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九篇

教學設計方案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九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那麼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設計意圖】:

  閱讀是學生與文字進行心靈對話的過程,也是學生享受閱讀,感悟生命,學會學習以及形成正確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過程。在整節課的教學中,我力圖以讀為本,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透過讀促使學生去探究、去合作、去交流,去感悟。讀著讀著,聰明可愛、愛動腦、愛動手的小愛迪生便躍然紙上了;讀著讀著,文中的詞語就理解了,積累了;讀著讀著,平時要多動腦、多動手、善發現的意識就有了;讀著讀著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悟,並注意積累詞句。

  2、領會愛迪生的聰明可愛,有多動腦、多動手、善發現的意識。

  【教學重點】:領會愛迪生多動腦筋,多動手,善於觀察:感悟朗讀。

  【教學重點】:故事性課文的語文文字的感悟,主人公的聰明機智。朗讀中感悟,並積累詞句,領會愛迪生的聰明可愛。

  【課前準備】:PPT製作的詞語投影等

  【教學流程】:

  一、回顧

  1、複習生字詞語:(投影出示)

  愛迪生 檢查 急性闌尾炎 來不及 環顧四周 遲疑片刻 幾盞油燈 急得團團轉 一溜煙似的 捧著 明晃晃

  斥責 胡鬧 委屈 點燃 亮堂 恍然大悟

  (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等)

  2、複習第一段。(透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瞭解到了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小時候非常的愛動腦筋,非常的聰明。讓我們一起走進愛迪生的家,去看看他究竟聰明在什麼地方。)

  二、自主探究、自主感悟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體會當時情況的緊急)

  1、生自由讀第二段,你瞭解到了什麼?

  2、引導學生抓關鍵的詞句來理解。

  (1)那一年,愛迪生剛滿七歲。(師引導:七歲的時候,我們在幹什麼?有的小朋友還在上幼兒園,有的小朋友剛上一年級,有的小朋友)

  【讓愛迪生和自己作比較,拉近愛迪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去體會愛迪生當時年齡的小,為下文體會愛迪生的愛動腦筋和聰明做鋪墊。】

  (2)抓關鍵詞語直打滾、幾十裡外、馬上、來不及等去體會當時情況的緊急。

  3、朗讀指導。

  (二)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手術順利地做下來了嗎?(沒有)這是怎麼回事呢?(生默讀課文第三段,劃出相應的詞句)

  2、引導學生從人物的語言、表情和動作去體會。

  3、讓學生上臺表演當時的情景,結合動作理解環顧四周、遲疑片刻、連連說、急得團團轉。

  【一、二年級的學生表演的慾望是非常強烈的,文中的這些詞語所表示的動作於二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而言,在生活中是不常見的。結合表演來理解,既增加了學習課文的趣味性,又有助於對詞語的準確理解。實踐證明:學生很容易把環顧四周同東張西望等同起來,對其它詞語的理解也存在著一定的偏差。】

  4、猜測想象:大家急得團團轉中的大家會是誰?(如爺爺、奶奶、鄰居等等)

  【引導學生不要侷限於書本插圖中所描述的,意在為下文中讓學生體會愛迪生的聰明做鋪墊,家裡上上下下、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想不出的辦法,卻被愛迪生想到了。】

  (三)學習課文第四、五自然段。(體會愛迪生的愛動腦筋和聰明)

  1、生自由讀課文,師引導學生從人物的表情、語言、動作、神態去理解,劃出相應的詞句。

  2、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3、反饋:根據學生的回答幫學生理清思路,深入理解愛迪生善於思考、觀察、動手的好品質。

  (1)父親對愛迪生前後態度的變化。

  ①爸爸又急又氣,爸爸急什麼?氣什麼?

  ②結合語境,透過朗讀來理解斥責。

  ③結合圖片和語言來理解恍然大悟。

  【結合課文插圖的特點,啟發學生根據圖畫想象課文中發生的故事,進行練習說話,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結合重點詞語的點撥,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2)愛迪生的動作表現。

  (3)房間內的變化。

  (4)醫生的神態和語言。

  4、分角色朗讀課文。進一步讓學生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動作和說話的語氣,體會課文內容。

  【以讀為本,在讀書活動中引導學生掌握讀書方法,培養學生閱讀能力,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三、討論

  1、別人想不出的辦法,愛迪生為什麼能想出來呢?

  2、你從中受到了什麼啟發?

  【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人物品質,在充分交流與理解中,受到教育和啟發。】

  四、小練筆(任選一題)

  1、做完了手術的媽媽,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後,會對愛迪生說些什麼?

  2、你想對愛迪生說些什麼?

  五、拓展交流(課外)

  1、課外閱讀有關愛迪生的書籍。

  2、收集愛迪生的名言警句,積累下來。

  3、你在生活中發現了哪些有趣的現象或做過哪些小實驗說一說。

  【實現課內外的有機銜接,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促進學生的積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 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二、 品味詩歌生動形象的語言。

  三、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背誦詩歌。

  教學重點:

  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教學難點:

  品味詩歌生動形象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 匯入

  瞭解學生重回母校的情況,結合學生再次離開母校時的感受匯入新課。(去年的這個季節,大家離開了伴隨你六年的母校,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來到了附中,(在這將近一年的時間裡,大家有沒有從她的大門前經過或者利用假日重回母校去看看?)當你再次離開她時,你的感受是怎樣的?請用一個詞語來描述。生交流感受…...師引入:詩人徐志摩在告別自己的大學母校康橋時,他的感情又是怎樣的?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詩歌《再別康橋》,來了解他的內心,體會他的感情。)(板題)

  二、 解題,瞭解作者及作品寫作背景。

  (誰能解釋一下題目的含義?讀註釋1,瞭解作者及作品背景,從註釋中的哪句話裡可以感受到詩人對康橋的深情?)

