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術教案> 實用的美術教案錦集十篇

美術教案

實用的美術教案錦集十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術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案 篇1

  教材解析:

  檯曆、掛曆是曆書與年畫相結合的產物,在現代生活中隨處可見。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人們透過手機、電腦等現代工具獲取日期資訊,檯曆、掛曆日漸“退居二線”。雖然學生在生活中會接觸到掛曆,但是一般不會刻意去觀察它,更沒想過還要自己動手設計製作它。檯曆、掛曆不僅有實際用途,同時也起到點綴家居環境的作用。學生設計製作美觀實用的檯曆、掛曆,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時間觀念,規劃好自己的生活,還能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中增強彼此之間團結協作的能力。

  課前可以先讓學生去收集、瞭解年曆的有關資料,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已經理解了設計的基本概念,也具備了一定的設計基礎。教師可以透過課堂教學活動,激發起學生的創作興趣。同時,在大量的、不同形式的掛曆圖片欣賞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透過小組分工與合作,培養學生之間團結協作的精神品質。

  教學思路:

  本課教學可採用以下環節:引起學生對時間的重視——欣賞不同形式的掛曆圖片——認識掛曆的種類和形式——總結制作方法——小組分工設計、繪製不同月份的掛曆——展示評價。

  教師可利用“一分鐘你能做些什麼”這一討論活動引起學生對時間概念的思考,激起學生規劃自己的時間的念頭,從而引出掛曆的作用,並激起學生的創作慾望。

  透過學生分享交流自己課前收集到的有關掛曆的小知識,教師補充和總結,讓學生對掛曆的歷史及特點有一定的瞭解。然後,透過欣賞大量風格迥異的掛曆圖片或實物,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使其設計思路更加開闊。

  教學中,教師只需要提醒學生把握好掛曆的結構特點,設計好圖畫區、時間區的位置,而對錶現形式則不必進行過多限制,這樣學生創作時才不感覺拘束。

  教學建議:

美術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瞭解傳統金銀器的工藝、造型、紋樣的特點,掌握傳統金銀器的欣賞方法。

  2、從工藝、造型、紋樣、功能等方面欣賞傳統金銀器,用簡短的語言進行描述和評價。

  3、感受傳統金銀器的沒幹,培養熱愛祖國傳統藝術的美好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欣賞了解不同時期、不同種類的金銀器,以及金銀器的製作工藝及造型、紋飾特徵。

  難點:用簡短的語言描述各朝代金銀器的製作工藝及造型、紋飾特徵。

  三、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閱讀教科書。

  (教師)相關圖片、課件及多媒體裝置等。

  四、教學過程:

  1.欣賞匯入。

  (1)出示PPT提問:

  ①請看大螢幕,這兩幅照片拍的是哪裡?

  ②你知道他們在幹什麼?你見過金銀製品嗎?你的家人誰有金銀製品?是什麼樣的?你對他們帶的金銀製品怎麼看?為什麼?你有沒有見過古代的金銀器?教師小結談話,呈現課題:今天一起來學習我國傳統的《金銀器》,出示PPT。

  2.初步賞析。

  (1)提問:

  ①書中介紹的金銀器涉及了哪些朝代?可以分成哪幾類?

  ②書中介紹的金銀器和現在的金銀製品有什麼不同?

  ③請你用幾個詞來概括中國傳統金銀器的特點?

  (2)教師歸納小結:

  中國傳統金銀器的特點:類別豐富,造型別致,紋飾精美,工藝精湛。

  3.深入研究。

  (1)教師出示《金虎》提問,引導學生討論,並小結。

  ①《金虎》是什麼材質?屬什麼類別?是什麼朝代的?

  ②《金虎》動態是怎樣的?

  ③紋飾有什麼特點?

  小結:《金虎》是金製品(金器);屬飾件類;姿態生動,紋飾概括、簡潔。

  (2)教師出示《金梳背》提問,引導學生討論,並小結。

  ①《金梳背》是什麼材質?屬什麼類別?是什麼朝代的?

