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數學教案> 小班數學教案彙總五篇

小班數學教案

小班數學教案彙總五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數學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的數量,並說出總數。

  2.知道不同的家庭中成員的數量會有差異。

  二、活動準備:幼兒全家福一張,幼兒操作材料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誰的全家福

  1.依次出示家庭成員為3個、4個、5個的全家福照片,引導幼兒猜猜是誰的全家福。

  2.呈現幼兒的頭像,引導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分別說出每張全家福中家庭成員的總數。

  (二)我家有幾口

  1.幼兒分組到主題牆上拿取自己的全家福照片,指著照片上的家庭成員數一數共有多少人。

  2.在黑板上出示數量分別為3、4、5的圓點卡片,引導幼兒根據自己家庭成員的數量,將全家福放到相應數量的圓點卡片下面。

  (三)誰家的人口多

  1.全家福上都有誰?

  2.幼兒觀看重新排列的全家福,比一比誰家的人多,誰家的人少,哪些是一樣多的。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在操作的過程中,認識並能區分圓形、正方形、三角形。

  2、在活動的過程中學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活動準備:

  1、大小顏色各不一樣的幾何圖形;

  2、圖形娃娃圖片一張;

  3、每人一份大小不一的幾何圖形;

  活動程序:

  一、以談話匯入,激趣幼兒

  1、小朋友們,你們看我們班今天來了這麼多的阿姨,小朋友們問阿姨好啊。除了阿姨以外,我們還來了一位神秘的小客人你知道是誰麼?

  2、讓老師告訴你吧,今天的客人就是圖形娃娃,(出示幾何圖形)小朋友打個招呼吧。你們看圖形娃娃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呢?它們長的什麼樣子呢?

  二、帶領幼兒認識幾何圖形

  1、教幼兒說出這幾個圖形的相應特徵。

  2、請幼兒找一找:我們的活動室裡還有什麼東西也是三角形、圓形、正方形?

  3、小遊戲:拼小路(複習幾何圖形)

  小朋友們,圖形娃娃看到小一班的小朋友這麼聰明很高興,它也邀請大家到它的家裡去做客,好麼?

  介紹遊戲玩法:

  (1)到娃娃家要經過一條小路,可是這條小路還沒有鋪好,需要大家一起來動手;(幼兒動手拼)

  (2)小朋友們這麼棒咱們來慶祝一下吧,帶領幼兒唱歌,歌曲結束以後馬上踩到石頭上,並提問:你踩的是什麼圖形?什麼顏色的

  三、學習按照大小排序

  1、圖形娃娃的家到了,可是圖形娃娃要考考小朋友,誰答對了就請誰到家裡去玩,你們有信心麼?

  2、請個別小朋友下來給幾何圖形排序

  3、請每個小朋友都來給圖形排序。

  4、每個小朋友都過關了,圖形娃娃邀請你們到家裡來玩,可是咱們送什麼禮物呢?對了,圖形娃娃最喜歡幾何圖形了,咱們就把手裡的圖形送給他們好麼?三角形娃娃最喜歡三角形、圓形娃娃喜歡圓形、正方形娃娃喜歡正方形,你們可千萬別送錯了。

  5、請幼兒分組下來送玩具;

  6、老師檢查幼兒送的禮物。

  活動結束: 跟圖形娃娃告別。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設計思路:日常生活中幼兒接觸到的許多事物都存在有量的特徵,尤其是大、小這一特徵是3-4歲幼兒容易感知和體驗的。因此,我設計了“大小標記找朋友”的遊戲,首先讓幼兒透過形體動作感知、體驗大小標記的含義,再為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大大小小的物體匹配相應的標記,最後將大小物體歸類並匹配大小標記。透過這個數學活動讓幼兒感知、體驗和比較物體的大小,認識大小標記從而初步建立對大小概念的認識。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可以使幼兒的感知能力和比較能力得到發展。

  活動目標:1、認識大小標記。

  2、學習為大小不同的物體匹配相應的標記。

  活動準備:1、知識準備: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引導幼兒尋找身邊大小不同的物體,對大、小有初步的認識。

  2、教學具準備:大小標記人手3-4張;活動室內佈置大小不同的物品若干,如玩具櫃中提供大小不同的玩具、書架上擺放大小不同的圖書、以及大小不同的杯子、盆、盤子、勺子、照片等;大小不同的椅子若干(與幼兒人數相同);大小不同的玩具筐各一。

  活動過程:

  一、認識大小標記。教師出示大小標記,引導幼兒用動作模仿大和小標記的形態,理解標記所代表的含義。“老師送給小朋友每人一張卡片,卡片上畫的是一個娃娃。請小朋友看一看你的卡片上的娃娃是什麼樣子,請你來學一學它的樣子。”