  1、 學生思考,交流自己的理解;

  2、 老師點撥,總結:

  再一次告別康橋或又一首告別康橋的詩。

  兩次重返母校。

  三、 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 生自讀詩歌,畫出重點詞語。

  2、 聯絡註釋、運用工具書,小組交流,掌握其讀音和含義。

  3、 個別質疑,老師點撥,強調:

  浮藻 沉澱? 長篙 ? 漫溯 斑斕 笙簫

  4、 再讀詩歌:1)自由讀;2)個別讀,其他同學點評,強調;3)齊讀。

  四、 理解體會,朗誦詩歌。

  1、 你從中讀出了作者對康橋怎樣的感情?

  2、 你認為應該怎樣進行有感情的朗讀?請任選一節,從語速、語氣、語調、重音、停頓五個方面設計朗讀指令碼,並進行朗誦。

  1) 學生交流各自的理解,老師點撥:依戀(眷戀)之情。

  2) 老師示範設計一節朗讀指令碼,並進行範讀。

  3) 學生交流自己的設計,並進行朗誦,其他同學點評補充,再讀本節詩。

  4) 老師示範朗誦,學生閉上眼睛想象詩中景物,感受詩人的感情。

  五、 品味語言,賞析詩歌。

  1、老師任選詞句進行賞析示範;

  2、學生交流各自的理解賞析;

  3、個別質疑,師生共同探究解惑。

  六、小組競賽,協作背誦。

  七、拓展延伸,學以致用。

  請大家發揮自己的寫作才能,創造性的寫一首小詩,來抒發你對母校的深情。

  1、 學生動筆寫作;

  2、 小組代表交流,師生共同點評。

  八、總結本課,學有收穫。

  1、學生交流;

  2、老師補充,並以一首小詩結束本課。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概括大意的能力,比較獲取資訊能力。

  2、過程與方法

  自學、討論、總結。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父母矛盾與愛的情感。

  體諒、諒解。

  教學重點:

  比較三次調換,從中分析總結父母的心裡究竟怎麼想。

  教學難點:理解父母出發點,和矛盾的愛子之心。

  教學創意:三次調換全方位比較,比較中突出人物心理。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你瞭解自己的父母嗎?父母的心你明白嗎?今天川端康成將我們展示這樣一對父母的故事。

  二、自學課文,完成如下要求:

  1、默讀、朗讀結合,瞭解大意,掃清字詞障礙。

  2、快速默讀課文,請概括敘述本文大意。

  3、精讀課文,回答:

  本文一共寫了幾次換孩子過程,每次理由是什麼?

  分別在什麼時間,財主夫人有什麼態度變化?這對夫婦當時各是什麼表情?

  4、你認為他要孩子、換孩子理由充分嗎?如果是你,會同意嗎?

  5、既然要孩子,為什麼當初要把孩子給出去?既然給出去,那麼為什麼結果又把孩子都要回來?

  三、自學過程:

   1、自己讀書,在書中找出答案。

  2、小組交流,合作寫出答案。

  3、全班交流,明確答案,理解主題。

  四、探究、明確;

   本文透過一對窮夫妻最終拒絕優越的條件,不願把自己的任何一個孩子給富人的故事,表現了天下父母對自己子女一顆崇高的愛心。

  全文主要寫三次調換

  時間人物順序表情理由財主夫人態度

  當天傍晚夫妻二人長子眼含熱淚難割難捨貧窮付錢

  第二天早上父親二子無精打采接班人次序高高興興答應

  第二天傍晚妻子女兒不好意思婆婆太大了有些不高興無可奈何

  第三天上午夫妻二人全要回痛苦太小冷酷悲傷、落淚(感動)

  幾次調換孩子兩人表情各不相同,理由也不同,但是這些理由只要一個出發點,那就是捨不得自己的孩子,儘管家境貧窮,但孩子畢竟是父母的心頭肉。因此無論失去哪一個孩子,父母的心都會很痛苦,因此儘管理由不夠充分,甚至前後矛盾,但他們還是想要回孩子,但每一次都找藉口掩蓋其事實意圖,直到最後才不得不說出實話。父母三番兩次反悔,似乎是很不誠實,但正是如此才更能表現出他們對子女無私的愛。

  把孩子給出去,是現實所迫,富人家條件好,對孩子有好處,也會減輕家裡負擔,理智告訴他們可以這麼做。

  但是這種理智無論如何都經不起時間情感折磨,骨肉分離,理性決策經不起感情考驗。愛子之心使他們實在難以割捨任何一個孩子,不得已,她們又向她要回孩子。

  我們發現,無論是給還是討還孩子,都是因為父母之愛心在支援他們。父母的心就是這麼矛盾,他們在愛中掙扎。

  總結:人們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心如海洋般廣闊。父母心時時刻刻系在子女身上,又希望孩子有優越生活條件,又無法忍受骨肉分離的痛苦,擔心給孩子帶來痛苦、傷害。所以同學們一定體諒這矛盾的父母心,偉大父母心。

  五、擴充套件延伸

   1、如果你是這對父母,你會怎麼做,並說明理由。

  2、結合你的實際生活,並進行比較,談談你對父母心的理解。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的'

  1、能按課文中的對話提示語,讀出句子應有的語氣。

  2、能按故事發展的過程,理清敘述的順序,複述小馬第一次到河邊的情況。

  3、能背誦、默寫老馬教育小馬的話,從中體會故事的寓意。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訓練說話

  1、今天學的課文叫《小馬過河》。小馬為什麼要過河呢?他又是怎樣過河的呢?

