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後感> 追憶似水年華讀後感(精選24篇)

追憶似水年華讀後感

追憶似水年華讀後感(精選24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追憶似水年華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追憶似水年華讀後感 篇1

  《追憶似水年華》是一部回憶體的長篇小說集,收入了法國作家M·普魯斯特的數部長篇小說。不僅是一部充滿社會生活氣息的優秀作品,同時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堪稱法國傳統小說的經典之作。

  小說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家境富裕而又體弱多病的青年,從小對書畫有特殊的愛好,曾經嘗試過文學創作,沒有成功。他經常出入巴黎的上層社會,頻繁往來於各茶會,舞會,招待會及其它時髦的社交場合,並鍾情於猶太富商的女兒吉爾伯特,但不久就失戀了。此外,他還到過家鄉貢柏萊小住,到過海濱勝地巴培克療養。他結識了另一位少女阿爾伯蒂,發現阿爾伯蒂同性戀,便決心娶她為妻,以糾正她的變態心理。他把阿爾伯蒂禁閉在自己家中,阿爾伯蒂卻設法逃跑,於是,他多方打聽她,尋找她,後來得知阿爾伯蒂騎馬摔死。在悲痛中他認識到自己的稟賦是寫作,他所經歷的悲歡苦樂正是文學創作的材料,只有文學創作才能把昔日失去的東西找回來。

  他不僅再現了客觀世界,同時也展現了主觀世界,記錄了敘述者對客觀世界的內心感受。作者感興趣的不是敘述故事交代情節和刻畫人物形象,而是抒發自己對某一問題的感想和分析。例如,敘述者參加了蓋爾芒公爵家的一次晚宴,這使他長期以來對貴族幻想頓時破滅,他意識到過去對他有魅力的只是名稱,而不是真實的世界。

  普魯斯特用他的筆將他心中的憂鬱用時間當線,用回憶作針織成了《追憶似水年華》。他其實是一個敏感的人,一個小小的傷害在他來說就是無法承受的痛苦。它減淡為一種若有還無的愁思,相反卻更能令人魂牽夢繞。時間在你的血管裡流動,把一切已過去的或還未發生的迴圈到你的心——我們普通人依賴著它來生活,而普魯斯特聽到了心跳的聲音。

  追憶似水年華讀後感 篇2

  《追憶似水年華》的興起,標誌著法國傳統小說的中介和現代小說的興起,因此馬塞爾·普魯斯特也被稱為不世出的法國作家。《追憶似水年華》是作者馬塞爾·普魯斯特窮盡一生所著的一個鴻篇鉅製。它運用敘述性的語言為廣大讀者營造了一個又一個堪稱完美的意境,作品的文字靈動,藝術技巧高超,對於生命的體察細緻入微,人物形象塑造堪稱經典,甚至還有全新的寫作模式——裂變式描寫,這些都是構成這部傳世不朽之作的必要元素,缺一不可。

  本書的內容我只讀了前面的一小部分,但是卻感受頗深。因為我總是會沉陷在極其悠長的對某個人物的描寫裡面而忘了作者是怎麼樣來塑造上一個的人物形象的。有人說,馬塞爾·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之所以留世是因為他那蓋世絕倫的敘述語言。這一點我非常贊同,因為在讀書的過程中深有體驗。作者在文章中的敘述性語言雖然悠長但並非以辭藻華美而吸引人的眼球,但在字裡行間,我們可以充分感受到其語言的詼諧,以及其對文體的嫻熟駕馭能力。這也許與他長期模仿寫作巴爾扎克的作品有關,這使得他筆下的人物無不熠熠生輝,他筆下的人物或俗或雅,或俊或俏,個性十分鮮明。