  二、鞏固認識標記的含義,學習為標記匹配相應的物體。

  1、為標記找椅子。

  “教室裡有許多椅子,它們一樣嗎?”(有大有小)“想一想拿大標記的小朋友應該坐什麼椅子?拿小標記的小朋友坐什麼椅子?”幼兒根據標記找到相應的椅子坐下,並檢查“你拿的什麼標記?坐的是什麼椅子?”。

  2、為物品匹配標記。

  “在我們的教室裡有許多大小不同的物品都想和標記做朋友,請你選一張標記,給它找一個好朋友。”幼兒自由選擇標記貼在相應物體上,遊戲反覆進行3-4次。

  3、將大小物品歸類

  並送標記。

  教師出示大小不同的兩個筐子,請幼兒思考:“這兩個筐子一樣嗎?哪些物品應該住進大的‘家’(筐子)中?哪些應該住小的`‘家’中?”請幼兒將物品按大小進行歸類。

  “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讓我們知道哪裡是大玩具的家,哪裡是小玩具的家?”幼兒為物品送標記。

  活動延伸:

  1、這樣的遊戲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進行。教師應為幼兒創設一個可以引起幼兒活動的環境,提供豐富、有趣的材料,讓幼兒在給大小物體送標記的過程中,獲得對事物的體驗,認識到物體之間大小的差異。

  2、在數學活動角中,教師可以提供各種小遊戲讓幼兒感知、比較物體的大小。如:摸箱遊戲,讓幼兒摸出一個玻璃球,再摸出一個比這個球大(小)的球,並按照標記放在相應的筐子裡;又如,做果子游戲,讓幼兒用油泥製作大小不同的果子,再將果子按照標記掛在“樹上”,幼兒透過揉、團的動作,觸控、觀察比較果子的大小不同。

  3、在認識大小的基礎上,還可以進行大小排序的活動,如:給大小不同的鞋子排隊,給大小不同的碗排隊等。並可進一步進行大小對應的活動,如:給大小不同的瓶子找瓶蓋、給大小不同的動物餵食物,從而獲得大小對應的經驗。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和一樣多。

  2、鼓勵幼兒在活動中用語言表達多少和一樣多的數量關係。

  3、培養幼兒對計算活動的興趣。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一條圍裙,小兔、小狗、青菜、肉骨頭圖片;

  2、礦泉水瓶、茶杯、書、盤子、小桌子;胡蘿蔔、雞蛋。

  3、音樂

  活動過程:

  1、媽媽、小兔、小狗的出現,引起幼兒參與活動興趣。

  (1)、看看,我變成誰啦?(師穿圍裙)媽媽穿上圍裙要做事情啦!

  (2)、(出示小兔)咱們家養了小兔子,媽媽要給小兔喂青菜,一隻兔子一棵青菜,一隻兔子一棵青菜,咱們家有幾隻小兔子?(兩隻)媽媽餵了幾棵青菜?(兩棵)讓我數一數,看寶寶數的對不對。

  (3)、聽聽,誰在叫(播放小狗叫的音樂)是誰呀?(出示小狗)小狗也餓了,它們也想吃東西了,寶寶們,小狗愛吃什麼呀?(肉骨頭)那媽媽要準備幾根肉骨頭呀?請一個寶寶來說一說為什麼?為什麼要準備三根?那媽媽要準備幾根肉骨頭才能讓每隻小狗都有一根肉骨頭呢?(三根)你們都叫我準備三根(出示肉骨頭),那好,那請你們幫我數一數啊!正好這裡有三根肉骨頭,那我們來看一看是不是每隻小狗都能得到,一隻小狗一根肉骨頭。

  (4)、老師小結:小兔和青菜一樣多,小狗和肉骨頭一樣多。

  2、和桌子上的物品作比較。

  它們還和什麼一樣多呢?(礦泉水瓶、茶杯、書、盤子)

  (1)、隨幼兒的回答,兩個物品之間作比較。

  (2)、師幼小結:小兔子、青菜、礦泉水瓶、盤子和書一樣多都是兩個;茶杯和小狗、肉骨頭一樣多,它們都是三個。

  3、幼兒遊戲活動:撿雞蛋和拔胡蘿蔔,感受一一對應的方法。

  小兔和小狗都喂好了,可媽媽還有好多事情要做,你們願意幫媽媽的忙嗎?寶寶聽好啊!

  撿雞蛋:

  (1)、老母雞在雞窩裡下了很多的蛋,媽媽想知道雞蛋和寶寶是不是一樣多。

  要求:寶寶聽著音樂走過去,音樂一停,每個寶寶就拿1個雞蛋。

  幼兒開始撿雞蛋遊戲。播放音樂,寶寶撿雞蛋開始。音樂一停,拿到雞蛋的寶寶坐到位置上給媽媽看看,寶寶們把雞蛋輕輕拿好。

  (2)、互相看一看,你們是不是都有啊,都是1個。趕快告訴我。雞蛋和寶寶怎麼樣啊?(一樣多)

  (3)、是的,老母雞下的蛋和寶寶一樣多,太好了。媽媽(拿起籃子)來收了。

  老母雞生了好多的蛋都給你們吃,是不是啊?

