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人力資源管理

中國式人力資源管理該考慮的幾個問題?

中國式人力資源管理該考慮的幾個問題?

中國本身來看,我在人力資源界裡面來自於企業,從經歷來說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就是在企業裡面做人力資源管理,當時是在華為。90年到華為,當時是20幾個人,在2002年離開的時候是兩萬多人。當時華為人力資源系統是我負責建立了。在中國民營企業裡面也是非常有代表性。怎麼樣真正中國企業裡面構建人力資源架構,在這個時候做了很多的實踐。

第二階段,就是自己做了人力資源諮詢公司,三年的時間給20家企業做了人力資源諮詢。包括怎麼樣給企業搭建一個好的人力資源架構。比較大的企業有芙蓉王、華航等等。

第三階段,2004年7月1號,我擔任總裁,作為一個總裁來看,怎麼樣實現人力資源管理,如何運用手段和方法。這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問題。

從三個階段來看個人有一些感受,我的觀念更多來自於實踐。

在整個中國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在企業裡面他們感到了什麼,應該說在絕大部分企業裡面,人力資源管理是不太成功的,而且有很多問題。儘管十幾年以來中國很多企業都在學習,拼命的學習人力資源管理思想,包括也請了很多國內外諮詢公司做專案,做諮詢。為什麼在企業內部落實過程中,人力資源管理成功的機率比較低呢?這就引起我的一個思考。

怎麼說呢?我們在中國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跟西方企業到底應該有什麼不同?如果把西方一些管理的理論和工具拿過來用,到底能不能解決中國人力資源管理問題。包括我也去研究中國成功的民營企業,成長過程當中到底是依靠什麼解決人的問題,包括我們中西方文化的思想、行為習慣有什麼不同。後來我覺得中國企業真正做好人力資源管理,一定要思考中國式的管理模式到底是什麼。不能簡單的照抄照搬。因為在人力資源管理裡面,你設計一個口號制度很容易,但是從其他公司搬過來的制度,在你的公司實施幾乎百分之百是失敗的,因為你不可能把公司的隊伍搬過來,把文化搬過來。把制度搬過來,有的時候配的藥是不能治病的,每個人病根不一樣,機理不一樣,每個人配方是不一樣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企業裡面要做好人力資源管理,一定要思考中國的文化背景到底是什麼。就是說怎麼解決人的問題,這是最根本的。

在這個問題,我只是把議題丟擲來,並不是說在西方的學者管理學裡面,他們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西方管理學裡面從100年以前泰勒式的工具,現在是以工具管理為基礎轉化為以人管理為基礎。

德魯克的預言:未來發展過程中,管理模式和方向,有可能來自於日本的企業。日本企業跟西方企業文化背景到底有什麼不同?我認為本質的區別,日本企業是非常強調企業家族,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是與生俱來的。員工之間的協作精神也是與生俱來的。有一種奉獻意識,也是與生俱來的。社會文化就是這樣。所以到一個公司工作,並不是靠一個口號制度他就願意加班,給他獎金就願意加班,沒有這個問題。公司文化是這樣的。

我認為德魯克只說對了一半,為什麼?我認為日本企業裡面人才流動問題沒有解決,就是創新意識不夠。員工待遇的話,兩個人幹同樣的工作,一個結婚的人,一個不結婚的人,結婚的人工資待遇就高,因為他負擔重了。而且在一個行業裡面不會接受其他公司跳過來的人,他認為這個員工不忠誠,到我這兒來也是不忠誠,所以拒絕接受。這幾年會好一些,但這是日本企業的特點。

中國企業恰恰具備創新意識,又是講究文化理念。所以在中國的企業裡面,我覺得要探索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和方法完全是可以的。而且就人力資源管理有可能是來自於中國企業實踐。完全有可能五年以後,十年以後總結出一套中國自己的管理體系,這個是完全可能的。所以從背景來說是這個關係。

企業的競爭越來越多強調的人才的價值,包括外部的環境變化太快了。員工如果思想跟不上,能力跟不上,你有最好的機會也抓不住。另外在很多的管理中發現,管理流程是不行的,流程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很多企業如果只是按照流程執行,結果是對公司有損害的。這個時候怎麼樣讓員工能有統一的規則去處理問題。比如說在地產行業裡面,房地產行業裡面專案管理有很好的流程,但是如果在工程過程中,平時我要修改一個材料的規格、型號,根據它的流程要求完全是應該上報,然後再稽核,再處理,最後兩天三天以後會有結果。那麼這兩天可能什麼事都幹不了。如果在公司裡面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流程,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應該怎樣處理,可能兩個人商量一下就把問題解決了,半天就能解決問題。所以為什麼在地產行業裡面,萬科管理理念非常強調文化的統一性,非常強調員工的開放心態跟協作精神。包括很多中國企業,聯想、華為非常強調企業文化。因為在企業裡面很多制度是不健全的,怎麼樣在這種情況下不犯錯誤,就是靠這個觀念無形中支配他。

