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一隻貝》的說課稿

《一隻貝》的說課稿

《一隻貝》的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語文S版第七冊第一單元第三課課文《一隻貝》。下面我就從教材、教學目標、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教學板書、教學評價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一隻貝》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文章描繪了一隻貝經受磨難之後沒有像其他的貝那樣成為一隻光彩奪目的貝殼,但卻孕育出了一顆珍貴的珍珠的故事。作者的語言樸素、平淡,卻不乏哲理、激情,筆下的這隻貝雖然外表醜陋,但精神令人起敬,它的際遇發人深思。作者採用對比的手法,借物喻人,讚揚了默默付出、不求回報、勇於奉獻的精神。因而本文也是一則思維訓練和感情朗讀的好教材。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第二學段的要求和本單元的導語中已經明確提出的本單元的訓練重點,聯絡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珍珠形成的相關知識,學習課文借物喻人的寫法,體會句子所包含的意思,積累優美的詞句。

  2. 能力目標:加強領悟能力,發展聯想思維的邏輯性。

  3. 德育目標:讀懂課文蘊含的道理,學習貝默默付出、不求回報、勇於奉獻的精神。

  4.情感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貝的可憐與可敬。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感情朗讀,體會貝的可憐和可敬。

  2、理解貝為什麼可憐又可敬。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借物喻人的寫法。

  四、教法和學法

  教法: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體現這十六個字:書聲朗朗、議論紛紛、高潮迭起、讀讀寫寫。針對以上教學思想,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選用“直觀教學法”、“合作探究”和“以讀代講、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

  學法:

  交流討論,透過學法指導使學生學到“會學”的智慧。

  五、教學流程

  圍繞以上內容,我這樣設計教學過程:

  一)、情景渲染,匯入新課。

  出示影片:(海潮洶湧,貝殼湧上沙灘)

  畫外音:這節課老師要帶大家來到大海邊,欣賞色彩斑斕的貝殼。同時,也來認識一隻獨特的貝。板書課題:《一隻貝》——齊讀課題。

  運用錄影演示創設情境,引起學生興趣,達成提升學情的目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我們來讀一讀想一想,這是怎樣的一隻貝?

  (我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我看來,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讀書的方式更是不同,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能調動學生讀的積極性,充分感知課文,體驗著語文實踐帶來的快樂。)

  2、檢查初讀情況。

  (1)你劃出了哪些詞?(教師相機板書)

  (理解詞語時,要引導學生將詞語放到語言環境中,聯絡上下文去理解。其實就是教給孩子自學字詞的方法。)

  (2)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課文中的這隻貝給你留下什麼樣的印象?(相機板書:可憐 可敬)

  三)、品讀欣賞,體會貝的可憐與可敬。

  1、快速瀏覽課文,找出令你感動的片段,想想,為什麼會令你感動?

  2、初步交流。(當孩子找到第三和第九段後,教師過渡:如果沒有一個石子,這隻貝會怎樣? 板書:石子

  引導找到第一段的語句,讀一讀,聯想一下貝的美麗,再配上海邊的音樂指導朗讀。

  學生對於美的真正價值可能無法深入體會,能夠讓學生在潛意識中意識任何美都不光取決於外表,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3、交流第三段 :

  (1)為什麼這一段讓你感受很深,你覺得這隻貝怎樣?

  (2)哪個詞特別打動了你,讓你覺得他可憐?再讀一讀,體會一下。

  (3)著重理解 “折磨”、 “無論如何” 、“越來越”、“默默的”。

  體會石子對貝的折磨。(引讀) 板書:折磨

  (4)我們可以感受到貝的可憐,再讀讀,我們還可以讀出什麼?

