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一分鐘》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

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一分鐘》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

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一分鐘》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一分鐘》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一分鐘》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1

  首先,創設生動地教學情境,用貓和老鼠的動畫片把孩子們吸引到數學活動中來,因為每一個孩子都喜歡動畫片。這樣,學生愛學、樂學,把學生的內在需求激活了,學習的興趣也提高了。

  另外,創設各種有趣地活動,讓孩子們參與其中,在活動中逐步感受一分鐘的長度。本節課,我設計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動:

  1、讀書,一分鐘大約閱讀多少個字;

  2、寫字,一分鐘大約書寫多少個漢字;

  3、背口訣,一分鐘大約能背多少句乘法口訣;

  4、做口算題,看看自己一分鐘能做多少道口算題;

  5、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估計一下一分鐘時間的長短孩子們在這些有趣的活動中自主、合作學習,探究、體驗一分鐘的長度。學生在原有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下,又有了新的體驗。

  最後,讓學生了解一分鐘還能幹什麼?例如:一分鐘,銀行點鈔機大約可以點1500張***。;一分鐘,中央電視臺播音員大約可以播800個字; 一分鐘,人大約可以走80米。;一分鐘,汽車大約可以跑1200米;一分鐘,鐳射大約可以走1800萬千米。從而讓學生感知一分鐘的重要性。

  存在的不足:

  1、上課比較粗糙。課已經上完了,但學生的1分鐘還在老師的計時錶中,還沒有形成自己的1分鐘,還沒有內化。

  2、課堂語言的描述不夠精練,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3、在製作課件上能力不夠,需要加強技術上的學習。

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一分鐘》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2

  《最後一分鐘》是一首充滿激情的詩,作者傾訴了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祖國懷抱最後一分鐘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的思緒,表達了全中國人民積蓄心中的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對香港迴歸祖國後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整首詩語言精練,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摯強烈。作者把他那沸騰的熱血與奔湧的豪情都融入在詩句的每一個詞句之中。

  本單元訓練的主題是“要用心感受字裡行間飽含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精神;還要透過多種途徑蒐集有關資料,學習整理資料的方法,並在語文學習中加以運用。”因此,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力求滲透愛國精神,讓學生透過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感受作者的愛國情感。基於本課是一首詩歌,又是一篇要求學生自學的文章,在教學本課時,我引導學生透過有感情地朗讀詩歌來感悟課文所表達的情感。首先,為了給學生一個情感的基調,雖然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在學生初讀的基礎上,我給學生示範朗讀,學生的情感基調立刻被調動起來,學生都能夠滿懷深情地朗讀詩歌,把心投放到詩歌中去感受,去領悟。學生都能夠感受到作者對香港的熱愛,更感受到對祖國美好前程的祝福。

  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根據蒐集的資料理解詩意,並且提出不明白的地方,然後,充分發揮小組同學的作用,引導學生互相幫助理解詩意。教師在學生集體交流的時候,適時點撥,並補充資料,增加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比如,補充有關香港的歷史、香港的迴歸、紫荊等資料,讓學生深深地感受到香港的迴歸是人們期盼已久的願望終於實現之時噴湧而出的愛國熱情,非常強烈。

  不足之處,本文的學習,還是要力求讓學生蒐集資料增強對文章的感悟,但是,學生在蒐集資料方面不夠重視,不夠全面,尤其是有些學生蒐集資料只是蒐集而已,沒有對蒐集的資料進行整理,進行歸納,進行有選擇地運用,今後,在這方面還應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蒐集資料的培養。

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一分鐘》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3

  來到白旄我接了二年級的語文,由於好幾年沒有教語文了,有些不知所措。

  正好鎮舉行語文講課比賽,我也報了名。我講的是《一分鐘》,這篇課文講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鐘,遲到二十分鐘的故事。透過這篇課文的學習,使學生受到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的教育。在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教學,達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不足很多。

  遊戲匯入,上課前,讓學生兩手前平舉,堅持站好一分鐘,再讓同學們坐下,讓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受,問:你們覺得一分鐘長嗎?在學生回答後,我說:“是啊,一分鐘可以說很長,也可以說很短。在某種情況下,要把握安排好一分鐘也是很不容易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中的元元,他認為一分鐘長嗎?”

  在講課的時候,學習生字用的時間太多。過渡語不知怎麼說!

