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奪冠》電影觀後感350字(精選23篇)

《奪冠》電影觀後感350字

《奪冠》電影觀後感350字(精選23篇)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奪冠》電影觀後感35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奪冠》電影觀後感350字 篇1

  今天非常幸運去看了《奪冠》首映,感謝團團。整部片子真的很好哭,第一個女排訓練的鏡頭我就哭了,真的感覺女排非常不容易,訓練很辛苦。

  女排奪冠到後面下滑再到崛起,凸顯了女排精神的重要性和國家支援的重要性!郎導的一句“為了你們自己”瞬間淚奔,看著比賽的分數一分一分追平,我的心都跟著揪起來,最後一顆險球我也很怕失敗,感謝中國女排,感謝女排精神,向所有的運動員致敬!

  一直都很喜歡體育題材的電影,這部以中國女排精神為主線的電影更是讓人感動。最早的女排,在那個特定的年代肩負著超乎體育層面的巨大重任,可以說以鐵榔頭為首的女排姑娘們,振奮了多少中華兒女,看到大家在奪冠後自發上街慶祝的場景不禁感動得熱淚盈眶。

  只有自己內心強大了,自信了,才能在面對逆境甚至是貌似不可戰勝的對手面前,驕傲的挺起我們中華兒女的胸膛!有點好奇的是,前男排選手轉行陪打教練的身材應該是彭彭片中那樣的嗎?怎麼看都覺得不太像哎。

  《奪冠》電影觀後感350字 篇2

  一直以來,女排精神都是國人引以為傲的,它不僅代表著中國姑娘們必勝的決心,更代表著中華民族愈挫愈勇的民族精神。

  1月19日晚,電影《奪冠》正式開啟首映禮,主創陳可辛、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等紛紛到場。

  據知情人透露,全片淚點主要集中在老女排的訓練及日本世界盃奪冠、新一代女排互相鼓勵最終奪冠等幾個部分。甚至也完美地利用了春節這個元素,據說吳剛老師飾演的教練還在大年初一請女排家長給姑娘們包餃子,引人淚目。

  在首映禮現場,鞏俐更是狀態極佳,黑色運動服素顏出鏡,氣場強大。談及飾演郎平,她說道:一開始沒有信心,因為演得不好就是千古罪人,壓力很大。如果透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演好,這也是對女排精神的一份奉獻。事實證明,她的演技炸裂,影片還未正式與觀眾見面,已經收穫了一眾好評。

  《奪冠》電影觀後感350字 篇3

  嗯!不得不說,陳可辛導演的新作《奪冠》真的是部用心之作!首先要說的就是最能體現導演用心的細節之處。就兩個例子吧。第一是鞏皇扮演的郎指導在給隊員開準備動員會的時候,紅色外套的衣領一邊平順一邊卷折,巧妙的設計突出了郎指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賽前比賽準備會上。

  第二處是黃渤扮演的陳忠和指導送郎指匯出徵2016年奧運會,在機場候機喝著咖啡聊天時,郎指導手邊的中國護照,這一設計表明了郎導還是中國國籍!更多的細節,各位可以到影片中自己找尋。

  其次,再來說說故事線,陳可辛導演透過最關鍵最具代表性兩次比賽,把中國女排奪冠之路的艱辛表現的淋漓盡致!又透過2008年轟動一時的“和平之戰”表現了中國女排精神的薪火相傳精神!

  最後要說的就是所有的演員了,一句話讚揚:“所有人的表演,讓你覺得就是在看一場戰勝自己的表演!”總結,《奪冠》是部上乘的良心作品,是春節檔期非常值得“品嚐”的一道極品大菜!

  《奪冠》電影觀後感350字 篇4

  電影《奪冠》在萬眾期待中啟動預售,對外宣佈全力支援電影奮力衝頂,並邀請廣大粉絲朋友免費觀影,重溫中國女排躋身世界強林的高光時刻!

  據悉,影片在定檔之初已成為賀歲檔呼聲相當高的影片之一。論陣容,陳可辛導演、鞏俐和黃渤領銜主演,加上中國女排原版人馬,可以說是華語電影頂配陣容。論題材,電影講述的是中國女排貫穿近幾十年的歷史故事。論期待值,這部電影可是讓中國人等了三十年了!