  2、聽範讀,劃出生字新詞;思考問題:小馬為什麼要過河?

  3、訓練說話。

  小馬為什麼要過河?

  (要幫媽媽做事;要到磨房去;小馬要幫媽媽把麥子馱到磨房去。)

  組織學生討論:

  要是把磨房所在地點河對岸說進去,那就表達完整了。你看應該加在哪裡?(磨房前面)

  〈透過三次提問,逐步提高學生語言的準確性,從而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他們思維的嚴密性。〉

  4、學習字詞。

  讀生字新詞正音。

  提醒學生注意易寫錯的字字形。

  生字組詞,並抄寫。

  〈課堂上要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讀和寫。〉

  二、理清課文脈絡,練習說話。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讀通句子。

  思索並回答問題:小馬幾次從家裡來到河邊?每次的結果怎樣?

  2、梳理課文脈絡。(板書:過不了河蹚了過去)

  3、口頭填空。

  課文先寫小馬為什麼要過河,接著寫小馬()的情況,然後寫老馬(),最後寫小馬()。

  〈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記敘順序,並訓練學生由句組段的說話能力。〉

  三、指導朗讀,練習複述

  1、課文哪幾段寫第一次來到河邊過不了河的情況?(第3 -- 6 段)

  2、指導朗讀。

  (1)理解下面的帶點詞語,據此讀出句子的語氣:

  小馬為難了,心想,我能不能過去呢?如果媽媽在身邊,問問她該怎麼辦,那多好啊!

  小馬吃驚地問:水很深嗎?

  (2)體會角色的心理,讀出下面句子的語氣:

  老牛說:水很淺嗎,剛沒小腿,能蹚過去。

  松鼠攔住小馬,大叫:小馬!別過河,別過河,河水會淹死你的!

  〈前後兩次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方法略有不同,但訓練重點都放在引導學生進入角色。〉

  3、練習複述。

  (1)按故事發展的順序,給下列詞語排隊編號:

  回家問松鼠問老牛為難連忙立刻

  (2)指導複述。

  要求把編了號的詞作為提示語,有順序地複述,用自己的話通順地複述。依據複述要求,進行評議。

  〈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複述小馬第一次來到河邊的經過,是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之一,因而指導要到位,訓練要充分。〉

  4、找近義詞。

  讓學生從編號的詞語中找出一對近義詞。(連忙、立刻)

  你是怎麼從這對近義詞中體會到小馬自己不動腦筋,光聽別人的話的?

  四、指導表演,讀寫句子

  1、分角色朗讀,表演老馬教育小馬的情節。

  抓住難為情一詞,讓學生說說難為情是什麼意思。你為什麼事情感到過難為情?並演示:難為情時,你是什麼樣子的?做給大家看看。

  2、學生自讀第7自然段,並劃出一句對自己幫助最大的話。

  對老馬教育的這段話,讓學生:

  (1)讀讀出親切的語氣。

  (2)說說說光在句子中是什麼意思,能不能省去這個字。(板書:動腦筋、試一試)

  (3)背要求有感情地背誦。

  (4)默不遺漏或寫錯標點符號。

  五、突破難點,加深理解

  1、學生自讀第8自然段,並說說從哪裡看出小馬記住了媽媽的話,遇事開動腦筋了。

  2、討論:小馬親自下河去試一試,覺得河水怎麼樣?同一條河,為什麼老牛、小馬、松鼠對不的深淺說法會不一樣,究竟誰說得對?

  〈四種答案(略)〉

  學生興趣高,對此,教師要讓學生充分地發表各自的意見,其間教師以肯定學生的某些意見的方式作為引導,最

  後的結論如何做也須視學生的認知水平而定。

  3、訓練用既不像也不像說話。

  (1)說高度

  (2)說深度

  (3)連說。

  讓學生用因為所以把剛才說的兩句話連起來。

  六、朗讀全文,小結收穫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小結收穫。讓學生說說學習了什麼,有什麼收穫。

  3、鼓勵學生提出自己還不懂的問題,教師作適當處理。

  中年級閱讀教學以段的訓練為重點。這堂課較好地按照重點訓練+常規訓練的思路來組織教學,既突出了段的訓練,又注意了詞句訓練,朗讀、默讀、背誦訓練和說話訓練。教師善於抓住教材特點,重視語言和思維的訓練,使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思維能力也得到了發展。教師教學十分注意面向全體學生,照顧不同起點的學生,提高全班學生的水平。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讀生字組成的詞語,會寫“誇獎、斥責”這四個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找出愛迪生救媽媽的句子從而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能用上學過的詞語說說愛迪生救媽媽的辦法。

