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責任> 精選責任作文3篇

責任作文

精選責任作文3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責任作文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責任作文 篇1

  律師出於好心向客戶寄去了免債協議,警惕的客戶卻將其當作催款信而原樣退回。一怒之下,律師將所有的客戶告上了法庭。

  如此戲劇性的一幕,其實在生活中並不少見。害怕賬單而修改地址,不願受判而隱姓埋名……說到底,這是一種對責任的逃避與漠視。但,責任真的能一走了之嗎?當然不能。正相反的是,對責任逃避的越多,責任反而經久不衰。

  責任是難以逃避的。現實中的人們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藉口來避重就輕。但現實總是現實,發生了的事無法改變。戰後的日本政府極力掩飾戰爭中的事實,但這些造作的掩飾不僅沒有掩飾住真相,反而使人們對真相更加好奇、愧疚。同樣的事情也同樣發生在中國。十年動亂之後,許多當年的紅衛兵說謊、躲藏,想忘卻那樣的歷史,但始終減輕不了旁人的眼光。反倒是受到迫害的巴金老人鄭重的站起來,用刀刃一樣的文字拉起了中國人的責任,這不得不說是莫大的諷刺。藏不起,趕不走,忘不掉,這就是責任。

  對責任的逃避只能帶來更大的責任與壓力。故事中的客戶們因為逃避而最終只能與律師對簿公堂,正反映了責任的這種性質。不管在哪個國家的法律中,自首 總會有一定的量刑減輕,而諸如駕車逃逸,流亡到海外等等的逃避行為,往往會加重情節。蘇聯在卡廷慘案中長期的隱瞞與否認。最終 引起了雪崩一樣的連鎖效應,歷任領導人都不斷的在心中承受著波蘭將士的拷問。這樣鮮明的歷史真相告訴我們,逃避責任不僅帶來的是責任上的累積,還有心理上壓力與愧疚。

  其實,直面自己的責任也許有些許痛苦,但其為個人與社會帶來的價值則非常巨大。卡廷慘案的檔案最終由俄羅斯交給波蘭的,不知多少兩國人民留下了眼淚。對歷史的擔當終換來了國家間的友誼。又比如跪在猶太人墓前的德國總理,他的做法雖不盡為人所固,但這種擔當之風還是消除了民族間長久的隔閡。還有歷史事件中真實存在過的辛德勒,他那句催無數人落淚的“哪怕在救一個人”,至今仍轟鳴作響。正是對責任的擔當,造就了個人、民族、國家的有一次新生。

  承擔責任需要勇氣,需要堅定,但不需你才高八斗;逃避責任帶來一時的安逸,一時痛快,但不會給人一絲回報。而對責任,我們要伸出雙手,敢於承擔。

責任作文 篇2

  總是習慣於上班時在學校外面視力所及的範圍先朝我班遠望,每天清早也總能看到小班長在講臺上領著學生早讀。可今天,前門怎麼還沒有開呢?這可是學生進入初中這大半年來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呀!前門鑰匙是少東拿的,他上次由於發燒不能來校時還提前通知了一個同學去他家取走了鑰匙,他絕對是一個認真負責的孩子。那今天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帶著滿腹疑惑,我匆匆到了校內,把車往車棚一放就三步並作兩步的上樓並準備好了開門的鑰匙。鑰匙怎麼打不開鎖呢?奇怪!這時,少東已經從教室走了出來,並告訴我說:“老師,現在前門的這把鎖不知道是哪個班的'鎖,我們原來的那把鎖還在教室裡。現在門開不開了。”確實,這鎖和我們教室的鎖外形很相似,這樣看的話這把鎖的確應該是哪個班的。既然我們班多了一把鎖,那麼一定會有哪個班少了一把鎖,只是我們班為什麼會多了一把鎖呢?是誰放到這裡了?算了,先不去想那麼多吧,先要做的事情是,挨著這邊的幾個教室看看哪個班少鎖了,之後就用他們的鑰匙把我們前門儘快開啟。可轉了一圈,沒有發現哪個班少鎖,只看見某班似乎有一把鎖換過。既然這樣,那就準備撬鎖,總不可能不開前門吧。我一面求助蔣老師,一面到班查問鎖的來源問題。