  從這些語言中,我們可以對馬塞爾·普魯斯特獨特的敘述性語言的魅力窺見一斑。除此之外,馬塞爾·普魯斯特還喜歡用複合式的長句,一個句子中包含有幾個附屬句,冗長與瑣碎也就成了他獨特的敘述語言風格。魯斯特的複合句式由之而構成的一連串從屬句的用途就在於不僅把某一瞬間的內心體驗,而且同時把環境、景色、體驗發生於其中的情勢統統納入一個完整的句子,換句話說,似乎使一個人的內心和外表在同一個時間裡呈現出來。如:“維爾迪蘭夫人面對我們新客人,像德·夏呂斯先生(戈達爾沒有看見他)啦,像我啦,聽到康布林梅夫婦到了,故意不露聲色,不以為然,不動身子,對這條訊息的宣佈不做出反應,只顧同大夫談話,優雅地扇著扇子,操著法蘭西劇院舞臺上一個侯爵夫人假惺惺的腔調說道:‘男爵正是這麼對我們說的……’這對戈達爾來說太過分了。”

  以我貧乏的語言不能總結出馬塞爾·普魯斯特所擅長的敘述性語言所擁有使得無窮魅力,在這裡引用網路上的一則書評中的話來表達對此種語言風格的欣賞和崇拜。這些長句依靠副句的層層相疊和協調並列豎起一棵棵枝繁葉茂而又錯落有致的大樹,呈現出勻稱美麗的框架結構,它們又如瓦格納歌劇中那綿綿悠長的樂句,旋律優美,婉轉流麗,讀來悅耳動聽。長句生動的形象和樂感為所敘事物增添了某種具體形式,使讀者更加便於感受。獨特的敘述語言、人物形象塑造、奇特而美妙的想象、細緻的裂變式描寫等構成一個個生動而形象的小說人物。普魯斯特巧妙地將這些手法嫻熟地運用在《追憶似水年華》中,為讀者們呈現一個“近看一片模糊,遠看光彩奪目”的意境。他的作品就像一幅印象畫,只宜遠觀,只宜意會,如果非分出個一二三來,那就偏離了作者寫作的本意。

  追憶似水年華讀後感 篇3

  讀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緣於蔣勳在細說紅樓夢裡的極力推薦,說是可與紅樓夢媲美的西方最偉大的小說,紅樓夢一般來說半年時間便可讀完,沒想到讀普氏的這本皇皇鉅著便花費了4年左右的時間 — 這應該是此生閱讀時間最長的一次體驗了。普氏絕對是個心靈極其敏感,童心未泯,且思辨及語言能力極強的人,面對他的近乎自傳性的作品,你必須精神高度集中,方可領略其中一二的滋味,就像面對一片輕如鴻毛的白色羽毛,微風吹過,羽毛上的絨絮便紛紛輕輕地顫動,非細心觀察,不可體會絨絮顫動的細微差別,所以非得在非常安靜的情況下閱讀方可 — 我的選擇是在睡前閱讀,在普氏的絮絮叨叨下入眠。否則你根本跟不上作者的節奏,或是因幾百頁的幾乎重複的絮叨所困擾而不得不放棄閱讀 ,但隔不了多時,還是懷念起普氏不時顯露的精彩文筆,便重新拾起,確實是磨練人意志的閱讀,就如爬山,許多時候都是累人且乏味的,然而在不經意間,你就會遇見一個絕美的景緻,令你驚歎不已,然後你又會繼續前行,期待著下次的驚喜,雖然這可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這幾日搜了網上對普氏的評論,都對普氏的這種嘮叨深惡痛絕 — 當然大家都不否定作品的偉大,有的說應精簡到三分之一,雖說也是有道理的,但仔細想來,個人覺得,若你覺得普氏是你喜歡的型別,還是閱讀原文為好,面對如此天才的人物,即使聽他嘮叨幾句,也是有益處的,且此天才人物對你無所保留,在他的敘述中,你可以管窺一個幾乎完整的心靈,那是一個令人目眩的純淨無比的小宇宙,面對它,即使用盡了你所有的智慧,也只能領略其中一二而已,就如攀登那巍峨的高山,即使你僥倖憑藉嚮導的指引下登臨頂峰,然而你對它的瞭解能有多少呢?另外,在慢慢習慣了普氏反覆的敘述中,突然發現普氏的這種敘述與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在細微的差別中體現變化,但比起巴赫,普氏的所敘述的細微差異比巴赫的音樂還要豐富許多,聽巴赫,也許你一個晚上就可以了,看普氏對一件事情的描述,也許就得以月來計算了。