  在學生找到元元遲到20分鐘的原因後,由於前面的閱讀理解不是非常到位,所以在課文中學生不能點出中心:“元元想:昨天遲到了,今天一定要珍惜時間,一分鐘也不能多睡。”和學生交流一分鐘能做些什麼。孩子們是二年級的學生,所以課前我佈置讓爸爸媽媽測量與學生生活貼近的一分鐘能跳幾個繩,踢幾個毽子,能寫幾個字,能做幾道題。這時,我又告訴學生,一分鐘能做很多事情……學生的眼裡放出驚異的目光,我趁機反問:“現在,你們覺得時間重要了嗎?”在這方面學生理解的很好。於是,我收集了一些關於時間的名人名言,在課堂的結尾,送給學生。

  時間就是金錢。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在語文教學方面的經驗我感到有難,我會在教師的指導下,繼續學習!

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一分鐘》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4

  小班的綜合活動“穿綵衣”正在進行,孩子們拿著彩紙撕著、剪著。活動結束時,大部分孩子已完成作品。一個小男孩拿著完成了大半的作品猶豫著,最後終於大聲地說出了自己的要求:“老師,等我一會兒好嗎?”年輕的教師略微停頓了一下,馬上輕輕地對他說:“好的,我們等你一會兒。”教師邊招呼孩子們相互介紹作品,邊用眼神鼓勵男孩加油。男孩投入地操作著,可能由於著急,他的手有點顫抖。大約過了一分鐘,男孩終於完成了作品,他興奮地高舉著自己的作品跑向教師:“老師,我完成了。”年輕的教師回應他一個熱烈的擁抱,男孩的笑容燦爛無比。

  這一幕讓我感觸很深。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此類情景屢見不鮮:操作活動中,對動作較慢的孩子,教師最常說的是:“等有時間的時候你再做完它好嗎?”一句話使孩子顯得十分無助;遊戲中,教師一聲“活動結束了,趕快把東西收拾好”讓孩子的興趣頓時消失;問答環節中,有的孩子站起來因緊張一時說不出答案,教師的一句“請先坐下,等想好了再回答”讓原本忐忑的孩子欲言又止。今天,這位年輕的教師既面向全體,又照顧個別,用了一分鐘的時間幫助孩子體驗到了善始善終完成任務的快樂。

  一分鐘,雖然很短暫,但包含了對孩子的理解和寬容。正是因為這一分鐘,使教學環境顯得和諧、民主、自然,孩子們保持了活動興趣,滿足了探索慾望,體驗了學習的快樂。

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一分鐘》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5

  《一分鐘》講述的是元元因為多睡了一分鐘,而遲到了20分鐘的故事。本單元的主題是瞭解學生豐富的課內課外生活,所以在課堂中我們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調動學生豐富的生活經驗來展開教學。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識字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準確認讀課文中的9個生字組成的新詞,透過演一演,聯絡學生的生活經驗來了解“丁零零、嘆氣、哈欠”等詞語的意思。努力使檢查字詞這個環節上得飽滿。在生字指導環節,我主要是想透過給生字拉拉手做朋友的方法,向學生滲透識字的方法:同偏旁的,相同結構的都能成為好朋友,引導學生歸類識字,從而加深對生字的識記。

  對於句子的朗讀指導,在學生了解到元元后悔的心情時,我就把課文中元元后悔的句子出示,指導學生初步感受,在朗讀中指導一個“又”的用法。在指導朗讀第一段時,我努力創設情境,讓學生換位,聯絡生活經驗來感受元元心裡的想法。我們說朗讀要立足於文字,從文字出發。()當學生感受到元元不想起來,想多睡一分鐘的時候,我就直接可以引導學生:那麼心裡想的句子該怎麼讀呀?隨機進行句子的朗讀訓練。在整體感知課文環節中,對整體感知課文的概念的理解有所偏差。我是想透過學生自由發言,瞭解課文大概意思。但是在教學中,我發現這樣的教學設計幾乎沒什麼效果,學生都是一些很零碎的回答,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及時地幫著學生梳理教材的脈絡,怎麼梳理呢?我似乎也無從下手。對於二年級孩子來說,並不要求他們會概括課文,所以老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說一說元元怎麼了?或者讓學生分節朗讀課文,感受段與段之間的聯絡也是一種方法。信教學反思心聲教學反思哦十分鐘教學反思

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一分鐘》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6

  一分鐘說長也長,說短也短,主要區別就在於幹什麼事情了。《一分鐘》這篇課文用元元的一件事情淺顯的`給孩子講述了時間的重要性。內容淺顯易懂,我該如何下手教授呢?課堂效率該如何體現?

