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術教案> 【精選】美術教案模板錦集7篇

美術教案

【精選】美術教案模板錦集7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美術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與目標

  1、透過書中圖片的欣賞,讓學生了解歷史遺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感受另一種悽慘的美,古風古韻的美。

  2、透過資料的收集,讓學生更加珍惜歷史遺留給我們的巨大的財富—歷史建築,並培養學生們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意識。

  二、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透過資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遺產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二、 匯入

  地球上有許多優秀的文化遺產,這是前人留給全人類的財富,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它們,瞭解它們,感受歷史帶給我們的震撼。

  板書課題:追尋文明的足跡

  三、新授教師

  播放課件《古代文明異國風光》

  1、請同學們說一說,你對剛才電腦播放的哪些圖片有的瞭解,學生根據自己在課前收集的資料點選電腦上的圖片為同學們做解釋。

  2、你還收集到了哪些圖片資料展示給大家看一看!

  3、除了課件中提到的歷史文化遺產,你還知道哪些?有圖片嗎?展示一下!同學們收集到的資料很全面,透過這些圖片資料,我們可以感受到歷史留給我們一筆不小的財富,同時我們透過它們也能看到過去的歷史中的人們是如何生活的。

  4、我們今天看到的是存在於現實的,那麼還有很多已經遺失的古蹟,它已成為了一個跡,比如巴特農神殿,在公 元1687年被威尼斯軍隊炮轟致毀;還有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它是人們夢想中的花園,但它是否真正的存在,人們仍無法尋得根源;還有羅德港巨人雕像,摩梭拉斯陵墓,都因為年代的久遠無從考證。

  5、為了保護歷史留給我們的遺產,我們應該為它做些什麼呢?如果你以一個旅遊者的身份到此貴地,你會如何做才能保護這些文化遺產呢?

  三、課外拓展

  其實我們就近來看,在我們中國就有很多的文明古蹟,九寨溝,故宮,蘇杭二州,還有很多很多,我們要更好的保護它們,讓他們繼續存留下去,把它留給未來。

  在教學中,學生可能在對文化遺產介紹的表達方面,侷限於已有的資料而忽略了自身的感受,我們應及時引導學生從遺產的整體、細節、獨特之處,歷史價值等方面去挖掘內心的情感,使學生真正為人類共同的財富而驕傲。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內容:湘教版三年級上冊27頁

  教學目標:

  1、瞭解染制花手帕的方法

  2、能選擇適當的方法染制花手帕

  教學重點:知道摺疊方法和染制方法

  教學難點:能選擇適當的方法進行創作

  教具學具準備:餐巾紙若干染料10盒 調色盤若干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欣賞美圖。

  師說:孩子們請認真看大螢幕,看完後說出你的感受.(時間2-3分鐘)

  抽學生回答 (時間1分鐘)

  2師說:老師也能製作出這麼漂亮的花手帕,你們信不信?(時間3-5分鐘) 漂亮嗎?你們想學嗎?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舉手示意:說說你今天想學到有關花手帕的什麼內容?生交流。(2分鐘)

  3:師說:那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走進今天的學習。

  出示目標,抽學生起來讀。(1分鐘)

  二、探究新知

  活動一

  師說:孩子們找出教材27-28頁中花手帕的摺疊方法和印染方法(時間2分鐘)

  邊抽學生回答,邊板書方法,同時問 你們同意他的回答嗎?實時評價給星或者其他

  活動二

  1師說:除了書中的方法,你還能想到那些方法呢?孩子們可以嘗試摺疊不同的方法。 2師說:孩子們你們可以交流一下你們的方法,記錄員記錄你們方法

  3師說:交流完了的孩子舉手示意

  4請xx小組彙報員上臺彙報 彙報語言(我們小組有XX種方法)

  有不同方法的請補充、評價(學生評價)