  對他的反覆敘述,也有文說他象印象派的莫奈,個人倒是覺得普氏的敘述象一副濃墨重彩,華麗無比的宮廷式人物畫,絲綢衣物皺褶處的漸變的光線最能體現普氏的風格,神秘,華麗,虛榮,炫耀,空洞,極盡奢華之能事。普氏如幼兒般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他用嬰兒般純淨的眼睛在觀察世界,他憑藉細密的心靈記錄著流動的時間下世界的變化,他試圖把時間下發生的事情(含當時的情緒)進行分割重構,如搭積木般重新搭建他心中的理想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時間消失了,剩下的是一件件重組後發生的事件或情緒,一切是熟悉的,可重複的,沒有意外的童話世界,以此來逃避現實或對抗死亡,這個世界是普氏夢想把時間、物質世界、心智五維空間用有限的文字做一維展開的宏偉企圖,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即使對一個事件的描述即使用幾百頁的描述也是不夠的,導致從整體來看,普氏的作品是不完整的,結構鬆散的,從這個角度看,它是莫奈式的,但從細節來看,莫奈是膚淺的,普氏是深刻的,它是經得起任何智者無盡的拷問,對於這,我不禁想起一次在木心博物館看到的畫,在投影上木心的作品在不停的放大中依然呈現出驚人的細節,這也許也是普氏在追求的目標吧。

  追憶似水年華讀後感 篇4

  讀《追憶似水年華》,是一次美妙的精神漫遊。在一個個寂靜的夜晚,靜靜地走進普魯斯特的世界,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心靈怎麼繁衍、成長為一個闊大幽深的花園。

  《追憶似水年華》是我讀過的所有長篇小說中篇幅最長情節最散漫隨意的一部,它沒有嚴謹的故事,除了馬賽爾以外沒有貫穿始終的人物。但沒有一部長篇小說讓我如此著迷,我彷佛面對一座規模浩瀚博大、結構精緻繁複的宮殿,推開那扇看似平凡的門,發現裡面竟是一個非常奇妙的世界。普魯斯特用其精美、精細和精微構造出了一種博大的氣勢。

  《追憶似水年華》以敘述者“我”為主體,將其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融合一體,既有對社會生活,人情世態的真實描寫,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認識的內心經歷的記錄。除敘事以外,還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議論。整部作品大體以敘述者的生活經歷和內心活動為軸心,穿插描寫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猶如一棵枝丫交錯的大樹,可以說是在一部主要小說上派生出許多獨立成篇的其他小說,也可以說是一部交織著好幾個主題曲的巨大交響樂。

  在小說中,敘述者“我”的生活經歷並不佔全書的主要篇幅。這種回憶表現的是“自我”,是人的內心世界,是人的精神生活。小說大量採用了自由聯想的方式,一物誘發一物,一環引出一環,形成作品意識聯想自由流暢的態勢。在這本小說中,“生命只是一連串孤立的片刻,靠著回憶和幻想,許多意義浮現了,然後消失,消失之後又浮現。”如一連串在海中跳躍的浪花。

  在整個閱讀過程中,我驚訝於作者豐富的學識。書中大量的引述貫穿了整個歐洲的歷史、文化、藝術、文學,更像是一部百科全書或世界通史,令你無所適從,找不到自身歸宿地。正是這樣的原由,使理解的難度大大加大。但是我可以完完全全從另一個方面去接觸它,感觸它,書中到處所流露出的飽富激情但卻倍受壓抑的感情,它甚至令我有種窒息的感覺。

  讀《追憶似水年華》,很自然地讓人想起雨果的話:“比海洋和天空更為遼闊的,是人的心靈。”普魯斯特的生活不算太曲折,生活閱歷也不算太豐富,生活所見也是有侷限性的。他沒有高爾基這樣的坎坷多難的青少年時代,也沒有傑克·倫敦和海明威那樣的傳奇經歷。如果沒有寫《追憶似水年華》,人們在墓地回顧他的一生時大概非常平淡。然而在他的小說中,他把心靈之門開啟,用他不由自主的回憶方式把這平淡的一生寫得曲折而奇妙。心靈的豐富對於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心靈的世界是最神秘也是最浩繁的,天地萬物,都可以包孕在心靈的世界中,變幻無窮,縹緲無際。當然,只有那些才華出眾、思想深邃的藝術家才可能為世人破譯並展現這個世界,而且也僅是這世界的一小部分。