  3.從愛迪生想出的辦法中領會他的聰明,愛動腦、多動手、善發現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在朗讀中感悟,用上積累的詞句說說愛迪生救媽媽的辦法,領會愛迪生的聰明可愛。[在詞語教學中,緊緊結合《課程標準》中“閱讀”的階段目標——結合上下文,在閱讀中積累詞語、運用詞語。對有些詞語採用讀對話、看圖,各種形式的說話練習的手段來理解。]

  三、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查詢資料瞭解愛迪生。

  四、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讀生字組成的詞語,會寫“誇獎、斥責”這四個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一、匯入新課

  (課件)同學們,你們知道愛迪生嗎?他是一位偉大的發明家。你們知道我們生活中的哪些東西是他發明的嗎?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關於他小時候的故事。(板書、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聽讀課文,同時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課件演示)

  2、自讀課文:讀音字音畫出生詞和其他自己不理解的詞語,想一想它們的意思以及在什麼情況下使用。

  3、生字辨析

  (課件出示)生字:

  yóu音序:y字義:動植物體內所含的脂肪物質。

  油部首:氵組詞:油畫、汽油

  結構;左右造句:我喜歡畫油畫。

  jiǎn音序:j字義:1、查2、注意約束

  檢部首:木組詞:檢查、早檢

  結構:左右造句:老師在檢查我們的作業。

  chá音序:c字義:翻著看。

  查部首:木組詞:檢查、查字典

  結構:上下造句:老師正在檢查作業。

  tuán音序:t字義:圓形的。

  團部首:口組詞:團結、團體

  結構:全包圍造句:團結起來就能打敗敵人。

  yán音序:y字義:熱、炎症

  炎部首:火組詞:闌尾炎

  結構:上下造句:我的耳朵發炎了。

  zé音序:z字義:批評

  責部首:貝組詞:責怪、責備

  結構:上下造句:我受到了媽媽的責備。

  chì音序:c字義:責備、多、廣

  斥部首:斤組詞:斥責、怒斥

  結構:獨體字造句:爸爸斥責我不懂禮貌。

  kuā音序:k字義:表揚

  誇部首:大組詞:誇獎、誇口

  結構:上下造句:小紅得到了老師的誇獎。

  jiǎng音序:j字義:稱讚、表揚

  獎部首:大組詞:獎勵、獎品

  結構:上下造句:老師獎勵我一朵小紅花。

  4、詞語積累

  重點詞:恍然大悟:忽然醒悟。

  遲疑:拿不定主意。

  環顧:向四周看;環視。

  三、知識拓展

  同學們,誰願意給大家介紹愛迪生呀!愛迪生是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他除了在留聲機、電燈、電話、電報、電影方面有發明外,在其他化工領域也有不少創造。愛迪生一生大約有兩千項發明創造。為人類作出巨大貢獻。因為他除了有一顆好奇心、一種親自試驗的本能,就是他具有超乎常人的艱苦工作的無窮精力和果敢精神。

  四、課堂總結

  教師小結: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了愛迪生的聰明智慧,下節課我們用心去看看他是怎樣救媽媽的,好嗎?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學習目標

  1.認識“簾、另”等14個生字,會正確書寫“女、氣”等6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8自然段。

  3.結合圖片,在語境中理解“商量商量、照顧、悄悄”等詞語。

  4.感受珍珍照顧媽媽,關心家人的美好行為。

  學習過程

  一、詩歌匯入,設疑激情

  1.朗讀詩歌,設定懸念。

  師:小朋友,我們曾經讀過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詩《明天要遠足》,還記得嗎?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出示小詩,齊讀)

  師:詩中的小朋友為什麼翻來覆去睡不著呢?

  師:對呀!如果明天要去郊遊,你肯定也會像他一樣睡不著覺,可是有個小朋友──珍珍(板書)卻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去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板書:?)學了課文《月亮的心願》,你就明白了。(課件出示課題)

  2.教學課題中的生字。

  師:請大家看老師寫課題,仔細看老師是怎麼把“亮”字寫漂亮的。(板書課題)

  師:誰來噹噹小老師,告訴大家要把“亮”字寫漂亮應該注意什麼?

  二、初讀感知,認讀生字新詞

  1.自主識字。

  師:珍珍為什麼不想去郊遊呢?要想從課文中找到答案,得先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現在就請大家自己讀課文,聽清老師的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2)有困難的地方可請教他人(同學、老師)。

  (3)請給每小節標上序號。

  2.交流檢查生字、新詞。

  (1)生字:

  師:小朋友讀得好認真,現在生字寶寶要來考考大家有沒有把它們的名字記住。(老師用課件出示生字,學生開火車認讀,其間正音)

  (2)新詞:

  師:小朋友可真能幹,一下子就記住了這些生字寶寶。你們看詞語寶寶也急著出來要和你們交朋友呢。自己試試看記住它們了嗎?(課件出示帶生字的詞語,先讓學生自由認讀,再由學生當小老師帶大家讀)

  (3)帶輕聲的詞:

  師:課文中還有些特殊的詞語,你能把它們讀正確嗎?(出示以下詞語,抽讀正音,齊讀)

  點心、孩子們、太陽公公、商量商量、玩玩吧、窗戶

  三、讀、悟3—8小節,在詞境中理解詞語

  師:大家讀得真好,現在請你再去讀讀課文,看看是不是比剛才讀得更正確,更流利,同時,請你在課文中找一找,珍珍為什麼對媽媽說她不想去郊遊?(生回答)

  師:你從課文的哪一小節知道的,讀給大家聽聽好嗎?(出示第二節)

  師:(出示插圖2)誰能根據這幅圖來說說珍珍是怎麼照顧媽媽的?(板書:照顧)如果你的媽媽生病了,你會怎麼照顧她呢?

