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一次課外輔導後的教學反思

一次課外輔導後的教學反思

一次課外輔導後的教學反思

  高三複習階段學生悶壓力很大,各學科抓的都比較緊,為了減少學生們的課外負擔,學校禁止佔用自修課補課,課外個別輔導成了師生之間交流的主要途徑。

  一位學生在解答機率應用題“甲、乙射擊命中目標的機率分別是12與13,求甲、乙各射擊一次,命中目標的機率是多少”時,用了P(A+B)=P(A)+P(B)=12+13=56的公式,但是又覺得沒有把握,便請教老師。

  生:這樣做對不對?

  師:你為什麼選用加法公式?

  生:我看甲、乙擊中目標是互斥事件。

  師:那你說什麼是互斥事件?

  生:不可能同時發生的事件是互斥事件。

  師:甲擊中目標與乙擊中目標不可能同時發生嗎?

  生:噢,甲擊中目標與乙擊中目標應該是獨立事件。所求的機率應該是P(AB)=P(A)P(B)=12×13=16。

  師:這麼說,兩人射擊倒不如一人射擊,機率反而小了?

  生:是啊,為什麼呢?

  師:你再想想什麼是獨立事件?

  生:一個事件發生的機率對另一個事件發生的機率沒有影響,這兩個事件就是獨立事件。從定義看,兩人射中目標的機率不受影響,是獨立事件。怎麼反而小了呢?

  師:你看AB表示什麼?P(AB)又表示什麼?

  生:AB表示A與B同時發生;P(AB)表示甲、乙同時命中目標的機率。

  師:這個問題讓我們求什麼?

  生:求各射擊一次命中的機率。是啊,不是求甲、乙同時命中的機率。那怎麼求呢?

  師:你能不能找出待求機率的事件的對立事件?

  生:能。甲、乙各射擊一次命中目標的對立事件是同時不命中。

  師:你知道兩個對立事件的機率之間的關係嗎?

  生:知道。我會做了!P(A+B)=1-P(AB)=1-P(A)P(B)=1-(1-12)×(1-13)=23。

  綜觀整個答疑過程,教師並沒有把問題的答案直接告訴學生,而是針對學生的錯誤,以問代答。實踐證明,這樣做比教師正面回答效果更好。這是因為:

  教師的問,抓住了疑難的本質。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學生髮生這樣的錯誤,是把獨立事件與互斥事件兩個概念混淆了。如果教師對待學生的詢問簡單地給以否定,那麼學生只能知道做錯了,但錯的根源在哪裡還不知道,也就沒有實現答疑的真正目的。對於學生來說,問題只是表面,深層在基礎知識。教師的'答疑應把著眼點放在與問題有關的基礎知識方面,不能只顧表面,只回答怎麼做,而應該透過問題的解決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於這個原因,這位老師在學生提出問題後,並沒有立即告訴正確答案,而是圍繞互斥事件、獨立事件、對立事件的概念和各種事件的機率的計算公式進行一系列的發問。學生在回答教師問題的過程中,弄清了這些基礎知識,理解了這些概念的含義和公式的用法,排除了造成疑難的各種障礙,學生自己最終找到了正確答案。

  教師的問,活躍了學生的思維。答疑一開始,教師就針對學生的錯誤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可以說,正是這些問題激起了學生思維的浪花,引起了認知上的矛盾衝突。學生在教師問題的牽引下,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開動腦筋,認真思索,並且不斷地矯正原有認識上的偏差,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契機。這種用於答疑的反詰策略,不僅能為解題集聚資訊、發揮集中思維的優勢,而且對學生修正錯誤、調節學習程序、改善思維品質也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