  活動三

  1觀看影片

  師說:認真觀看才能做出精美的作品

  看完第一個影片請同學說說他的製作過程

  說完看二三個影片

  2師說:下面我們來製作花手帕,首先看我們的活動要求

  3學生動手製作 教師指導

  4先喊口號,然後師說:這一組已經坐好了 認真傾聽是一種美德

  5展示:一組一組展示,並請同學評價

  三、課堂小結:

  師說: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手指黑板引導

  師問:你用什麼方法學到這些知識的呢? (看影片、模仿老師、書上自學等)

  四、拓展延伸

  傳統藝術,扎染蠟染等圖片的展示欣賞。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 瞭解中國古代大型雕塑的遺存。

  2、 瞭解中國古代陵墓雕塑的內容:地上紀念性雕塑、墓室內隨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一年級數學試卷 doc性作品與藝術成就;從中體會紀念性大型雕塑與小型架上雕塑之間不同的藝術語言特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透過對典型作品的藝術分析,啟發學生理解大型廣場雕塑與室內小型雕塑的不同特點;理解不同材質的作品對雕塑語言的不同運用。

  2、 古代隨葬的俑和明器所反映的靈魂觀念對後世仍有影響,現在社會上仍有以紙人、冥幣等隨葬的封建迷信活動,啟發學生對此有批判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匯入:唐三彩屬於什麼?兵馬俑你瞭解多少?

  二、新課

  1、20世紀下半葉,中國古代雕塑有什麼樣的重大高中化學試卷網發現?

  欣賞影片:三星堆

  2、討論:中國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幾部分?兵馬俑有什麼樣的特點?

  3、引導學生比較霍去病墓石刻群,指名鑑賞。

  簡介:唐乾陵 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墓。位於陝西省乾縣北的梁山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陵墓石刻 唐18陵石刻是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重要寶庫之一,其題材和雕刻手法均大大超過了以前的陵墓石刻,既有圓雕,也有浮雕和線雕。有唐太宗生前所乘的6匹戰馬的浮雕──昭陵六駿。自乾陵以後,石刻群的組合基本固定,按性質不同,可分6類:1、 獅子;2、 石人石馬和馬伕;3、 翼獸化學工業出版社電話和北門六馬;④ “蕃酋”像;⑤ 華表;⑥ 碑石、無字碑和述聖記碑。

  4。、欣賞漢、唐俑。唐三彩是唐代低溫鉛釉陶器。胎料多為白色瓷土,先以1 150 ℃左右的溫度素燒,施釉後再以900 ℃燒成。創始於初唐,繁榮在盛唐。為喪葬明器,其流行同厚葬之風有關。

  你最喜歡哪件作品?

  重點:擊鼓說唱俑:東漢時期,陶俑繼續流行於中原和關中一帶,造型較西漢時期更為生動。洛陽東漢墓中多出土各種庖廚、侍僕和樂舞百戲俑,特別是樂舞百戲俑,形體較小,但是姿態傳神,舞姿優美,是生動的古代雕塑藝術精品。形象極為生動。

  總結 :地上紀念性雕塑高一物理教案、墓室內隨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性作品與藝術成就

  三、佈置課外思考:

  中國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幾部分?它們和現實生活有什麼聯絡?

美術教案 篇4

  課題:太陽

  教學目標:

  1、 採用揉、捏、粘、壓等技法進行簡單的浮雕造型創作。

  2、 培養創新和耐心細緻的工作態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採用泥塑的方法表現太陽的臉和光芒。

  教學難點:太陽五官及光芒的多種造型及富於個性的色彩變化。

  教學準備:彩泥及附帶工具。

  教學過程 :

  一、 上節課作業簡單回顧。

  二、 出示泥塑作品《美麗的太陽》。

  1.學生分析作品的表現方法,製作方法。

  2.教師出示課件中關於揉、捏,搓、粘、壓等方法的圖象。

  3.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練習製作的動作。

  4.出示更多的泥塑作品,讓學生欣賞。引發思考,提高學習的效率。學習泥塑的基本方法,為接下來的造型表現作鋪墊。引導學生探究,發現。

  三、佈置學生製作泥塑太陽。 體驗造型藝術的樂趣,啟發學生個性發展,自主學習。

  四、,。(把製作好的作品佈置在底版上,學生互相觀摹。)