  師:珍珍和大家一樣也非常想去郊遊,但是為了照顧生病的媽媽,她才這樣說的,那你猜猜看,珍珍這樣對媽媽說時,心裡是怎麼想的?(生回答)

  師:多好的孩子呀,你能用一句話來誇誇她嗎?(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重點詞)

  師:大家說得真棒,你能把這幾節課文讀得那麼棒嗎?試試看!(朗讀指導)

  師:這一切剛好被窗外的月亮看見了,她悄悄地離開了窗戶,心裡想:我去跟雷公公說說,明天還是下雨吧!

  師:誰能悄悄地告訴我,從這一小節中你知道月亮的心願是什麼?(讓學生湊到老師耳邊說出答案)

  師:把你想的悄悄地告訴你的同桌。

  師:誰能把這一小節美美地讀給大家聽?

  師:“明天還是下雨吧!”你從“還是”這個詞中知道了什麼?

  四、小結設疑

  師:月亮一開始的心願是什麼呢?最後月亮的心願有沒有實現呢?我們下一節課繼續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

  五、學生自主指導書寫

  師:今天我們班的每一個小朋友都能主動地學習,老師真為你們高興,最後老師想和大家比一比,看誰能把這五個生字寫得漂亮(出示:女、太、氣、早、去),每個字描一個寫一個,開始吧!(老師故意模仿學生的錯誤)

  師:先來看看我寫得怎麼樣?好嗎?(師故作自豪狀)不好?(故作驚訝狀)不好在哪裡?(讓學生對照範字指出老師寫的不足)現在我糾正了,謝謝剛才幾個小朋友的幫助,的確比剛才好看多了。現在請大家看看自己寫的字,有沒有和老師犯一樣的毛病,如果有就趕緊和我一樣把它糾正過來吧!沒有的請在旁邊再寫一個。

  板書:

  月亮的心願

  珍珍 媽媽我不想去了?

  照顧 懂事 有孝心 愛媽媽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會認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正確讀寫“紅彤彤、晚霞、睡構”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各國兒童的團結友愛,感受詩歌的快樂氛圍。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匯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關於太陽的詩。

  2、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詩歌

  1、學生自由朗讀,注意讀準字音,讀流利。

  2、檢查讀課文情況。

  3、我來提醒:學生提醒生字的讀音。

  “彤”字本音第二聲,在ABB式片語中變成第一聲。

  4、檢查讀詩情況。

  5、說說:你都知道了什麼?

  三、朗讀感悟

  1、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朗讀,並想一想自己喜歡的原因。

  2、小組交流:

  把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小組同學聽,相互評價。

  3、全班交流:

  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說說喜歡的原因。

  重點感悟:課文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太陽當作孩子、小樹和鮮花的朋友,顯得親切、易懂。詩歌中把孩子、小樹和鮮花並列,是因為它(他)們都有蓬勃的生命力。這樣寫顯得新奇、有詩意。

  4、想象說話:

  我想對別的國家的小朋友說幾句話……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感受詩意。太陽是大家的,世界是大家的。

  2、學生交流讀課文後的感想。

  3、有感情地朗讀。

  二、練習背誦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

  三、拓展交流

  學生蒐集其他國家小朋友生活情況、文化習俗等方面的資料,進行介紹。

  四、指導寫字

  學生自己觀察書寫。教師進行提示。

  五、積累語言

  六、板書設計

  25、太陽是大家的

  撒在鮮花上

  照耀著小朋友 小朋友做遊戲

  世界是大家的

  【反思】

  這一課是一首兒童詩,要從題目入手教學──太陽是大家,透過引讀,自讀,齊讀,老師範讀,讓學生理解世界要和平!最後可以拓展,學生自己仿照第二自然段編詩。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活動名稱:越開越大的花

  活動目標:

  1、嘗試沿著花心的形狀一圈一圈不斷擴大的方式表現花兒越開越大。

  2、感受春天的季節特徵,樂意進一步去發現春天的美。

  活動準備:

  畫紙(畫有心) 、蠟筆、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 故事匯入——集中注意力,激發活動興趣

  地上有一粒小種子,種子想快快長大,有什麼好辦法嗎?

  小結:澆澆水,曬曬太陽,給它施肥都能使種子快快的長大。

  二、 情景化演示——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來演繹具有挑戰性的繪畫方法

  1、太陽公公看見了,對種子說:“別急,別急,我來幫幫你吧!”太陽公公發出暖洋洋的光照著種子,她吸收陽光,開出了一朵小花。(老師在花籽外畫一圈)。小花開心地叫著:“謝謝您太陽公公,謝謝您幫我長大!可是我還想再大一點。”

  2、春風姐姐吹來了,他對小花說:“小花,小花,我也來幫你長大吧!”春風姐姐輕輕地吹著,小花抖了抖了身體,真的又長大了一圈。(老師再加大一圈),小花真高興,說:“謝謝您,春風姐姐,謝謝您幫我長大。”

  3、還有誰會來幫助小花呢?你聽,滴答滴答,下小雨啦!雨點落在小花身上,小花喝著雨水,挺直了胸膛,越長越大了。(請一幼兒畫)小花太高興啦!“謝謝您,春雨哥哥!謝謝您幫助我長大。”

  小結:春風吹、太陽照、春雨淋,花兒啊一層一層越長越大,越開越多

  三、幼兒操作——激發孩子們的創作熱情

  1、瞧,草地上還有很多小小花,他們也想長得越來越大。你們願意幫助他們長大嗎?

