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魯迅> 有關介紹魯迅作文錦集五篇

介紹魯迅作文

有關介紹魯迅作文錦集五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介紹魯迅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介紹魯迅作文 篇1

  你是否記得“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變成了路。”出自誰之口?你又可否記得“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是在寫誰?沒錯!正是魯迅先生。他是我最崇拜的人。

  談起魯迅先生,他的形象給我留下深刻印象。蓬鬆的頭髮雖看起來很亂,卻很精神;每一根都筆直地挺立著。一張又瘦又黃的臉令人難忘。他的眼睛不大卻很有神,令人不敢直視他,卻又給人無窮的力量。

  他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體驗到了讀書的快樂;《社戲》則感受到了童真的幸福。他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不朽的豐碑;他是文學的巨人!從他身上,可以讀出人性的真善美、讀出黑白、是非。

  我崇拜魯迅先生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他是個出凡入聖的“神”,他是嚴格意義上的真正的人!他愛憎分明,腳踏實地,品德高尚;他“俯首甘為孺子牛”!

  他說過“時間就像是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是有的。”時間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公平的,勤奮者,會努力去追趕,去掙、去擠;懶漢終不願去擠、去掙,他始終不會有。魯迅先生先生正是善於擠時間、支配時間的勤奮者。他一生多病,工作和生活條件都不好,但他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第二天,又是廢寢忘食。

  他一直以父親般的胸懷寬容我們,等待我們。讓我們一起走出浮躁的海面,以後輩學人的身份帶著一顆不然世俗的心,與他進行靈魂深處的對話吧!

介紹魯迅作文 篇2

  時代與空間相隔的很遠很遠,可我的耳旁卻分明在響起那執著的聲音,千古不變的執著,萬古長存的精神——這是魯迅先生,也是所有那些若干年前為國家、為人民,聲歇力竭的.吶喊者的人的寫照。

  窗外在下著淒涼的雨,是在為那些逝去的可貴默哀麼?還是在替魯迅先生默默的繼續注視著這個他所深愛的大地?我無從得知。

  但我卻彷彿融在了這片深沉的雨中,彷彿看見了那蒼老的面龐……

  佈滿歲月滄桑的臉上,透出深深的疲憊,似乎已經厭倦了一切。眼神卻很是平和,帶了幾絲善意的笑,溶解了所有的緊張與防備。只是,——他卻那麼像一個過早老去的孩子。

  “您,就是魯迅先生麼?”我語氣裡帶了幾分尊敬,那錚錚鐵骨的魯迅先生,實著令我欽佩。

  他沒有回答,只是無言的在嘴角勾起一絲弧度,像是預設般的點了點頭。

  “若是當今世上像您這樣的人多一些便好了,可是昔日的您醫術明明那麼精湛,又為何提筆寫起了文章呢?醫術不也可以照樣很好的挽救回一些無辜的世人的性命麼?”

  魯迅先生沉默了良久,這才緩緩開口;“挽救世人的性命又有何有,他們的靈魂是愚蠢的啊,那是一種可悲的愚蠢。即便替其延長了壽命,也只是無用功罷了。所以我便出了書,以筆為武器,教世人如何掙扎著起來反抗,教世人如何挽救自己愚昧無知的靈魂。”

  “那麼,您一輩子都在為世人吶喊著,到自己的生命終結之時都沒有停歇過,你沒有後悔過麼?”

  “實話說,後悔是必然的,我的確沒有那麼堅定的毅力,但每次我想去不在乎,想去遺忘之時,百姓那哀苦的面容便又總是聚集在我眼前,令濃郁的悽苦將我包圍,無法脫身。我便又只能無奈地拿起筆來,依舊寫下去,依舊無望的為世人吶喊著。”魯迅先生頓了頓,接下去說:“很多人認為死是個可怕的字眼,不願提起它,我也曾害怕過它,只是真正讀透它的意思只是,便也不覺得這是什麼難以了了的難事了。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只要堅持到生命終結之時都一直在默默奉獻著,便也瞑目了,起碼,我做別人了點什麼。”

  他的深沉的面容便融在裡寂靜的雨中,就如他來的毫無預料一般,他也就這麼毫無預料的走了。

  這是,像他說的一般,我也在這片雨中,得到了點什麼。

介紹魯迅作文 篇3

  在當下,中學生有三怕,怕奧數、怕英文、怕魯迅。對於前兩者,我倒心有慼慼焉;對於後者,我不僅不怕,反而喜歡。

  當今中國的中學生,目光盯著升學,壓力山大。奧數、英文是兩種特別的東西,它能幫助中學生走上升學的捷徑,中學生總是怕學得不好,拿不到高分,而語文學科無論怎麼考,分數既高不上去,也拉不下多少(這是中學生尤其是高中生的“共識”),且語文課程中的“魯迅”更是難得如同蜀道,以致大部分同學都“仰天脅息坐長嘆”。

  先生的文章博大精深甚至晦澀難懂,確實並不淺顯。但這能成為我們怕的理由嗎?縱觀先秦諸子散文、唐宋詩詞、明清小說,又有哪一個是既淺顯的?對於精華,唯有一字一句仔細琢磨,方得真滋味。“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當生活安逸了,人就被生活所累了。”“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字字珠璣,意味深長,發人深省,難道都讓紅塵掩蓋了它們?