  叫來了段夢傑(昨天值日生的一號),“你昨天在哪拿的這把鎖?”“我也不知道,昨天不是我鎖的門,是王偉(二號)。”叫來王偉又問同樣的問題,他也不知道,他說是王萍(三號)鎖的門。王萍來後才說:“這鎖是在我們教室外面的窗臺上拿的,它當時也是開著的,我以為是我們班的鎖,我就鎖上了。”“我們班平時前門的鎖是在哪個位置放的?”“教室裡面的窗臺上,不過我昨天在教室裡面的窗臺上沒有找到鎖。我就以為是誰放到外面了。”“前門的鎖還有一個位置——門後,你看了沒有?”“沒有。”“那你知道這把鎖是誰放到外面了嗎?”“不知道。”後來李明突然想起來什麼,就趕快給我說:“老師,這鎖是蔣老師放到這兒的。”原來是昨天我們開例會時,蔣老師在西邊看見了一把開著的鎖,又見我們班的門上沒有掛鎖(好多班的鎖都是在教室外面鎖著的),就以為是我們班的鎖,所以放到那裡了。

  事情似乎結束了,但這把鎖卻暴露出來我們班還存在有一定的問題:

  第一,值日生沒有盡職盡責,雖然掃地、倒垃圾、關燈、關電扇、關窗、鎖門等一系列工作好像都做了,但一號責任意識不強,忘了自己應該是最後的離開者,也沒有按照我們的分工去做。室內值日我們一二三四號都有非常明確的分工,一號是抹窗臺、玻璃、先鋒照、講桌,之後是倒垃圾、鎖門(一號去倒垃圾時,室內留守的人同時整理室內的關窗等問題)。但昨天一號將鎖門這個問題拋給了二號,又被拋給了三號。

  第二,三號遇到問題不知道多思考。我們平時的鎖就從來沒有在外面放過,並且我們解釋過我們不在外面放的原因,還專門強調過在室記憶體放的地點。那我們今天怎麼會平白無故的放在外面呢?

  如果我們的責任意識能再強些,我們的頭腦能再多轉動些,類似的問題就一定不會發生!

責任作文 篇3

  “外面有人嗎,快來幫幫我!”說話的這位老人不是別人,正是我的曾祖母。

  “曾祖母,有什麼事呢!”我三步並作兩步地跨到她面前,緊緊地握著她的手。“口渴,幫我倒杯水吧!”“老佛爺,您稍安勿躁,小的馬上辦。”我朝著她扮個鬼臉,曾祖母也不忘打趣,“沒個正經。”

  曾祖母已過耄耋之年,時光無情地奪走往日迷人的黑髮,給她戴上了滿頭銀髮。她生活不能自理,住在我家,爺爺、奶奶、姑姑對她是百般照顧。爺爺怕她上廁所不方便,給她買了多功能坐便器;姑姑怕她著涼,給她買來了溫暖的蠶絲被;爸爸媽媽變著花樣給曾祖母買好吃的。而我呢,總會在出其不意的時候,偷偷探望她老人家,陪她老人家聊聊天,逗逗她,表表孝心。

  有時,奶奶為了照顧曾祖母,偶爾將我“冷落”,我很是嫉妒,但很快釋懷。

  那是一個上午,我揹著書包踏進家門,看見奶奶獨自忙碌的身影。“奶奶,今天中午吃什麼?”“小饞貓,就知道吃,我正在煮你曾祖母的最愛——米粉湯呢!”我不滿地嘀咕著:“曾祖母愛吃,我可不愛吃?”奶奶笑了,輕輕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說:“曾祖母是家裡的寶,你也是家裡的寶,沒有曾祖母,哪有我們呢?我們都得孝順她,是不是呢?”一句話,把我堵得啞口無言,算了,曾祖母平時這麼疼我,常把好吃的留給我,咱也學學孔融讓梨吧!

  最讓我難忘的是曾祖母九十大壽那天,幾乎所有的親朋好友都來給她老人家祝壽,大家臉上掛著微笑,曾祖母也是滿面春風。午飯過後,我們推著蛋糕,一起為曾祖母歡唱生日歌。忽然,門口閃過一個身影,定睛一看,是二伯!二伯小心翼翼地給曾祖母佩戴上了金手鍊和金戒指等生日禮物,曾祖母喜極而泣,聲音顫抖地說:“別破費了,你們能陪我比什麼禮物都好……”

  那一刻,我在想,曾祖母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為,她有子孫陪伴,有那麼多人關愛他,孝敬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