  2、重點指導:

  1)鼓勵幼兒沿著花心一圈圈不斷地將小花畫大,注意連線點。

  2)可以給花兒塗上漂亮的顏色或自由添畫背景。

  小結:小花從花心一圈圈的往外長,越長越大越長越大。

  四、同伴欣賞——分享成功的快樂

  1、作品展示:我們來做扮演小蝴蝶,去找找哪朵花兒很美的?看看花兒是不是越開越大的?

  2、原來花兒有著各種各樣不同的形狀和五彩斑斕的顏色,春天的花兒可真好看!

  四、活動反思:

  描述:

  今天的學習活動中,直接用故事進行匯入。“地上有顆小種子,它想快快長大你們有什麼好辦法能幫著它快快長大啊?”這時候盟盟說:“可以給它澆水幫助它長大。”“那除了澆水還有什麼好辦法嗎?”這時候孩子們感覺有點難以回答了,隨後我就做了一個風吹的動作。馬上湯智晨說:“可以讓風吹一吹也能幫助它長大的。”伴隨這孩子們說出的各種方法,我一圈圈的把花往外畫。請他們仔細的觀察我的花瓣是從哪裡長出來的。但是幼兒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發現還是有個別幼兒畫的花瓣並不是一圈圈沿著輪廓往外畫的而是直接就畫了一個大圈。

  分析:

  可能在講解的時候不夠細緻,有部分幼兒沒有明白到底是怎麼一圈圈的往外畫,導致了出現了一整圈畫的現象,而且沿著花心往外畫對小班的幼兒來說確實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有部分幼兒沒有成功。

  調整:

  在幼兒作畫的過程中發現有部分幼兒畫的是一整個的圓,於是我用語言引導“三瓣花的種子開出來的花朵也是三瓣的,一瓣一瓣慢慢的開出來”聽到提示後有些幼兒嘗試著畫出三瓣花的樣子。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特殊教學背景】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選用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兒的信》,與文化巨人梁啟超的《敬業與樂業》、文壇泰斗雨果的《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說》、著名學者傅雷的家書(節選)一起構成“感受精英思想”主題單元,編者意圖在於透過對名家作品的品讀,拓展學生的精神視野,使學生對人生、事業、愛情、藝術等問題有逐漸深入的領悟與思考。毫無疑問,《致女兒的信》“承擔”了這系列思想風采中的愛情教育的“使命”。

  文章主題深刻。文章強調人類高尚的愛情遠遠超越“傳宗接代”的生理需要。愛情是一種生命體驗,“做一個幸福的人,只能是你成為有智慧的人的時候”,就是告訴我們只有積累了“生活的智慧”,才能完整地真實地為愛下一個定義,這無疑為指導學生正確對待“早戀”提供了感性材料。

  文章寫法獨特。書信對“愛情是什麼”沒有作枯燥的理論上的闡述,而是以一個童話故事為基本框架,透過上帝三次視察人間詮釋了愛的偉大:愛情的力量征服了無所不能的上帝,人類主宰了自己的精神和幸福。作為書信體,文章有很多細膩的抒情與描寫。行文意味深長而又文采斐然。

  教這篇文章有一定的思想“風險”。十四、五歲的初中生正值青春期,異性之間會產生微妙的感覺,各種傳媒對愛情的渲染,更催化了他們對愛情的好奇與瑕想,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已經初涉“愛河”,蘇霍姆林斯基對年輕人的“不設防”和寬容稍有不遜便會演變成“鼓吹”與“教唆”。

  教這篇文章有一定的定位難度。本文是篇思想、藝術價值都很高的經典美文,愛情又是學生較為敏感的話題,就主題糾纏過多,又很容易把它上成一堂以“愛情”為主題的班會課,而忽視它的語言特質和藝術價值。

  【創新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的確定

   《致女兒的信》寓意深刻,文字卻淺顯易懂,可以一個課時學完。依據韓軍老師“新語文教育”的課堂理念,每堂課直奔語言,把握幾個要點就行。

  本人選擇了三點作為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理解“忐忑、繁衍、化為烏有、無與倫比、一抔黃土、怒不可遏”等詞語的讀音、詞義,並學會運用。

  2、體悟細節,學會運用細節描寫進行表達。

  3、品味語言,感受作者語言的哲思(對愛情的獨特詮釋),初步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二、教學思路的設計

   為避免“主題至上”對語言特質的干擾,我確定了以“說聽讀寫”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路,加上課前的音樂欣賞,共分為五個教學板塊:

  1、賞愛情名曲:

  課前十分鐘播放揚琴名曲《梁祝》。

  2、抒(說)愛情見解:

  學生略講梁祝愛情故事,引出課題,並就自己的理解談談什麼是愛情。

  3、聽愛情故事:

  以“自身經歷”(教師本人化身為蘇霍姆林斯基)演繹《致女兒的信》中的故事,並隨著教師的“講”、“演”顯示教學目標中要求積累的詞語。

  4、讀愛情經典:

