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小學語文教育技術論文

小學語文教育技術論文

語文是中華民族的國學,使我們都應該要學好的科目。下面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出來得有關於小學語文教育技術論文,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語文是國語的前言、是開啟少年思想的一把金鑰匙,語文課呢便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一切素質教育都源於語文學習。因此,學生的語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質水平的體現。在中小學教育階段,從小學啟蒙到高中三年級,語文科貫徹始終,課時最多,位置突出.就學科性質和教學目的來看,對落實素質教育有著“獨當其任的責任”和“分內的責任”。教育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祖國語言文字,這是語文課素質教育的核心。語文又是工具,其它學科的學習,表達和交流都離不開這個工具。因此怎樣掌握語言這個工具就成為我們現研究問題的所在.

現階段的小學生隨著社會的進步思維能力也在不斷的提升,想象力更加豐富,為了適應以及有利的跟上他們的發展節奏,首先素質教育最為重要,一種研究性學習的開設是國際課程改革的共同趨勢。它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目的,強調一種主動探究和創新實踐的精神,著眼於給學生終身受用的知識和能力,反映和回應了時代又對教育的需求,是資訊時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必然選擇。因此根據以上結合在語文教育方面本人從不同的角度審視了其發展情景.

一、著力基礎,對現有教材的重組與選擇

現有語文教材的課文編排,通常以單元為單位,單元內的文章在內容上的聯絡不是很緊密,而是為了訓練某項語文技能把在結構和寫上有相似點的文章放在一起,強語言文字的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語文課必須加強字、詞、名、篇和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把語文課真正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使學生透過努力學習,逐步提高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能力,並能透過掌握和運用語文這個工具去自我獲取資訊,拓寬視野,進行思想交流和社會交際,併為將來進入社會、服務社會打下良好基礎.加強審美教育、培養學生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所以,課文應該根據學生學習語文的內在需要重新組合,以豐富學生對在內容上真正有聯絡的的文章的感受,從而在“意相近”的層面上領悟文字如何達意及文章的奧義。

二、著眼發展,把握隨機性的學習內容

學生語文學習的視野應是廣闊的,必須拓寬語文學習的視野,著眼於發展,透過補充、探究收集、調查瞭解等多種方式進行吐故納新。讓學生在專題性的收集、整理、講座時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領略漢語言文字的風采、韻致。不同型別的課文使同學們分類總結,掌握中心思想並積極的聯想與其他的事物的關聯內容,擴充套件思維。

三、以訓練為主,加強學生的順連能力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對於提高教學效率有著長遠的意義。然而,人類的精神文明發展成果——無論是“ 語言”還是“科學”,兒童如果不借助能動的活動來掌握它們,成為“自己”的東西,那麼在人類的精神文明發展成果上刻著的人類的能力,就不能在兒童身上再現出來。正因為這樣,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透過語言的實踐活動來學習語言就成為必然的過程。

有效閱讀教學在這方面主要採取了以下幾個措施:

①保證訓練的時間。我們對平常的語文課作了調查,一般學生的讀及練習的時間只有10分鐘左右,甚至更少。因此,要求每節課必須最大限度地安排學生活動時間,一般應二分之一左右。②要注意訓練的質量。不注意質的過量訓練是低效的,甚至是有害的。要注意訓練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要圍繞教學目標精心設計語言文字的訓練,要以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為主要形式。③訓練要貫穿於教學過程,要到位,要有層次。重點訓練要分步實施。要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和遷移,特別要幫助學生掌握思維的過程和方法。④訓練應面向全體學生,力求所有的學生能參加訓練。不要讓學生把訓練看作是負擔,要為學生創設愉悅的氣氛,以達到最佳效果。要變單一的“教師出題——學生做題——教師評價”模式為讓學生自己提要求,共同擬答案,集體來評價。凡重要問題和說話訓練都要在全班同學參與的基礎上再請個別同學回答。

透過以上措施,增加了學生有指向的`緊張智力活動時間,促使知識的內化,提高了效率。

四 及時反饋

根據反饋原理,作為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必須包括學習者吸收資訊並輸出資訊,透過反饋和評價知道正確與否,四者不可缺一。我們開始階段主要透過單元形成性測驗進行反饋和評價,但很快感到這遠遠不夠。因為一個單元的教學一般要二週左右,而小學生自我評價、自我矯正的意識和能力都不強,對部分學生來說,一個單元學習的累積誤差難以在短時間內校正。據心理學研究表明,反饋在學習上效果之顯著,尤以每日的反饋,較之每週的反饋,效率更高。於是我們採取了以下措施:

