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開學第一課> 四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後感700字(通用6篇)

四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後感700字

四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後感700字(通用6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後感700字(通用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四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後感700字1

  昨晚我和媽媽一起看了《開學第一課》,2018年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節目內容豐富,非常精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攝影師解海龍為我們講述的故事,“京劇小達人”王泓翔和虛擬歌手“犀”共同演唱的歌曲《墨梅》還有神秘嘉賓無殼蛋生雞“小茶缸”。

  以“我要上學”系列照片震撼國人的紀實攝影師解海龍,講述了相機背後“大眼睛”蘇明娟、“大鼻涕”胡善輝、“小光頭”張天義等著名照片主人公的故事,非常感人!愛心鑄就希望,知識改變命運,夢想讓我們成長,我們沒有理由不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

  喜歡《墨梅》是因為那首歌很好聽,古色古香的,是我喜歡的風格!然後演出畫面非常美麗,那個小女孩“犀”竟然是虛擬的,美妙的聲音也是合成出來的,令我大開眼界!

  最後那個無殼蛋生雞“小茶缸”讓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科學的神奇力量,我也好想做一次無殼蛋生雞的實驗啊!哈哈!好有意思!

  令我最記憶深刻的是解海龍爺爺在很久以前拍下照片的那三個孩子:蘇明娟,胡善輝,張天義。

  他們都是生活在農村的三個人,每天要從山底走到山頂十幾公里的路去上學,農村的路都坑坑窪窪,一到下雨天就泥濘不堪,一不小心就會滑倒摔跤。桌椅簡陋的教室,哪怕一下雨就漏水,他們也不覺得苦,不覺得累,只要能有書讀就會很開心很幸福了。

  在“大眼睛”女孩的那張照片裡,能看出她眼神中多麼渴望學習;“大鼻涕”胡善輝即使鼻涕流到了嘴上,仍然大聲地朗讀;“小光頭”張天義在自己貧困的情況下也不忘幫助別人,他們三人的精神令我佩服。

  只有努力奮鬥才能戰勝困難與挫折,青春是用來奮鬥的,而不是成天沉浸在電子遊戲當中。幸福是奮鬥來的,如果你不奮鬥就更不會有幸福人生。

  透過看這次的《開學第一課》我學到了很多,我要給自己定個小目標,然後為之努力,長大了再去實現大目標,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

  四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後感700字2

  每年在開學的那一天,我都會看《開學第一課》,這幾天,我又看了2016年的《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先輩的旗幟,分為四個單元。

  第一單元是信念不移,講了胡正先和梁天文的故事,胡正先老人12歲當兵,在祁連山中48天沒吃飯,赤腳走三稜刺路,有一次他看見一個同志吃書,他吃的是密碼本,怕沒了影響軍隊,以前人們要用發報機,但必須有電池,他就只能用鹽在鋅皮上撒,在鹽水中泡一天,梁天文老人13歲當軍,和楊政委很好,吃飯都用一個碗,可在梨園山中楊政委犧牲了,他也潸然淚下。

  第二單元講了勇往直前,講了賀捷生的父親與賀陵生和父親的故事,他在準備長征的時候出生了,在18天時在一個馬背上的搖籃中過長征,在哭了的時候大家很高興,證明他還沒死,父親在一次衝鋒中又把他丟了,後來才找到,賀炳炎將軍在瓦屋塘戰爭中右臂被敵人打中了,把他放在木板上,嘴上放上毛巾,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中,用2小時15分鐘據下來了。

  第三個單元講了秦華禮和耿瑩的故事,秦華禮老人104歲了,當時學的是通訊,在學習中沒有固定場所、沒有固定用品和教材,叫”三無”學校,他後來被周恩來總理奉命到南郵當校長,教育十幾萬人,很自豪。耿瑩老人講他父親得了瘧疾,但仍然堅持打仗,每天穿草鞋走很長的路,很少有糧食,所以每天只吃一顆黃豆,可見紅軍們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

  第四個單元講了堅持不懈,講述了王亞平的故事,航天員不光艱辛,而且艱苦,甚至有生命危險,最難的是超重耐力訓練,達到自身八倍左右,臉會變形,眼淚會忍不住向外流,胸會壓抑,呼吸困難,他們會有一個紅色按鈕,挺不住了可以按下請求暫停,可沒有一個人按過。