  在普魯斯特看來,人最真實的世界是在回憶之中,因為回憶,人們才感受到時間的存在。而當前的瞬間,卻常常因為有太多各種各樣的考慮而平淡地掠過去了,直到變成回憶之時才顯示出其真實的價值來。而回憶的產生,不是靠對某個細節,某個情景的主動的追憶。而是在某個時候,因為某個微小的感受與昔日所經歷的契合,從這個小小的感受,回憶便自然地展開到面前來。

  此外,作品的結構和語言也極有特色。對於作品的結構,序言裡有一個著名的比喻:“圓拱”。斯萬家和蓋爾芒特家的兩條線索在作品裡發展,最終匯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建築一般的一部家族史。普魯斯特的文字也相當優美,尤其擅長使用比喻,對於各種細小的事物和內心感受都刻畫得具體而真切,即使是中文譯本也不能使其減色。

  總之,要真正領略《追憶似水年華》的魅力,還只能靠親自讀一遍。雖然普魯斯特的文字有時也給人太細緻以至筻碌母芯醯但只要你耐心把它讀完,你一定會有不少收穫的。

  追憶似水年華讀後感 篇5

  讀完了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這本書,這本書花費了我很長時間,因為我一直都沒辦法深刻的去理解這本書的寓意,以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讀後我沉思良久,仍難理清心頭的感覺。

  作者要表達到什麼?書中的人物如:斯萬、夏呂斯、希爾貝特、阿爾貝蒂娜、蓋爾芒特夫人、羅貝、安德烈、奧黛特等到底有什麼寓意?他寫這部書的滋味如何?等等。我腦中的問題纏繞成一團亂麻,理不出頭緒。 作者馬塞爾普魯斯特是20世紀著名的小說家,也是法國意識流作家,這本《追憶似水年華》其實帶有很強的自傳性質,由於作者從小體弱多病,便被“逐出了童年時代的伊甸園”,這也更加使他能專心從事寫作,而《追憶似水年華》中那些出色的心理描寫可能也正源於此吧。《追憶逝水年華》全書以敘述者“我”為主體,將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融合一體,對社會生活,人情世態的真實描寫令我過目難忘。 其次,《追憶似水年華》也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認識的內心經歷的記錄。文中的“我”從一個“非常神經質和過分受溺愛的孩子”不斷成長,漸漸地“意識” 到自己周圍人們的“存在”。而這也正提醒了我們對於自我認識的重要性,一個人無論再卑微,再弱小,首先他不能否定了自己,對自己的肯定才是前進路上最大的動力,因為只有自己才是最瞭解自己的,別人的評論可以影響到我們,但是絕對不能左右我們對於自己人生的判斷,對於人生的每一個抉擇。在若干年後,我們回過頭去,或許會笑自己當初的青澀、莽撞,但是自己所做的決定是絕對不會後悔的,因為了解自己,因為“我”就是“我”。

  作者寫出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法國上流社會的變遷。兩個不可調和的族群——斯萬和蓋爾芒特,最後結合了。矛盾的對立統一在這部書裡得到最好的詮釋。傳統貴族的沒落所濺起的浪花,在這部書中被寫成了美麗而豐富多彩的落日景觀。一曲舊時代文明的輓歌唱過之後,人們還要生活,於是富足的希爾貝特變成了蓋爾芒特家族裡的媳婦。這部書對法國上流社會舊時代文明的全方位的迴光返照式的描寫,讓人很自然地想李商隱的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作者要用回憶的文字無限留戀地再現出來而永存之。我知道作者在詠歎整個族群失去的“似水年華”,難免有些傷感和悲哀。

  這部書的語言極其吸引人,不僅文字極度細膩典雅,而且長長的感性長句帶有典型的普魯斯特風格,讀這部書需要高度集中,心浮氣躁根本融入不了其中的氣氛,一般我都是半夜夜深人靜之際,打著檯燈,聚精會神地讀,這樣才能領會其中優雅的語言和唯美的文字,我讀著甚至敬佩起那些譯者了,因為我看的只是譯文,就已經如此程度了。可想我的文學修養還有待提高。