  拔胡蘿蔔:

  那寶寶聽好了,媽媽還在地裡種了許多的胡蘿蔔,媽媽也想知道胡蘿蔔和寶寶是不是一樣多,可是蘿蔔地裡這裡有點遠,待會咱們聽著音樂怎麼樣啊。(跑步)

  (1)、要求:音樂一停,寶寶撿1根胡蘿蔔,找到胡蘿蔔的寶寶坐到位置上。

  (2)、幼兒開始拔胡蘿蔔遊戲,發現少了一根胡蘿蔔。

  給媽媽看一看,是不是每個寶寶都有一根胡蘿蔔?看看誰沒有?這個寶寶沒有,胡蘿蔔怎麼樣啊?對啊,怎麼少了一根啊。我們一起去幫他找找。現在,胡蘿蔔和寶寶怎麼樣啊?(一樣多)

  師拿起籃子:放進籃子。

  師小結:你們可真能夠,有幫媽媽撿雞蛋,有幫媽媽拔胡蘿蔔,媽媽看到你們做這麼多事情,可開心了。

  4、送禮物。

  (1)、媽媽有一些小禮物要送給你們,快看媽媽準備了什麼禮物?那媽媽想知道這個小紅花和寶寶是不是一樣多?

  (2)、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呢?用什麼方法能知道小紅花和寶寶是不是一樣多?每人發一個,是個好方法,我來試試哦。咱們來一起數一數,來了20個寶寶,那媽媽要準備幾朵小紅花。那20個寶寶和20朵小紅花是不是一樣多啊?那媽媽就來試一試是不是一樣多。小紅花和寶寶怎樣啊?一樣多哇!你們貼上小紅花可真漂亮啊!漂亮寶貝們,我們走嘍。

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方案名稱:看電影

  活動目標:複習“1”和“許多”,鞏固認識“許多”可以分成若干個“1”,許多個“1”合起來是“許多”。

  活動準備:

  1、掛圖一幅:草地上一隻母雞帶著一群小雞,其中有一隻是小黑雞,其餘均為小黃雞。(也可用布偶劇的形式)

  2、“電影票”(小卡片,印有1朵或許多朵花)每個幼兒一張,小椅子上貼相應數量的相同卡片。

  3、空白卡片、花兒形狀的印章、水彩筆、小貼紙、印泥、顏料等材料若干,貼絨“小蟲”若干。

  4、兩個拱形門,門框上分別貼有1朵紅花和許多朵紅花。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告訴幼兒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去看電影。清點人數,引導幼兒發現並說出有一個教師和許多個小朋友去看電影。

  二、基本部分

  1、發給每位幼兒一張“電影票”,上面是1朵花或許多朵花。請幼兒說出自己票面上印的是1朵花還是許多朵花。

  2、帶領幼兒來到“電影院”門口,引導幼兒觀察:有幾扇門?門上有什麼?一樣多嗎?一扇門上有幾朵花?另一扇門上有幾朵花?請幼兒根據自己票上花的不同分別從對應的門進入“電影院”。

  3、來到放映廳。請幼兒對號入座:找與自己票面一樣的椅子。

  4、看電影(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今天放的是什麼電影?(雞媽媽帶小雞)有幾隻雞媽媽?(1只雞媽媽)有幾隻雞寶寶?(許多隻雞寶寶)這許多的雞寶寶有什麼地方不同?(顏色不同)有些什麼顏色?(黃色和黑色)有幾隻小黑雞?(1只小黑雞)有幾隻小黃雞?(有許多隻小黃雞)

  5、請一個小朋友給小雞喂“蟲子”。問:剛才有幾個小朋友來餵雞?(1個小朋友)餵了幾條蟲?(1條蟲)請許多個小朋友來餵雞。問:現在有多少小朋友來餵雞?(許多個小朋友)餵了多少條蟲?(餵了許多條蟲)師小結:一個小朋友喂1條蟲,許多個小朋友喂許多條蟲。一個一個合起來是許多個。

  三、 操作活動:做“電影票”。

  1、師:小朋友剛才看電影好玩嗎?想不想請爸爸媽媽也來看電影?請小朋友來做電影票,送給他們請他們也來看電影,好嗎?

  2、介紹材料:印章、水彩筆、貼上紙、印泥、顏料等,提出制票要求:材料、顏色自選,但要能進入電影院,必須是與電影院門上圖案相對應的一個或許多個。

  3、幼兒操作,老師指導。

  四、延伸活動:

  將做好的“電影票”送給別的小朋友或爸爸媽媽,並說出自己做的票可以從哪扇進入電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