  ②《金梳背》的紋飾有什麼特點?用了哪些製作工藝?

  (3)教師出示《銀水壺》。請學生做介紹,分別從朝代、材質、類別、紋飾及工藝等方面進行介紹。

  4.嘗試賞析。

  (1)作業要求:請自主選擇還沒欣賞過的一件金銀器。分別從朝代、材質、類別、紋飾及工藝等方面進行介紹。並談談欣賞中國傳統金銀器後的感受。

  (2)學生彙報交流,師生共同評價。

  五、小結拓展。

  (1)小結本課學習內容。

  (2)欣賞其他古代金銀器。

  (3)欣賞現代金銀器。

  (4)課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上網收集欣賞更多的金銀器。

美術教案 篇3

  詩意畫(1課時)

  課 型:綜合課

  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與創作練習相結合。

  教學目的

  在學習花鳥畫和山水畫的基礎上,運用筆、墨來表現生活和意境的情趣,使學生進一步瞭解中國畫的優良傳統。

  透過詩意畫的創作練習,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詩意畫的創作步驟。

  難點:畫面意境的處理。

  教具與學具的準備

  準備2~3幅詩意畫和數幅學生作品。

  國畫工具:筆、墨、紙、硯、國畫顏料。

  選擇一首或一兩句可入畫的詩。

  教學步驟

  課前,將幾幅詩意畫和學生作品懸掛在教室裡。

  導言:根據牆上所掛的幾幅作品,介紹什麼是詩意畫?詩意畫的特點以及學習畫詩意畫的意義,然後轉入新課。

  作品欣賞:轉入新課後,引導學生欣賞詩意畫2~3幅,使學生懂得作詩意畫如何立意、構圖,以及筆墨的處理,為完成一幅詩意畫創作作準備。

  作品欣賞之一:

  著名山水畫大師李可染先生畫的《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畫面採用直構圖,以體現山的宏偉氣勢、山樹森茂、重重疊疊,幾道瀑布飛瀉而下,打破了畫面的沉靜;那道道彎彎的泉水,不僅穿透發畫面的直構圖,使畫面生動多姿,更使人如臨一個理想的、充滿詩情畫意的王國。

  作品欣賞之二:

  李可染先生畫的《秋風吹下紅雨來》,這只是他眾多的牧牛圖中的一幅。漫天飛揚的紅葉,概括出整個秋天的景色,一個牧童悠然騎在牛背上,牛用一塊重墨,使主體突出。這雖然表現的是普通的農家生活,但在畫家的筆下,卻滿是詩情畫意,充分體現了畫家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真摯感情。

  設問:

  老師選擇一首詩或一兩句詩,進行賞析,然後讓學生談感受,理解詩意,老師最後作總結,並根據學生的思路,畫一幅詩意畫的的創作步驟圖。

  參考資料:

  杜牧《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王維《山居秋螟》: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作畫步驟:

  立意、②構圖、③勾線、④著色、⑤調整、⑥題詩、⑦蓋章。

  老師先只寫幾個序號,待示範和講解完後,讓學生作答,以加深印象,再把字補上。

  學生作業

  以一首詩或一兩句詩為題作畫,教師行間輔導,及時發現好的作業,給予表揚,激發學生創作的積極性。

  作業要求

  本課以強調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為主,不必過多強調技法、技巧,凡是有新意的作品,均以肯定。

  要求學生完成一幅詩意畫創作。

美術教案 篇4

  課時:2課時

  課堂型別:造型 表現 設計 應用

  教學目標:透過對壁掛作品的欣賞分析,使學生提高審美能力,激發他們自己動手製作壁掛,裝點生活環境的興趣,並使學生初步掌握壁掛製作中設計構思、製作方法等知識。

  教學重難點:初步瞭解壁掛製作知識。

  教具學具:相應制作壁掛的用具、手工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匯入:壁掛是一種工藝品,用來裝點牆壁,美化居室環境。