  作為體育營銷界的行家裡手,三雄極光緊抓絕佳的營銷契機,搭上《奪冠》這輛體育電影快車,和廣大粉絲一起走進院線重現榮耀,致敬英雄。

  在訓練場上揮汗如雨,在比賽場上咬牙堅持,締造絕地逆轉的傳奇,創造前所未見的紀錄,這就是中國女排!堅持“比別人做得多一點”,致力讓使用者體驗更好一點,書寫著照明行業的新篇章,這就是三雄極光。互相欣賞、互相靠近,這也是促成三雄極光這次選擇為電影《奪冠》助力打call的原因。

  為女排姑娘喝彩,三雄極光不是簡單粗暴地訴求品牌或者產品資訊,而是透過免費邀請粉絲觀影,重溫中國女排奪冠高光時刻,旨在透過其精神核心傳達出企業與世俱來的獨有氣質。這個春節,三雄極光邀您一起“燃”起,再度傳遞這份榮耀!

  《奪冠》電影觀後感350字 篇5

  昨天,我和同學們一起觀看了電影《奪冠》。我早早的到了電影院,同學們陸續到了,我們合影留念後進入影院。

  這部影片講述了郎平年輕時到做教練時的事情。郎平年輕時,訓練很刻苦,她要舉100公斤重的啞鈴,還要把一個動作做到上萬次。因為訓練很刻苦,連續獲得5年世界冠軍。

  後來,她做了美國隊教練,讓美國人奪得了冠軍。但她並不開心,因為她是中國人。她隊友的離世,讓她感到自己要為中國女排做點事,她說她有著60歲的心臟,卻有些80歲的身體,但依然堅持著,帶領女排隊員快樂的訓練。

  在2016年裡約奧運會的比賽的最後一局淘汰賽中,中國隊戰勝了巴西隊,最後奪得了世界冠軍。在中國國旗升起的那一瞬間,同學們一起唱起《國歌》,心情無比激動!

  女排精神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精神,喊出了為中華崛起而拼搏的時代最強音。透過影片,讓我感到:做什麼事情都有有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精神,一個人的力量小,團隊的力量是無窮大。

  影片結束了,同學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

  《奪冠》電影觀後感350字 篇6

  今天,我們一家人一起去看了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名叫《奪冠》,主要講述了中國女排克服重重困難爭奪世界冠軍的故事。

  那是剛剛改革開放的年代,中國女排的訓練環境十分惡劣,什麼都沒有。而當時的美國已經是科技世界了,他們的計算機已經可以用來分析其他國家隊員的特點和習慣了。

  為了不讓美國掌握我國女排隊員的習慣和特點,她們能用的對策只能是加大訓練難度來改變以前的習慣。雖然很辛苦,但是他們成功了!

  其中有一個片段讓我十分難忘。那天是大年三十,她們白天很艱難地贏得了和男排隊員的比賽,到了晚上還進行了訓練,每一個人都已經疲憊不堪,可教練說還要繼續練習接球,接住一個球加一分,沒接住減一分,不達到三十分就不能休息。女排隊員們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爬起來,她們含著淚水完成了目標,終於在大年初一的凌晨和自己的父母吃上了團年飯。

  經過了很多年,中國女排經歷了失敗最後又走上了冠軍的領獎臺,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因為她們有“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

  《奪冠》電影觀後感350字 篇7

  我看過很多電影,但我這次看到了更好的電影——《奪冠》。

  這部電影讓我瞭解了“中國女排十冠王”。中國女排第一奪,在1981年,中日大戰,局分是15比8,15比7,17比15,獲得冠軍。之後,中國女排經過五年獲得世界冠軍,創想了五連勝,這時,中國隊主攻手郎平,因年齡退役,這使中國隊整體實力下滑,之後,中國隊兩年季軍,兩年亞軍,最後被評為世界第七。

  第六冠,因為是老對手獲得冠軍,第7冠冒險獲得冠軍,譽為黃金一代,之後和美國比完獲得亞軍,第二次還是亞軍,最可恨的是敗給了老對手日本隊,最後郎平回到中國隊當了教練,第八冠對戰塞爾維亞獲勝,第九冠中八大戰獲勝,第十冠,對戰塞爾維亞獲勝,所得十冠王。

  不管他國最強,在我眼裡,中國數老大,我還看過一部叫《摔跤吧爸爸》這個電影,和這個類似,但不是中國的電影,這兩部電影都讚揚了體育精神,先讓我們有個鍛鍊的意志,到時有個強健的體魄,像他們一樣為國爭光。

  現在走到國外,別人問我是什麼人,我都能自豪的說:“我是中國人”!

