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寓言> 伊索寓言的故事和啟示(通用16篇)

伊索寓言的故事和啟示

伊索寓言的故事和啟示(通用16篇)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民間流傳的諷喻故事,很多故事都是針對當時社會階級的摒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伊索寓言的故事和啟示(通用16篇),歡迎檢視,希望幫助到大家。

  伊索寓言的故事和啟示 篇1

  森林裡有一隻很壞的狼。一天,他正在吃一隻羊羔。突然一根骨頭卡在他的喉嚨裡了。

  “哎呀,一根骨頭卡在我的喉嚨裡了。”他趕忙去看醫生, “請幫幫我吧。”醫生熊貓先生說:“很抱歉,我幫不了你。骨頭卡在裡面。”

  “我該怎麼辦啊?”狼傷心。後來他遇到一隻鶴。“親愛的鶴小姐,請救救我吧,一根頭卡在我的喉嚨裡了。我會給你報酬的。”

  “好吧。我試試看。”鶴小姐說。她用她的長嘴把骨頭拉了出來。“現在我要走了。記住你的話,你該給我報酬的。”

  “好的,給你報酬。”狼突然說,突然咬住鶴的長脖子,把她吃了。

  啟示:人往往會因小失大,因為貪念一點小利益而放虎歸山導致最後性命都不保了。

  伊索寓言的故事和啟示 篇2

  有一頭瞎了一隻眼的鹿來到海邊吃草,它用那隻完好的眼睛瞪著陸地,隨時警惕著獵人的到來,而用另一隻看不見的眼睛對著海洋,以為海上絕無危險。過了一會兒,海上駛過來一艘船,船上的人看見鹿,就瞄準箭,把它射殺了。鹿在臨死時自言自語道“我真是太疏忽了,以為只要注意危險的陸地就可以了,沒料到我以為更安全的海,卻反而更為危險。”

  世間處處危機四伏,到處充滿了鮮花與陷阱。但是陷阱邊上可能盛放著一朵朵的鮮花,鮮花底下呢可能就是無底的深淵了。人世間的險惡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有道是:天路險,險不過人心。“而我們要安然的渡過這些險,最好的武器就是提防。《增文賢文》有句話說的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我提防身邊的人,遇事多考慮,洞悉他們的居心與目的,才能較為有效的保護自己,才能避免受到類似鹿的傷害。有句話說:最危險的地方是最安全的。但是我卻要說:“感覺上最安全的.地方,往往是最危險的。”因為,正是因為感到安全,所以就放鬆了應有的警惕,從而喪失了安全。人心叵測,誰又能保證今天你認為最最可相信、最最可信賴的朋友不會是你明天就制你於死地的敵人呢?

  啟示:朋友,擦亮你的雙眼吧。別學那隻只有一隻眼睛的鹿。

  伊索寓言的故事和啟示 篇3

  有一天,狐狸送了一張邀請函給鶴:晚上請來舍下用餐。

  哇!真罕見!狐狸先生會準備什麼酒菜招待我呢?

  鶴很高興地前去狐狸的家。

  呀!鶴先生,歡迎!歡迎!請不要客氣!狐狸取出的酒菜只有放在大平盤裡的湯而已。

  我最喜歡喝湯啦!謝謝你呀!

  鶴很想喝湯,可是,因為自己長著一個長嘴巴,所以費了好大的勁,也只能聞到味道而已。盤內的湯,一滴也喝不到。

  可是狐狸卻嘰哩咕嚕地一下子就把湯喝完了,而且嗤嗤地笑著,覺得很有趣。

  真不夠意思,你在捉弄我!鶴恨恨地回家去了。

  不久,鶴也送邀請函給狐狸:晚上請客,請你一定要來喔!

  狐狸是個貪吃鬼,是什麼樣的食物呢?狐狸暗暗地想著,連不久以前的事,狐狸也忘得一乾二淨,高高興興地到了鶴的家。

  狐狸先生,歡迎!歡迎!別客氣,儘管用吧!