  2、新授:

  作品賞析:

  (1)形式的多樣化:

  壁掛上的紋樣可以是傳統的,如虎頭帽、胖娃娃、大金魚;也可以是現代的,向同學們喜愛的卡通形象、建築造型、自然風光、英文字母,還有點、線、面、色塊構成的抽象圖案。我們課本第10頁右上圖有一個壁掛是用各種抽象圖案樹、房屋、動物和對比鮮明的色塊交錯組成的畫面,再配以各色毛線結成的穗子,新穎大方,效果很好。

  壁掛的設計構思也很靈活自由,可以嚴格按照適合形造型的要求在一定的空間內合理佈局。使紋樣和地子比例恰當,像課本上的虎頭帽、小熊貓壁掛;還可以讓圖案佈滿,在滿中尋求虛實變化,課本中就有一件這樣的壁掛,雖然圖案是滿的,但色彩處理巧妙。濃重色調中的白色快,就使畫面有了輕重急緩節奏變化。壁掛的裝飾還可以超過地子,如臉譜壁掛的大紅鬍子,還有一些串珠、圓珠、穗子、流蘇等等,形式的多樣化使壁掛具有多種風格。

  (2)材料的多樣化:

  有草編、有毛線編織結紮,有硬紙穿編剪貼,有布料粘縫連綴,有木雕刻,有金屬、塑膠製作等,不同的材料使壁掛具有不同的質感和情調。

  3、製作方法:

  (1)考慮壁掛外形

  (2)根據地子形狀設計圖案。

  (3)在壁掛的周圍或上下邊設計裝飾。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四、小結:表揚優秀作業

美術教案 篇5

  敦煌莫高窟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透過欣賞敦煌莫高窟的藝術,瞭解他們的藝術特色和發展概況,並能對石窟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形象塑造與藝術效果進行分析。

  能力目標:透過學習莫高窟的彩塑與壁畫藝術,提高學生對敦煌藝術的欣賞能力。

  情感目標:感受我國傳統藝術的博大精深,認識到藝術品的珍貴,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和傳承美術文化的責任感。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方法:

  教學用具:

  教學過程:

  1、匯入

  同學們,在20xx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獲得舞蹈組第一名的作品是什麼?生:《千手觀音》。

  師:讓我們再次回顧一下舞蹈藝術的魅力。(放《千手觀音》)哪位同學能談談這個舞蹈是根據什麼人物創作的?

  生:《千手觀音》這個舞蹈是根據敦煌佛教人物創作的古典舞蹈。師:能談談你欣賞後的感受嗎?

  生:把敦煌的藝術魅力發揮的淋漓盡致等。

  師:好,現在就讓我們的思緒回到兩千多年前的漢代,領略敦煌藝術的博大精深。由提問匯入,播放《千手觀音》的錄影,啟發學生的興趣。學生觀看錄影。

  2、新課

  1、教師演示課件第257窟壁畫《九色鹿王本生》

  師:哪位同學給大家講一講《九色鹿》的美麗傳說。

  生:一位同學講述《九色鹿》的美麗傳說。

  師:這是敦煌莫高

  窟中的一幅壁畫,現在讓我們一同來回顧敦煌的歷史。對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畫的主要藝術成就的認識。對石窟藝術作品所傳達的審美理想與情感的感悟。啟發法演示法觀察法情景創設法教學課件

  (放課件[昔日繁華])

  生:介紹收集的漢代絲綢之路的資料,結合地圖發表見解。

  2、播放課件[佛的世界]

  教師簡述佛教的'傳入和石窟藝術。

  課件演示北朝、隋唐、五代時期的彩塑、壁畫作品各1~2幅。

  例如:

  彩塑

  年代圖片

  北涼第275窟交腳彌勒

  隋第419窟菩薩阿難像

  唐第158窟涅盤像

  壁畫

  佛傳故事第329窟乘象入胎

  本生故事第257窟鹿王本生、屍毗王本生

  因緣故事第285窟五百強盜成佛

  經變故事第148窟彌勒下生

  第217窟觀無量壽佛

  學生回答問題,比較後講講各個時期的藝術特點。

  總結:敦煌壁畫以北朝和唐代為最盛。北朝壁畫多“本生故事”,宣揚一種徹底的犧牲精神。北朝的時代是一個戰亂的時代,民生多災多難,備受苦難的人民把理想寄託在這些佛教理義上。到了唐代社會安定,壁畫宣揚的良辰美景恰是對盛唐繁榮的現實世界的一種折射,作品充滿健康、樂觀的情調。

  3、教師結合上述歷史時期的社會特點進行小結。

  播放課件第130窟供養人像與張萱的《搗練圖》比較。

  學生談唐代美術作品中人物的造型特點。

  師總結:唐代社會的繁榮成就了藝術上的繁榮。

  4、播放課件[百年蒙羞藏經洞])

  教師簡述藏經洞的發現與被盜經過。(課件展示:藏經洞的被盜文物及偷盜者名單、圖片。

  學生描述1900年的中國社會,思考藏經洞被盜的歷史根源並回答問題。(認識敦煌作為石窟藝術寶庫的價值,德育滲透)

  3、小結

  一切偉大的藝術,都不會只是呈現自己單方面的生命。為什麼甘肅藝術家在這裡擷取了一個舞姿,就能引起全國性的狂熱?正因為他們觸動了許多人心底的蘊藏!

  教學反思:

美術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本課是以美術切入的藝術課,溶音樂、表演、語言表達、繪畫、剪貼為一體,以故事相聯絡,將孩子們帶入一個美麗的童話世界,引導他們去感受去體驗去表現,在愉快的學習中激發他們心中的真善美,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得到美的薰陶,懂得環保知識。

  教學目的:

  一、 瞭解小土粒的作用,學會珍惜泥土,感受擬人化的小土粒的情感,學會用簡單的表情表達情緒,傳遞情感。

  二、 引導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讓他們在愉快的活動中主動學習。

  三、 讓學生透過繪畫、剪貼等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感受小土粒的不同心情,繪製出相應的表情。

  教學難點: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培養保護美化家園的意識。

  教具準備:錄音機、教學磁帶、表情面具、電風扇、小紙片、範畫(一片樹林)、雙面膠。

  學具準備:圖畫紙、彩色筆、剪刀

  教學過程():

  一、 匯入新課:

  1. 給大家介紹一位“陌生”的“老朋友”,說它是老朋友是因為我們天天都見到,說它陌生是因為我們很少注意到它。(出示一杯土)它是誰?

  2.土有什麼作用呢?引導學生了解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土。

  3.引出新課:今天我們就來聽一聽小土粒的故事。(板書課題)

  二、講授新課:

  1.音樂故事《小土粒的煩惱》,講述過程中配合不同的故事情節戴上不同的表情面具,播放不同情感的音樂,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小土粒的感受。

  故事梗概:在一片美麗的樹林裡,小土粒在大地媽媽的懷抱裡自由快樂地生活,每天看著花草跳舞,聽著昆蟲歌唱。可是,自從伐木工人來了以後,小土粒失去了安靜美好的生活,每天聽著嘈雜的電鋸聲,看到樹公公痛苦地倒下,動物朋友們都走了,美麗的樹林變成了一片荒漠,小土粒再也沒法在大地媽媽的懷抱裡玩耍休息了,它們被狂風吹得到處流浪,成了沒有家的孩子,它多煩惱啊!