  展示自然界的太陽,生活中的和神話中的太陽。感受成功的喜悅。拓展學習領域,豐富學生知識。

  執教時間:3月6日——3月9日

  札記:

  在美術課中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創作帶來的樂趣,同時豐富他們的藝術經驗,加深他們對藝術的喜好和熱愛。在本課中我利用課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獨立思考的習慣。透過比較性的欣賞教學,有利於學生對畫家及其作品表現風格的理解,並從大師作品中遷移到學生的繪畫裡,拉近創作距離,更利於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分析

  本課教學物件是初一學生,這個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喜歡鮮活有趣的東西。他們思維活躍,想象豐富,因此需要用一種直觀的、有趣的、活潑生動的形式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悅的心境中輕鬆而又較好地掌握理論知識。對此,我非常注重教學環節的設計,從提高學生的興趣入手,極力營造一種輕鬆、愉悅的氛圍,鼓勵學生大膽地想象,自由地去創造。

  本課探索的是色彩基本知識的學習與基本技能練習的課程,屬於“表現·創造”領域。

  色彩是最豐富、最富有藝術表現力的繪畫語言。如何讓學生領略色彩的魅力,又能很好地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識,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四季色彩千變萬化,各具特色,不同的季節給人太多的感悟和聯想,多姿多彩的四季更有利於啟用色彩畫創作的靈感。選擇“春、夏、秋、冬”作為色彩課探索內容,不僅可以給學生提供很好的繪畫題材,而且可以讓學生從中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內容:《畫家的調色盤》—用色彩表現春、夏、秋、冬

  教學物件:七年級學生

  教學目標:情感領域:培養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認知領域:品味四季色彩特點,瞭解色彩魅力。

  操作領域:用掌握的色彩知識畫一幅關於四季的色彩畫。

  教學重點:初步掌握色彩基礎知識,利用三原色調配出其他色彩。

  教學難點:

  1、學會用色彩表現四季景色的特徵。

  2、學會用色彩表達內心情感。

  教具學具:

  自制多媒體教學課件、學生範畫、裝有紅、黃、藍三種色水的透明玻璃杯(教師用)和裝有三種色水的一次性杯子(學生每四人一組)、水粉顏料、調色盒、畫筆、洗筆水杯、八開畫紙等。

  教學措施:

  ①採用多媒體教學,增加教學容量。

  ②設計遊戲,讓學生在遊戲中體驗學習樂趣。

  ③在教學中插入文學作品,聯絡其他學科進行學習。

  ④採用分小組探究,透過調色遊戲掌握色彩知識。

  ⑤對比、討論式教學,讓學生看畫—評畫—畫畫,從感性到理性。

  教學過程

  [片段1]——輕鬆地進入課堂

  上課之前,我們一起來欣賞兩張照片(觀看螢幕)

  這是什麼? (學生回答:黑猩猩)

  它在做什麼?(學生笑著回答:畫畫)

  畫什麼畫呢?(學生回答:色彩畫)

  最近老師在網上看到一個非常有趣的事情,一隻3歲的黑猩猩非常喜歡畫色彩畫,它用它的調色盤畫了許多抽象畫,還在日本舉辦過個人的畫展。大家看,黑猩猩正在認真的畫抽象畫呢!畫得還不錯吧?

  那同學們你們喜不喜歡畫色彩畫啊?

