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琵琶行> 《琵琶行》有什麼藝術魅力呢

《琵琶行》有什麼藝術魅力呢

《琵琶行》有什麼藝術魅力呢

  導讀:唐宣宗吊白居易詩中寫到“胡兒能唱琵琶篇”,它高度概括出白居易的《琵琶行》在當時產生的巨大影響。之所以能夠這樣,除了這首詩有較豐富的思想內容之外,更主要的還是因為它有著極強的藝術魅力。

  首先,它把敘事與抒情緊密地結合起來。可以說它既是敘事詩,又是抒情詩,或者說它既是以抒情見長的敘事詩,又是以敘事見長的抒情詩。詩中既有悽婉感人的情節,又有真摯動人的情感。從為琵琶女作詩傳的角度看,是敘事詩,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節。詩中琵琶女的身世構成一層故事,讀者可以通過幾個片段看到她從“十三學得琵琶成”到“老大嫁作商人婦”的悲慘經歷。作者由京城貶居江州的遭遇也構成一層故事。與此同時,良人此次相遇,由送客到聞樂,到演奏,到琵琶女和作者先後自敘身世再到彈奏和滿座掩泣,又是一重故事。由於有這樣三方面的結合,所以《琵琶行》的故事顯得豐富曲折,不同凡響。從抒寫遷謫意來講,等於是抒情詩。詩中作者直接出場,與琵琶女共訴天涯淪落之痛,抒情氣氛濃郁。於是在敘事與抒情的`緊密結合中,哀怨悱惻的悲劇主人公。

  這一特點是與這首詩的主題有關的。《琵琶行》的主題具有雙重性。詩中既刻畫了一個漂流淪落,悽楚孤苦的琵琶女形象,又透過“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慨,抒發了作者自己“謫居臥病潯陽城”後的苦悶心情,塑造出作者橫遭貶謫,鬱鬱寡歡的形象。琴撥既傾瀉了琵琶女的滿腹辛酸,也撥動了作者受了創傷的心絃,於是兩種身世,一種悲痛,互相映襯,互相感染,使全篇在敘述中充滿了強烈的抒情。《琵琶行》主要是透過作者自己的口吻抒情的,這種強烈的主觀色彩是有其原因的。白居易本是抱著強烈的濟世思想走上仕途的,特別是在任諫官時“有闋必規,有違必諫”,很想在政治上有一番建樹,但他卻遭到了政敵的誹謗,最終在種種責難下,被貶到江州,此時現實與理想發生了劇烈的矛盾,他仍想兼濟天下,但又苦於報國無門;他何嘗不想從此只獨善其身,但又感到於心不安。這是他一生中最痛苦,最不得志的時候,只不過他素來樂觀曠達,恬然自安罷了,這次“感斯人言,始覺有遷謫意”(見《琵琶行》序)。感情的閘門再也控制不住這積蓄已久的洪濤,終於激動得“江州司馬青衫溼”了。

  詩中還有細緻傳神的人物描寫。《琵琶行》不像《孔雀東南飛》那樣對劉蘭芝有一段很集中的肖像描寫,避免了具象過多之嫌。但同時又配合情節發展,在關鍵時刻加以點畫,著墨不多卻能細緻傳神。如“猶抱琵琶半遮面”,“整頓衣裳起斂容”都是明顯的例子。詩中心理描寫的內容也很豐富,特別是“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借音樂描繪曲傳琵琶女的內心世界,更是心理描寫中一種新的成功的嘗試。

  另外,這首詩中寫景的句子雖不多,但與敘事抒情相配合。景物描寫側重於在故事發展的關鍵時刻用不同的方式展現統一的環境氣氛。“楓葉荻花秋瑟瑟”,這開頭的第二句就已為全詩悲涼的情調定了弦。詩中三處關於江月的描寫,“別時茫茫江浸月”,“唯見江心秋月白”,“繞船月明江水寒”,前後映帶,使整個環境沉浸在迷濛的月色江水之中,起到了很好的襯托作用。

  這首詩還富於音樂美。為了避免平淡沉悶,全詩不斷地換韻,少則兩句,多則十幾句,讀起來如行雲流水,更增加其一唱三嘆的情致。例如詩中關於音樂的一段描寫,優美的語言隨著琵琶曲“三兩聲”,“續續彈”,“銀瓶乍破”,“曲終收撥”的變化,將音樂的輕重緩急,旋律的抑揚分合形容備至,再加上疊字的迴環往復,本身也染上了強烈的音樂感,變成了一曲用文字譜成的樂章。

  總之,這首詩正是以它在藝術上耀眼的光華千百年來被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地傳誦,並將繼續傳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