  針對我們班的孩子,我認為本節課的重點在寫字和朗讀。

  精彩的匯入,為課堂加分。藉助趙老師的設計,我也拿和數學老師吵架這件事作為開篇,從疑惑和擔心的眼神中,看出來孩子的興趣被激發了,再讓他們自己讀課文,孩子們自讀課文的興趣比以往濃厚了,他們迫不及待地開啟課本,有模有樣地朗讀起來。這樣順其自然第一課時,我採用以讀代講、隨文識字的方式。在反覆讀中去識字理解詞語。應該是頭次嘗試這樣做的問題吧,孩子們後面的反應不是在我預料之中。這篇課文孩子們沒有預習,匯入後便進行兩遍的自由讀,藉助拼音寶寶讀準生字,讀通句子,檢測時,活潑的孩子們躍躍欲試,都要展現自己,點名起來讀,其他的孩子傾聽習慣的缺失給整堂課減了不少分,起來讀的孩子聲音小,其他孩子聽不見,聽不見他就在那嘀咕,課堂紀律維持了再維持,好學生勉強讀通句子,當點出重點句子反覆讀,小組讀、師生配合讀時,卻一直讀不整齊,重點的兩個語氣沒讀出。看來,反覆重視習慣的養成是首位,而且我必須還要把識字放在首要位置,給孩子一個階梯,逐級學習,讓孩子建立自信,洪亮的聲音展示自我。

  全套模仿名師的課堂是不明智的選擇,不能在這樣碰一鼻子灰了,老碰壁是個問題。備課的同時備學生,摸清孩子的水平,設計符合孩子的設計,這是我趕快要解決的問題。

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一分鐘》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7

  整首詩語言凝練,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摯熱烈,作者那沸騰的熱血與奔騰的豪情都融入在詩句之中了。教學詩歌,朗讀是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進入課文的橋樑。可以說,朗讀猶如學生領會課文主旨的指揮棒。所以,在教學中,我採用了各種朗讀法:利用初讀,逐節理清文章脈絡;運用細讀,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思想感情;採用精讀,品味意境,品味思想;品味手法;啟用熟讀,把詩句中描述的形象和語言文字融為一體,牢固地保留在頭腦中,積澱語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畢竟這一歷史事件學生還是比較陌生,大家對很多地方還不理解,有的同學就提出“‘被撕碎的歷史教科書,第1997頁上,那深入骨髓的傷痕,已將血和刀光鑄進我們的靈魂。’中的‘1997頁’是什麼意思?”,還有的同學提出“呼喊一般是大聲地叫,為什麼詩中卻說‘輕輕地呼喊’呢?”也有的同學問“為什麼說‘此刻,是午夜,又是清晨。’呢?不是自相矛盾嗎?”不得不佩服同學們質疑的能力,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不就正好體會了了香港迴歸祖國後,全國人民無比激動無比自豪的心情,不就正好回顧了香港的屈辱歷史,不就展示了全國人民對香港迴歸祖國的熱烈歡迎和對香港美好未來的深情祝願嗎?一切要解決的問題都因學生提出的問題得到了完美的解決,可見,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當然,如果學生在質疑後能想辦法釋疑那就更好了。

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一分鐘》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8

  《最後一分鐘》是新課程中人教版五年級的教材,是一篇閱讀課文。這首詩韻律優美,情感豐富,適宜朗讀品味。但是是的詩歌象徵意義強,並且含有歷史典故,學生在理解上有難度,因此在課前引導蒐集資料,瞭解香港的歷史,迴歸的背景。

  本以為有了背景資料的補充,學生對人本應該能夠理解了,朗讀起來困難應該是不大的。但是詩中比喻、象徵、用典的描寫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挑戰。學生學起來有些含糊不清,第一課時下來,感覺學生沒有進入狀態,於是我與同組的老師交流了感受,在第二課時我將背景與課文結合起來講,發現學生感受好多了。就是這樣,圍繞情感目標的思路很清晰,感覺達成度也比較高,那麼技能目標怎麼樣呢?課堂上只能從學生的朗讀中,感悟到他們掌握得比較好,但是對於疑難詞句理解了嗎,難以檢測。為此,我挑了詩歌中的一句話“最後一分鐘,是旗幟的形狀。”叫了學習程度分別為優秀、良好、及格的六個學生來說說他們的理解,我感覺還是很欣慰的,除了一個學生需要教師的啟發外,其他幾個學生都能說出這句詩的含義,而且有比較多元的理解。但這個句子不是最難的,其他的句子呢?所以,我想我們必須一起研討的問題就是:

1、假如必須一課時完成這首詩歌的教學,你覺得如何安排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2、是不是每一篇文章都必須讓學生讀懂讀透了?一篇課文下來,學生還有沒讀懂的段落、句子(不是一個兩個,是一部分,甚至幾乎是全部學生),你覺得可以嗎?這些問題就是這堂課留給我的思考。希望能其他老師一起探討!

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一分鐘》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9

  時間對孩子們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它看不見也摸不著,但是時間又確確實實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針對大班孩子,如何讓他們懂得不浪費時間併合理利用時間呢?根據平時對他們日常活動的觀察,有些孩子做事很拖拉,比如:穿衣服,整理物品,畫畫等。如何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改變他們做事拖拉的習慣,提高做事的效率,為他們入小學奠定基礎呢?為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目的是想讓幼兒透過體驗,知道一分鐘雖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並逐步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必須抓緊時間、珍惜時間。在本次活動中,採用了觀察、比較和操作的教學策略來幫助幼兒感知一分鐘到底有多長,從而透過實踐操作活動來懂得抓緊每一分鐘。

  本次的數學活動《一分鐘有多長》活動設計中我按照“提出問題—動手操作—表達與交流”設計本次活動流程,改變了以往數學活動的傳統模式。讓幼兒在猜測、玩玩、操作中真正的體驗到了一分鐘的長短。從而認識到一分鐘的重要性,從而養成合理利用時間和珍惜時間的好習慣。《綱要》中的科學領域提出了以下目標:“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等。”從而看出我們應該注重保持孩子們永久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強調幼兒運用各種感官積極地觀察、操作。對探索的結果能夠大膽描述和講述。

  在活動中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從而瞭解和感知珍惜時間的重要性。但在活動中也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在最後第二環節中幼兒的操作最好是自我橫向比較,在驗證環節由於是個別驗證環節時間上存在著隱形浪費。可以以小組驗證或者老師驗證來替代全體幼兒一起驗證。還有在剛看ppt的環節可以放到最後環節這樣對幼兒來說更可以感受到這些大人抓住這一分鐘,從而更好的感知珍惜時間的重要性。

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一分鐘》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10

  《一分鐘有多長》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觀察到幼兒吃飯、洗手、解小便時所花費的時間有明顯的區別,有的幼兒動作敏捷,速度快,有的幼兒動作拖拖拉拉,動作慢。大部分幼兒的動作觀念比較淡薄,做事拖拖拉拉的情況比較普遍。如何增強幼兒的時間觀念,改變他們做事拖拉的習慣,提高做事的效率,為他們進入小學奠定基礎是我本次活動的宗旨。

  我將活動目標定位:

  1、在遊戲和操作中體驗一分鐘的長短,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

  2、學會合理安排時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其活動重難點為:體驗一分鐘能幹什麼,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活動準備有:

  1、PPT,時鐘一口。

  2、幼兒操作材料:如珠子和繩子,橡皮泥,積木,紙和小框子等。

  活動的第一環節以遊戲:木頭人和扎馬步來比較一分鐘的長短,活動第二環節首先我出示出示PPT,時鐘,提問:這三枚針分別是什麼針?哪一枚是分針(時針、秒針)?哪一枚針轉一圈就能告訴我們一分鐘到了?孩子們都能準確地回答。我緊接著問:那你覺得一分鐘有多長?,讓小朋友認真地看,仔細地聽,在心裡默默地數,小朋友能數出一分鐘有60秒。隨後也讓孩子們說說我們一分鐘裡能穿多少顆珠子?接著是操作體驗。幼兒第一次操作,每組使用的是不同的材料,這些材料是由孩子們自主選擇的。活動第三環節我讓幼兒體驗一分鐘能做幾件事情,隨後我們又進行了第二次操作。有的人真的進步了,我就小結:這說明只要我們抓緊時間,加快速度,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以後小朋友要合理安排時間,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結束了活動。

  整個活動的操作環節,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充分體現了孩子自主探索的觀點。

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一分鐘》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11

