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日記> 金工實習日記範文(通用8篇)

金工實習日記

金工實習日記範文(通用8篇)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相信大家這一天裡都收穫頗豐吧,這時候,最關鍵的日記怎麼能落下。日記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金工實習日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金工實習日記 篇1

  為了加深對本專業的瞭解,提高同學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學校特於今年暑假安排我們進行金工實習。在實習中,我們熟悉了不同工種的理論知識以及相應的實際操作在所有的工種中,我對銑床工的感觸最深。

  銑工的實習時間為兩天半。

  第一天的上午先是由王銀萍老師給我們上理論知識課。當時我聽著老師講課就一頭霧水,什麼是立銑,什麼是臥銑?——基本上聽不明白,但知識總歸知識,實際操作離不開理論指導,只好認真聽課,做好筆記。聽完王老師的課後,休息一會兒,就由徐方林老師給我們演練操作過程。看到龐大的機器,聽著隆隆的機械聲音,同學們心中有點兒發悚。徐老師似乎看出了這一點,對我們說:只要你們認真聽課,掌握操作方法,遵守操作規範,是不會出現安全問題的。

  徐老師演練完之後,就開始讓我們上“戰場”了,五個人一組。分到工具和零件後,來到指定的機器,五個人輪流對銑床的作業系統熟悉一下,經過這樣一練習,發覺王老師給我們講的理論知識清晰了不少,而且我對銑床的恐懼少了許多。

  按下來的兩天時間,我們就開始按照要求的流程加工我們的工件。加工的工件是寬28長187mm的鋼件,我們要把它加工成長方體,寬高均為19.02mm.然後切斷長為19+-0.5mm的兩根。加工第一個工件時,我們小組小心翼翼,生怕少銑或者多銑了一點,第一刀都要精量細測,花費了很長時間,掌握了不少經驗。第一個工件得到老師的認可,到了第二個工件的時候,我們就有點驕傲,心浮氣躁,操作也不再謹慎,結果由於毛刺沒挫淨,影響了加工質量。這倒使我們冷靜下來,凡事不能操之過急要按步驟來,要認真對待第一個工件。這對我將來的生活和工作來說都是不變的真理。

  有了前兩次的經驗,第三個工件的加工相當順利。接下來就是切斷了,切斷比較簡單,時間短,但由於我們的粗心大意,只記了一個保護措施,在操作過程中,鐵屑飛出差點傷了組員。有驚無險,看來老師說得對,安全無小事,一個極小的失誤就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

  所有工序都做完了,看著自己加工後的產品,心中很有一番成就感,付出就有回報,我付出了汗水,我就獲得了知識和經驗,這可是一生享用不盡的財富。最後的下午是理論考試,題目不是太難,老師都講到了,而且經過實際操作之後,思路很清晰,印象比較深,答卷也就容易多了。

  很感謝徐方林老師和王銀萍老師對我們的教導和培訓,感謝學校給我們一個煅煉的平臺,讓我明白: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份收穫!

  金工實習日記 篇2

  10月12日起,我們07食品3班在信工樓的金工實習車間進行了為期兩週的金工實習。期間,我們接觸了鉗、車、焊、刨4個工種,在老師們耐心細緻地講授和在我們的積極的配合下,我們沒有發生一例傷害事故,基本達到了預期的實習要求,圓滿地完成了兩週的實習。

  在實習之前,曾經聽過師兄師姐說金工實習挺辛苦的,但初次走進車間時有點興奮。老師給我們說明了注意事項時,特別強調了安全問題,列舉一件件血淋淋的安全事故。在這時,我們徹底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

  接著我們分別被安排不同的工種,第一天我被安排車工學習。在老師的簡單介紹下,我們明白了車床各個部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然後我們要做的是利用車床車一個圓柱體形狀的工件。在老師邊示範邊講解如何車這個工件後,我們就開始熟悉車床各個轉盤和手柄的運作,接著到我們每三個人一組,親自動手操作車床。但是當我們車第一個工件時,並不是那麼順利,反覆的車磨,反覆的計算尺寸。經過大半天的折騰,第一個工件終於出來,雖然尺寸不是那麼精確,但那種成就感油然而生。經過兩天的練習和總結經驗,我們基本掌握車床的操作,完成老師對我們的考核。

