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小學作文教學的盲點及對策

小學作文教學的盲點及對策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然而長期以來卻一直未能走出費時低效、缺兒童生活氣息、少創新思想的怪圈,作文教學就像穿著厚重冬衣在逆風中前行,舉步維艱。對此,人們見仁見智,歸因各異。我認為,這是現行作文教學上存在的兩個認識盲點所致。於是,我就嘗試著給作文尋找一件美麗靈動的春衣。

——盲點之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無論是唐代詩人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還是現代詩人郭沫若的“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歙張”,都強調閱讀與寫作的關係,認為只有透過大量的閱讀積累,才能“情動而辭發”,寫出好文章,“此外別無心得和方法”(魯迅語)。這一閱讀先於寫作、左右寫作的傳統思想使得作文教學起步太遲,延至三年級才開始作文教學,無疑延誤了寫作訓練的時機。

對策:提前練筆,啟蒙開篇

閱讀必先於寫作嗎?非也。筆者認為寫作可先於閱讀。美國教育學教授唐納德·格雷夫斯從兒童心理特點出發,視文章為“密碼”,寫文章是編密碼,而閱讀則是破密碼。“在孩子看來,編密碼要比破密碼容易。而且,如果你知道怎樣編造,那麼,你也就知道怎樣拆開。顯然,寫作是能夠促進閱讀的。”調查也證實了他的這一理論,90%的孩子在開始上學的時候就認為自己會寫作,而認為自己會閱讀的孩子則只有15%。

其實,寫作是人類一種表達思想的活動,並非從識字後才開始。只要有思想,孩子們就會本能地使用“寫作”這個工具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正如《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低年級要使學生對於寫話有興趣,樂於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孩子們最初的本能是畫符號,在他們還沒有上學以前,就什麼地方都畫——牆上、水泥地上、有霧氣的窗戶上……這就是他們的一種自我表達,告訴你“我在這兒”。我曾做過一個試驗,把一本印有漂亮卡通人物的日記本,發給剛進校不久的一年級小朋友,說:“這是你們自己的心情日記本,如果你們願意,現在就可以開始記錄你生活中精彩的瞬間。”結果小朋友們全都寫了,沒有誰說“我不會寫”。儘管寫得比較稚嫩,有的僅為一句話,還不夠通順,但文字已成為他們思想、生活的另一種流露,這才是最美麗的。

作文為什麼就寫不好呢?呂型偉指出:“我看問題就出在一個‘作’字上。為了‘作’,就要加工,就要做作,一加工,一做作,反而把本來可以說清楚的事與物變得不清楚、不通順,變成別人看不懂的東西了。”孩子關心孩子的事情,孩子表達孩子眼中的世界,這才是孩子們的作文。贊科夫認為:“要使學生的個性特點及完整的個性得以充分發揮,教師命題後不作指導,不進行任何提示,放手讓學生去寫,他們愛寫什麼就寫什麼,能寫幾句就寫幾句。這樣讓學生自由創作,能讓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感情。”“作詩文必須放,放之如野馬,踶跳咆嗥,不受羈絆,久之必自厭而收束矣。”(王筠《教童子法》)這樣的作文雖然幼稚,但真正是孩子自己的創作。所以,把“作文”改成“寫話”,把說的話寫下來就是,不要再去另外“作”了。

教師應努力創造樂學願寫的氛圍,鼓勵學生提前練筆,自由表達,讓學生的思想毫無羈絆地馳騁,讓寫作成為一種“喚醒”,成為學生成長的需要,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獲得心靈的解放,從而寫出充滿靈性的作文。

——盲點之二:“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傳統作文教學評判學生作文的好壞往往從思想內容和表達形式兩方面人手,如主題是否明確、集中,觀點是否正確、鮮明,材料是否真實、恰當,材料是否突出主題,段落層次是否清楚,語言是否通順,標點符號是否正確;力求盡善盡美,迫使孩子按作文的要求、作文的體例、寫作的“技巧”自動進入了整齊劃一的作文模式系統。各級各類的《優秀作文選》中的篇篇佳作便是對這個整齊劃一的作文模式系統最好的詮釋。這個系統生產出來的作文,充滿了令人無可奈何的幼稚的成熟,充滿了雷同的舉例描寫和結尾昇華。學生充滿靈性的思維、真實感人的見聞在條條框框的束縛下變得遲鈍,原先飽滿的寫作熱情逐漸冷卻,他們不再善於表達思想,筆下的語句逐漸呆滯,像“蠶寶寶像一列白色的小火車爬呀爬”這樣充滿童心、充滿想象力的佳句,隨著年級的升高難覓蹤影。

對策:淡化技巧,強化對話

從古至今,人們注重寫作技巧的訓練。殊不知文化傳統其本身主要便是以“語言”的形式,常又是以書面文字的形式而存在。學生的寫作過程實則是其與自然社會、與教師的對話過程,而不是技巧的運用。在學生的寫作過程中,學生與自然社會之間不是傳統認識論中的那種生硬的物件性的主客體關係,而是一種意義關係,是一種“我”與“你”之間的平等對話。這樣,人與自然社會在寫作中達到認同,相互理解。

學生寫作過程是與教師的對話過程,是一種精神交往和意義分享的關係,即“主一主”關係或“我—你”關係。教師修改、評價、欣賞學生作文的過程,實則就是與學生習作“對話”的過程。在“對話”中,教師對學生習作的理解和精神世界的建構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教師將越來越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而不是爭出真理的人”。批改作文,教師會碰到自己想象不到的情況:有的孩子觀察細緻入微,寫了別人沒有發現的東西;有的發表了獨到的見解;有的用了自己“發明”的比喻,琳琅滿目,引人人勝。每篇作文都有其獨特的個性,反映了孩子真實的思想和寫作能力,對教師有很大的參考價值,知道今後該在哪些地方下工夫。

綜上所述,兩個盲點之所以產生,筆者認為原因有以下兩點。首先,中國傳統作文教學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因素。從宋代“冒、原、講、證、結”作文模式的形成,到清代八股文的盛行,直至梁啟超《作文教學法》中的寫作訓練,都要給學生以“規矩”,無一不強調寫作技巧的訓練。“積學如積寶”“書到用時方恨少”“腹有詩書氣自華”等閱讀左右寫作的觀點實則也是寫作技巧的訓練。一向重直覺、重頓悟的民族卻給作文以如此沉重的枷鎖,束縛了小學作文的起步。

其次,對小學階段作文教學要求理解的偏差。《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生作文的性質是練筆,是把“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寫出來。教師對待小學生作文的目光先應“稚化”,後顯“智化”,力戒浮躁焦慮心態,避免急功近利傾向。

“一個民族總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跡都珍藏在民族的語言裡。”作文就是透過學習和運用祖國語言來表情達意,讓學生說真話,吐真情,蘊藏個性、靈性。因此,對這兩個盲點的認識及思考,就像給作文教學褪去一身繁縟厚重的冬衣,有助於我們對小學生作文的性質、寫作能力的再思考,從而開闊思路,探索小學作文改革的新天地,為作文教學找到一件靈動的春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