  《一分鐘》這篇課文以學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出現,講的是元元因多睡了一分鐘,而遲到20分鐘,他只不過想放鬆一下自己,結果耽誤了半節課。課文內容較為通俗,但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絡十分緊密,教學中我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在現實中體驗。從而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教育。

  一、從課題入手,遊戲匯入

  首先,創設生動地教學情境,把孩子們吸引到教學活動中來。先設計“看一分鐘動畫”,學生覺得“快”,又設計了“靜坐一分鐘”學生感覺一分鐘過得很慢。我語重心長地說:“是啊,一分鐘可以說很長,也可以說很短。在某種情況下,要能剋制自己堅持一分鐘也是不容易的。今天課文中的元元,他認為一分鐘長嗎?一起來學習課文就知道了。”

  在遊戲初步感知一分鐘的長短後,巧妙的從同學們的切身感受遷移到課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思考元元遲到的原因是什麼?

  二、抓住“兩次嘆氣”朗讀感悟,體會元元的心理

  教學中,我以“元元一共說了幾句話?”讓學生很快找到了文章的中心,也就是元元的兩次嘆氣:“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要讀好這兩次嘆氣,還要聯絡上下文體會主人公的心理活動。利用直觀教學幫助學生理解語言文字,使學生的感情與課文所表達的感情相融,進而讀出感情,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懂得“分秒必爭”。

  另外,創設多種多樣有趣的活動,讓孩子們參與其中,在活動中逐步感受“一分鐘”的長度。本節課,我設計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動:1、讀書,一分鐘大約閱讀多少個字;2、寫字,一分鐘大約書寫多少個漢字;3、口算,一分鐘大約能算幾道。學生在原有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中,獲得了廣泛的活動經驗。同時讓學生知道了時間的可貴,進行愛惜時間的教育。

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一分鐘》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12

  現在的小學語文非常重視古詩文的積累古詩還在積累,對於現代詩歌的重視程度就明顯不如前者了.就連我們的閱讀等級考核,也只是在6級測試中見到了一首《再別康橋》.雖然我本人一向認為中國詩歌的最精華所在是古詩,尤其是唐詩.但是,不可否認,現代詩歌中也有許多難能可貴的珍品.而且,現代詩歌的語言習慣與我們現今的語言習慣相同,描繪的內容情感也更貼近當今生活,所以學生在詩句的理解上應該更容易一些,所以誦讀現代詩歌對於學生對提高語言的感悟能力特別有幫助.同時,由於詩歌是語言最凝練的表達形式,現代詩歌中包含著許多古代沒有的,現代獨具的優美詞藻,所以誦讀現代詩歌對於孩子們積累語言也很有幫助.

  《最後一分鐘》就是這樣一首現代詩,語言凝鍊,包含激情,用簡短的篇幅表現了香港迴歸那激動人心的一刻,將中國人民積蓄心中的強烈愛國情懷和對香港迴歸祖國的無比激動表現地淋漓盡致.

  不過《最後一分種》具有較深厚的歷史背景,語句含義比較深刻,給學生的理解造成一定難度.

  因此我在反覆思考以後,還是決定以"讀"為核心,採用傳統的逐段講解逐段誦讀的方式.在指導學生理解詩句的過程中,為了學生對那種激動人心的場面有更加直觀的體會,我尋找了香港迴歸交接儀式的影片.有了聲像印象以後再讀詩歌第二節,學生自然能把那種熱血沸騰的感覺讀出來了.再指導朗讀課文第三節的時候也是一樣,我找到了簽訂《南京條約》的紀錄片,與學生共同回顧了那段慘痛的歷史,接著要求學生邊聯想那屈辱的場景,邊朗讀詩句,從而讀出了對往昔的沉痛,讀出對如今揚眉吐氣的珍惜之情.

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一分鐘》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13

  《一分鐘》是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二組課文中的一篇課文。它講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鐘,遲到二十分鐘的故事。透過這篇課文的學習,使學生受到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的教育。我由一分鐘本應該等於六十秒,......