  第三天,我要學習的是焊工和刨工。對於焊工,我並不陌生,曾無數次看到建築工地裡閃爍的電火花,我知道那就是焊接,但是親自動手焊還是第一次。老師給我們詳細介紹焊接的相關操作和一些注意事項,焊接所產生的氣味和刺眼的光對人體都是有害的,我們在操作時要懂得保護自己,要求帶上面罩和手套。從老師的講解中我瞭解到:焊條的角度一般在七十到八十之間,運條的速度,要求是勻速。剛開始時,一些女同學對這個東西有一種恐懼感,但練習幾次後,自然習慣了。而我本想著操作起來很容易,然而事實卻並非那樣,比我想象的要難的多了,焊起鋼管,那裡一個洞,這裡又沒接上,原來這個真是易學難精。在學習焊工期間,有時會被焊接時的電弧刺痛了眼,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堅持下來,基本掌握了焊接的知識,但要想作到職業工人那樣標準,需要我們反覆的練習,熟能生巧。焊接雖然很累,也很危險,但我們親手焊接過,體驗過,以後有機會再好好實踐。接著,要開始學習刨工了,經過學習車床,操作起這個刨床,感覺容易多了,並順利完成了老師所要求的工件。

  這麼快就到了金工實習的第二個星期,也是到了最辛苦的一個工種。老師告訴我們,鉗工是一項完全靠手工來製作出各種零件,是最能鍛鍊一個人動手能力的。接著開始介紹虎鉗、手鋸、各種銼刀的正確用法,而我們要用這些工具將一個圓柱體制作成一把鐵錘。首先,我們要鋸一個平面出來,這是我才體會到鉗工的辛苦,保持一個動作,來回地反覆地鋸,幾百個來回下來,手和腰都酸了。但我明白,這考驗的是我們的毅力和耐力,所以我們只有堅持,一點點鋸。鋸完後,還要用銼刀一點點地把它銼平,先用粗銼,再用細銼,真是費時間。經過兩天的努力,我的工件終於有一點錘子的形狀了,然後打孔,又用圓銼銼平孔的邊緣。當把工件拿給老師審評時,我以為我的作品已經成功了,但是老師看了看,一連串地指出我的作品的缺陷和不足。這時我才發現鉗工的嚴謹和技巧性,精準的尺寸,美觀的形態,正確地操作手法,缺一不可。

  短短的兩個星期的金工實習結束了,看著自己手中的紀念品(一把錘子,兩顆圓柱體),這是用無數的汗水和智慧換來的。回想起這兩週美好的時光,心中有一種充實和收穫的感覺。

  透過這次學習,雖然我們所學到的不是很多,正如老師所說的,三年出師,但我們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培養、提高和加強了我們的工程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學到了書本沒有的東西,只有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這才是科技的真正意義所在。我相信這次實習能為我們以後步入社會就業積累經驗,而且是我大學生活中的又一筆寶貴的財富。

  金工實習日記 篇3

  “鑄工很累”,“鑄工老師太嚴肅”“鑄工條件很差”,沒有來鑄工實習之前,耳邊經常傳來這樣的感覺,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望而生畏的恐懼。終於我們闖過一次又一次“鐵關”之後,來到了鑄工車間。乍眼一看果然名不虛傳,車間高高在上(有點不勝熱),兩堆沙子橫立車間,老師們個個板著臉,車間簡陋之極,怕是孔老夫子也要驚歎:問何陋之有?

  這就是我們的鑄工車間,和傳言中的不相上下,聽了老師的一節課後,我們更加堅信傳言之真實。然則迫於學習壓力,我們還不得不老實受教,安心學習。“既來之,則安之。”只盼這五天時間如白駒過隙間即逝,而以優秀的成績來結束。

  我們的實習任務很簡單,就是每天做一次模型,經過驗收後再毀了,到結束前鑄一架小飛機,僅此而已。自以為經歷人生風浪的我更是不屑於此,這簡直是小兒科,十幾年前就玩過類似的。然而生產的玩耍的畢竟是有區別的,而且有很大的區別。玩耍的時候可以不必計較模型的好壞,不必關心光滑程度,不必注意整體的造型,只在於玩的是否開心。而此時我們要鑄砂型,將來投入生產時做出來的可是零件呀,它的尺寸、形狀、粗糙度,直接影響著產品的質量,儘管我們只是做做而已,但這種事實求是的態度是必須具備的,它可是進行科學研究的根本。由於我的輕浮,第一天我沒有按時完成任務,沒有像自以為的那樣,做一個精巧的模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又一個的殘缺的模,而且力度永遠那麼的難以控制,精度永遠的那麼難以達到,甚至是無法達到。看一樣的結果,卻有著質的不同。在理論上的完美無缺,實踐上卻有著天上地下的差別,理論上只是實踐的開始,即使是覺對正確的理論,在生產和實踐的過程中,都有可能有著完全相反的結論。因為生產的絕對條件是難以達到的,而且還要受到很多未知因素的制約。

