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寶葫蘆的秘密家長讀書心得體會(通用5篇)

寶葫蘆的秘密家長讀書心得體會

寶葫蘆的秘密家長讀書心得體會(通用5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寶葫蘆的秘密家長讀書心得體會(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寶葫蘆的秘密家長讀書心得體會1

  暑假期間,老師佈置了一項作業,和家長一起讀《寶葫蘆的秘密》。我很快就看完了這本書,比媽媽讀完要早兩個星期。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叫王葆的小男孩。有一天,王葆的奶奶要給他洗腳還要給他剪指甲,這下子急壞了王葆,光著腳就往外跑。可是讓奶奶給拽住了。王葆提出條件:要奶奶給他講故事。於是奶奶就講了一個寶葫蘆的故事。故事裡說了張三、李四、王五、趙六怎樣得到了寶葫蘆。王葆聽得入了迷,幻想著自己也擁有寶葫蘆的神奇的時光。

  星期日,王葆去學校做電磁起重機,可那天不知怎麼了,他和同學吵了起來,最後回家發了一會悶,便睡著了。睡著睡著有人喊:王葆,釣魚去!他起來後看見桌子上有釣具,拿著就去了河邊。到了河邊沒見著一個同學,氣又上來了,可是又想:如果一起釣,釣到的魚肯定很少,就安穩的練起了釣魚。這時一個聲音傳來“格咕嚕”,原來是寶葫蘆。就這樣,王葆擁有了夢想中的寶葫蘆。王葆讓寶葫蘆幫他辦了很多的事,開始王葆還覺得這真是幸福,可最後發覺寶葫蘆非常自私,總是幫倒忙。

  後來,王葆聽見了一聲“瞧瞧你睡了那麼久!”原來這是一個夢呀。我覺得他肯定認為,多虧這是個夢。哪能什麼事情都要依靠寶葫蘆而沒有自己的主見呢?我們應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完成夢想。

  如果我有寶葫蘆,我會讓它施法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幫助那些流浪狗和流浪貓,讓它給沙漠增添綠色,給地球更多的保護和生機。

  寶葫蘆的秘密家長讀書心得體會2

  這篇文章講的是小主人公王葆得到了一個寶葫蘆,寶葫蘆說他能為王葆帶來幸福,可是寶葫蘆卻一次又一次地闖禍,後來十分慶幸,只是一場夢而已。

  寶葫蘆他所認為的幸福就是有些人認為的:有吃有玩,還有鈔票花。按他的理來說,王葆擁有他以後一定是幸福的但是正義感十足的王葆知道這些東西都是寶葫蘆偷來的時候,他就更討厭這種所謂的“幸福”了。我認為王葆所謂的幸福是:被大家認可,得到實實在在的榮譽。這種幸福寶葫蘆是給不了的。

  在這個故事裡,我覺得我喜歡的人物就是王葆,雖然他給我的印象就是有點小虛榮,但是他知道了寶葫蘆給他的東西所有都是偷來的時候,他十分生氣,決定不再要寶葫蘆了。我從這看出了他的正義感。而且他和他的朋友們,語言十分質樸,很令人喜歡。

  還有一個人,給了我很深的印象。就是楊栓兒。他是一個壞角色,經常偷盜。可是他看見王葆手裡拿著寶葫蘆從無人售書店裡偷的書的時候,楊栓兒卻嚴厲的說了王葆,雖然不是王葆拿的。從這個角度看,還有點男子氣概。

  當時我在看這個故事的時候,確實想不到這個故事的結局竟然是個夢!?但又不禁讓人沉思,開始十分想得到寶葫蘆的王葆,最後竟巴不得親手毀了它。正反襯了不勞而獲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是靠自己的勤奮和努力取得的。

  寶葫蘆的秘密家長讀書心得體會3

  不勞而獲有可能得到一時的榮耀,但不會長久,更不會有成就感,這是《寶葫蘆的秘密》帶給我的最大感受。

  王葆自從擁有了寶葫蘆,可以說是心想事成,有時免不了弄巧成拙,笑話不斷,家中簡直成了展覽館,好在這只是一個夢,要不然就麻煩了,我突然想起讀過的《鷹的重生》的文章。

  鷹的一生,最久可以活到七十歲!四十歲之前,雄鷹展翅,翱翔於天地之間,搏擊於雲海之中,貴為百禽之首,高傲而又逍遙!然而,四十歲時鷹的生理機能開始老化。這時,他們需要做出選擇,要麼悲涼等待死亡,要麼痛苦重生!