  《一分鐘》是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二組課文中的一篇課文。它講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鐘,遲到二十分鐘的故事。透過這篇課文的學習,使學生受到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的教育。

  我由一分鐘本應該等於六十秒,但元元卻讓一分鐘等於了二十分鐘,這個小問題匯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揭開了本節課的序幕。接著,我又透過課件引導學生學習本節課的生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整個教學過程進行的很順利。下一個環節是整節課的中心環節,及整體感知課文。在這個環節中,出現了幾個問題:

  首先,我讓學生帶著“你從課文中讀懂了什麼”這個問題讀課文。我在給學生提問題時,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而是以自己的主觀意識為出發點,認為自己能理解的問題,學生們應該也能理解。正是因為我的這種不從學生實際出發的思想,使大多數學生對我提出的問題不理解。因此,他們在讀課文時,並不能很好的感知課文,也就使這個教學環節失去了它本身的教學作用。

  其次,我讓學生聽範讀的錄音,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劃出來再說說為什麼這部分給你的感受最深。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我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就是把整個環節讓學生自己去把握,而喪失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我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這個環節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正如前面所說的,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並沒有從一個二年級小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而是從我自身的理解出發編設問題。

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一分鐘》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14

  《一分鐘》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二組課文中的一篇課文。主要內容: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鐘,遲到二十分鐘的故事。本課時我教學的主要內容是識字,在教學過程中呈現出來的有長處也有不足之處。

  一、在本節課中,以下幾個方面做的比較好:

  1、識字方法。

  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是認識“鍾、零”等9個生字,為了讓學生快速並且有意義的識字,我設計了藉助拼音認識生字,去掉拼音認識生字,在詞語中認識生字,在句子中認識生字四個環節,並且還設計了3個遊戲環節鞏固生字。學生在本節課上學習興趣比較濃厚,參與度較高,認識生字效率比較高。

  2、課堂用語。

  教師的課堂用語在一節課上是比較重要的,一句話一個詞都會給學生帶來不同的感受和效果。在課上,我盡力地運用各種表揚用語鼓勵學生以及讚揚學生,並且使用不同的語氣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3、精神面貌。

  教師走進教室的精神面貌會給學生不同的感受。你的心情好與壞學生都能夠從你身上感知出來,所以不能帶著任何負面情緒上課,並且在課上還要富有激情,這樣才能帶動學生學習。在這方面,我做的比較好。

  二、存在的不足之處:

  1、課堂匯入。

  本節課我一一個遊戲匯入,雖說學生參與度高,但是與本節課接下來的內容銜接的不是很好,甚至沒有什麼意義。

  2、時間分配。

  在時間的分配上沒有把握好,在識字部分花費的時間有點多,導致本來設計的將生字帶回課文裡再讀課文環節沒有完成。

  3、組織課堂。

  雖說學生在這節課上參與度較高,但是在關注學生,組織課堂方面沒有做好,甚至沒有花費時間在課堂管理上。

  這一節課,讓我收穫頗多,讓自己看到了自己的長處同時也讓自己看清了不足之處。在今後的教學中,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改進自己的不足之處。

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一分鐘》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15

  節課我採取遊戲匯入。上課鈴響起,在與學生問候以後,讓學生坐端正,不能發出丁點聲音,接著讓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受,你覺得一分鐘長嗎?在一分鐘內你能做什麼事情?在遊戲初步感知一分鐘的長短後,巧妙的從同學們的切身感受遷移到課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抓住重點詞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為朗讀打下基礎。在仔細品讀後,我決定抓住元元的兩次嘆息為朗讀的亮點。但要讀好這兩次嘆息,聯絡上下文揣摩體會主人公的心理活動是前提,也是基礎。因此,教學中我以幫元元找回分鐘為線索,抓住元元在綠燈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車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無奈為閱讀點,引導學生設身處地想象元元當時的心情,語言。在朗讀體會的過程中,具體落實到“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中的“剛”;“他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跑到車站了,車子開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這些重點詞語中。先朗讀後體會,再帶著體會到的感情朗讀。在追趕公共汽車一幕時,結合插圖,先引導學生觀察、想象,再抽學生表演,學生入情入境,體會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礎上,學生讀兩次嘆息時,可以說是水到渠成。結合實踐,課外延伸。在學生找到元元遲到1分鐘的原因後,讓學生改編課文《元元的明天》。由於前面的閱讀理解非常到位,所以在改編的課文中學生順理成章地點出了中心:“元元想:昨天遲到了,今天一定要珍惜時間,一分鐘也不能多睡。自由說話,你想對元元說什麼?我扮演成元元,這樣我和學生反覆扮演角色,學生在教“我”珍惜時間的同時,自己在無形中懂得了如何珍惜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