  (學生齊聲回答)

  同學們,自然界的色彩千變萬化、豐富多彩,今天我們來上一節色彩課,一起來探索色彩的規律,用我們絢麗多彩的調色盤去描繪大自然,表現春、夏、秋、冬。(出示課題)

  【評析】一堂課能否成功,匯入是一個關鍵的因素,要力求在課的一開始就將學生的注意力緊緊地抓住,用獨特的匯入方法可以激起學生的興趣。對於如何匯入這節色彩課,我做了很多的嘗試,比如:提問題、欣賞作品等方法,效果不盡人意,感覺形式過於平淡,不夠新鮮。透過網上的查詢,發現一隻會畫畫的黑猩猩。選用黑猩猩的照片引入課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當照片出示螢幕上時,學生的目光被吸引住了,“動物也會畫畫?”很多學生感到很新奇。看到黑猩猩在畫色彩畫時那認真、滑稽的情景,同學們不約而同地發出笑聲。大家在愉快的

  氣氛中進入了課堂。

  [片段2] ——描述四季的色彩

  一年有四季,不同的季節呈現的色彩也不一樣,帶給我們的感受也不同。請問這位同學:你最喜歡哪個季節?假如要你用一種顏色來概括這個季節你會用哪種顏色?為什麼?(學生回答)

  下面我們一起來玩一個遊戲,我要考考大家對四季色彩的感受和認識。(教師在黑板貼出“春、夏、秋、冬”四個字,並把學生分成四個組,第一組寫春天的色彩,第二組寫夏天的色彩,第三組寫秋天的色彩,第四組寫冬天的色彩。限時兩分鐘,以接力賽的形式,有次序地上黑板寫出四季的色彩,看看哪個小組寫的顏色名稱最多,最能體現季節的特點)

  第一組春天:粉綠、紅、嫩綠、嫩黃、粉紅、湛藍、紫色

  第二組夏天:翠綠、紅色、黑色、紫紅、白、金色、天藍

  第三組秋天:火紅、金黃、枯黃、深黃、深紅、橙紅

  第四組冬天:淺藍、白、紅色、深藍、灰色,粉紅、普藍

  時間到,非常好!同學們都把記憶中的四季色彩寫在黑板上了。(教師口述點評學生寫的顏色,並表揚寫得好的同學)同學們對四季的色彩觀察是非常仔細的,在老師看來那是一幅幅美麗而生動的畫面。

  【評析】讓學生回憶四季的色彩並寫在黑板上,用顏色轉釋課題《我們的調色盤》,學生感受到調色盤和四季色彩的豐富。這個環節學生表現非常活躍,都爭著上黑板寫,學生寫完將粉筆交給下一位同學繼續寫,下面的同學也在紛紛議論。當滿黑板都寫滿顏色的時候,取得了一種很好的視覺效果。許多同學臉上都掛滿了欣喜的笑容,等待著老師跟大家一起分享他們的“成果”。我在點評時有意提問了在夏天裡寫“黑色”的同學,他的回答讓我感到驚訝,他說:“夏天的太陽太猛烈了,把我們都曬黑了。”大家都笑了。而另外一個在冬天寫“紅色”同學想法也頗有創意,他說“冬天很冷,用火可以取暖,而火就是紅色的,而且我還聯想到了聖誕老人”。老師及時表揚了他們出眾的想象力,同學們也為他們精彩的回答給予了熱烈的掌聲,頓時,課堂上充滿一種愉悅的氛圍。

  這個環節讓學生參與課堂,體現了新課標中“讓學生動起來”的理念。學生在遊戲中充分發揮個人聰明才智的同時體現了集體智慧和團隊精神。分小組以遊戲的形式讓學生展開聯想,用文字描述四季的色彩,提高學生對四季色彩的感知能力,為引出“我們的調色盤”課題做鋪墊。

  大家看這是“黃色”、這是“藍色”,這兩種顏色哪一種更明亮哪一種更暗呢?(學生回答)這告訴我們顏色是有明暗之分的。比如:在我們的'生活中,黑色與白色就是對比最明顯的兩種顏色,我們把色彩的明暗程度稱之為“明度”。同一種顏色也會產生許多不同的明度變化。同一種色彩有“明暗程度”同樣也有“鮮豔程度”,我們把鮮豔程度稱為“純度”,也叫“純淨程度”。在色彩基礎知識裡面,我們把色相、明度、純度稱之為“色彩三要素”。任何一種色彩都具有這三種性質。