  讓我們接過先輩的旗幟,不忘初心,長征永遠在路上。

  四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後感700字3

  週四,我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感覺受益匪淺。

  第一課,王亞平老師為我們講述了她的`故事,十年前,也就是2003年,她作為一個小觀眾,到經過不懈努力,終於成為了一位牽動13億中國人夢想的第二位中國女航天員。在演講結束時,王老師告訴我們:“夢想就像宇宙中的星塵,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努力,一定能夠觸控的到!”在第一節課結束的時候,撒貝南老師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故事:在八一少年跳傘隊,有一名女孩叫付麗娟,她是一位農村來的少年,她的年齡幾乎低的令我們難以置信——她只有13歲!她是隊裡最小的隊員!當我聽到她的年齡,我簡直驚呆了!13歲!而且,她的經歷也讓人難以置信。每天早上早經歷好幾個小時的長跑。而且還要做很多的訓練。當時我驚呆了,那些動作,就是將我的身體的柔韌度擴大100萬倍,我都做不出來。

  第二課,電影明星章子怡我為我們講述了她的故事,我開始以為,章子怡會講述她的明星事業,可事實恰恰相反,她自己講述了一個關於學習的小小故事。

  章子怡講述道來:在她第一次參加國際電影節時,就因為語言不通,喪失了許多機會,她當時有一個夢想:用英語向所有人交流自己的感受。最後,她告訴我們:在我們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不要丟掉夢想,它是你迷茫的時候一盞明亮的燈,它會為你指明方向;它是你在黑夜裡枕邊的一本書,為你開啟黎明;它是每一個你想要放棄的時候,伸向你的一隻手,拉你一把送你一程,讓你重新獲得動力,永不放棄。

  第三課,鋼琴家郎朗講述了自己的夢想,他的夢想就是源於童年的一個夢想,就是很湯姆一樣,彈鋼琴,最出,它只是一個夢想,可是後來,他經過28年勤奮且不懈的努力,他變成了享譽世界的鋼琴家。郎朗告訴我們:當你熱愛一件事,甚至把它當成自己一輩子的夢想,併為這個夢想拼命努力的時候,你就找到了你人生真正的精彩。

  這就是我的觀後感,你的呢?快快告訴我吧。

  四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後感700字4

  法國雕塑家羅丹曾說過:“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只要用心觀察,你會發現美就在你身邊。我們要善於發現美,創造美,從而擁有一個美麗的人生。

  今天,我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主題是“美就在你身邊”。講了探索美、創造美、傳遞美、和諧美。

  第一個上場的就是我們的航天員劉洋老師,她對太空也曾有著無數遐想,但當她來到了蒼茫的宇宙時,被在太空的地球深深地震撼了,那是多麼的瑰麗,多麼的耀眼,那種美是無法想象的。她說,太空獨特的環境對人的身裡和心理,都是一種嚴酷的考驗。也許當我們真正遠離了地球,才能體會到地球的美麗和珍貴,我們是多麼需要這顆星球。她愛這裡明媚的陽光,愛這裡清新的空氣,愛這裡純淨的水,愛這裡的江河湖海,愛這裡的高山平原,愛這裡生存著的多樣化的物種,愛這裡生活著的人類。

  接著就是姚明的視屏,他來到了非洲大草原,他發現每一種動物都有它獨特的魅力。因為有了形態各異的它們,才有了美好的大自然。是它們才使我們的大自然生機勃勃。但不幸的是因為一些人為的破壞造成了許多動物瀕臨滅絕,要真正來到大自然中去親近它們,看到它們的美麗,才能知道保護它們的重要性。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人正在保護著這顆美麗的星球,當然是清潔工叔叔阿姨們了,他們的工作十分辛苦,又髒又累,整天和垃圾打交道,這是一項很多人都不願意做的事情。在大家還在甜甜的睡夢中時,他們已經起床了,拿著掃把打掃地面。當我們出門上學時,他們已經把路面打掃得一乾二淨。是他們讓我們的環境變得更美麗!