  《奪冠》電影觀後感350字 篇8

  在舉國歡慶的國慶節期間,我觀賞了一部敘述中國女排故事的電影,名叫《奪冠》。讓我受益匪淺。

  《奪冠》是由中宣部與國家體育總局聯合拍攝,改編自中國國家女子排球隊的真實事件,講述了中國女排的奮鬥歷程和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感人故事。

  電影中,女排第一次獲得奧運冠軍時,大家衝上街道歡呼慶祝的場景,令我非常感動。第一次女排勝利的原因,在於努力,在於團隊間的磨合。

  但在時代潮流之下,這樣的方法沒法繼續奪冠。並不是團隊不重要了,而是團隊擴大了。郎平智慧的將選人範圍放大,採用資料分析的方式,走智慧策略。

  賽場上的女排,彷彿一個聽從軍師命令前進的軍隊。電影中的一個場景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有一個人用資料夾遮住手,然後比了一個六的手勢,目的是為了讓球員主攻對方薄弱環節。

  古話曾說: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能用眾志,則無畏於聖人矣。可見集體間有不同的分工,有人定製大方向,有人分析資料,有人負責盡全力打球,是這一切造就了女排的勝利,缺一不可。

  《奪冠》電影觀後感350字 篇9

  80年代的中國,面對飛速發展的世界大環境,國人普遍不自信,所以一場比賽的輸贏變得舉足輕重,中國女排的姑娘們面對落後的科技和裝置,揹負著沉重的使命負重前行,拼命進行著日復一日的魔鬼訓練,最終贏得了冠軍,但卻早已飽受傷病困擾。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訓練模式早已落後世界二十多年,比賽的一次次失利讓飽受爭議的中國女排姑娘們丟了信心,也讓國人一次次失望,郎平教練為了重建中國女排。

  喚醒“中國女排精神”,為女排姑娘們帶來了科學的訓練方式和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一個人默默承受所有失利,只為重建女排姑娘們的信心,經過不斷的努力最終重新得到了16年世界盃冠軍。

  兩次奪冠所包含的意義是不同的,不僅反映了我們國家實力的飛速提升,而“女排精神”的喚醒所反映的是民主自信的重建,何為女排精神——那是一種永不言敗、永不放棄的闖勁。

  中國再也不用依靠一場比賽的勝利來證明自己的強大,女排姑娘們再也不用以身體健康來換取勝利,精神猶在,國魂永存,未來可期!

  《奪冠》電影觀後感350字 篇10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一部名氣很大的電影,名叫《奪冠》。我被這個電影深深吸引住了,這個電影實在太好看了,而且這一次我還是第1次看完整電影。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中間有一個隊員犧牲了。可能因為她太過於努力,腰骨折了。郎平是她以前的隊友,她死的時候,郎平陪在她的身旁。她說:“下輩子我們再做隊友吧”,郎平被她給說哭了!郎平感受到了他們那一代女孩揹著沉重的包袱打著比賽,沒有放鬆的打、享受著打。郎平說的一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曾經一位外國記者問我,你們中國人為什麼這麼看重一場排球比賽的輸贏呢?郎平說:因為我們的內心還不夠強大,等有一天我們內心強大了,我們就不會把‘贏’作為比賽唯一的價值。”

  郎平以前是美國排球主教練,所以我們中國人很多都罵他幫美國打中國(最後郎平辭去美國女孩主教練,當了中國排球主教練)。她說:我是美國的排球主教練,我有義務幫助他們打排球。我覺得郎平很有敬業精神。

  最後我堅持看完了他們的錄製人員名單,我感到,一部電影要透過多少人千辛萬苦、團結協作才能創造出來呀!我覺得我們學習也要像中國女排的“女排精神”一樣,努力學習、艱苦奮鬥,為了自己而學,爭做新時代好少年!