  【評析】這個環節我透過裝有紅、黃、藍三種色水的透明玻璃容器給學生介紹色彩知識,試圖給學生提供直觀的資訊,便於教師介紹色彩的理論知識,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學生也容易理解並記住。學生喜歡鮮活有趣的東西,給學生提供直觀的資訊總勝過老師過多的語言描述或是學生憑空的想象。我在介紹“三原色”、“色彩冷暖和聯想”、“色彩三要素”這些知識時,巧妙地運用了玻璃容器透明的特點和三原色的明度和冷暖對比來講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明度”和“純度”,瞭解它們的變化,我想讓大家玩一個調色遊戲。大家看,你們的桌子上都有紅、黃、藍三杯色水。我們用畫筆沾上這三種顏色分別調

  入杯子看看有什麼變化?(教師在黑板貼上色卡等式)

  黃+藍=?(綠)

  黃+紅=?(橙)

  藍+紅=?(紫)

  我們先用黃色調入藍色觀察有什麼變化,看看哪個小組最快找到結果。(話音剛落,同學門紛紛動手了)

  (學生回答:綠色)

  大家看,這個小組調出了非常可愛的“草綠色”,真好看!但是,我發現這個小組調出來的綠色跟他們的不一樣——“嫩綠色”,這種顏色用來表現春天的色彩真好!還有其他小組調出來的顏色也不一樣:“淺綠色”、“翠綠色”、“深綠色”、“暗綠色”。 (請小組代表把綠色樣品拿到講臺上展示)

  【評析】各小組代表把調出的“綠色”展示在講臺上,我有意識地把不同明度的“綠色”由淺到深排列,體現色彩的明度色階變化,讓學生觀察,學生一下子被這些多變的“綠色”吸引住了,有些同學還發出感嘆:“好漂亮啊!”這些各種不同的“綠色”讓學生直觀地瞭解色彩的明度和純度變化,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

  請大家仔細看,這兩杯同樣是“綠色“,但是他們有什麼分別嗎?(舉起兩杯不同明度和純度的綠色問)哪杯明度高,哪杯明度低?哪杯純度高,哪杯純度低?(學生觀察集體回答)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什麼?(學生回答)因為兩種顏料在混合調色的時候它們之間量的比例不一樣,調出的顏色也不一樣。大家看,(教師示意講臺上不同的綠色)同樣是綠色,明度和純度會產生這麼多變化。在繪畫實踐中我們可以根據畫面的需要,靈活地控制它的變化,用這種調色方法我們就可以調出許多豐富的色彩,提高繪畫的表現力。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另外兩組顏色的混合效果,它們又能調出什麼顏色呢?(學生很快得出:黃+紅=橙,藍+紅=紫)

  大家做得很好!我們再往橙色里加入一些白色,往紫色里加入一些黑色,大家看看又能發現有什麼變化?(學生回答)

  這又告訴我們,一種顏色加入一些白色和黑色同樣也能改變它的明度和純度。透過這個調色實驗我們知道,想要調出更多的顏色,需要我們大膽去嘗試、去探索,在以後的色彩繪畫實踐中總結更多的調色方法,舉一反三,提高我們的調色能力。

  【評析】在玩中學到知識,無疑是最受學生歡迎的。我把學生分為四人一組,透過形象有趣的調色遊戲讓學生親身體驗色彩相互混合的變化,在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都表現得非常積極、主動,這個環節學生在調色遊戲中鍛鍊了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並且很好地理解和鞏固色彩的理論知識,為下面的色彩練習打下基礎。教學設計也體現了美術新課標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的理念。

