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數學教案> 【精華】大班數學教案6篇

大班數學教案

【精華】大班數學教案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透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使學生髮現圖形的排列規律,找規律教學設計。

  2、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培養學生髮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使學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規律的排列隱含著數學知識。體驗數學應用於生活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透過操作、觀察、猜測等活動去發現規律,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規律。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小動物等學具卡片,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談話:同學們,數學王國的小精靈--明明,剛剛搬了新家,心裡可高興了。今天邀請我們去參觀他的新家呢,你們想去嗎?(課件展示主題圖)

  2、看,這就是明明的新家。你們覺得漂亮嗎?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呢?(牆面、地面的圖案,都是有規律的。)

  3、揭示課題:是啊!小精靈明明設計的房間,最大的特點就是很有數學的味道。在一年級下學期,我們學會了找比較簡單的排列規律,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找規律"(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數學情境,讓學生感覺比較自然、親切。學生在參觀欣賞的同時,很自然的進入了觀察、發現階段,體現了數學內容的生活化,學生學習的是身邊的數學,既形象又具體。

  二、尋找規律,探索新知。

  (一)構建新知,探索交流。

  1、談話:那麼,如果用數學的眼光觀察這些漂亮的設計,你有什麼發現呢?

  2、小組合作探索,自主交流。我們先來觀察牆面的圖案,說一說你發現的規律。在小組活動中,可以用四種圖案移一移、擺一擺,找出上下兩組圖案的按一定順序呈迴圈排列的規律。(教師參與學生的合作交流)

  3、全班彙報。(引導學生說出觀察的順序。)

  4、請學生說一說圖案的規律。

  (1)斜著看:顏色和圖形一樣,只是數量有變化。

  (2)橫著看:第一橫行第一個顏色和圖形移到第二橫行第四個其它依次往前推。第二、三、四橫行照樣。(板書:順序,前後)

  (3)豎著看:第一豎行第一個顏色和圖形移到第二豎行第四個其它依次往上推。第二、三、四豎行照樣。(上、下)

  (4)整體看:第一橫行和第一豎行的顏色和圖形都一樣,而且順序也一樣。其它橫(豎)行顏色和圖形都一樣,只是順序有所改變。

  5、全班交流時,請同學上來移一移圖案,展示它動態的規律。(課件顯示:圖案動態的迴圈規律。)

  教師小結:不同的觀察角度,有不同的發現。

  [設計意圖]:教師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源組織教學,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觀察角度發現不同的排列規律。這樣就完成了前後、上下四種基本的順序,迴圈排列規律的教學。同時,教師及時有效的評價,激發學生自覺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使知識的發現過程融於豐富、有趣的活動之中,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

  (二)找出規律、拓展思維。

  1、師:你們看,這是明明家的地板,裡面隱藏著一些什麼規律呢?你能找出來嗎?

  2、請你仔細觀察,同桌互相說一說其中的規律。

  3、全班交流,同時操作課件展示。

  [設計意圖]:在這一活動中,既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又再次發散了學生的思維。

  三、知識應用,體驗成功。

  (一)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師:同學們,我們再來參觀明明家的窗簾,還沒設計好呢!你們能用自己的所學幫它完成嗎?(課件出示三行小動物排列的圖片。

  2、說一說它的排列規律,並繼續排下去。窗簾會是什麼樣呢?(課件繼續展示,窗簾全景。)

  [設計意圖]: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讓學生體驗到學會數學的樂趣。欣賞窗簾設計--逆時針的排列規律,作為練習出現,即分散了教學難點,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拓寬了思維容量,增強了課堂實效性。

  (二)、.擺水果圖。

  過渡:好客的明明很高興大家來參觀他的房子,所以為我們準備了很多好吃的水果,看看都有些什麼?

  可是,他只擺了三組,你能根據規律擺出第四組水果圖嗎?

  四、欣賞有規律的圖片

  師:在生活中還有很多的規律,你能找出來嗎?誰來說說。

  (衣服的花紋,地板上的瓷磚,窗簾、斑馬線、交通紅綠燈…也是有規律的。)

  師:老師也蒐集了一些優秀的設計師的作品,請欣賞。課件顯示:自然界的規律(春、夏、秋、冬),古文物上的規律,小數民族服飾上的規律等。

  這些作品美嗎?只要我們用心去做,相信你們也一定會設計出更有特色的作品。

  【設計意圖]:再一次讓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欣賞生活中的數學美。培養欣賞數學美的意識,激勵學好數學的信心。

  五、實踐操作,體驗快樂。

  1、透過練習,可以看出,同學們已經掌握了這節課所學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我想請你們也當一回設計師,設計一塊手帕的有規律的漂亮的圖案。喜歡嗎?活動要求:

  A、請你們小組合作先規劃出設計方案,再用貼或畫的方式合作完成。B、設計的圖案一定要有規律。

  2、小組合作設計。(課件:播放音樂。)

  3、展示學生作品。說一說其中的規律。比一比哪小組設計的圖案最有規律、最漂亮、美觀。

  同學們,你對自己的作品表現滿意嗎?是啊!能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是最快樂的事情。

  [設計意圖]:這個活動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鞏固了新知,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面對自己設計的作品,學生有一種成就感,充分到體驗成功的快樂。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體現了"玩中學""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的教育理念。

  六、總結

  1.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2.教師結語: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有規律的事物在美化著我們的生活,我們要用自己的智慧去發現它,運用它,將來把我們的環境打扮得更美麗!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三角形、長方形、圓形及三種圖形標記。

  2.能在認識的基礎上,對三種圖形進行初步的分類。

  3.樂於參與活動,並能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海洋場景;圓形、三角形設計的小魚若干;貼有標記的3個籃子。

  2、水族館音樂。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進入大海場景。

  1.今天老師帶你們到魚寶寶的家裡去,那你們猜猜魚寶寶的家是什麼樣的呢?現在我們就去看看吧,出發吧。(聽音樂進場)

  2.魚寶寶的家到了,我們輕輕的找個座位坐下吧。你看到了什麼?(對呀有藍藍的海水;你還看到有綠綠的水草;哦還有美麗的海螺……)

  二、出示圖形標記,尋找與圖形相應的實物。

  1.美麗的家裡還有很多的魚寶寶,有哪些魚寶寶?(三角形魚寶寶,出示三角形標記)那三角形寶寶長得什麼樣?(它有三條直直的邊,三個尖尖的角)

  2.海洋裡除了有三角形的魚寶寶,還有什麼形狀的魚寶寶呢?看看哪個寶寶的眼睛很亮的?(圓形魚寶寶,並出示圓形標記)圓形長得什麼樣?(圓圓的)

  3.還有什麼形狀的魚寶寶?眼睛再睜大點看看。(長方形魚寶寶,出示長方形的標記)長方形寶寶長得長長的,方方的。

  總結:大海里住著三角形的魚寶寶,圓形魚寶寶,長方形魚寶寶,它們快樂的`在大海里遊呀遊。

  三、與魚寶寶找媽媽做遊戲

  1.你們想不想和這些魚寶寶做遊戲?(想)現在就一起到大海里遊一遊,並找一條自己喜歡的魚寶寶和它跳圓圈舞。(呀,這條小魚和遙遙跳個圓圈舞,看他們跳的多開心呀。)

  2.玩累了,魚寶寶們想媽媽了,它們的媽媽在哪裡呢?我們一起來找一找,三角形的魚媽媽在哪裡?(找呀找,找呀找,找媽媽,呀我們找到了三角形的魚媽媽啦,這是誰的媽媽?(是三角形魚寶寶的媽媽)我們跟三角形魚媽媽打聲招呼。三角形魚媽媽好!

  3.我們再找誰的魚媽媽?(長方形)找呀找,找呀找,找媽媽,這是誰的媽媽?(是長方形魚寶寶的媽媽)我們也打一聲招呼:“長方形魚媽媽好!”

  4.還有誰的媽媽沒有找到?(圓形),噢,圓形魚媽媽躲在這兒呢。這是誰的媽媽?(是圓形魚寶寶的媽媽)快,也打聲招呼吧:“圓形魚媽媽好!”

  四、送魚寶寶回家。

  1.天黑了,魚寶寶想媽媽了。現在我們就幫助魚寶寶去找媽媽,記住,要說一句好聽的話:“我把三角形魚寶寶送給三角形媽媽。”(老師演示一遍)快去幫小魚找媽媽吧。

  2.遊戲檢查。現在範老師看看魚寶寶和魚媽媽他們都開心的笑了,他們和自己的媽媽在一起很開心呢。三角形媽媽謝謝你們呢。小朋友應該說:“不用謝”。

  圓形媽媽也要謝謝你們呢。小朋友也說:“不用謝”。範老師聽到有兩條小魚傷心的哭了?為什麼呀?(原來小朋友給它送錯了,快誰來幫助它?)