  讀完這本書,我明白了真正的樂園是已經逝去的樂園,人只有生活在回憶中,對曾經的生活進行加工,再創造,才是真正的生活。我們可以看到在時間的鎂光燈下,斯萬,奧黛特,希爾貝特,聖盧等人細微而又明顯的變化,印證了流逝的時間對人無時無刻的侵蝕。因而“現在”是一個難以琢磨的東西,我們很難把握,很難判斷它的真實程度,只有失去了的東西,才是最真實的,最有意義的。因此我們要把握好能把握的所有,不要讓青春徒留遺憾。

  追憶似水年華讀後感 篇6

  近一段時間,讀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粗粗讀過(洋洋240萬字,夠累的),歎為觀止。若有時間和閒心細讀,玩味之際可能快樂更多。這是一部奇妙的心靈獨白史。沒有緊湊的故事情節,只有滔滔不絕的文字奔湧至眼底,看了上句若不看下句,你猜不出作者會講些什麼;看了上段,下段的內涵你根本就推測不出來。幾乎每句話、每段文字都是美的閃光、都是智慧的標題、都是真知灼見。

  許多地方的文字,並不比人類歷史上那些大哲學家、大思想家的話遜色。這是一部散文式的鉅著。它好象撒滿了五光十色的寶石的草原;草原上有花在開放,有草在生長,有蟲兒在鳴唱,有蝴蝶在起舞,還有陽光雨露,電閃雷鳴,月輝彩虹。細看,在陽光下在草叢中隨處可見寶石的閃閃爍爍。那是真的寶石,可他們象小石子一樣多、一樣不起眼。若沒有陽光的映照,則看不見他們的閃光,還真不把它們當人間瑰寶看待。這陽光不是別的東西,而是讀者的會心一笑或拍案一嘆。而這些寶石也不是別的東西,而是作者隨筆寫的一個詞或幾句話。這詞之精彩、這話之絕妙,不看想象不出來。

  普魯斯特對文學、美術、雕塑、音樂、建築、美食、時裝等高雅之物的欣賞知識達到專業人士的高度。普氏尤會描繪大自然的美麗和上流社會的男女心理活動。他筆下的少女和鮮花一樣,自然而生動,敏感而嬌美。他對人類的友情、親情、愛情之體驗之細膩,描述之細緻達到空前之高度。他筆下的天空、大海、山坡、田野、教堂等美妙絕倫,變化莫測。我尤其喜歡他在乘車旅行時,透過車窗對沿途看到的風景之美的描寫。

  現實中,我也喜歡在乘火車時欣賞沿途的大好河山。可我的文筆之笨拙,難再現真實的風景之美的萬分之一。普氏一代大家,那文筆就不同了。他能為大自然增色添彩。他對旭日和落日的描寫我也讚歎不絕。紅日初升的天空與落日的時分的晚霞被他的筆描寫成天堂的景色。有趣的是,他很少描寫滿天繁星和月光皎潔的文字——我猜想這是因他身體不好,夜晚不大出門有關吧。普氏的文筆非常優美。

  有的地方則是不露聲色的幽默,語句或辛辣或俏皮。作者對上流社會那種無聊空洞而奢華的生活隨時隨地加以冷嘲熱諷。他常常將某個實物東西當成有知覺、有思想的生命之活物來寫,這頗符合佛家的萬物平等之原則。他筆下的對話能非常逼真地再現書中當時當事的氣氛和人物的背境。這些由書中人物說出來的原話是作者隨心所欲地插進來的。由此可見作者的記憶力之強!有些地方,對於社會、人性的哲學議論有盧梭的風格。對於大自然風光的描寫則有《瓦爾登湖》的影子——亦或反之;與《獵人筆記》迥異。

  普氏筆下的少女都是一些天真爛漫而又不乏任性的精靈。他們的一舉一動,一嗔一笑都展現出其純潔心靈之海的波光豔影。有些女孩還喜歡惡作劇——淘氣而又不失節制。他們都是天堂的使者,所以她們臉上都洋溢著陽光。她們也是海的女兒,因此她們在蔚藍的海灘邊追逐浪花,那麼投入、那麼快樂。我能從這些女孩身上看到郝斯佳的影子亦或林黛玉的遺風。我想每個少女——哪怕最平凡、最鄉氣——也能成為作家或畫家筆下的藝術女神。如果能真實地再現這個女孩的肉體和精神之美,我們會發現這種美中的率真與隨心所欲。

