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木蘭詩> 探究《木蘭詩》的思想性

探究《木蘭詩》的思想性

探究《木蘭詩》的思想性

  《木蘭詩》描寫了一個光輝的女英雄形象,一位巾幗英雄形象。《木蘭詩》的出現,木蘭形象的出現,有巨大的歷史和社會意義。《木蘭詩》像一切民歌一樣,也充滿著樂觀主義精神。

  探究《木蘭詩》的思想性

  一、《木蘭詩》的社會現實特點

  這首詩產生的時代,大概是在北朝的西魏或較前些的北魏。這一時代的社會現實有以下特點。

  1.當時是封建社會,無論南朝或是北朝都有整套的束縛勞動人民――尤其是勞動婦女的封建禮教。

  2.當時戰爭頻繁、兵荒馬亂,在殺場被戰死的、被屠殺的、被折磨死的,當然都是百姓。

  3.當時的賦稅、徭役,特別是戰爭徭役極為苛重,民不聊生。總之,在這樣的時代中,《木蘭詩》刻畫了一位巾幗英雄形象。

  二、木蘭的英雄形象

  1.木蘭是一個“當戶織”的勞動婦女。在父親年老、小弟年幼都不能去服兵役的情況下,她依然冒著雙重危險―喬裝可能被識破的危險和被戰死的危險,以人道主義精神和自我犧牲精神,女扮男裝,代父從軍,保全了年老的父親和年幼的弟弟。從這一行為可以看到木蘭的捨己為人和勇敢、堅毅的優秀品質,體現在一位勞動婦女身上,尤其難能可貴。

  2.“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就在這麼緊張的形勢下,萬里行軍,到了苦寒的邊塞,參加了長期的慘烈戰鬥。經過十年征戰,她終於勝利歸來。這更是木蘭的非常勇敢,非常堅毅的優秀品質的突現。

  3.木蘭凱旋歸來後,“不願尚書郎”,只願“還故鄉”,這同樣是英雄行為,充滿勞動人民的驕傲,蔑視封建社會很多人夢寐以求而惟恐不得的東西――做官,大大高於那些多滿腹詩書的人們。木蘭回家後,她很快換上女裝,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也絲毫不覺得自己是了不起的英雄,只認為自己還是一個和過去一樣的普通婦女。“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這一切,她覺得多麼熟悉,又多麼平常!這都表現了一位勞動人民英雄表裡如一、質樸謙遜的本色。

  三、《木蘭詩》、木蘭形象出現的意義

  《木蘭詩》的出現,木蘭形象的出現,有巨大的歷史和社會意義。在《木蘭詩》以前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不是沒有用肯定的、讚美的態度創造出來的正面的女性形象,但創造出這樣出色的勞動人民的女英雄形象,並當成和男人相同甚至超過男人的英雄來歌頌,就我們接觸到的資料,不曾有過。木蘭形象的出現,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文學作品中是第一,顯示了勞動人民樸素的男女平等觀念。這在客觀上,是對以男性為中心的封建社會的一個抗議。這種抗議,即使還比較微弱,但它是最先出現,因而仍然是十分重要、十分可貴的。

  木蘭形象的描寫令人信服地揭示了這樣的生活真理:木蘭是女人,是一個具有崇高的精神品質的女人,她沒有任何脆弱的一面;她能夠完成最艱鉅的工作――包括百戰沙場那樣的當時人們一向認為女人不能夠做的工作;她還是在缺乏一般條件(還得女扮男裝)的情況下擔任這項工作,而且完成的比男人更好。這不是向封建社會的男性中新的思想投出了結實的一槍嗎?

  人民創造了木蘭的形象,也是把她當作勞動人民的代表。那時的勞動人民都是被壓迫被剝削的,木蘭的形象顯示了她們對社會對時代的願望和要求,也表示了她們對社會對時代的抗議。木蘭形象的創造帶有浪漫主義的傳奇色彩,但思想情感是健康的,這樣的創作方法基本上是現實主義。從木蘭形象中顯示出來的勞動人民的願望要求和抗議,是深深的生根於現實。木蘭要求勞動,她回到家中即可恢復了原來的面目,這表明她對原來的勞動生活的熱愛;完全可以想到她又將不倦的“當戶織”了。木蘭要求過和平生活,她希望父母兄弟姐妹團聚;在戰爭結束後,她什麼都不要,只要求有“千里足”儘快的送她“還故鄉”;她愛家鄉的親人,她愛家鄉的和平生活。木蘭從軍是為了代替年老的父親,為了爭取和平勞動的生活。

  《木蘭詩》充滿著樂觀主義精神。民歌的.優良傳統在《木蘭詩》中得到很集中的體現,可以說它是勞動人民生活理想勝利的喜劇。《木蘭詩》的開頭急劇,的確是令人憂慮,但這是真實的揭示了木蘭那種“腸一日而九回”的精神狀態,使人更加深刻的體會到她的代父從軍行為的難能可貴。“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在這裡,我們體會到的是那種類似“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慷慨悲壯的意境和氛圍;而這些顯然正和那些“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的描寫一樣,都是為了襯托木蘭的慨然離家,戰勝酷寒“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那種的英雄氣概的。正是這些描寫使我們特別鮮明的感受到木蘭那種慷慨、悲壯、勇敢、堅毅的精神狀態,至於描寫木蘭回家的快樂、熱鬧的場面就更不用說了。

  拓展閱讀:《木蘭詩》故事

  《木蘭詩》是一首長篇敘事詩歌,代表了北朝樂府民歌傑出的成就。它的產生年代及作者不詳,一般認為,它產生於北魏,創作於民間。

  《木蘭詩》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勳,回朝後不願作官,但求回家團聚的故事。詩中熱情讚揚了這位奇女子勤勞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英勇戰鬥的精神,以及端莊從容的風姿。它不僅反映出北方遊牧民族普遍的尚武風氣,更主要的是表現了北方人民憎惡長期割據戰亂,渴望過和平、安定生活的意願。它對木蘭的謳歌,也衝擊了封建社會重男輕女的偏見。它“事奇詩奇”(沈德潛語),富有浪漫色彩,風格也比較剛健古樸,基本上保持了民歌特色。

  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方面,《木蘭詩》很有特點,對後世也有深遠影響。詩中用擬問作答來刻畫心理活動,細緻深刻;用鋪張排比來描述行為情態,神氣躍然;而運用精練的口語,不僅道出一個女子口吻,也增強了敘事的氣氛,更顯民歌的本色。唐代大詩人杜甫《草堂》詩抒寫遷居草堂的歡欣情景,明顯汲取了《木蘭詩》描述全家歡迎木蘭歸來的表現手法。至於元稹《估客樂》“出門求火伴,入戶辭父兄”,以及白居易《戲題木蘭花》“怪得獨饒脂粉態,木蘭曾作女郎來”,可以看出《木蘭詩》在中唐已經膾炙人口。

  木蘭的故事深入人心,廣為傳頌。據《太平寰宇記》載,黃州黃岡縣(今湖北黃岡)有木蘭山、木蘭鄉、木蘭廟。據地方誌所載,在今安徽亳縣、河南商丘、河北完縣等地,都曾立廟奉祀木蘭。直到今天,舞臺銀幕上的木蘭形象仍然激勵人們的愛國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