  2.孩子們,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想法?引導同學們思考能為小土粒做什麼?(建個新家)

  3.你希望小土粒把家安在哪裡呢?(樹林、田野、河邊等)讓

  我們每個孩子都來當一棵小樹,組成一片樹林,把小土粒留下來。起立,表演樹的姿態。

  4.小遊戲,給小土粒畫表情:

  ① 出示一盤小紙片代替小土粒,讓每個同學都接住它們。

  ② 播放風聲:聽,大風又來了。教師利用風扇將紙片吹向學生,

  比一比誰先把小土粒接回家。

  ③ 小土粒到了新家可能有那些想法?教師根據回答引導學生看錶情面具,瞭解不同表情的畫法。

  ④ 請你在小紙片上畫出兩種不同的表情。

  ⑤ 請學生上臺展示講解自己的作品(利用實物投影儀)。

  ⑥ 出示範畫(一片樹林),將有表情的小土粒貼在上面。

  5.表演、繪製可愛的小動物:

  ① 小土粒在小樹林安家後,小草更多了,小樹長高了,變成了一片大樹林(在範畫上貼上大樹),許多動物朋友都來了,你知道有哪些嗎?

  ② 你能表演你喜歡的小動物嗎?老師要透過你的表演猜出你扮的是什麼。放音樂《小松樹》,學生表演。

  ③ 小動物真可愛,你們想不想畫一隻動物,讓它參加在樹林裡舉辦的動物狂歡節呢?

  ④ 學生創作,教師巡視輔導,鼓勵學生。

  ⑤ 請學生將畫好的動物剪下來,貼在範畫上。

  三、 課堂小結:

  1. 簡評學生作業,表揚學生的大膽創作。

  2. 你用什麼方法來保護小土粒,保護大地媽媽?

  3. 總結:今天,我們認識了小土粒,瞭解了小土粒,小土粒不再是陌生的朋友,而是熟悉的好朋友了,讓我們一起愛護它、保護它、珍惜它,讓小土粒有更多更好的家。

  四、 教學思路拓展:

  可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社群的植樹綠化活動,用實際行動保護地球媽媽,觀看環保方面的電影、電視和繪畫作品。

美術教案 篇7

  第1課 培養審美的眼睛——美術鑑賞及其意義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

  本課作為高中整個美術鑑賞教學的開,對後面的教學具有指導意義。透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初步瞭解什麼是美術鑑賞、美術鑑賞的一般過程和特徵,以及學習美術鑑賞有什麼意義,由此掌握美術鑑賞的方法,培養學生“審美的眼睛”。

  二、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本課教學的重點:培養審美的眼睛,掌握美術鑑賞的一般方法,認識美術鑑賞對於個人未來人生髮展的重要價值和意義。

  本課教學難點:主要是如何結合例項講清美術的主要分類方法、美術鑑賞的概念和美術鑑賞的一般過程或方法。

  三、教學方法

  講解法 多媒體教學

  四、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世界上有這樣一個地方,它收藏了許多舉世聞名的作品,其中有一幅作品它的微笑被後世人稱這神秘的微笑,有誰知道這幅作品的名字?它被收藏在哪?(學生回答:《蒙娜麗莎》 盧浮宮)有沒有同學去過?現在我們就一起走進盧浮宮(播放影片《盧浮宮之旅》)。

  當我們看到各類美術作品時,大家可能會疑惑,這些作品哪些是好作品,畫的什麼內容,為什麼要這樣去表現?如果你有這樣的疑問,這其實就涉及到美術鑑賞的問題,因為提問正是鑑賞的開始。

  同學們自讀課本第2到6頁,思考以下問題:

  1、什麼是美術鑑賞?如何進行美術鑑賞?

  2、美術作品的門類有哪些?

  3、美術鑑賞的意義與價值?

  (二)講授新課

  1.出示圖片《天安門廣場》《黃山日出》

  提問:面對這些景觀有何感受?

  學生回答:壯觀、崇高、神聖

  教師:兩種不同的美: 一種是自然景觀;一種是人文景觀。

  培養審美的眼睛有兩個途徑: 一是欣賞大自然;如:黃山、九寨溝瀑布等。

  二是欣賞第二自然——由人創造的藝術品。 如:天安門周圍的建築、藝術家的作品等。

  2.話題1:什麼是美術鑑賞? 怎樣進行美術鑑賞?