  世事滄海桑田,思想卻亙古不變。

  “魯迅”這個名詞就其本質,已經不再是周樹人的筆名,也不是一代文豪的代稱,而是正義力量的象徵。試看當今社會,孔乙己化身為教授,不是“竊書”,而是“抄書”;阿Q復活了,在網路炫富炫闊;祥林嫂復活了,在底層呻吟;乏走狗復活了,披著專家學者的鍍金外衣,依然向著窮人狂吠;閏土復活了,失學打工,沒有了美麗的家園……誰怕魯迅?只有孔乙己、乏走狗、魯四老爺之流。

  中學生不應怕魯迅,應當正視社會現實,不能只沉迷於書本。脫離社會的書本知識斷然不能有助於中國的進步!

  如果中學生只被奧數、英文統治頭腦,只為分數而學,到頭來,思想必定是一片廢墟。急功近利的學習只能損毀我們的未來,未來中國一定需要思想深邃的學者。怕魯迅,就必定不能“樹人”。“人”樹不起來,地平線上就不會升起復興崛起的希望晨曦!

介紹魯迅作文 篇4

  他那瘦瘦的身體,如同大病初癒,他的頭髮一根根的直豎著,沒有一根彎下來,他的鬍子不僅濃密而且極像隸書的“一”子,他有時笑起來的時候,連煙都拿不住了。他就是魯迅。

  許多人的眼中都有著不一樣的魯迅先生,在我的眼中魯迅先生是一位憎惡黑暗的社會,關心底層人民的作家,在我的眼中魯迅先生小時候和我們一樣夢想有自由、快樂的童年。

  在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則“醫治車伕”的故事。那天夜晚,魯迅的侄女與他的爸爸媽媽一起去往魯迅先生的家中時,在路上遇到了受傷的車伕,魯迅先生得知後,幫那位車伕醫治傷口。令魯迅侄女不解的是這麼冷的天,車伕幹嘛不穿鞋?魯迅先生卻深深的嘆了一口氣。魯迅先生原本是出國留學回來的醫生,可當他知道當時的中國人最大的病便是思想上的疾病,於是決定用文章去喚醒人民的靈魂。當然他棄醫從文另一個原因是他十分關心底層勞動人民,憎恨當時的黑暗社會,因而,魯迅先生儘自己的力去幫助勞苦大眾。

  魯迅先生的《風箏》又讓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他。魯迅先生小的時候,曾將弟弟的風箏折斷,踏扁,說弟弟玩沒出息的玩意兒,當魯迅長大後,看到一本書上寫著“遊戲是兒童最平常的表現,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這時他整個人像是灌滿了鉛,他的心中有了深深的愧疚。他來到弟弟家,想得到他的原諒,可沒想到,他的弟弟早已忘卻。我一直認為魯迅先生那麼有名氣,又那麼平易近人,是因為小時候就是個寬容的孩子,完美的孩子,沒想到也會犯下讓他愧疚那麼久的事。

  我眼中的魯迅先生是一位用筆作戰的戰士,同樣也是被毛主席稱為是中國文化革命主將。魯迅先生說過:“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先生不管別人怎麼去批評指責他,他還是堅持為人民服務。我眼中的魯迅先生是一位有時讓人無法用語言來比喻的人。

介紹魯迅作文 篇5

  遊魯迅故里 今天,我和媽媽又去魯迅故里玩。 魯迅故里的遊客真多啊。我先去了魯迅小時候玩過的百草園。媽媽給我講了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我在想,這麼高的桑樹,蠶寶寶怎麼爬上去呀?我在矮牆邊發現了一隻小小的蚱蜢,它一跳就跳進了草叢,再也找不到了。 我又去了魯迅故居、魯迅祖居和魯迅紀念館。最好玩的是三味書屋,我早就聽媽媽講過魯迅刻“早”字的故事,但是卻沒有找到那張桌子。接著,我和媽媽坐在三味書屋裡,有一位老先生給我們上課,上的是《三字經》。

  老先生很瘦,穿了一件長衫,戴了一頂有長辮子的帽子。他讓我們一起跟他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告訴你,念不出老師要打手底心的。我覺得挺好玩,忍不住大笑起來。老師還教大家作對,對上了有小禮物。老師說:“茴香豆。”媽媽第一個對:“花雕酒。”還有的對:“黴乾菜,臭豆腐。”老師把小禮物送給了媽媽,媽媽又送給了我。後來,媽媽又用“比目魚”對出了老師的“獨角獸”。老師說:“妙哉,這正是魯迅小時候對的。”原來,媽媽剛好看過這個故事,想不到派上了用處。 今天真不錯,遊魯迅故里有這麼多的開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