  [片段5] ——感受畫家眼中的四季

  現在大家對色彩有了一定的認識,接著我們再來欣賞兩段影片,讓同學們感受大自然的色彩變化,欣賞繪畫大師的色彩作品,看看畫家是怎麼表現四季色彩的。欣賞的時候要認真留意四季的色彩特點和畫家作品的色彩和構圖。

  (學生欣賞影片)

  欣賞了這麼精彩的四季色彩和大師作品,你們都有什麼感受呢?(提問一個學生)大師的色彩作品給你什麼啟示?(學生回答)

  大家看得很仔細,都有自己的感受,從剛才欣賞的畫面我們看到大自然是五彩繽紛、多姿多采的。綠油油的春天萬物甦醒,充滿了希望;火紅的夏天熱情奔放,充滿活力;金色的秋天

美術教案 篇6

  設計理念:

  1·在美術遊戲中體驗各種繪畫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認識常用的顏色。

  2·在美術表現活動中,大膽地採用各種造型方式,並藉助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嘗試使用各種線條、形狀和色彩進行繪畫表現活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開啟電腦並進入作業系統畫板程式的介面。

  2.指導學生採用介面上的繪畫工具進行簡單的繪畫遊戲。

  3.引導學生透過簡單的創意和操作感受電腦美術課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電腦演示操作示範作品以及電腦軟硬體裝置。

  2.教育學生要愛護電腦裝置及專用教室的教學設施。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做好學生進電腦教室上課的組織工作,安排好每位學生的座位及上機的電腦。複習上學期填色知識並匯入此課的內容。

  教師可先讓學生欣賞一些電腦美術的優秀作品,並當場演示電腦繪畫的創作過程,激發學生強烈學習的興趣。

  2.發展階段:

  教師以清晰的演示說明怎樣開啟電腦,怎樣進入WINDOWS畫圖程式。

  要講清畫圖程式介面上的各種工具的用途,可演示一下以便讓學生更清楚地瞭解和掌握。可以讓學生先隨意使用一下各種工具。

  教師演示並帶領學生共同完成一些電腦繪畫的操作。

  鼓勵學生選用自己喜愛的電子畫筆和顏色,透過想像與構思,利用矩形和橢圓形工具設計並畫出一幅有趣的電腦繪畫作品。

  在作業過程中要激勵學生大膽、自由地創意和繪製。

  作業完成後讓學生在螢幕上互相欣賞、評述其他同學的作品。

  3.收拾與整理:

  指導學生按照正確的步驟安全地關閉電腦,保持教室環境整潔。

  三、課堂拓展:

  鼓勵學生回家積極地尋找上機的機會,去創作更生動有趣的形象。

  評價:

  1.是否積極大膽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敢於上機操作。

  2.能否選用矩形、橢圓形等工具進行繪畫創作。

  3.是否對電腦繪畫產生興趣。

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透過課程圖示設計的集體作業方式,讓學生學習課程標誌的設計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設計意識,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設計美化生活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課程圖示的設計

  難點:課程圖示形象符號的概括表現、課程力標獨特設計和象徵意義的表達。

  教學準備:

  課程表展示板、課件、彩筆等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二、新授

  1:引導學生了解課程表

  2:引導學生說說每門課程的特點

  3:引導學生學習課程圖示設計,透過分析教材中體育、數學、作文、社會的課程圖示匯出設計方法。

  (1)構思

  設計形式:確定用什麼形象符號進行設計

  圖形搭配:主圖形和副圖形之間恰當搭配

  色彩搭配:色彩間相互襯托,運用色彩的象徵意義。

  (2)畫設計稿

  (3)著色(課件演示)

  4:拓寬學生設計思路

  課件出示其它課程圖示引導學生欣賞

  5:提問:你覺得可以用哪些形象符號來表示其它的每門課程呢?

  學生分組討論,發表意見,教師小結,強調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設計,個人的課程圖示設計與從不同。

  三、學生作業,老師行間指導

  四、作業展評,小結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