  透過這《開學第一課》讓我瞭解了大自然的美麗。美可以使一座山,可以是一片海,可以是一縷花香,可以是一汪清泉,可以是一個勞動者的背影,可以是一個發自內心的微笑。只要你處處留意,美就在你身邊。

  四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後感700字5

  2017年《開學第一課》以"中華驕傲"為主題,分為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載道、棋以明智、絲綢新路五個篇章,旨在引導中小學生從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尋找中國自信的源泉,培養他們愛黨愛國愛人民,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鬥的信念和信心。

  穿越五千年時光,走進中華文明的古老源頭,領略民族自強之魂的風采,品味字裡行間的家國理想,開啟黑白二子間蘊含的智慧。追根溯源,鑑古知今……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是戰勝困苦的精神動力。長征途中,先輩們腳下踏著華夏堅實的土地,手中高擎著民族振興的大旗,心中升騰著祖國飛翔的夢想。正是這樣的信念將他們緊緊地凝聚在一起,築成一道摧不垮、壓不倒的鋼鐵長城。正是這樣的信念支撐著他們走過艱難,走過兇險,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藍天。

  艱苦奮鬥、甘於奉獻的革命精神是取得勝利的根本保障。長征途中,在強大的敵人和險惡的自然環境面前,紅軍正是憑著這種精神,征服千難萬險,戰勝強大敵人,取得了最終的偉大勝利,為中國革命闖出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紀的我們,同樣需要堅定的信念;同樣需要堅強的意志;同樣需要艱苦奮鬥的精神;同樣需要甘於奉獻的精神。有了這樣的信念、精神,我們才能從容地藐視困難、頑強地面對困難、樂觀地克服困難,有了這樣的信念、精神,我們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風貌,激發創新能力,燃燒創業的激情,煥發無堅不摧的力量。這樣的信念、精神是我們人生走向輝煌的基石。

  央視綜合頻道副總監許文廣說:"今年的主題演繹,注重讓傳統文化和當下發生關聯,而不是放在博物館裡成為僅僅能欣賞、背誦的物件。讓孩子們感受到,傳統文化就在他們身邊,依然會影響他們當下的生活。"

  四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後感700字6

  9月1日的晚上,我和同學陸殊穎及爸爸媽媽早早地坐在電視機前等待著《開學第一課》的節目早點來到。在我們焦急的等待中節目終於開始了。

  今晚的節目總體分為四個小部分。第一部分講的是“孝”、第二部分講的是“愛”、第三部分講的是“禮”、第四部分講的是“強”。由我喜歡的王小丫、張泉靈、撒貝南及何炅老師主持節目。王小丫說要我們從小學會說愛,學會怎樣去愛別人。在“愛”這個部分我最崇拜和喜歡的人是前黑豹樂隊的主唱——秦勇。因為當他得知四歲的兒子“大珍珠”得了重度感統失調症時他為了“愛”毅然放棄瞭如日中天的音樂事業,回到家裡照顧、陪伴他的兒子。可是生了這種病的孩子很難照顧的,哪怕是繫鞋帶這樣簡單的動作也很難學會。後來他聽說騎腳踏車對治療這種病有幫助時他就買來腳踏車讓“大珍珠”學習,大家以後總能看到這樣一幅畫面,“大珍珠”踩著腳踏車東倒西歪的,秦勇扶著車後座拼命奔跑。摔倒、扶起來、繼續……終於在一年後“大珍珠”穩穩地把腳踏車騎上一小段時,一向堅強的秦勇忍不住落下了男兒淚。到最後“大珍珠”和“父王”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他說這是因為“愛”的力量。

  在我平時的生活中,我的爸爸每天早上早早地叫醒我,然後幫助煮早飯,讓我吃飽了還送我去上學,晚上不管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爸爸都陪著我一起把作業做完。媽媽每天把我的衣服洗的乾乾淨淨,天天為我做上可口的飯菜。爺爺為了能讓我過上更好的生活,退休了還要去上班。奶奶不管有什麼好吃的總是不捨得吃,而是留給我。以前我一直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能長時間的堅持照顧我,從來不喊苦叫累,今天我看了《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我終於明白是為什麼了。原來這就是來自“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