  《奪冠》電影觀後感350字 篇11

  女排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她們腳踏實地、紮紮實實、勤學苦練,五次蟬聯了世界冠軍,在排球場上為國爭光。她們身上的這種獨一無二的女排精神永不過時,值得每一箇中華兒女學習。

  朱婷把自己的信仰和榜樣定為郎平,郎平聽後非常生氣,說朱婷不可能成為自己,不是因為郎平傲氣,而是她想讓隊員活成自己想活成的樣子。所謂不負此生,從來不是活成任何人的樣子,而是找到最好的自己。朱婷家境並不富裕,但是她心中有那股想往上衝的信念,也是這股信念讓她在追夢的道路上堅持下來。也許她學習排球的初衷並不是熱愛,但後來接觸排球后,她從接納到喜愛,從喜愛到熱愛,她從排球上實現了屬於自己的輝煌。我要向她學習,學習她身上那股拼命往上爬的拼勁,學習她不因自身條件不足向命運低頭的勇氣。

  其實每一個人都可以活成朱婷,我們必須先要成為什麼,然後才能遇到什麼。我知道,我必須刻苦訓練成為冠軍,才能遇到我心心念唸的那塊金牌。別輕易否定自我,畢竟我才十幾歲,我的未來還很長。

  女排精神就是中國精神,值得我們代代傳承,因為在人生這條路上,每個人都欠自己一個完美的“奪冠”。

  《奪冠》電影觀後感350字 篇12

  電影《奪冠》,主要展現了中國女排自1981年首次奪冠至里約奧運會重新奪冠經過的艱辛歷程。

  電影從是個世紀八十年代到2016年,將近有40年,我國的女排事業大起大落,女排曾被全世界人刮目相待,也曾被全世界人質疑,朝笑,漫罵。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美大戰,一方主教練是當年的代打教練,另一方美國主教練竟是郎平,這也是最後美國獲得冠軍的原因之一,雖然結果我們得了亞軍,但也因此像滑鐵盧一樣,一蹶不振,連世界盃上場機會都沒有了。

  一直的失敗並不代表女排放棄了,沒有名譽在身,但是女排那“球可以輸,但人不可以輸”的女排精神仍在,在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上,小組賽輸的一踏糊塗,在最後的淘汰賽上,面對著世界第一,還是東道主的巴西隊,女排並沒有放棄,因為放棄了,就什麼都沒有了。最後的比賽結果直接逆轉未來,3比2險勝,之後的比賽上,相繼打敗了美國,塞爾維亞,時隔12年,終於獲得冠軍。

  四十年的中國女排,經歷成功與失敗,她們勝不驕,敗不餒,永不言敗,這就是女排精神。

  《奪冠》電影觀後感350字 篇13

  今天,我和同學們一起去風雨操場看電影《奪冠》,這個電影講的是歷屆女排的隊員打比賽的故事,我們看到了她們那時艱苦的訓練,在那激烈的戰場上比賽。

  艱苦的訓練有哪些呢?比如:跳網拍手、攔球、舉100公斤不等……中途有一隊是我國最好的男排隊員來跟女排隊員打一場虛擬排球賽,比分3比3平,中國女生沒有驕傲,也沒有失落,而是更加努力的訓練。

  這個電影裡我最喜歡郎平了,因為她不怕困難,勇往直前。但是,我更喜歡女排隊員的精神,她們的一個教練說:“在賽場上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

  她們的精神創造了1982年至1987年的五連冠,之後,一部分老隊員退賽,郎平也當上了美國女排的主教練。

  在之後二十多年內,中國女排一直都沒有拿到冠軍,隨著女排的不斷努力,終於,在2003年又拿到了冠軍,甚至在2004年再次登上了奧運會的最高領獎臺。

  生活就是如此,我們需要不斷的學習,以頑強的意志力予以拼搏,才能得到你所想要的結果。

  《奪冠》電影觀後感350字 篇14

  女排精神就是中國精神,什麼是女排精神,什麼是中國精神,帶著疑問我觀看了《奪冠》。

  因工作性質,沒能走入影院去感受電影本身的魅力,但是《奪冠》的精神一直牽引著我看到凌晨一點,中間自己也會感動流淚,也會緊張。看完之後,雖是半夜,我卻久久不能入眠。

  年輕的郎平因為有目標,不斷的突破自己;中年的郎平又因為情結,不斷的貢獻自己。郎平代表一個時代,一個女排的時代;女排代表一種精神,一種中國精神。能吃苦,不服輸,不放棄,團隊意識,這是我理解的女排精神。