  其實自己所學的東西太少了,遠不及到達實踐的地步。試想我一味的在理想化的理論世界裡研究,而不去考慮時間中是否可行,無異於緣木求魚。做過才知難易,試過才曉深淺。一味猜想,計算,不如親自實驗一番。

  鑄工在我不慌不忙,做並痛著的實踐中,一天一天的流逝著。此時的感覺,自與來時大相徑庭。頓時覺得那時的自己是何等的膚淺,何等的無知,其實人生處處都有一番學問,你缺乏的就是一顆獵知心。累是有一點,可對於經歷過更大苦累的人生來說,那簡直就是微不足道的。嚴是嚴厲了些,可嚴師出高徒,更何況老師有著一顆憐憫之心。差是有一些,可我們是老師都能長年累月的守在這裡,更何況我們呢?

  隨著鑄工的結束,我們的金工實習也將告一段落,在這漫長而有短暫的一個月,我們經歷著人生的美好時光,留下了無盡回味的往昔,學到很多無法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

  金工實習日記 篇4

  焊工實習已經圓滿結束了,但縈繞在腦海裡揮之不去的依然是那一圈明亮的電弧光,那一支沉重的焊鉗,那些至今尚未完全領會的老師的諄諄教誨。焊工真正讓我明白到理論離開時間的蒼白無力以及知識在運用中才能發揮巨大的作用。

  “焊工”一個讓人聽起來很普通的工種,“電焊”一個看起來很簡單的技術,但是當真正地走進它們認真學習時,才發現所有的一切都沒有想象地簡單,我們裝滿理論的大腦去指揮一雙並不熟練的手真的難以經受住時間的考驗,在觀看了老師的指導操作之後,躊躇滿志變得蕩然無存了,所謂“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我們懂得實在太少了。

  關於電焊,我們從小接觸的機會有很多,總是看到工人師傅用焊鉗隨意地夾起一根焊條,輕輕地在工件上一點,就能讓電弧持續的放電,一會兒就把工件焊得結結實實。雖然總有躍躍欲試的心理,但是總以為這並不是很難的事,然而在實習焊工的時侯,我驚訝的發現單就焊鉗夾焊條這一項就有很多嚴格的要求。從夾焊條的部位到控制焊條和工件的角度,從焊條與工件的距離到焊鉗的移動速度。需要認真的掌握的內容,諸如此類還有很多。由此我深深感悟到經驗和理論在實踐面前只能屬於第二位的不要總相信你的耳朵和眼睛,而更應該相信自己的雙手。只有靠自己的雙手才是最可信的,知識固然重要,但它的重要性也要透過實踐來驗證。

  同時焊工不僅鍛鍊我們的動手能力,它在讓我們懂得親手操作的重要性時,還培養了我們冷靜、耐心、處世不驚的性格,在電焊時極易出現焊條粘在工件上的問題,此時決不能強行拔下,否則拗斷焊條不說,由此引起的電弧光還會灼傷你的眼睛,這就需要冷靜下來,採用老師教過的方法慢慢的操作,有條不絮地執行各個步驟,才能最終解決問題。而這種遇事不慌,冷靜處理地面對的工作的態度對我們這些將來走向社會的大學生受益匪淺。

  焊工實習雖然只有數天的時間,但它帶給我們的思索卻是無窮無盡的,它如一隻長鳴的警鐘,時刻讓我們明白滿腹經綸的知識算不了什麼,只有用雙手把它們付諸實踐才是最終的成功者,遇事衝動莽撞算不了什麼英雄,只有用冷靜的心態理智地解決才是真正擁有智慧的人。