  帶領學生走進文字,品味語言,歸納主題,領悟細節,並進行細節寫作訓練。

  5、寫愛情體悟:

  賞析哲理語句,昇華文章主旨;寫作訓練,進行內化:以蘇霍姆林斯基女兒的身份給蘇霍姆林斯基寫一封回信。

  三、教學機智的運用

  1、“美文美講”激發學習興趣:

  在學生進入文字前,教師用生動的語言講述課文故事。這種機智的運用脫胎於韓軍“新語文教育”課堂理念的“美讀吟誦”。韓軍認為文字是有體溫、有生命、有動感的,傳達文字生命動感的最好辦法是誦讀,這更切合“讀圖時代”的學生心理:學生對聲音和影象的敏感遠甚於文字。“美講”就是“美讀”的一種變式。800字的文章對大部分學生來說略顯冗長,容易引起視覺疲勞,學生在聽到美妙的故事後,更有興致研讀文字。

  2、“體態解詞”提升積累效率:

  本課設計在積累語言方面另闢蹊徑,運用了“體態解詞”的教學機智,即教師講故事時,根據語境配以體態語言突出並同步用多媒體顯示本課要求學生掌握、積累的詞語。這樣做能是使學生更形象、更準確地理解詞的含義與用法,從而提高語言積累效率。

  3、“故意出錯”突出主題思想:

  本文從多方面提示了愛情的真諦。更應對當今中學生要突出的觀念是:愛情要靠一輩子的忠誠來維繫,而不是一時的衝動!課文中上帝相隔五十年後第二次來到人間見證愛情就說明了這點。我在講故事時(學生未進入文字時),故意把五十年錯講為十年。學生在進入文字時很快發現了這個錯誤,我順勢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為什麼這樣設計(不是十年而是五十年)?為什麼愛情要用五十年的時間來見證?這樣,學生對主題的理解便更為深刻。

  【精彩教學片斷】

   一、片斷一

  師:老師的故事講得好,還是作者的故事寫得好?

  生:老師講得好,富於變化的語調使故事引人入勝;同時還配有手勢輔助,很形象。

  生:作者寫得也好。描述了很多富有詩情畫意的畫面。

  師:其實,老師講得不夠好,同學們的評價太高了。老師講得不好的最大的原因是不夠細緻,如老師講到上帝三次來到人間,看到這對男女(前二次)和他們的後代(後一次)時的情形,只用了簡單的一句話:他們幸福地生活著。作者卻描述了三個生動感人的畫面。我們現在把這些動人的畫面找出來讀一讀。

  生:(朗讀。)

  那正是清晨,太陽昇起的時候。他看到窩棚旁坐著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他們面前的田地裡是一片成熟的穀物。而在他們旁邊放著一隻搖籃,搖籃裡躺著。那男人和女人一會兒望望天空,一會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傳情。

  原來有窩棚的地方已蓋起一幢圓木造的房子,荒地變成了果園,地裡一片見黃色的麥穗,幾個兒子在耕地,女兒在收麥子,孫子們在草地上嬉戲。老頭兒和老太婆坐在屋前,時而望望紅豔豔的朝霞,時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傳情。

  舉目向麥田、向火紅色的曙光望去:金黃色的麥穗中站著許多青年男女,他們一會兒望望火紅色的天空,一會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傳情……

  師:誰能說說這三個畫面感人的地方到底體現在哪裡?

  生:它描述的生活場景很美,如第一個畫面中的“成熟的穀物”、“熟睡的嬰兒”……這些畫面色彩明麗,氣氛祥和,彷彿把我們帶到了古樸的鄉村。

  生:它表現的情感美,如“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傳情”這句話在三個畫面中都有出現,刻畫出了兩個人心靈默契、無聲勝有聲的情感交流世界……

  師:我們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幸福祥和的、美的畫面呢?

  生:有。中秋節我們一家團聚在一起燒烤、賞月的情景,就是幸福。

  生:……

  師:大家生活中的幸福場景的確感人。老師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幸福的襁褓中。現在,老師再跟你們欣賞幾個幸福的畫面。

  (投影顯示圖片一)這是電影《坦塔尼克號》的劇照:男女主人公張開雙臂迎風而立……(依次出示圖片二、三)。

  師:這些畫面和我們同學開始描述的場景一定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能不能象蘇霍姆林斯基一樣用文字表達自己心中和眼中的幸福呢?

  生:能!(學生寫作,教師巡迴指導)

  (5分鐘後)師:現在,請同學們展示一下自己文字的精彩:聲情並茂地讀出自己描述的幸福畫面。

  生:一個幽靜的小院裡,有一個小涼棚,這小涼棚似乎專為等候一對老人而設。看,他們又來了,相互攙扶著來到涼棚下,頭頂是幾棵枝繁葉茂的大樹,樹上的小鳥在歡快在唱著歌,他們就這樣相擁著聆聽這動人的歌聲。有時他們又相互凝視著,捋捋彼此的白髮,臉上盪漾著淺淺的笑……

  生:……

  二、片斷二

  師:老師講故事之前,認為我的女兒心智不夠成熟,課文裡與“心智”這個詞相近的詞是什麼?請找出有這個詞的相關句子讀一讀。

  生:(朗讀)“做一個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為有智慧的人的時候。”

  “我的宿願是把生活中的智慧,也可稱之為生活的本事傳授給你。”

  師:從這兩句話裡你能知道蘇霍姆林斯基對“早戀”持什麼態度?是支援還是反對?你怎樣理解“做一個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為有智慧的人的時候”這句話?

