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雨巷> 雨巷意象分析

雨巷意象分析

雨巷意象分析

  總體括

  《雨巷》中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徵性的意象。分別比喻了當時黑暗的社會,在革命中失敗的人和朦朧的,時有時無的希望。 這些意象又共同構成了一種象徵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並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雨巷》創設了一個富於濃重象徵色彩的抒情意境。在這裡,詩人把當時的黑暗而沉悶的社會現實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這裡沒有聲音,沒有歡樂,沒有陽光。而詩人自己,就是這樣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獨者。他在孤寂中懷著一個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種美好的理想出現在自己面前。詩人筆下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這種美好理想的象徵。然而詩人知道,這美好的理想是很難實現的。她和自己一樣充滿了愁苦和惆悵,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夢一樣從身邊飄過去了。留下來的,只有詩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現實中彷徨,和那無法實現的夢一般飄然而逝的希望!

  這首詩裡就是用雨中丁香結做為人們愁心象徵的,很顯然,戴望舒從這些詩詞中吸取了描寫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來構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這種吸收和借鑑是很明顯的,但是能不能說《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舊詩名居“丁香空結雨中愁”的現代白話版的擴充和稀釋呢?我認為不能這樣看。在構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時,詩人既吸取了前人的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創造。第一,古人在詩裡以丁香結本身象徵愁心,《雨巷》則想象了一個如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瞬忽即失的形象,與古典詩詞中套用陳詞舊典不同,也與詩人早期寫的其他充滿舊詩詞調子的作品迥異,表現了更多的新時代氣息。“丁香空結雨中愁”沒有“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更能喚起人們希望和幻滅的情緒,在表現時代憂愁的領域裡,這個形象是一個難得的創造。第二,在古代詩詞裡,雨中丁香結是以真實的生活景物來寄託詩人的感情的。詩人依據生活的經驗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創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藝術想象的產物。

  具體意象分

  1、雨巷。“雨巷”是一種基礎,提供了一種環境。雨巷由兩個字組成:雨和巷。雨給人迷茫、潮溼、淒冷之感。巷則點出陰暗、狹窄、悠長的環境。詩歌描繪了一幅梅雨時節悠長狹窄而寂寥的江南“雨巷”的陰沉圖景,這正是當時黑暗陰沉的社會現實的寫照。“雨巷”是一種意境,這種意境有利於作者抒情,“情由境生”。

  2、油紙傘。時間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有一種雨打油傘的迷夢意境,憑添了一分冷漠、悽清氛圍。油紙傘本身就具有復古、懷舊、迷濛的特點。和幽深、寂靜,又朦朧的小巷結合起來,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

  3、抒情主人公“我”:獨自、冷漠、悽清,懷有希望,又無限惆悵、迷茫。

  4、雨

。可以看成是一種哀曲。

  5、籬牆。連籬牆都是“頹的”,為全詩更多添了幾分黯淡無奈與感傷。

  6、“丁香”。丁香,開在暮春時節,花淡紫色或白色,有淡雅細沉的香氣。在中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徵著美麗、高潔、哀婉、愁怨。唐代詩人李商隱有詩曰:“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唐中主李詞曰:“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可見,丁香在古典文學中是個“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徵物。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悽美。

雨巷意象分相關文章:

1.

2.

3.

4.戴望舒的 雨巷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