  我們常說我們是君樂寶人,什麼是君樂寶人,就像女排一樣,他是一種精神,君樂寶精神就是敢想、敢幹、堅持。從女排的堅持到君樂寶的堅守,都是初心不變,從女排的痛苦訓練到君樂寶的梯隊建設,都是重生前的涅槃,從郎平對女排的變革到君樂寶的創新,都是順應時代,突破自己。

  在所有的努力下,團隊是我們的基礎,沒有一個人的成功是長久的,沒有任何一種成功是屬於個人的,需要團隊協作,發揮各自優勢,在同等的條件下,團隊的配合是我們通往成功的階梯。

  奪冠,奪的不僅是冠軍,奪的更是對中國人的認可;就像我們君樂寶做奶粉,我們不僅是在做奶粉,我們是在做中國製造。

  《奪冠》電影觀後感350字 篇15

  一種精神的寄託,一種奪命的追求,一種擁有的欣然。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結果,又是多少人奮勉與共的動力。“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這是電影開頭傳遞給我們的概述。

  沒有任何私心雜念敢於犧牲的人,才能做到寵辱皆忘,在各種挑戰面前發揮最大限度的潛能。跟著電影中宋世雄老師的播音聲彷彿穿越至那個揮灑青春的年代。一次次奮不顧身的倒地,一遍遍拼盡全力的躍起,一記記不留餘地的扣殺,渲染了幾代人因排球而生的青春。勝利後的女排姑娘們淚水與笑容都如花般之美,她們像玫瑰般倔強,如牡丹般純潔,似蘭花般剛毅,比梅花般堅強。

  女排姑娘們在採訪中曾說過這樣一句名言“人所缺乏的不是才幹而是志向,不是成功的能力而是勤勞的意志——部爾衛”。就像我們每個人的崗位,都是一個競技賽場,人人都是主力。沒有什麼捷徑而言,只有踏踏實實,勤勤懇懇,才有別樣的精彩。

  電影終有一天會下線但30多年來的女排精神彌足珍貴,永不過時。

  《奪冠》電影觀後感350字 篇16

  上週末,我非常有幸的與公司同事一起觀看了《奪冠》這部電影。

  影片以時間為線索,重現了1980年戰勝日本隊首奪世界冠軍、08年遺憾負於郎平執教的美國隊和2016年裡約奧運會戰勝東道主巴西最終奪冠的幾場比賽,展現了中國女排三十餘年波瀾起伏的發展之路。

  整部影片中最令我難忘的,其實是郎平問隊員們:你們為什麼打排球?你們愛排球嗎?有的隊員因為這句話終於忠於內心,下定決心去讀書,有的隊員則終於認清自己打球的目的,更加堅定的走下去。

  我想,其實大多時候,我們普通人決定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很難說是因為真正的熱愛。正因為這樣,才會得過且過,並且非常容易被豐富多彩的外界環境干擾。所以我們必須在做的過程中尋找到我們要做的原因,這樣做一件事內心才有了支撐,在遇到困難時不會輕言放棄,最終才更有可能成功。

  強大而堅定的內心才能重燃我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堅韌拼搏的事業進取心。正如有人總結出的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道不會贏,也會竭盡全力。

  《奪冠》電影觀後感350字 篇17

  每逢過年過節,各種節假日,我們全家都會去電影院,這次也不例外,我和姐姐一起選擇來看《奪冠》。

  一到影廳座無虛席,我們找到自己的位子剛一坐下,電影就開始了。女排們刻苦的訓練,教練嚴格的要求。她們一練球就是一千次,一萬次,甚至上億次,她們紮紮實實地練,把牆壁都拍出了一個個坑。他們練得滿頭大汗,全身都是傷,看著他們一次次接球倒下,再爬起來繼續練,我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淚。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對巴西女排那場比賽。那一場比賽是生死存亡的淘汰賽,女排們頑強的拼搏,團結戰鬥。看似不可能贏得這場比賽,在他們不懈的努力下,緊緊地咬著每一分。我睜大眼睛緊緊的盯著大螢幕,看著她們一次一次地接球,一次次地扣球。我拉著媽媽的手不停地問:“媽媽女排會勝利嗎?會贏嗎?”比賽到了最關鍵的時候我的心更緊張了,我緊緊握著拳頭,心提到了嗓子眼,嘴上不停的喃喃自語道:“女排必勝,女排必勝……”最後一個扣球中國女排贏得了這場比賽。最終得到這次世界盃的冠軍,全場歡呼!