  出示張萱《搗練圖》和 米勒《拾穗》,思考:兩幅作品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生討論並思考。

  提示: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分析:

   主題內容

   年代

   材料

   歷史背景

   作者創作意圖

  學生回答:相同點:都是一勞動婦女為題材

  不同點:前者:貴族婦女 平和優雅的美 畫

  後者:貧窮婦女 讓人產生同情 油畫

  提問:為什麼同題材的作品而給人的感受不同呢?

  教師:《搗練圖》的作者張萱處於盛唐,他是唐玄宗時期的宮廷畫師,“練”是一種絲織品,剛織成時質地堅硬,必須經過沸煮,日曬漂白,再用杵搗,最後才能使絲綢變得柔軟潔白,畫中分成三組,搗練、理線、熨燙,還有一個年少的女孩淘氣的從布底下竄來竄去,可見當時社會穩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沒有血腥的戰爭和激烈的社會矛盾,因此畫面平和優雅。《拾穗》是19世紀法國畫家米勒所畫,畫中3個貧窮的農婦正在撿拾麥田裡散落的麥穗,因為當時法國正處貧富差距加大,階級矛盾尖銳的時期,米勒本身出生在農村家庭,從小在農田裡長大,這也決定了他以後的審美取向,歌頌勞動者質樸、勤勞的美德,永遠散發著泥土的氣息。

  以上對兩幅作品的分析實際上就是美術鑑賞的全過程。我們在欣賞作品和針對作品思考解決以上問題的過程,其實就已經進行了美術鑑賞。

  出美術鑑賞的概念:美術鑑賞就是運用我們的感知、經驗和相關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從而獲得審美感受。

  怎樣去鑑賞?具體地說,就是要弄明白一件美術作品的作者、創作年代、材料、語言形式和表達內容、以及作品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等等。

  3.話題2:美術作品的門類有哪些?

  請學生們從課本中找出答案並大聲朗讀出來,教師出示圖片讓學生們更深入瞭解。

  教師:

   根據其藝術門類劃分為:

  繪畫、雕塑、建築、設計(工藝)、書法(篆刻)、攝影等六大類。

  繪畫按材料和功能:油畫、畫、水粉畫、水彩畫、版畫、年畫、壁畫等等。

  雕塑按空間:圓雕、浮雕。

  設計按內容和材料:服裝設計、工業設計、廣告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傢俱設計、頁設計等。

  出示郎世寧《白駿圖》徐悲鴻《奔馬圖》和韓美林《奔馬》進行比較分析,談談這三幅作品的造型手法有什麼不同?

   按形式語言上劃分為: 具象藝術 意象藝術 抽象藝術

  4.話題3:美術鑑賞對我的人生真的那麼重要嗎?(美術鑑賞的意義與價值)

  衣、食、住、行只是最簡單的生存層面,它們都離不開美術,自然也離不開美術鑑賞。

  我們來看一下美術作品帶來的價值與功能。

  美術從誕生之日起,就承擔著自己的社會角色。它的價值與功能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 認識功能 ● 教育功能 ●審美功能

  認識功能:

  透過美術作品的內容或形式,認識不同時代、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下的人們的生活、歷史、風俗、觀念等。 如張萱《搗練圖》

  教育功能:

  美術作品的內容和主題對觀眾形成和道德上的感染和影響,以培養人們對待自然、社會、人生以及自我的態度。如董希文《千年土地翻了身》

  審美功能: 培養人們對美的事物、美的形式的辨別力、敏感性和感受力。如《根扎南國》 吳冠中

  (三)課堂作業:

  從本書中選取一件你最喜歡的美術作品,進行鑑賞並填寫鑑賞報告單。

  鑑賞報告單

  作 品

  年 代

  門類(材料)

  形式語言

  時代背景

  表達內容

  (四)教學:

  藝術來源於生活。培養審美的眼睛,可以更好的觀察生活中的藝術。這節課,我們為培養一雙審美的眼睛奠定了初步的基礎。另外,還請同學們注意,要能欣賞千奇百怪的現代藝術,還必須樹立全新的藝術觀念,在此基礎上,平時多看多分析,定會使審美的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教學後記:

  本課是美術鑑賞的第一課,學生們對美術鑑賞課比較陌生,首先對於新課程改革要做一個介紹,並簡要介紹《美術鑑賞》這本教材。這節課,教師講解比較多,我結合多媒體出示圖片,同學們都比較感興趣,然而,有些班級的學生仍膽子較小,不敢回答,有些班級的學生比較積極,並踴躍回答問題。我發現,教師的引導相當重要,當學生回答不上問題時,要學會從不同角度去引導學生開口,直到引匯出他們說出答案。這一節課,我出示了一道課堂作業,主要是檢驗學生們對於鑑賞知識瞭解多少,因此,在講解知識點時,儘量將這些專業術語講得淺顯易懂,這對於以後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上完一堂後,我感覺課堂上要多多師生互動,儘量讓學生踴躍去回答,才能激發他們發揮一定的想象力,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美術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樹葉是學生身邊最容易找到的一種創作素材,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由於全國各地自然氣候條件不同,因此樹葉的形態各異,色彩豐富,脈絡清晰。樹葉按葉形分主要有以下幾種:卵形、心形、掌形、扇形、針形、披針形、帶形等。

  以樹葉這一特殊的、有趣的材料為表現元素,學生透過收集、觀察、組合、拓印樹葉的這一過程,在不知不覺中和大自然融為一體,從而體會和認識到大自然的美,養成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同時使學生的審美能力、想像力、動手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

  本課旨在引導學生髮現樹葉形態的美感,啟發學生透過探究的學習,創造出多種葉形的組合。指導學生有效地運用拓印方法創作出有趣的樹葉拓印作品,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獲得美術創作的樂趣。

  二、教學目標

  透過對不同葉形的觀察與組合,進而與不同的事物進行奇妙的聯想;用不同葉形組織出新穎別緻的造型,並進行貼上與美化。

  三、重點難點

  重點:不同葉形的組織與相似形的聯想。激發學生創作出造型、色彩別緻的裝飾作品。

  難點:引導學生如何更好地利用葉形的原始狀態進行創造性的組織。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德育滲透

  培養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六、材料準備

  收集各種樹葉、繪畫彩筆、紙、蠟筆等。

  七、教學過程

  1、問題匯入

  (出示一片拓印的樹葉)

  設問:瞧,我給你們帶來了什麼?

  一片樹葉,不過好像不是畫的。

  2、探討交流

  你觀察能力真強!這片樹葉真的不是畫的。可是,它是用什麼方法表現的呢?

  回憶:我們曾經學過拓印的方法,還拓印過身邊的痕跡呢。

  誰還記得拓印的方法?

  (教師根據學生回憶簡單演示,主要是幫助同學直觀地回憶起拓印的要點)

  3、感知啟示

  哈哈,一片脈絡清晰的葉子拓好了!

  同學們都喜歡玩腦筋急轉變的遊戲吧?就是突破正常的、固定的思路去思考。那麼我考考大家:從這一片葉子的形狀,你都能想象到哪些東西?

  學生想象:

  一隻手;

  倒過來像一棵樹;

  如果有兩個葉柄就像一隻蝴蝶了;

  對摺一下好像一隻振翅高飛的大雁可天鵝……

  真棒啊,一片樹葉你們都能想像到這麼多東西,要是幾片不同大小種類的樹葉組織在一起,你們想到的東西一定更有趣!