  鶴拿出的東西都是什麼呢?原來是裝在細頸水瓶裡的湯啊!

  謝謝!狐狸將嘴伸進水瓶裡,但是怎麼喝也喝不到一口湯,只能聞到鮮美的味道。鶴則將長嘴巴輕輕鬆鬆地伸進瓶底,津津有味地喝著呢!

  狐狸肚子餓壞了,眼前的美食卻一口也吃不到。

  啟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狐狸捉弄鶴,鶴也會想辦法以牙還牙。作為企業的部門經理,部門之間的協作與配合是非常必要的。作為企業組織的一個職能部門,雖然有著自己的職權範圍,但是部門運作必須服從於企業全域性需要,切不可搞諸侯割據,如果人事經理面對財務經理的協作邀請不聞不問,或者口頭支援,行為上不落實到位,財務經理尷尬。但是山不轉水轉,人事經理總有要求財務經理協作配合的時候,一旦財務經理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人事經理又作何感想呢?最終是兩敗俱傷。

  伊索寓言的故事和啟示 篇4

  《狐狸和葡萄》是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它說的是,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自我解嘲說:“這葡萄是酸的,還沒有成熟”。

  一天,柏拉圖拿著《伊索寓言》對蘇格拉底說:“老師,伊索老先生的《狐狸和葡萄》,立意好是好,但卻嚴重失真。狐狸是吃肉的,它哪會吃葡萄啊?”

  蘇格拉底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拍拍了柏拉圖的肩頭,稱讚說:“孩子,你這個問題提的好。”

  隨後,蘇格拉底對他的學生們說:“名人也會犯錯誤的。狐狸是食肉動物,可伊索在寓言中卻寫狐狸想吃葡萄。這就未免有點可笑了。”他還再次對柏拉底敢於質疑名人的勇氣給予了肯定。

  事情過了不久。蘇格拉底應一位種植葡萄的朋友的邀請,到那裡去做客。飯後,他們在葡萄園裡散步的時候,突然發現一隻狐狸在大口大口地偷吃葡萄。狐狸好像對這種水果非常感興趣,一口一串,葡萄汁順著嘴丫直往下流。蘇格拉底和朋友的到來驚動了它,它慌忙從藤上又扯下一串葡萄,戀戀不捨地轉身逃走了。這個場景讓蘇格拉底驚詫不已。

  “狐狸不是食肉動物嗎?它怎麼會吃葡萄?”蘇格拉底問他的朋友。

  他的朋友笑了:“狐狸可喜歡吃葡萄哩!在我這個葡萄園裡,經常都會有狐狸來偷吃,一次能損失好幾斤。”

  蘇格拉底不語了。他從朋友那裡回去後,把他看到的情景講給學生們聽,然後問學生:“當一個人在沒有弄清事情真相的時候,就輕易地肯定一個質疑。這人是不是顯得很可笑?”

  學生們說:“是。”

  蘇格拉底真誠地說:“看來,我就是這樣一個可笑的人了。”

  伊索寓言的故事和啟示 篇5

  宙斯想要為鳥類立一個王,於是指定一個日期,要求眾鳥全都按時出席,以便選它們之中最美麗的為王。

  眾鳥都希望自己能夠最美麗,紛紛跑到河邊去梳洗打扮。寒鴉心裡很焦急,它知道自己沒一處漂亮,但是它也希望自己能被選上。它來到河邊,發現眾鳥脫落下很多羽毛,於是它靈機一動,撿起所有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膠粘住。

  終於到了指定的日期了,所有的鳥都一齊來到宙斯面前。宙斯放眼望去,看見寒鴉的羽毛花花綠綠的,在眾鳥之中顯得格外漂亮,於是準備立它為王。

  眾鳥一看十分氣憤,紛紛從寒鴉身上拔下本屬於自己的羽毛。寒鴉身上美麗的羽毛一下全沒了,又變成了一隻醜陋的寒鴉。

  伊索寓言的故事和啟示 篇6

  一隻杜鵑在樹枝上發出陣陣哀啼,一隻可愛的斑鳩聽到了,便向它詢問,希望能幫助它排憂解難。

  斑鳩站在枝頭與它絮語:“杜鵑,你的鳴叫為什麼這樣哀怨啊?是不是因為春天即將離開,冬天逼近,愛情也將逝去,陽光也不再和煦溫暖啊?”