  重生的過程是痛苦的,鮮血淋漓!鷹必須奮展沉重雙翼,飛到最高最遠的`山峰上,築巢而居至少150天。飛行,此時已難如上青天,不停的飛,不能停息,一停息就意味著前功盡棄,就意味著屈服於命運,就意味著死亡!

  尋到棲身之所,鷹開始了痛徹心扉的煉化。它先是用喙猛烈啄擊岩石,讓老化的喙脫落,鮮血,一滴一滴地滴落,彷彿不知疼痛,一如既往。等到新喙長出後,把退化變鈍的指甲一片一片啄落,所謂十指連心,痛徹心扉。鈍爪消逝,新爪已成,鷹再用銳利的爪一片一片拔掉全身的羽毛,這是一場意志與痛苦的鬥爭,慘烈,悲壯!待全身羽毛重新長出,鷹便完成了煉獄般的重生,可以再次展翅飛翔,笑傲蒼穹,重獲三十年的新生!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夢,為了實現這個夢,大家也應該像鷹的重生一樣努力拼搏,歷經坎坷,在征程中留下一串串堅實的腳印,讓青春發出奪目的光芒。

  寶葫蘆的秘密家長讀書心得體會4

  寶葫蘆在我心中是一種能帶給我們幸福的寶貝,我多麼想要一個寶葫蘆。可是在這本書中它卻在一次數學考試時害了他的主人——王葆。這樣,我開始討厭寶葫蘆了。

  這本書反映了青少年不勞而獲的想法。一次,王葆在釣魚時意外地釣到了一隻萬能的寶葫蘆,從此,他就高枕無憂,讓寶葫蘆代他學習、寫作業、做模型、考試……讓同學們刮目相看,王葆更是整天樂滋滋的。可是寶葫蘆漸漸讓王葆有了一種依賴性。寶葫蘆不但沒有幫助王葆,反而讓他學會了偷懶、學會了說謊。終於在一次數學考試時,寶葫蘆使用魔法時不僅把蘇鳴鳳試卷上的答案全部轉移到了王葆的空白試卷上,而且把試卷上的姓名也一起轉移給了王葆,這讓王葆受到了老師的嚴厲批評和同學們的嘲笑。幸好這只是一場夢!

  有些人認為王葆把寶葫蘆丟掉是對的,而我認為王葆應該把寶葫蘆的錯誤告訴它,而不該向它大吵大鬧。看了這本書我知道了一個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們應該做愛勞動、愛學習、不偷懶、不說謊的好孩子。王葆明白了,我也明白了: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收穫豐收的果實!

  寶葫蘆的秘密家長讀書心得體會5

  你知道寶葫蘆嗎?那是一種你想要什麼就來什麼的寶貝。故事中的王葆從小就聽媽媽講寶葫蘆,後來他做夢夢到釣上一個寶葫蘆,過上了“要什麼來什麼,想什麼有什麼”的快樂生活。

  但是好景不長,寶葫蘆分不出指令的意思,例如上次象棋比賽,王葆為了贏,悄悄地對寶葫蘆說:“吃車!吃象!寶葫蘆糊里糊塗就把棋子喂到了王葆嘴裡。還有一次他數學考試想作弊考一百分就委託寶葫蘆幫忙,可它卻等別人寫完後搬了過來,受到了老師的訓斥,一氣之下他把寶葫蘆扔到了湖裡。

  文中有一地方令我深愛啟發:當王葆扔掉寶葫蘆之後,他刻苦學習,按時完成作業,積極參加課外活動,成了校內數一數二的好學生。

  雖然寶葫蘆有無窮無盡的魔法,但它沒有自己的想法,別人叫它做什麼它就做什麼,根本不理解這件事的目的。其實人身上也有“魔法”,那就是潛能,只是有些人不去挖掘它而已。

  文中有兩句話使我終生難忘。王葆老師常說“天上不會掉餡餅,只有自己靠自己”;王葆爸爸常說“不要把小心眼放在做壞事上,要放在學習上,學習成績肯定會提高。”我還明白了,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只有腳踏實地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