再一個有了制度可能結果也是不對的。因為制度是滯後的,有了問題以後才制訂制度。所以這個問題我覺得在一些管理裡面越來越重視人才管理。中國企業十幾年以來,也是吃了很多虧。很多老闆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完全是機會導向,抓個合同回來企業就可以生存。後來做了五年十年以後,發現企業有的大有的小,做大了非常困難。很多人想問題在哪裡呢,就是人的問題,人的問題沒有解決好,企業就做不大,這幾年待遇也是猛漲。這個也是跟企業發展階段有關係。

中西方社會文化比較。西方文化價值理念是什麼,西方的文化裡面非常強調獨立人格,就是人本主義,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空間,不受侵犯,我也不侵犯別人,他是有規則的。我有個朋友在美國生活了很多年,有個孩子大概4歲。從中國把岳母請過來到家裡做飯,帶孩子。孩子上幼兒園,有一天回來他的房間裡面的'玩具找不到了,就問他的外婆去哪裡了?外婆說洗了以後放在外頭。孩子怎麼說呢?外婆動我的東西,要先跟我商量一下,說一下再拿。4歲的孩子就有這個要求。在中國根本沒有這個要求,沒有這個必要,4歲的孩子也不會這麼想。所以它要求是獨立人格。

在企業裡面就是契約,員工我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你給我多少工資待遇。雙方契約基礎之上合作,企業不會教育員工,你在公司裡面怎麼樣有理想,怎麼樣有什麼什麼民族精神,根本不會這樣教育,就是契約關係。所以他是遵守契約的。有了契約,員工去遵守。那個企業也是一樣的,我的待遇應該怎麼發怎麼發。然後公司要求員工去加班非常困難的,這是我的生活時間,你是不能侵犯的。所以很多企業國際化以後,到歐洲去很多不適應,有的老闆不管是不是星期天一個電話過來開會。在歐洲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下班以後員工馬上就回家了。他認為生活可能比工作更重要。他需要有一個獨立的生活空間,這是他的權利。

在中國恰恰不一樣,傳統理念強調情、理、法,如果鐵面無私可能在企業裡面什麼事都做不成,因為不合情理。所以中國文化背景裡面,對這個事情認可一定要講究一個前提,就是能接受的情感之下去處理問題。所以很多企業裡面強調處理事情,處事當方,為人當圓,這是有道理的。

包括我們非常強調什麼?就是人際關係、信任文化,在公司裡面每個人都一個圈子,組織規則就沒有了。我認為組織規則之上人際關係和信任文化是需要的。如果公司裡面開會的時候,對這個領導有什麼意見,談談問題,沒有人敢說的。當面是沒有人幹說這個話的。怎麼樣讓員工把意見表達出來呢,就是吃的過程中,再喝幾杯酒,什麼問題都敢說了,員工也放開了。所以在中國企業交流文化,吃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不要老否定自己,這個不行,那個不行,你不可能把全國人民徹底改掉,兩千年文化徹底改掉。我們現實是這樣的,文明是這樣的,我們就要選擇合適的方式激發他們的積極性。

在西方生產管理裡面,可以把機器買過來以後,我去生產,不需要文化,不需要其他的制度,沒有國籍。所以我們不需要中國的模式,直接把西方的方式挪過來就可以。在西方管理裡面,也沒有人際關係。在中國企業裡面,就複雜了,有情感,有習慣,這時候不考慮中國文化背景,完全拿西方的方法來做,你說能做好嗎?所以為什麼很多中國企業裡面,做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80%都做不好的原因。並不是說我們做得不好,而是我們思考假設是什麼,我們理論背景應該怎麼樣思考。如果照搬西方的方法,可能基礎不一樣的。所以文化背景不同的情況,對人的管理必須徹底思考。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面,對人管理的思想跟理論其實很多的。當然更多的是從社會、政治角度考慮問題,企業角度考慮問題比較少。如果作為國家體系來說,用人物之本選拔人才是非常有效的。當然現在不一樣,因為社會沒有競爭環境,整個政治環境,在中國歷史上社會環境中人才最受重視是什麼時間呢?三國的時候。因為三個國家需要有一個競爭關係。當然現在中國社會沒有形成一個競爭關係,所以對人才看待角度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