們的一言一行皆與語文有關。所以對於語文學習而言,興趣是最重要的,只有小學生熱愛語文,擁有主動學習的意識,而不是被迫性地去學他們不喜愛的內容,如此,才可真正學好小學語文。那麼,老師具體該怎麼做,才能達到多媒體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完美結合呢?

一、設計動畫,讓課文起“死”回“生”

語文儘管有豐富的文字語言,但是,對於小學生來說,遠遠不及畫面有吸引力,他們還是沒有太大興趣去學習。小學生的天性是好動,他們不喜歡安靜。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飛舞的蝴蝶遠比靜靜綻放的花朵更能吸引他們的眼光。所以,老師需要把握小學生的這一心理,懂得投其所好,讓看起來平淡的課文起“死”回“生”,吸引他們的興趣。老師可以在課前針對課文內容設計或下載動畫,然後運用多媒體在課堂上播放。

例如,小學語文中會學到一首很著名的古詩――李紳的《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佳作,那麼怎麼才能讓小學生很好地理解這首詩,讓其印象深刻呢?在上課伊始,老師可以先設計這樣一幅動畫:“驕陽似火,炙熱地烤著大地,一個頭戴草帽的.農民手裡揮著一把鋤頭,一下一下地鋤地。豆大的汗珠從他的額頭滴下,一滴滴地滴到地上,發出‘吧嗒’的聲音。”這樣的動態畫面,相信一定會讓小學生記憶深刻。面對此情此景,他們對於將要學習的這首古詩也會有一個比較深的理解,接下來的學習,就會輕鬆簡單得多。

二、圖片展覽,讓學生身臨其境

小學生是一群追求新鮮的孩子,他們喜歡明媚的顏色,喜歡色彩斑斕的圖片。語文課本大部分是黑白的,只有極少數的彩色圖片,這些,遠遠不能滿足小學生的需要。而我們也知道,很多時候,圖片比文字更有說服力,更容易讓人理解,一篇好幾百字的文字介紹,有時還不如一幅圖直觀明瞭。比如,小學語文會學到很多描景狀物的文章,為了讓學生深入理解,就需要圖片加以說明,僅靠課本上的那幾張圖片肯定是不夠的。這時,就需要運用多媒體技術,蒐集更多的圖片,在課堂上展示,對文章進行輔導,幫助小學生理解課文。

例如,小學語文會學到一些描寫景點的課文,比如《日月潭》;或者介紹動物、植物的文章,比如《珍珠鳥》。這些課文所描述的,都是很多學生沒有見過的,僅靠單純的文字,讓他們發揮想象,實在是有點強人所難。這時,老師需要用多媒體展示圖片,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好像自己看到了作者描寫的實景,一切都在眼前,學起來也就不會那麼吃力了。多媒體在這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一種載體,讓小學生進入書本,與作者一起看那時的風景。

小學語文作為學生從小就接觸學習的學科,無論是因為它在考試中的重要性,還是因為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工具性,學生都必須要學好它。因此,語文老師要應用多種教學方法,如透過設計動畫、圖片展覽等方式,將多媒體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完美結合,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最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