  小女孩的美隨時隨地靈光—現又轉瞬即逝——連她自己也意識不到適才美神親吻了她。一旦她意識到這種美對人的誘惑,而想透過各種手段固定下來,儲存起來時,少女已墮落成交際花了。但凡自然之美是不能參有人之意志的刻意。自然就是自然,如同生命、如同日月星辰、青山綠水。普氏深得其趣——他以高出女孩們的智慧與敏感與她們一塊遊戲,以便欣賞之、享受之、影響之。他以此為樂、亦以此為業。若不是寫出這部驚世之作,他的生活,我們可以認為是曲型的紈絝子弟的空虛無聊的人生遊戲。女孩們老了,但其妙齡年華卻在普氏的筆下復活,這於人類之精神文化多麼有意義!

  我想普氏的創作生活定然不象路遙創作《平凡世界》那樣“苦行僧”吧。普氏下筆萬言,恣意汪洋,隨心信筆,為所欲為。我看起來卻非常累。拿此書當小說讀那是笑話,只能當散文讀,最好是當哲學著作讀。那種閱讀時的快感全來自閒而又閒、靜而又靜的時候。要想讀的“過癮”,最好找《基都山伯爵》和《紅與黑》之類的快意恩仇的書來讀。說到進入人的內心世界去“探險”,“洗滌”人心,則找《追》來讀不錯。我以為梭羅的《瓦爾登湖》與《追》是同一類書。普氏是靠精雕細刻人物的心路歷程,來展現人間真善美和假惡醜的。在普氏所寫的人物中似乎沒有一個是我所傾心欣賞的。勉強說一個,我選安德烈。這個女孩聰明高貴、機智靈活;另外還非常大度和善良。

  我向往的是普氏筆下的海洋、小鎮、山坡、田野。我對普氏所描述的教堂尤為感興趣。普氏從建築美學的角度來描寫這些教堂,我則更願去親身感受教堂裡的宗教氛圍和《聖經》有關的文化內涵。我最想去的不是那些大都市中游人如織的著名教堂,而是安靜肅穆的小鎮教堂。這種教堂最貼近上帝,也最能代表教徒之虔誠。我也想聽聽普氏醉心的那段音樂——看看是如何地動聽迷人。普氏筆下的貢佈雷是一個迷人的小鎮。該鎮的真實名字為伊利耶——系普魯斯特父親的故鄉。浪漫的法國人現在已將此鎮取名為伊利耶——貢佈雷了。鎮上有小說中的飯店、點心、餐館、雜貨店等實物招待遊客。因此,你根本分不清哪是現實,哪是普氏虛構。

  有人說,人們的情感中有兩種幸福觀的辯證法:一是讚歌形式,一是輓歌形式。一是現實的前所未有的極樂的高峰;一是永恆的輪迴,無盡的追懷迴歸太初,迴歸最初的幸福。在普魯斯特看來,正是幸福的輓歌觀念——亦可稱之為伊利亞式的——將生活轉化成回憶的寶藏。普氏把“沒有要點的故事”寫得“興味盎然”,其實是在普普通通的故事上,透過回憶之手塗上了空靈的五光十色的彩粉。人的回憶是奇妙的魔術師,能將一件小事,一段小曲,一幅小景憑空變成意味深長的啟迪,美妙無窮的享受,絢爛多姿的天堂花園。有人懷疑這些幻化後的瑰寶是否真實時,普氏理直氣壯地說是真的,我的回憶告訴我就是這個樣子。

  再說,哪部偉大的小說不是回憶錄?世間一切都變幻無常、流轉不定,惟有人的記憶是永恆的。誠然,一個人若只能在回憶中再現過去的美好時光,那隻能是“迴光返照”,只能算是月光似的沒有溫度的熱情,只能算是輓歌了。這表明我們得人生開始“往回走”——回到我們來得地方,回到我們本來之所——我們走在思想情感的歸途。這種回憶的滋味雖甘美,必定還夾雜憂傷與哀婉——所謂“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普氏的七卷鉅著,幾乎每一行,每一段文字都是清暢哀亮的輓歌,都是凋謝之花——“飄落風塵,雖有悲意也從容”。讀著讀著,會有這樣的感傷:哦,這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難有身臨其境之感。這都是些美麗的花朵,可惜都沒有結果。有些刻薄的讀者會說:切,這都是普氏老了不能動了,躺在床上的意淫。當然,我會問一句:是嗎?