  走出影院,我默默的想:成功的背後需要堅持不懈,需要不斷地努力—這就是女排精神,也是我要學習的精神。

  《奪冠》電影觀後感350字 篇18

  10月8日晚,我與媽媽一起在電影院觀看了電影《奪冠》。

  剛開始是在1978年,中國全面改革開放,我們也組建了屬於自己的女排。

  真的很震撼,在最早的排球訓練館中,沒有燈,沒有高科技,只是兩筐球,一張網,幾個槓鈴。當時的訓練很苦,球員們訓練完回到宿舍後,基本倒頭就睡。其實教練也是有苦衷的,因為當時中國科技並不發達,於是,為了防止其他國家透過計算機來得到自己隊員的實力資訊,他不得不透過高強度的訓練,使隊員們在賽場上爆發出最強的實力。由於這樣高強度的訓練,才使得我們的女排在日本比賽時,面對著既是東道主,又是東亞魔女的日本女排,我們中國憑藉自己的努力,險勝。

  我覺得如果把《奪冠》這部電影總結成一句話,那一定是“努力終會有回報”。比如說當時的郎平,教練讓她舉重100公斤後再碰球。這其實就是教練在刻意練她的臂力,因為在球場上臂力與技術同等重要,也正因如此,她才會成為中國女排的主教練,帶領女排走上世界舞臺,成為世界第一。

  努力終會有回報,努力、堅持、不放棄,也是女排精神。

  《奪冠》電影觀後感350字 篇19

  80年代的中國,面對飛速發展的世界大環境,國人普遍不自信,所以一場比賽的輸贏變得舉足輕重,中國女排的姑娘們面對落後的科技和裝置,揹負著沉重的使命負重前行,拼命進行著日復一日的魔鬼訓練,最終贏得了冠軍,但卻早已飽受傷病困擾。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訓練模式早已落後世界二十多年,比賽的一次次失利讓飽受爭議的中國女排姑娘們丟了信心,也讓國人一次次失望,郎平教練為了重建中國女排,喚醒“中國女排精神”,為女排姑娘們帶來了科學的訓練方式和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一個人默默承受所有失利,只為重建女排姑娘們的信心,經過不斷的努力最終重新得到了16年世界盃冠軍。

  兩次奪冠所包含的意義是不同的,不僅反映了我們國家實力的飛速提升,而“女排精神”的喚醒所反映的是民主自信的重建,何為女排精神——那是一種永不言敗、永不放棄的闖勁。中國再也不用依靠一場比賽的勝利來證明自己的強大,女排姑娘們再也不用以身體健康來換取勝利,精神猶在,國魂永存,未來可期!

  《奪冠》電影觀後感350字 篇20

  電影《奪冠》中,有這樣一幕80年代的中國女排,沒有先進的計算機輔助訓練,而美國隊卻能透過資料分析中國隊員的技術特點。當時的國家隊教練把球網升高了15釐米,說:“我們的這種訓練方式,計算機能算出來嗎?”苦練加苦練,堅持再堅持,這種頑強拼搏的精神成就了中國女排。

  沒有一場勝利可以唾手而得,沒有一個冠軍無需風雨洗禮,通向勝利的道路,從未缺少過艱難險阻,女排姑娘們也曾經歷過失敗與挫折,我想,在那個時刻,支援著他們的一定是國家與集體的榮譽,正是有為國爭光的堅定信念,才有一路歌猛進,氣貫長虹的中國女排,女排姑娘們就是憑藉這股精神在賽場上一次次綻放光芒。