  (交流第三段時,教師主要運用了引導點撥和指導朗讀等方法,而孩子們,主要用了朗讀理解和自學法。)

  4、交流第九段。聚焦磨製,感受貝的可敬。

  這僅僅只是一隻可憐的貝嗎?我簡簡單單的運用一句反問句,就把學生帶入對貝可敬之處的研讀。這時聚焦“磨製”一詞,聯絡生活實際理解“磨製”的意思,緊扣“血與肉”想象日復一日磨製的痛苦。

  我拓展設計瞭如下練習:一年又一年,這隻貝,週而復始的在用自己的血與肉磨製珍珠,即使 ,即使 ,即使 ,他都沒有停止努力,他從不埋怨,從不退縮,默默承受,直至磨製出稀罕的珍珠,這真是一隻 。此時追問學生:“貝用他的血和肉僅僅是磨出一顆珍珠嗎?這隻貝給了你什麼啟示呢?你認為這隻貝具有什麼樣的品質?他真的失去了做貝的榮譽了嗎?” 引導學生明白色彩斑斕的貝固然很美,但那只是一種膚淺的`美,醜陋的貝雖然外面不美,但卻孕育出了珍貴的珍珠,它以它珍貴的內裡展示於人,所以後者的美更有價值,更經的起時間的考驗。它沒有失去做貝的榮譽,而是得到了更大的榮譽。

  (這一環節是本課的重點,透過重點部分的第三和第九段領悟貝的可敬,其他段落一筆帶過。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在這個環節,我讓學生從自己的閱讀體會出發,找到令自己最感動的片段、闡述令自己感動的理由。在問題的設計上充分挖掘教材中蘊藏的人文因素、美的因素,使學生不僅受到教材內容的演習,而且受到作者情感的薰陶,更進而在動態生成的學習過程中學習科學的思想和精神。)

  四)、拓展延伸

  這是一隻堅強、可敬而又樂於奉獻的貝,從這隻貝身上,你會想到一些什麼樣的人? 接龍說,小組說,指名說。

  (由一篇文章引發對多篇相關文章的回顧,加強課外知識的補充和在課內的滲透,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情趣,而且有助於學生建立和諧的語文素養。)

  說完後教師小結:同學們剛才所提到的這些人物,都擁有非常美好的品質,就像這隻貝一樣。我深深地感覺到:磨難或許會讓人變得醜陋,但只要堅忍不拔,磨難過後就會擁有豐收的果實!

  透過上面的小結過渡到延伸練習:

  1、透過學習,根據你的感受,寫一寫

  你想對自己說:“ 。”

  對貝說:“ 。”

  對天下所有不幸的人說:“ 。”

  2、收集相關的格言名言(互贈或自勉)

  3、以《一隻貝給予我的啟示》寫讀後感。

  (第一題爭取在課內交流)

  六)、總結。

  每個人都是一隻貝,都會經受挫折和磨難。讓我們像這隻可敬的、偉大的貝一樣,把每一次磨難當機遇,磨製出屬於我們自己的精彩人生!(課件出示一首詩,學生齊讀)“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六、教學板書:

  好的板書是一種直觀的教學方法,是課堂教學中師生雙邊活動的縮影。本篇課文的板書我設計了詞語式的板書,這樣做符合板書設計的目標性原則,直觀性原則等。體現知識脈絡,體現美的感染。

  板書:

  一隻貝

  折磨     磨製

  石子             珍珠

  可憐     可敬

  七、教學評價

  這篇課文作者採用的是以物喻人的寫作方法。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無法走近文字。因此,以讀為本,以讀代講,特別是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貫穿於我教學的始終。把學習的主動權、學習的時間交給了學生。並透過詞語的品析,句式的推敲,情感的體會等方法,達到積累語言,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目的。學生的思維得以發展,個性得以張揚,還充分享受到了學習給他們帶來的快樂。

  八、教學反思

  在教學上,由於本課言辭清麗而流暢,情感真摯而樸素,是引導學生感知漢語言文字魅力的好材料,所以,教學該課時我讓學生充分讀書、感悟文字,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學生讀、說、議、寫,去代替教師單一的講授,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發展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理解陶情,啟迪心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