  杜鵑悲哀地說:“我這樣可憐,怎能不傷心?請你幫我評評理。今年春天我曾幸福地戀愛,不久就當上了母親。誰知孩子們完全不想與我相認,難道這就是我所盼望的報恩?當我看到小鴨子把母鴨圍住,十分親暱,而母雞一聲召喚,小雞就向母雞撲去,我怎能不感到羨慕?而我無依無靠,孤孤單單,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孩子們對母親的依戀。”

  斑鳩回答道:“可憐的杜鵑,我對你深表同情。如果孩子們如此不孝順,那我可無法忍受,儘管這類事層出不窮。可是你說你已經生育過孩子?你什麼時候築的巢,我怎麼從沒有看到呢?在我印象中你總是不停地飛來飛去。”

  杜鵑不屑地說:“浪費大好時光,臥在巢裡去孵雛,做那種事簡直愚笨如豬!我總是在別的鳥巢裡下蛋,讓它們替我孵。”

  斑鳩禁不住諷刺道:“那你還希望從孩子們那裡得到什麼溫暖?”

  伊索寓言的故事和啟示 篇7

  有一隻黃鼠狼愛上了一個相貌英俊的年輕人,因而她祈求愛神把她變成一個女人。愛神被她的熱情打動,出於對她的憐憫,就把她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少女。

  就這樣,那個青年對她一見傾心,於是就將她領到自己家裡。

  他們在屋裡坐下後,愛神想弄明白隨著黃鼠狼身體外形的改變,她的生活習性是否也跟著改變了,於是便把一隻老鼠放到屋中央。

  黃鼠狼由於忘記了自己的情境,於是就從床上站起來,拼命追捕那隻老鼠,想吃掉它。女神見了非常生氣,就立刻將她變回了黃鼠狼原來的樣子。

  伊索寓言的故事和啟示 篇8

  一個愚蠢的年輕人繼承了父親的家業。他砍掉葡萄園四周所有的籬笆,因為籬笆不能結葡萄。籬笆砍掉以後,人和野獸都能隨意侵入葡萄園。沒過多久,所有的葡萄樹全都被毀壞了。那蠢傢伙見到如此情景,才恍然大悟:雖然籬笆結不出一顆葡萄,但它們能保護葡萄園,它和葡萄樹一樣同等重要。

  這故事是說,紅花雖好,還要綠葉扶持。

  伊索寓言的故事和啟示 篇9

  父親有兩個女兒,一個嫁了菜農,另一個嫁給了陶工。過了些日子,父親來到菜農家裡,問女兒情況如何,他們的生活過得怎麼樣。女兒說一切都很好,只是有一事須祈禱神明,那就是請求多下雨,好好地澆灌那些蔬菜。不久之後,他又來到陶工家裡,問女兒過得如何。女兒說什麼都不缺,只禱告一件事,請求天氣晴朗,陽光充足,使陶器更快地乾燥。父親對她說道:“你望出太陽,你的妹妹卻盼下雨,那麼我又為誰祈求呢?”