  金工實習日記 篇5

  第一天,坐車懷著喜悅的心情來到了北校,迫切的想滿足自己的動手能力,老師把我們所有的人召集道一個不是很大的課室,進行安全知識以及事故的影片,讓我知道了做什麼事都得謹慎,一個小小的失誤都可能導致難於挽回的`事故,螢幕上一幕一幕驚心動魄的事故重重的撞擊我的心坎,老師說的對,不管做什麼,安全第一,光是影片教育就花了將近兩個小時,可見安全的重要性,兩個小時後,上午也就為時不多了呀!班長立刻帶我們去到工業控制工種的機室,之前聽學校這邊老師說什麼實習老師很嚴肅,很嚴格,當我們和第一位實習老師接觸會才知道,原來實習老師是這麼幽默,是這麼和藹,緊接著老師給我們演示了齒輪變速原理和機器人操作過程,讓我們這些初出牛犢同學迫不及待的想上前去自己操作,很順利的我們每個人都如願以償,但這讓我知道,很多看似簡單的東西如若真正操作起來的話還是會遇到很多阻礙,這就需要我們的耐心以及敏銳的觀察力,就在這樣一個環境中我們第一天就快接近尾聲,後來老師給我們死命的提問,誰回答對就加分,那個氣氛,太high了呀,同學們都是管知不知道就搶答,真可謂是加分就是王道,第一天快樂的結束,但相對來這的目的心中還是有點小小的失望,畢竟今天動手的地方不多。

  第二天,我們實習的工種是鑄造,一聽這名有點嚇人,後來一走進此工種工廠,眼前看到的全是沙土,心裡抱著十分的好奇這是些啥玩意,還沉靜在這種好奇中時,一個滑稽的老師一走了進來,三下兩下就飛出了一大堆粵語,我勒了個去了,讓我聽的雲裡霧裡呀,後續老師給我們講了今天的任務也就是作業,老師講完後立刻給我們操作演習,讓我見識了什麼事人才,什麼是以低成本。這個鑄造就是弄出模型出來,老實交代完後,同學們各自找好組員,進行作業,我和另外兩大男生手腳靈活的把沙土灌進木框裡,死命的用棒子錘,以及一些其他的,不久我們就做出了一個模型,之後用作了跟看是夾心餅乾的東東,哈哈哈,最後我們小組得了a,之後就是全身發軟,四肢疼痛呀,可見大學生身體是多麼脆弱,是多麼缺少鍛鍊,同時也讓我知道什麼是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團隊合作謹慎的重要性以及做事要有耐心。

  第三天,當我看到焊接這個工種時,我內心就有種壓不住的興奮,因為我之前就玩過電焊,覺得相當好玩,也知到這麼工作有很大的技術性,老師先跟我們講解了一遍在演示了一遍,我早就耐不住了帶上面具以及手套等,從老師的講解中我瞭解到:焊條的角度一般在七十到八十之間,焊條的速度,要求當然是勻速,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往往是不快則慢,很難保持勻速,因此焊出來的結果是很不流暢的,有的地方停留時間短則當然沒有焊好,還有裂紋,停留時間長的地方,則經常會出現被焊透的毛病,出現了漏洞;焊條的高度要求保持在二至四毫米,聽似簡單的這些話,操作起來那是相當的苦難呀,一次一次焊的不均勻,一次一次焊出個洞,一次次的失敗差點蒙閉了頭腦,這時老師走到我身邊,跟我說,沒事,金工實習就這樣,想在一天完全學會那是不可能的,主要是讓你們體驗體驗,實踐實踐,再後來單獨演示了一遍給我,在我百般嘗試下,最後終於弄出個,自己滿意的作品,也讓我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

  第四天,我們學習的工種是汽車,讓我明白了很多貼近我們生活的東西我們很少會去深層次的去研究他們,很多東西都是想當然,透過這天的學習,我對汽車減速,加速以及倒檔,有了一定的瞭解,讓我以後看東西能夠更深一個層次,用不同的角度去認識它瞭解它。還有就是理工學校的學生對這種東西發自內心的喜歡,為我們理工學生以後看問題有很大的幫助。

  第五天,加工中心,讓我明白了什麼是臥式加工中心,什麼事立式加工中心,也對電腦上一些沒見過的軟體有了一定的瞭解,在電腦上操作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作業,先程式設計出一個字的程式,最後加工,再一次一次失敗,一次一次重來的時候,最終我加工好了自己名字中的鵬字,也就在那一刻,我內心是多麼自豪,是多麼高興,讓我明白,成功其實並不難。

  第六天,塑膠加工,我們在機室看到的機器都是很少見過的,都是很昂貴的,讓我不禁感慨人類聰明的大腦,跟讓我深刻體會到很多東西回收作用是那麼大,也讓我不禁想到自己的渺小,自己所懂的東西是那麼微不足道,讓自己以後的路有了更大的動力。