  3.總結:今天小3班的小朋友真能幹,能把三角形的小魚送到了三角形媽媽家裡,把圓形魚寶寶送到圓形媽媽家裡,把長方形魚寶寶送到長方形的媽媽家裡。魚媽媽和魚寶寶們非常謝謝你們。

  活動延伸:

  下次老師再準備小魚蟲,來讓你餵魚寶寶和魚媽媽吧。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目標:

  1 根據方向標記和序數找到對應的物品,或給指定物品標出方向,用正確的序數表示其位置。

  2 建立初步的雙向排序的概念。

  3 體驗遊戲的樂趣。

  準備:

  1 幼兒已對左、右方位比較熟悉。

  2 1~10的數字卡,PPT(簡報),方向標記,操作單,筆。

  過程:

  一、複習1~10的順逆唱數

  1 出示1~10的數字卡,複習順數與逆數。

  2 演示PPT畫面,引導幼兒觀察,在圓圈內填上合適的數字。

  二、初步按照左、右方向判斷物體的位置

  1 演示PPT畫面,請幼兒說說一共有幾隻蘋果。

  2 介紹方向標記“→”“←”。

  師:看看,這表示什麼方向?我們用動作來表示一下。

  3 嘗試將方向標記和序數結合起來尋找對應的蘋果。

  師:請你找找從左往右數第四個蘋果是哪隻?我們可以用“4”表示。

  三、根據PPT畫面嘗試雙向排序與定位

  1 根據方向標記為每一隻小動物確定位置並用序數表示。

  2 根據序數和方向標記找找是哪個小動物,如“5”“2”。

  3 根據表示小動物位置的序數找到對應的方向標記。

  四、透過操作體驗同一位置的物體可以用不同序數來表示

  操作一:引導幼兒根據方向標記在括號內填上恰當的數字,或根據序數畫上方向標記,注意觀察每個幼兒判斷方向、確定序數的方法和步驟,瞭解幼兒解決問題的策略。

  操作二:引導幼兒根據序數和方向標記找到對應的胡蘿蔔並把它圈出來,同時在後面相反方向標記下寫出這個胡蘿蔔相反方向的序數。

  五、延伸活動

  1 把幼兒完成的操作卡展示在益智區,供幼兒互相評價、驗證。

  2 拓展幼兒關於排序的方法,如前後排序、上下排序、環形排序等。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複習5以內的加減法,加深幼兒對加減法含義的理解。

  2.能用清楚的語言講述算式表達的意思。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份操作紙、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小老鼠買麵包圈

  1、師:小老鼠去給大老虎買麵包圈當點心,我們看看它買了幾個麵包圈。出示三幅圖,引導幼兒逐一觀察並說說每幅圖的意思:第一幅圖--小老鼠買了1個麵包圈;第2幅圖--小老鼠又買了4個麵包圈;第3幅圖--小老鼠一共買了5個麵包圈。引導幼兒瞭解"一共"表示把兩次買的麵包圈合起來的意思。

  2、教師: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小老鼠買麵包圈這件事嗎?鼓勵幼兒嘗試列加法算式。

  3、引導幼兒看算式說說數字與符號的意思,判斷算式是否正確。

  二、大老虎吃點心

  1、教師:大老虎可喜歡這個點心啦,瞧它吃得多開心。出示三幅圖,引導幼兒觀察並講述每幅圖的意思:第一幅圖--大老虎有5個麵包圈;第二幅圖--大老虎吃了1個麵包圈;第三幅圖--大老虎還剩下4個麵包圈。引導幼兒瞭解"還剩下"表示吃掉麵包圈後少了的意思。

  2、教師: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大老虎吃麵包圈這件事嗎?鼓勵幼兒嘗試列減法算式。

  3、引導幼兒看算式說說數字和符號的意思。

  三、小組操作活動

  1、看圖列5的加減算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的變化,並學習運用"一共"和"還剩下"的詞語,大膽講述3幅圖的含義。鼓勵幼兒根據畫面含義列出5的加減算式。 (開了1朵紅花 ,後來又開了4朵,一共有幾朵花?老師有3支筆,又買了2支,老師一共有多少支筆?小明有5塊餅乾,吃了1塊,還剩下幾塊?)

  2、看算式進行5以內的加減口算。

  3、看算式寫得數。讀一讀算式,並用雪花片演示算式數量變化過程,寫出得數。

  四、活動評價

  教師鼓勵幼兒展示自己的操作材料,講述畫面內容和算式,其他幼兒對照自己的操作材料,集體進行評價。

  活動建議:

  重點提示:

  正確使用"一共"、"還剩下"等詞語,並理解其含義。

  環境創設:

  在教室牆壁上佈置蜜蜂、小鳥、小雞各5個,讓幼兒操作,複習5的加減。

  家園互動: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練習5以內的加減法。

  活動反思:

  要使幼兒正確、迅速地口算,還必須經常地透過多種多樣的練習形式進行訓練。我積極提倡演算法的多樣化,為幼兒提供了數學交流的機會,目的是促進幼兒的數學思維活動,提高幼兒的數學思維能力。由於提倡演算法的多樣化,不同的幼兒有不同的解題策略,他們會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會對解決數學問題有深切的體驗,從而取得學習數學的經驗。這些演算法都是幼兒根據自己已有的基礎知識和生活經驗思考的結果,每一個不同的演算法,就代表了一個創新的意識,從而有效地進行了發散性思維訓練。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透過分組學習,引入競爭機智,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及主動探索知識的精神。

  2、透過直觀,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3、透過創設情景,培養和提高幼兒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透過人人參與口算方法的學習過程,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材料準備

  小棒、計數器、合作花、學具錢、藍貓(淘氣)分組比賽題單、小棒。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 揭示課題

  師:小朋友們,喜歡玩具嗎?今天呀,藍貓帶著他的玩具來到了我們的課堂,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聽了玩具們精彩的自我介紹,聯絡自己手中的錢,你們想到了什麼?

  (1)我想買一個機器人40元和一個恐龍3元,一共要多少元錢?( 40+3=43)

  (2)我用58元去買賽車4元,還剩多少元? (58-4=54)……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計算本領!咦?真奇怪!這些題你們是怎麼算出來的呢?能不能選一個自己喜歡的題,講給小組的夥伴們聽聽。

  二、自主學習 探究算理

  1、小組交流演算法

  2、全班交流 說演算法

  師:誰願給大家講講,你是怎麼算的?(數的組成法。)(先減再加的方法。)

  3、師:小朋友們想出了這麼多的演算法,誰來評一評,你最喜歡的是那一種演算法?為什麼呢?在今後的計算中,我們可以選用自己最喜歡的、又比較快的方法進行計算。

  三、 課間休息 師生律動

  四、鞏固內化,形成新知

  1、做一做1題。

  76-4= 57-3= 68-5=

  師:貓大哥看見小朋友們學得真高興,想來考考我們,你們怕不怕?(不怕)。(生在音樂聲中做題)做完的小朋友請看看你的小夥伴有沒有錯?

  2、猜小棒、人民幣活動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做遊戲嗎?“猜一猜”的遊戲現在開始啦!老師手裡一共有48根小棒,拿走3根,猜猜,還剩多少根?

  我一共有67元錢,用了5元,還剩多少元?你是怎麼猜出來的?

  你們想玩嗎?用你喜歡的學具跟同桌的小朋友玩一玩!

  3、分組比賽

  師:小朋友們真了不起!在玩中也學到了數學知識!藍貓想問問小朋友們:“你們敢來比一比嗎?”我們先來分組,(師邊指)你們是藍貓隊,你們是淘氣隊。取出題單,

  準備——開始!(比賽完後)停!和你的小夥伴交換題單,互相評改,(參照黑板上的答案)全對了的請小組長給你獎勵一顆智慧星!

  4、搶摘蘋果

  師:讓我們繼續加油吧!瞧!這些五顏六色的蘋果正等著你們來摘呢!只要你能搶先算對蘋果上面的題,這個蘋果就送給你了!

  5、拓展練習

  師:沒搶到蘋果的小朋友可別恢心,只要堅持努力,你還會得到更好的禮物!正巧,藍貓想邀請我們到森林裡去玩玩兒,請看:(出示課件三,森林裡一片蘑菇,不知道有多少朵。伴輕音樂《採蘑菇的小姑娘》)看到玲玲採蘑菇的情景,你能噹噹小老師,編一個題來考考大家嗎?

  師:小朋友們都在積極的開動小腦筋,還能編出很多很多的問題來考大家。是呀,只要我們在生活中處處留心觀察、勤于思考,就會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嘗試按顏色、形狀等特徵進行有規律排序,對排序活動產生興趣。

  2、在感知理解規律的基礎上,創造性地設計規律進行排序。

  3、透過操作活動提高判斷、推理能力及動手能力。

  教學準備:珠子、繩子、筆、夾子、記錄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請小朋友動腦筋來穿一條有規律的項鍊。

  二、自主操作。

  三、經驗梳理。

  展示幼兒穿的項鍊,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和符號記錄的方式,幫助梳理幾種典型的排序方式,形成初步的排序概念。

  四、經驗拓展

  1、引導幼兒發現更多的規律並創造性地進行設計。

  2、幼兒再次操作:鼓勵沒有穿出排序規律的幼兒繼續穿出一串有排序規律的項鍊;已經穿出排序規律的幼兒設計新的排序規律,讓每一位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獲得提升。

  3、鼓勵幼兒與客人老師互動,共同驗證項鍊的排序規律。

  4、幼兒戴上項鍊,體驗成功樂趣。

  五、迴歸生活

  1、引導幼兒觀察老師衣服顏色的排序規律。

  2、找找生活中的排序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