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中年級作文教學的幾點體會語文教案

中年級作文教學的幾點體會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文規定,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也就是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語文教學中,難在作文。尤其是中年級作文。在中年級,學生開始由原來的寫話走向寫作文,確實有一定的困難之處。很多學生會說會聽卻不會寫,究其原因,是他們感到單調的生活無事可寫,平靜的思緒無話可說,缺少興趣,沒有投入。不過,只要走對了路,讓學生入門,這個問題便可以迎刃而解了。下面,筆者談談自己在中年級作文教學中的幾點嘗試:

要搞好作文教學首先要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情緒,激發他們“欲吐”心裡,讓他們掌握方法,讓學生輕輕鬆鬆入門,高高興興作文。

(一)作文教學與學生生活緊密相聯

文學離不開生活,生活是寫作的大舞臺。學生作文也是如此,如果脫離了生活實際,這樣的作文將會變得空洞乏味。作文成功的關鍵是對生活美要有所發現,必須依賴學生雙眼背後的心靈。因此我教導學生要從生活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們多留意身邊的事情,並學會評價、鑑賞美醜善惡、人生世態。如:關注自然景物的四季變化。春天到了,孩子們又回到了學校。一場瑞雪過後,學校的花草樹木有了些變化呢?老師說孩子們咱們到操場上去找春天好嗎?看看春姑娘藏在哪兒!師生一起興高采烈地在花壇邊、大樹下、草叢中摸一摸,聞一聞,看一看,說一說……活動結束後教師及時引導學生蒐集、交流平日積累的關於描寫春天的詞語、詩句、諺語等,再引導學生用恰當的詞句描寫所見所聞及產生的聯想。學生在開放的自然環境中找找、聽聽、看看,(因為教師事先沒有告訴學生是為了寫作文而去觀察,所以學生沒有任何壓力)他們既學會了觀察,又有更多機會自由表達。寫起來也不會感到難。

(二)作文教學與生活實踐緊密相聯

對於記事作文,很多同學由於平時沒有經歷過或親自實踐過,因此寫起來來乾巴巴的。學校每週的升旗儀式、勞動大掃除、祭掃烈士陵、逛超市、做家務勞動……這些學生親歷過的事,他們有較真切的感受,教師不必拘泥於課本的習作內容,及時指導學生積累這些寫作素材,寫時便不會覺得無事可寫。

(三)教給學生觀察方法,學會觀察

在對課文的教學中,讓學生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課外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眼去觀察周圍的世界、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努力去發現那五彩繽紛的生活,去寫真人真事,抒發真情實感。這樣,學生的作文將不脫離實際,不再是一堆廢話。

(四)培養積累好詞佳句的良好習慣,並能運用在自己的習作中。

寫作離不開現實生活,學生作文更要靠平時積累。沒有較多的“知識、思想、語言”積累,就不會有較多的傾吐內容,作文能力的形成和發展也無從談起。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平時教學中,要想方設法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閱讀是寫作的老師,沒有閱讀,就沒有寫作。”為了增長學生的知識,積累寫作材料,我們要指導學生多讀多看課外書,建議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每人準備一個記錄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錄下來,象背書似的牢記在腦海裡,隨時積累寫作素材。這樣,不但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感染學生,還使學生會學習、能分析、增長見識,具有一定的文學素養。

除此,我們要指導學生重視從社會生活和自然生活去積累。社會生活和自然生活豐富多彩,新人新事層出不窮,讓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隨時隨地的留意周圍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開闊視野,把所見所聞所感形成感性認識在頭腦庫存起來為作文提供“糧草”。

與此同時,我們在班上還透過開展“自辦手抄報”,“作文展臺”“交換看課外書”等活動,並採取多種形式定期進行評比,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只要平時積累工作做好了,學生在寫作時就不愁沒有材料了。

(五)遷移運用,巧妙模仿

僅僅靠多讀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遷移運用,因此強調學生對所讀之書還要進行熟讀精思,融會貫通,積累材料,讓它成為自己寫作的“源頭活水”,學會遷移,並運用到作文中去。遷移運用很重要,但還要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模仿。模仿是人類學習、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對於許多學生來說,模仿是他們駕輕就熟的。模仿的特點在於針對性強,有法可循,結合學生的特點,讓學生進行適當的模仿,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能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因此,我認為可積極提倡模仿和借鑑範文,培養好文風。模仿是創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開始求“與古人合”,接著“與古人神似”,其後必須“與古人離”,所以我們必須強調模仿時還要加以創新,使文章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如:在每一單元的課文教學中,給學生定一篇習作例文,給學生一個習作的模式。在提倡模仿的同時,告訴學生模仿與抄襲的本質區別。另外,在寫作文之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選材、構思,在小組內說一說,力求做到說清楚。在說的過程中將口語更改為書面語,並在下筆時力求按照所說的去寫,從而提高學生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做到語句通順,條例清楚。

(六)多種評價相結合

每一篇作文些好後,筆者並沒有馬上讓學生謄寫在作文字上,而是認真讀兩遍,看看有沒有用得不恰當的詞語和不通順的句子,找出寫錯的字,都把它們改正過來。讓學生自己先修改後,再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相互進行修改,在給自己或別人修改的`基礎上逐漸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讓學生的寫作興趣得到增強。

習作評語是學生與老師進行思想交流的橋樑,因此,在批改學生作文時,我們要做到多加肯定,少作批評。筆者在評改作文時,多尋找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哪怕是一個詞、一句話,都是對學生的成功的肯定。同時,在作文評語中,筆者重在教給方法,溝通情感,而不去找學生的不足。這樣,學生在寫作時,往往會自覺地去延續自己作文中的閃光點。

學生不是任由教師上色的白紙,他們有自己的獨特生活經歷以及個性特徵、知識水平。因此,作為教師應該與學生在課堂上形成平等、朋友關係。平時,教師可適當安排與學生一起批改作文,指導學生從哪些方面著手,並作簡單的示範,或當堂宣讀學生寫的作文,引導他們仔細聆聽,然後要求他們說出那些作文好的地方或不足之處,學生興趣激發了,慢慢就會積極踴躍發言,教師要適當給予表揚、鼓勵。當學生髮現自己的評價與教師的有的相同或相似、有異曲同工之妙時,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信心,而且每篇文章所存在的毛病都容易被他們發現。而且寫作中存在毛病的學生透過師生同評這一過程,找到了紕漏,就會仔細回憶,開動腦筋,認真寫好自己的作文。展示才華也是激發學生創作的一個好辦法。在平時作文中,如有佳作,教師可以挑選出來,或在室外小展臺上展示,那些經常被教師、同學大力褒獎的學生,就會產生一定的成功感、自豪感和榮譽感,會更有信心,爭取繼續寫出佳作。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只要教師們能真正做到認真探究,去從根本上尋找作文難教的“癥結”,思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並持之以恆,一定能培養學生對作文的濃厚興趣,使學生愛上寫作,提高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