  追憶似水年華讀後感 篇7

  為什麼我會選擇這本書來讀呢?也許是因為那六個字,那深深嵌進我內心深處的逝去的年華,教我無法轉移視線。這本書我其實並沒有讀完,所以這篇文章可以暫且算為它的“讀中感”。普魯斯特睿智的思想在我頭腦中不斷反射和共振,讓我的心裡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惆悵。這一切的根源,在於兩個詞:“時間”和“回憶”。

  《追憶逝水年華》是一部與傳統小說不同的長篇小說。全書以敘述者“我”為主體,追憶逝水年華將其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融合一體,既有對社會生活,人情世態的真實描寫,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認識的內心經歷的記錄。除敘事以外,還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議論。整部作品沒有中心人物,沒有完整的故事,沒有波瀾起伏,貫穿始終的情節線索。它大體以敘述者的生活經歷和內心活動為軸心,穿插描寫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猶如一棵枝丫交錯的大樹,可以說是在一部主要小說上派生著許多獨立成篇的其他小說,也可以說是一部交織著好幾個主題曲的巨大交響樂。

  在小說中,敘述者“我”的生活經歷並不佔全書的主要篇幅。這種回憶表現的東西是"自我",是人的內心世界,是人的精神生活。這種表現大量採用了"自由聯想"方式,一物誘發一物,一環引出一環,形成作品意識聯想自由流暢的態勢,這就是意識流小說的基本特徵。因此,這部小說成為意識流小說的先驅,並宣告了"意識流小說"文學流派的形成。

  作者透過故事套故事,故事與故事交叉重疊的方法,描寫了眾多的人物事件,展示了一幅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法國上流社會的生活圖景。這裡有姿色迷人,談吐高雅而又無聊庸俗的蓋爾芒夫人,有道德墮落,行為仇惡的變性人琉斯男爵,有縱情聲色的浪蕩公子斯萬等等。此外,小說還描寫了一些於上流社會有關聯的作家,藝術家,他們大都生前落魄失意,而作品卻永世長存。小說還描寫了一些下層的勞動者。《追憶逝水年華》這部長篇鉅著透過上千個人物的活動,冷靜,真實,細緻地再現了法國上流社會的生活習俗,人情世態。

  普魯斯特用他的筆將他心中無限的憂鬱用時間當線,用回憶作針織成了《追憶似水年華》。我翻閱著,深思著,聽到了歲月裡屬於我們的心跳聲。

  追憶似水年華讀後感 篇8

  終於讀完了《追憶似水年華》,掩卷的剎那,時間會停留麼?而我心中為你奔湧著的情感卻無法停息,如水的節奏在寒冷的冰層下繼續潛流著,帶著散漫的心意用文字為你編織一件件暖衣……

  多想用簡短濃郁的詩歌為你而舞,可我害怕它如火的猝然,不,我要小心的將情感緩緩地衍生在你的時間裡,不讓你有絲毫的負重感,輕鬆上陣,在你的夢想之路上英姿颯爽,只希望我為你編織的暖衣能在你的胸懷留下一點點瘙癢和溫情……

  普魯斯特用晚年的寂寞寫就了一部偉大的充滿詩意般的作品,他是在時間抗衡,同時用在留住那些美好的時光,重現生命華美的篇章。而我卻想和你一起飛翔時間的前站,用追憶的目光細細記錄下一寸又一寸的光陰,為我們共有的暗潮建造一座崖岸,讓每一個月滿之夜,任我們歡愉的潮水盡情的拍打戲耍……