  4、欣賞

  欣賞書中學生作品或身邊學生作品,談談你的設想。

  5、設計製作

  (1) 可以想好拓印,也可以邊拓印邊根據效果修改設計。

  (2) 拓印時不一定將樹葉用膠固定,那樣比較費時間,容易令學生喪失興趣。只需用手指將覆蓋在上面拓印的紙按牢即可。

  (3) 一片葉子可以根據情況變換地點反覆適用。

  6、裝飾美化

  欣賞並演示,注意裝飾要點:

  不一定裝飾的多就美,保持儘可能多的脈絡紋理,使之更具有天然味道。

  及時發現創意好的作品展示給大家,將會起到帶動一片的作用。

  7、評價交流

  組織交流:

  勇於展現自己的創作成果並講述畫面情境。

  給大家講講自己最滿意的設計。

  談談你發現的最有趣的設計。

  8、課後拓展

  欣賞實行拓印版畫,進一步啟發思維,構建新的知識鏈。

  課後記

  有耐心的學生將自己手中的各種樹葉反覆組合推敲,組成的畫面既生動又富有想象力。也有的學生組合的畫面很好,但拓印的效果不好,這根工具的質量和塗色的技巧有關。

美術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透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布貼畫的製作方法和步驟,從而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和審美能力,提高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布貼畫的設計和製作方法、步驟

  難點:人物形象的設計和布料色彩、紋理的搭配

  教學準備:

  範品、硬紙、各種碎布料、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匯入課題

  1:出示範作,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布貼畫的特點

  2::布貼畫利用布料的紋路及鬆散的線頭,使畫面具有了“線”的造型和相對靈活的表現力,同時,它是裝飾畫的一種,在日常生活中有獨特的美化作用。

  3:板書課題

  二:新授

  1:講解布貼畫的製作方法

  (1)設計人物形態,抓住人物外形、神態進行概括、誇張變化,在底紙上畫出輪廓,要求美觀大方、大小適當。

  (2)選擇布料,請一位同學上臺選布料,教師稍作後提出要求,布料的色彩、質感要協調

  (3)拼擺、剪貼成形

  將選好的布料根據圖樣剪出形狀,並擺一擺,然後貼上完成,注意要貼上牢固,畫面要整潔、精緻。

  2:學生欣賞教材中的範作,並說己喜歡其中的哪一幅,為什麼?

  3:教師針對學生討論意見,給予肯定和鼓勵。

  三:學生作業

  要求:將花布、色布的邊角料,大膽設計,剪貼成一幅以人物為主的圖畫

  四:作業講評,下課

美術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瞭解樹葉的外形特徵和葉脈的生長規律。

  2.能寫生落葉,提高動手能力。

  3.養成細緻觀察事物的習慣。

  活動準備

  裝落葉的袋子、雙面膠、畫紙(各色卡紙、刮畫紙、牛皮紙、砂紙均可)、記號筆、水粉顏料、棉籤、扭扭棒、魔法玉米粒(根據實際情況可要可不要)。

  活動過程

  一、撿落葉,感受自然

  帶領幼兒到公園去撿落葉,用袋子裝好。提醒幼兒只撿落葉,不摘樹葉,不破壞環境,培養幼兒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情懷。

  二、落葉寫生,動手動腦

  1.感受葉子的外形特徵,辨認葉子的顏色。

  小結:不同的葉子有不同的外形,比如有的葉子是圓形的,有的是橢圓形的,有的是橄欖形的,有的像切開的蘋果,有的像小手掌等。除了不同種類的葉子顏色多樣之外,同一片葉子上的顏色也多姿多彩,小朋友們要仔細觀察,看看葉子上有哪些顏色。

  2.觀察、分析葉子的組成及各部分的特點。

  小結:葉子由葉柄、葉面、葉脈組成。葉柄的生長是有粗細變化的,葉子的主脈把葉子分成對稱的兩半,側葉脈在葉面的左右有規則地排列,和主葉脈形成粗細對比。

  3.畫葉子,巧手展示。

  提示:先畫葉子的外形,再畫主葉脈,接著畫細小的側葉脈,最後畫葉柄。用油畫棒或水粉顏料給葉子上色,適當加上合適的背景。(寫生的紙張可以是白色畫紙,或是牛皮紙、砂紙、刮畫紙等,不同的紙張上會有不同的效果,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自由選擇。)

  三、展示作品,適當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