  說到底,“女排精神”不是一兩次勝利,也不是一兩個冠軍就能證明的,它並不是最後的結果,而是一個過程。正如郎平在賽後新聞釋出會上所說的,“不要因為我們贏了一場就談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們努力的過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

  時代在變,女排精神不會變。對我們每一位普通人來說,學習女排精神,不該只是放在嘴邊,而應勤勤懇懇地做好本職工作、踏踏實實地提升專業技能。將女排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

  《奪冠》電影觀後感350字 篇21

  有很多看過的電影我都忘記了,但有一部電影是給了我很大激勵的,那就是在這個月初爸爸帶我和妹妹去影院看的電影《奪冠》。

  《奪冠》主要講的是女排精神。這部影片講述了以郎平為主的中國女排,在20世紀80年代團結一致、努力奮鬥、敢打敢拼、勇於奉獻,終於為祖國奪得了五連冠的巨大榮譽的經過。又講述了郎平退役以後當了教練,在中國女排屢次失敗後,郎平勇於承擔責任,帶領中國女排再次走向輝煌的經過。

  這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郎平教練帶領中國女排去巴西里約熱內盧參加奧運會的過程。當時中國女排已經連輸了好幾場,如果再輸一場就會被淘汰。在比賽的前一天晚上,新女排的年輕隊員們,自發組織了會議,一起討論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一起討論怎麼樣才能打贏這場比賽。在那一天晚上,她們也真正懂得了女排精神。第二天,她們在比賽中努力拼搏,相互配合,奪得了勝利。在之後的幾場比賽中連續奪得了勝利,最終獲得了冠軍。

  透過這部電影,中國女排精神激勵我要團結一致,努力奮鬥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我一定要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努力學習,不怕苦,爭取不斷進步。

  《奪冠》電影觀後感350字 篇22

  今天是2020年10月1日,是國慶節也是中秋節,這是個雙節共慶的日子。爸爸媽媽和我一起去電影院觀看了《奪冠》。

  這部電影講的是郎平和中國女排國家隊奪冠的故事。在那個沒有冰箱、彩電的年代,中國女排運動員的訓練條件很差,但作為女排運動員的郎平和她的隊友們卻非常努力地練球。她們一次次地撲倒,又一次次地站起來,訓練場地的地板上留下了印有她們血和汗水的斑駁痕跡,牆壁上留下了深淺不一的球印。在和日本隊的比賽中,面對強大的對手,中國女排運動員敢於拼搏、堅持不懈、團結協作,最終奪得了女排比賽的世界冠軍。

  被稱為“鐵榔頭”的郎平現在是中國女排國家隊的主教練。在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上,郎平帶領的中國女排在小組淘汰賽中碰到了東道主巴西隊,中國女排在先輸一局的情況下,最終以3:2戰勝了奪冠熱門巴西隊。最後一路披荊斬棘,奪得了里約奧運會女排比賽的冠軍。

  在電影中,我看到了中國女排身上那種不怕吃苦、不怕困難的拼搏精神。這種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奪冠》電影觀後感350字 篇23

  期未考試已過,雖然要接著上課,但這時已是比較悠閒的了。老師今天帶著我們看了一部電影,名叫《奪冠》。

  這部電影講的是中國女排自改革無放以來,怎樣從不知名一步步走向了“五連冠”的故事。故事一開始從1978年的中國女排國家隊開始。當時的朗平,雖說進了國家隊,但仍是一個替補,在國家女排隊中十分不起眼。但後來教練發現她是個好苗子,就有意地鍛練她的意志。教練讓她能夠舉起100kq的東西后才能允許她上場。這可讓她吃了不少苦,但同時也鍛鍊了她的意志。郎平不怕苦,不怕累,頑強拼搏,終於成為國家女排隊的主攻手,並且代表中國去參加了東京的奧運會。在這次比賽中,郎平發揮了自己的優勢,她不斷加強進攻的力量,使對方手足無措,最終使她們連連輸球,我們贏得了這場比賽的冠軍。而郎平也獲得“鐵榔頭”的稱號。在2003年也破例被美國提提為美國女排主教練。

  由於時間關係,這部電影我們沒有看完,但我已從郎平等女排隊員身上學習了不怕吃苦,頑強拼搏,團結協作的精神。以後在學習上,我也應該不怕吃苦,頑強拼搏,團結協作,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