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古詩> 有哪些是描寫春天的古詩

有哪些是描寫春天的古詩

有哪些是描寫春天的古詩

  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描寫春天的古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哪些是描寫春天的古詩 篇1

  1、《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2、《初春小雨》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3、《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4、《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5、《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6、《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7、《晚春》

  唐·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8、《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9、《絕句》

  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10、《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11、《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12、《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拓展知識】

  古詩的相關常識

  1.韻腳:韻文句末押韻的字,如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光霜鄉是韻腳。通常第三句不押韻,但是也有不規則押韻的詩(如《望天門山》)。

  2.押韻:詩歌辭賦押韻使音調和諧優美,如李白《靜夜思》押ang韻。

  3.律詩的結構:共八句,一二句為首聯,三四句為頷聯,五六句為頸聯,七八句為尾聯。

  4.古詩的節奏和韻律:

  從句式上看,古詩一般四字為二、二;五字為二、二、一;七字為二、二、二、一、

  從意義上看,有時因表意需要也有特殊情況如:勢拔|五嶽|掩|赤城,這樣就成了二、二、一、二式。

  5.因為古詩原沒有標點(標點是後人新增上的),所以一行為一句。

  6.還原顛倒的語序,把握詩人的真實意圖與情感側重點。

  a. 主語後置。崔顥《黃鶴樓》詩:“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漢陽樹歷歷(可數),鸚鵡洲芳草萋萋”,

  b. 賓語前置。杜甫《月夜》詩:“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實即“香霧溼雲鬟,清輝寒玉臂”。

  c.主、賓換位。葉夢得《賀新郎》詞:“秋色漸將晚,霜信報黃花。”也顯然是“黃花報霜信”的意思。

  d.定語的位置。

  (1) 定語挪前。王昌齡《從軍行》詩:“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門關,為“玉門關”的同位性定語,現卻被挪在動詞“遙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誤解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遙望玉門。

  (2) 定語挪後。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詩:“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意即“一月夜飛渡鏡湖”。

  e、以賓語面貌出現的狀語。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笑春風”表面上是動賓片語,實際上“秋風”、“春風”都不受“動”、“笑”的支配,而是分別表示“在秋風中動”、“在春風中笑”的意思。

  許多詩中都有一些特別值得重視的詞,通常使全詩增色不少甚至成為詩眼。

  詩僧齊己寫了一首《早梅》,有句雲:“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鄭谷將“數”改為“一”,因為題為“早梅”,如果開了數枝,說明花已開久,不能夠算是“早梅”了,齊己佩服不已,尊稱鄭谷為“一字師”。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陶潛“悠然見南山”的“見”字,張先“雲破月來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盡人皆知。

  ① 動詞:在鑑賞詩歌時,我們要重點關照動詞,特別是具有“多重含義”的動詞。

  例1:你記得跨清溪半里橋,舊紅板沒一條,秋水長天人過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樹柳彎腰。(《哀江南》孔尚任)在這裡,一個“剩”字引人注目,作者並沒有用“留”、“見”,其妙處就在“剩”雖與“留”意思相近,但是“剩”字一般是被動的,而且有“殘存”,“殘餘”的 意思;另外“剩”字有時間性,給人一種“無可奈何”之感。“留”則無這麼多含義。“見”只就眼前而言,不能夠給人以今昔對比的變遷感。

  ②修飾語:大部分為形容詞,它在詩詞鑑賞中也是關注的重點物件。

  例1: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閨怨》王昌齡)前兩句寫少婦經過梳妝打扮之後,興沖沖地登上翠樓,去賞春景。這時候,作者用了一個“忽”字,取漫不經心而恰到好處之意。所遇者:闖入眼簾的柳色,使她想 起了當年與丈夫折柳送別的場景,想起了丈夫,不禁傷感。這是一位滿臉稚氣的少婦。一個“忽”字將這種情緒上的變化寫得淋漓盡致,而這正是本詩耐人尋味之 處。

  ③ 特殊詞:在詩文中,有一些詞本身與眾不同,讀者能夠很快找到它們:

  a.疊詞:疊詞作用不外兩種: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是起強調作用。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竹枝詞>其一》劉禹錫)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聲聲慢》李清照)

  b.擬聲詞:有些擬聲詞就屬於疊詞,因為其出現頻率很高,特單列一條。作用有一:使詩文更生動形象,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杜甫)

  c.表顏色的詞:這些詞有時作謂語用,有時作定語用,有時作主語或賓語用。但作用只有一個,顏色一般表現心情,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渲染氣氛。欣賞時,或抓住能夠表現色彩組合的字眼,體會詩歌的`濃郁的畫意與鮮明的節奏:“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黃、翠、白、青四種顏色,點綴得錯落有致,而且由點到線,向著無限的空間延伸,畫面靜中有動,富有鮮明的立體節奏感。

  或抓住能夠表現鮮明對比色彩的字眼,體會詩歌感情色彩的濃度:“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紅與綠道出了蔣捷感嘆時序匆匆,春光易逝的這份兒“著色的思緒”。就是抓住單一色彩表現的詞也能夠體會到詩人的濃情:“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憐惜與傷別離的情愫盡在“綠”與“醉紅”中。

  有哪些是描寫春天的古詩 篇2

  1、《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2、《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3、《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4、《春宿左省》

  唐·杜甫

  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

  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不寢聽金鑰,因風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數問夜如何?

  5、《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夜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6、《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悽悽滿別情。

  7、《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8、《相思》

  唐·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9、《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10、《春詞》

  唐·劉禹錫

  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

  11、《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12、《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13、《春思》

  唐·皇甫冉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

  家住層城臨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

  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

  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

  14、《江南春絕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15、《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