  第七天,鉗工,這一天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天,註定要在我記憶中長留,在這裡讓我相信了什麼是隻要有恆心鐵杵都能磨成針,一根長長的鐵棒是怎樣被磨成一個精巧的五邊形螺帽,靠的是咱們的耐心,靠的是咱們的毅力,什麼鋸呀,什麼銼呀,什麼錘呀,一整天同學們都沉醉在這些東西跟鐵杵抨擊的天籟之聲中,儘管這個工種是這幾天做辛苦的一天,儘管手中磨出了幾個泡,儘管汗水一直在親吻桌面,同學們還是用盡全力的交了張自己滿意的答卷,這種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儘管這種方法在現在生產中基本上沒用,但對磨練我們這樣的大學生有著不可估計的積極作用,對我們以後的道路也有相當大的益處,因為這樣的辛酸都會給我們留下深深的印象,提高咱們大學生積極上下,吃苦耐勞的意志等。

  第八天,銑工,又是一項讓我不禁大讚的工種,這天相對鉗工那天要很輕鬆許多,同樣也是一根鐵杵,先固定在車床的夾子上,等把一切位置都調好後,咔咔的就開始,降溫的油在齒輪間像嬉水的小孩一樣,是那麼有活力,經過我們一層一層的打磨。最後出來個銀光閃閃的長方體鐵柱,這個工種主要是讓我們學習機械的操作能力,也正是這個工藝讓我明白做什麼事都得細心,此工藝要求的精度很高,要在遊標卡尺反覆測量確診無誤後才能過老師那關,更能過自己內心的那關,同時這項工藝得一人控制開關一人控制操作檯,這也就需要很強的團隊合作精神,才能確保我們能在規定的時間勝利完成任務等。

  第九天,磨床齒輪,今天主要是聽老師講課,還有介紹了一下那個先進的磨床。在老師的指導下,每個人操作了一回,其實也就是按了幾個按鍵,由於是週四只有上午要上班,下午就返校,之後來時又叫我們畫個圖,鞏固下差不多也就結束了。

  第十天,線切割,也就是最後一天,內心不免生起一種失落,線切割,也是分兩個部分,現在電腦上操作,畫個閉合的圖案,再編輯程式,然後再到機械上加工自己程式設計的圖案,我是畫了個娃娃頭,由於機器的原因很多人沒去加工,還好我佔到個位置,成功的把我那圖案加工出來,這一點我還是相當慶幸的,在下午2點半,我們進行的這幾天所學東西理論知識的考試,實習就這樣結束了。

  金工實習日記 篇6

  剛一踏進大學校門,就成了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的一員。聽以前的學哥學姐們說,這個專業是工學院最早開設的專業之一,原名就叫熱處理。今年金工實習,有幸目睹了熱處理的許多過程,並且親手做出了符合工藝要求的作品。對於熱處理,我特別喜歡,不僅因為它是我們的專業,更因為它使我學到了許多許多。

  沒正式進入實習期時,就在心裡想著800度的爐子應該是熊熊燃燒的烈火。穿著工作服,蒙著臉的面容焦急的工人。有什麼就想不出來了。我有點怕了,難道就讓我們這群祖國未來的人才幹這些?

  當我實際進入操作過程中,我才知道熱處理原不是我想象的那樣可怕。我見的是精緻的小爐子。自動的溫度調節器和時間分度盤。這完全是自動化的操作。

  操作過程讓我知道了熱處理最基本的知識,即四把火:正火、退火、回火、淬火。還知道了它們的不同作用及對不同的材料透過相同的熱處理工藝後有什麼反應特徵。一根普通的鋸條放在爐子中加熱15分鐘,800度高溫後,放入水中快速冷卻後就變得脆弱了,手輕輕一掰就斷了。但如果把它放在空氣冷卻,它又變得塑性極強,任你如何拉扯,它就是不斷。不懂的人還以為是玩魔術的,我卻從那裡瞭解到了原來是因為受到了高溫的影響,鋼件內部原子結構發生了變化,又由於不同的冷卻速度,它們的內部結構又發生了變化。我被它神氣的作用吸引了,決定要好好研究我們的熱處理專業。

  又聽實習老師說,由於我國的熱處理與外國有一定的差距,好多機器裝置都是由外國進口過來的,而我們的國人對熱處理工藝又不太重視,認為它的成本太高,太不划算,所以我國機械行業,尤其是汽車行業還落後於發達國家。真沒想到一道如此簡單的處理工藝會產生這麼大的作用,更沒想到它會影響到我國的重工業發展。