  這故事是說,那些同時想做兩件截然不同的事的人,必然任何一件事都幹不成。

  伊索寓言的故事和啟示 篇10

  從前,有個人趕著一匹馬和一頭驢子上路。路途中,驢子對馬說:“你若能救我一命,就請幫我分擔一點我的負擔吧。”馬不願意,驢子終因精疲力竭,倒下死了。於是,主人把所有的貨物,包括那張驢子皮,都放在馬背上。這時,馬悲傷地說:“我真倒黴!我怎麼會受這麼大的苦呢?這全因不願分擔一點驢的負擔,現在不但馱上全部的貨物,還多加了一張驢皮。”

  這故事說明,強者與弱者應相互幫助,共同合作,各自才能更好地生存。

  伊索寓言的故事和啟示 篇11

  狐狸走進演員的家裡,仔細察看他所有的家當後,發現了一個製作精巧的妖怪面具,便連忙把它拿在手裡說:“喂,這是誰的頭,真可惜沒有腦子!”

  這故事是說那身體魁偉而缺乏思想的人。

  伊索寓言的故事和啟示 篇12

  鷹從高巖直飛而下,把一隻羊羔抓走了。一隻烏鴉見到後,非常羨慕,很想仿效。於是,他呼啦啦地猛撲到一隻公羊背上,狠命地想把他帶走,然而他的腳爪卻被羊毛纏住了,拔也拔不出來。儘管他不斷地使勁拍打著翅膀,但仍飛不起來。

  牧羊人見到後,跑過去將他一把抓住,剪去他翅膀上的羽毛。傍晚,他帶著烏鴉回家,交給了他的孩子們。孩子們問這是什麼鳥,他回答說,“這確確實實是烏鴉,可他自己硬要充當老鷹。”

  這故事是說,仿效別人卻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不僅得不到什麼益處,還會給自己帶來不幸,並受世人的嘲笑。

  伊索寓言的故事和啟示 篇13

  有隻鴿子口渴得很難受,看見畫板上畫著一個水瓶,以為是真的。他立刻呼呼地猛飛過去,不料一頭碰撞在畫板上,折斷了翅膀,摔在地上,被人輕易地捉住了。

  這是說,有些人想急於得到所需的東西,一時衝動,草率從事,就會身遭不幸。

  伊索寓言的故事和啟示 篇14

  有一頭年老的獅子,已不能憑藉力量去搶奪食物了,心想只能用智取的辦法才能獲得更多的食物。於是,他鑽進一個山洞裡,躺在地上假裝生病,等其他小動物走過來窺探,就把他們抓住吃了。這樣,不少的動物都被獅子吃掉了。狐狸識破了獅子的詭計,遠遠地站在洞外,問獅子身體現在如何。獅子回答說:“很不好。”反問狐狸為什麼不進洞裡來。狐狸說道:“如果我沒發現只有進去的腳印,沒有一個出來的腳印,我也許會進洞去。”

  這是說,聰明的人常常能審時度勢,根據跡象預見到危險,避免不幸。

  伊索寓言的故事和啟示 篇15

  狐狸請鶴來吃晚飯。然而他並沒有真心真意地準備什麼飯菜來款待客人,僅僅只用豆子做了一點湯,並把湯倒在一個很平很平的石盤子中,鶴每喝一口湯,湯便從他的長嘴中流出來,怎麼也吃不到。鶴十分氣惱,狐狸卻十分開心。後來,鶴回請狐狸吃晚飯,他在狐狸面前,擺了一隻長頸小口的瓶子,自己很容易地把頭頸伸進去,從容地吃到瓶裡的飯菜,而狐狸卻一口都嘗不到。狐狸受到了應得的回報。

  這是說若要他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須尊重他人;同時,告訴我們,對待那些不尊重他人的人,最好的辦法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伊索寓言的故事和啟示 篇16

  有個人飼養著山羊和驢子。主人總是給驢子喂充出國足的飼料,嫉妒心很重的山羊便對驢子說,你一會兒要推磨,一會兒又要馱沉重的貨物,十分辛苦,不如裝病,摔倒在地上,便可以得到休息。驢子聽從了山羊的勸告,摔得遍體鱗傷。主人請來醫生,為他治療。醫生說要將山羊的心肺熬湯作藥給他喝,才可以治好。於是,主人馬上殺掉山羊去為驢子治病。

  這故事說,凡是策劃作惡的人,將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