①建立逐級反饋系統。每節課根據課時教學目標,特別是讀、寫重點和能力目標設計反饋環節,在教學過程中增強反饋意識,做到每大“塊”也有反饋。逐步形成了“塊”有反饋,課有反饋,課文有反饋,單元有反饋的系統。②促使資訊的多向交流。我們充分發揮四人學習小組的作用,透過小組討論、相互對練、互相批閱、組際競賽等活動,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變原來師與生之間的單向交流為師與生、生與生、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多向交流,增加了獲得反饋資訊的機會和資訊量,增強了學生自我評價、自我矯正的能力。③及時評價,積極鼓勵。為了改變過去主要依靠練習、作業獲得反饋資訊而評價不及時的狀況,我們在課堂採用做對的同學舉手,用手指數表示選擇題項、相互校對等辦法,讓學生及時獲得評價資訊。並以表揚、鼓勵為主,使他們充滿完成學習任務的滿足感和喜悅感,以更大的主動和熱情投入新的學習。

教學既是科學,又是藝術,是充滿創造性的勞動。以上四項主要措施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視教材、學生、教學條件等各種因素作出合理的安排,選出最佳組合,才能實實在在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幾年來,我們始終立足於課堂教學,把“學習——研究——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主攻方向,走過了從最佳化單個因素到各個因素綜合最佳化的過程,取得了較明顯的效果。現在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很高,上課思維活躍,發言熱烈,聽說讀寫能力普遍提高。教師也從“自在”的教學向“自為”的教學轉化。他們深有體會地說:“過去是教到哪裡算哪裡,心中無數。現在是目標明確,思路清晰,講什麼,練什麼,教得怎樣,學得怎樣,心中有數感到踏實。”

五、引導學生做學習主人

課堂是活躍學生學習氣氛的場地,引導學生做學習主人是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編排意圖之一,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學生搞好學習的首要條件。引導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首先要緊密結合教學內容,有機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理想前途教育、愛勞動愛人民有教育。透過這些教育幫助他們明確學習目的,促進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逐步樹立為祖國為人民而學習的運大抱負,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學習原動力。其次是要緊密結合教學內容。設定激趣激思、動手動口的問題,推動他們自己看書、查資料、討論、做實驗、觀察、思考,主動地解決問題,教師適時對其引導、鼓勵、評價,使他們感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產生“只要自己認真參與各種學習活動,就能成功”的自我評價意識,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只要教師教學中能堅持正面教育為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鋪路搭橋,就會逐步形成“要我學”為“我要學”的良好的學習態度,學生不會再感到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產生越來越帶勁的主動學習氛圍。

六、減輕課業負擔

教師要從應試教育的誤區中走出來,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加課外活動和體育鍛煉,增強學生的體魄和體能。在教學中還應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的腦、眼、耳、口、手並用,在身心的整體活動中協調其身體器官的和諧發展,以利於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對於我們教師而言應做到:

1、必須從思想到感情上,尊重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

2、要創造一種民主的、平等的、和諧的課堂氣氛。

3、在教學過程中,要留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有思考,發揮、表現以至於演示的機會。

4、要恰當地引進競爭機制,培養和利用學生的競爭意識、參與意識,表現意識,強化語言訓練,提高教學的效率。

我們也清楚地看到,我們的研究還存在不足。特別是如何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和使各項措施更具操作化方面還很不夠。影響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是很複雜的,但課堂教學是學校對學生實施教育的主要渠道,研究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在學生語文學習情況評價表我們要設學習態度、完成作業、課堂發言、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學科活動等欄目,指向研究性學習的全程,從知能力、情意態度、策略、習慣等角色較全面地評價學生的表現。既引導學生著力基礎,又促進學生的創造性學力提高。使學生自覺地將語文綜合素質、綜合能力與自身個性、特長的發展融合起來。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研究性語文學習的效果與功能,這種學習方式以學生髮展為本,充分發揮、發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透過語文實踐活動,依靠基礎課程,著力基礎;透過隨機課程,著眼發展、著眼創造,使學生在語文生活中歷練、體驗、積累、更新,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更有利於學生髮展教育還要我們從實踐中摸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