  於是,我的興奮被接下來的沉思代替了,難道我們就這樣一直落後下去?難道我們不能為它做點什麼嗎?哪怕是一點點的微薄之力。國家教育我們成為新一代的大學生,新一代的熱處理專業大學生,我們就應該為我們的祖國貢獻青春,貢獻生命。

  外國優良的熱處理工藝時時在向我們發出警示,我們要為祖國的未來貢獻我們的一切。

  金工實習日記 篇7

  當我看到焊接這個工種時,我內心就有種壓不住的興奮,因為我之前就玩過電焊,覺得相當好玩,也知到這麼工作有很大的技術性,老師先給我們講解了一遍再演示了一遍,我早就耐不住了,帶上面具以及手套等,從老師的講解中我瞭解到:焊條的角度一般在七十到八十之間,焊條的速度,要求當然是勻速,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往往是不快則慢,很難保持勻速,因此焊出來的結果是很不流暢的,有的地方停留時間短則當然沒有焊好,還有裂紋,停留時間長的地方,則經常會出現被焊透的毛病,出現了漏洞;焊條的高度要求保持在二至四毫米,看似簡單的這些話,操作起來那是相當的苦難呀,一次一次焊的不均勻,一次一次焊出個洞,一次次的失敗差點蒙閉了頭腦。

  這時老師走到我身邊,跟我說,沒事,金工實習就這樣,想在一天完全學會那是不可能的,主要是讓你們體驗體驗,實踐實踐,再後來單獨演示了一遍給我,在我百般嘗試下,最後終於弄出個自己滿意的作品,也讓我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

  金工實習日記 篇8

  鉗工是工人用手持各種工具來完成零件的製造,裝配和修理,它是以手工操作為主的工種。鉗工的勞動強度較大,生產率低,但在機械製造和修理中仍佔有重要的地位,是切削加工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按照工作性質把鉗工又細分為:普通鉗工,裝配鉗工,修理鉗工,樣板鉗工,工具鉗工,劃線鉗工及電氣鉗工。

  鉗工的基本程式是:銼削,劃線,鋸割,鑽孔,擴孔,攻絲、套絲,減速器裝配。銼削是用銼刀從工件表面上,銼去多餘金屬的操作。劃線是根據圖樣上的尺寸要求,使用劃線工具劃出零件的加工界限的操作。鋸割是用手鋸鋸斷材料或鋸出溝槽的操作。鑽孔應運於螺栓孔,油孔,螺紋底孔及孔的粗加工工序。擴孔就是把工件上已有的孔,用擴孔鑽進行擴大並提高精度的操作。裝配是把合格的零件,按照規定的技術要求組合成元件,部分,總裝,而成為一臺合格機器的操作,稱為裝配。

  我們先將坯料用虎鉗夾緊,用銼刀銼出兩個光潔平整的平面,這個看似簡單的工作還真是一項技術活,需要掌握好銼刀的角度和力度,而且運動要平穩,只有這樣才能很好的銼出平整的平面來。同時,這還是一項比較耗費體力的活動,一個動作不停的重複,不大一會兒將肩膀和胳膊就開始有點酸了,還是沒有銼下去多少,鉗工的工作效率低果然是名不虛傳。之後我們用畫線工具進行畫線,畫出錘頭的輪廓。然後用手鋸條沿著所畫的線進行鋸割,這對於沒有什麼經驗的我們還真算的上是一個挑戰,想要鋸直了還是真的不容易。首先要把握好方向,不能發生偏斜,力度要均勻,而且要比較專注,否者很容易把鋸條折斷。一次鋸割的量是比較小的,太快了反而會因鐵屑附著在鋸條的表面而影響了鋸割的速度,需要合理把握力度,才能適當的是效率得到提高。經過一番努力,終於鋸了下來,雖然表面不是很平整,還是比較滿意的。我們的錘頭輪廓清晰起來,隨後進行適當的表面銼削,把錘頭銼成方形的,使各個表面平整,並銼掉鋒利的稜角。我們的錘頭終於完成了。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將自己的錘頭和錘柄進行了錨固,我們的錘子終於全部完工了,雖然因為技術不太熟練,難免會有些瑕疵,但那畢竟是自己一手打造的,看著自己親手做出來的小錘子,心裡還是有難以抑制的喜悅,這將是金工實習結束後我們可以走的除了經驗和美好回憶之外最值得紀念的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