  生甲:蘇霍姆林斯基是支援“早戀”的,他把愛情寫得那麼美好。“做一個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為有智慧的人的時候”,人只要有智慧就可以戀愛了,我們現在不是個個挺聰明的嗎?(學生笑)我想……,他是支援的……

  生乙:錯。蘇霍姆林斯基應是反對的。他跟老師一樣認為自己的女兒不夠成熟。“做一個幸福的人,只能是在您成為有智慧的人的時候”,就說明了他的觀點:他認為自己的女兒還沒有成為有智慧的人,不能享受愛情的幸福。

  師:我支援生乙的觀點。那麼,生甲把這句話裡的“智慧”理解成“聰明”,生乙理解成“成熟”,到底哪種理解更接近於作者的本意?誰能就一就蘇霍姆林斯基說的“有智慧的人”到底應該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學生分小組議論。)

  生(小組代表):蘇霍姆林斯基說的“有智慧的人”應指成熟的人。作者說:我的宿願是把生活中的智慧,也可稱之為生活的本事傳授給你。從這句話裡可以看出,生活中的智慧就是生活的本事。我們小組討論的結論是:生活能自立,思想能獨立,經濟能自主,才能是一個成熟的人──一個有生活本事的人。而這些只有我們到了一定的年齡才能擁有!(掌聲)

  ……

  師:我們來做個設想:蘇霍姆林斯基的女兒可能是戀愛了,她心中有一個心儀的“白馬王子”或是有一個男孩在追她(學生笑),她是心中有了迷惘才問她父親愛情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的。收到父親這封信後,她明白了什麼?她會怎樣對待自己的感情?

  生:她認識到愛情是要靠一輩子的忠誠來維繫的,而不是一時的衝動。

  生:她認識到愛的精神力量遠甚於傳宗接代的生理需要。

  生:她認識到她還沒有成為一個智慧的人,她不能戀愛,她會拒絕那個男孩(學生笑)。

  ……

  師:同學們的回答都很中肯,希望你們也能正確理解愛情,當我們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後,我們會擁有自己圓滿幸福的愛情。

  【深度教學反思】

  這堂課的設計我先後在九、八年級的兩個班級作了實踐。教九年級時只有這個設計的雛形,感覺不錯,便有了更完美的設想,並精心製作了課件,在八年級班的教學基本上取得了成功(八年級學生沒有教材不知道上課的內容也為很多教學機智的運用提供了情境,大部分八年級學生剛好是蘇霍姆林斯基寫這封信時他女兒的年齡──十四歲,接受這樣的教育也正合適):學生有些心靈上的收穫,語言訓練上也較到位。這堂課的設計完全來源於自己的獨創,事先沒有查閱任何有關的教學設計。後來上網查詢有關資料,才知道這是李鎮西老師的“招牌”展示,竟暗自慶幸事先沒有理解更多的教學設計資料,也就沒有受他人的影響,教出了自己的特色!

  由於設計和操作上的不足,這堂課也給自己帶來一些深度的思索:

  1、教學目標設計沒注重學科思維訓練:

  本堂課安排了二次說話訓練:進入文字前讓學生談談對愛情的粗淺認識,學習課文後讓學生結合文章哲理語句談談自己的體會和對愛情的認識。第一次因學生缺乏心理暗示,學生參與度不夠;第二次因把握了文字,學生有自己獨到的思維和見解(見教學片斷二)。

  教後我想,這堂課在設計時應有一個說話訓練的目標,讓學生針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表達自己的觀點,力爭做到有條理、有依據。雖然這一目標在課堂“生成”時達成了,但由於教師事先缺乏“預設”,沒有給足充分的時間,沒有達到思維訓練的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對每一篇文章我們可針對文字的特色,著重於聽說讀寫的某一個或幾個方面進行訓練。

  2、“美文美講”對教師個人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美文美講”在教者的教學活動中不是第一次嘗試,但因為這次有了理論支撐(不久前聽了韓軍老師有關“美讀吟誦”的講座,並聽了他誦讀《大堰河──我的保姆》),心中有了對課堂效果的期待,便投入了更多的個人情感。課堂氛圍有了不小的改觀,激發了學生挖掘文字美的興趣,但由於教者水平所限,沒達到應有效果,不失為一個遺憾。

  新的語文課堂要求語文教師能讀、能講、能演,這就在個人素質修為上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課堂資源引用要貼近學生興趣與愛好:

  本堂課為了營造課堂氣氛、提前介入課文主題,在課前安排了學生欣賞揚琴名曲《梁祝》。課堂匯入時問學生這首曲子的名稱,全班竟沒有一個學生能回答。事後有些感慨:經典國樂在青少年中的市場已完全被流行音樂侵佔。國樂經典教育是個社會風尚問題,這是個更深層次的教育話題。留給我們語文教師的思索是:我們在引用課堂資源時不能依據自己的教育背景想當然地選擇,而要更多的研究學生實際,選擇貼近學生實際興趣愛好的資源,比如這堂課的背景音樂,在學生熟知的流行音樂中也有很多主題健康的愛情歌曲可供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