  整部書是一個無比寬廣的花園,而其中的每一節文字都是一個精妙的角落,隨意翻到哪一頁,都能找到你所讚歎不已的精妙文字。這就是本書的奇妙所在,浩瀚之中不失之於細節,天馬行空而自有節奏。

  這樣的書,可以一遍又一遍地讀,每一次讀起,都會有新的收穫,體會到新的精妙之處,這就是經典的魅力。

  看到書名時便想起很多,那些人和事一股腦兒堆積眼前,形形色色,分辨不清。這本書是我喜歡的,正在讀的,永讀不完,它太長,又有意思,你也別想著摸清它輪廓。裡面的故事像穿越多年發生在身邊,不由自主把周圍人紛紛對號入座。記起《小王子》裡的話“那時太小,還不懂得如何去愛她”,又講到“我不知道我怎樣才能走進他心裡,不知何時才追上他的思緒,再一次和他一起向前走”,而哈姆雷特臨終前對摯友說,我死了,你還活著,把我仇恨的緣由讓那些不知的人知曉,並且他又重複一遍,你若真的愛我,就在這嚴酷塵間,將我的事情傳揚。

  當我再把已知的回憶,光怪陸離的故事,同引人深思的話相聯絡,我發現這種感情如黃沾所描繪的少年故事“你愛談天我愛笑,又帶一點惘,那是我們落魄美麗的天堂”。這種純粹也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述“悲劇主人公之所以陷入厄運,不是他們為非作惡,而是他們犯了錯誤”。往往,這種錯誤是心智所致,是必然,而且這種錯誤讓我們在成長過後回首,不至於驚呼少年時一無所有。想起我們在追憶,卻永遠趕不上它的腳步,不明白它在說些什麼,卻每次都在想著自己的事,跟著故事片斷的發展,奇妙的組成了關於只屬於自己的似水年華。不知道,要用多久,去追憶似水年華?

  追憶似水年華讀後感 篇9

  這是第一部我看完覺得它是一部電影的電影。

  儘管它什麼也沒講。

  可是當電影結束時,我想它是一部讓我產生共鳴的作品,它深深地吸引了我,因為,在最後的樂聲響起時,我只有一種“追憶似水年華”的心情。

  然而我並不是一次性看完的,但它意識流的表現,即使是160分鐘不間斷地觀看和我兩天斷斷續續地看完是沒有太大區別的,因為它沒有情節,或者說,它不需要情節,當整部作品的主題是一個多情之人的追憶時,它無須邏輯。

  我沒法找到一個安靜的環境來仔細欣賞這部影片,於是,我在樓上裝修,樓外放炮,對面造樓的喧鬧聲中,看完了它,心情卻無比平靜,這是它由內而外安撫我的,我一開始也沒有想去了解其詳,只是想去感受,那份朦朧落寞的氛圍。

  影片鏡頭的轉換,架構的設計,人物的對白,音樂的留白,每一點都在契合追憶。尤愛整部電影的各式鏡頭,如此精妙而恰到好處,隱喻的嫁接也相當自然,卻又能被捕捉,然後輕笑一聲,隨它而去。

  它一言不發地顛覆了我對電影多年的偏愛型別,我想過去的我不會耐心看完整部作品的,就像我讀不完整套的《紅樓夢》和《源氏物語》,它們與書作《追憶似水年華》一樣鉅製冗長,它們都表現繁華落幕的荒涼無力,特別是在短暫的歡樂和熱鬧的襯托下,有種置身事外的離開感,是被動的隔絕,但是卻沒有了曾經的恐懼。

  看完電影,讀完書,並不是最終目的,真正可以作為一個階段的結果的是自己的體悟,所以不在乎這體悟有多少內容或者意義,它已經真切融入了我的生命,沒有任何聲響,沒有任何預兆,這般低調動人,而將在我的追憶中無限延展和閃回。

  追憶似水年華讀後感 篇10

  “社交界就是這樣,大家都看不透對方,都不跟對方說自己想說的話,不過生活到處都是這樣。”這句話是德·蓋爾忙特夫人對德·弗羅貝維爾先生說的,十分苦澀,但又千真萬確。

  對於社交界,“任何作者對自己的人物都不像他這樣既冷酷無情又心慈手軟。”他的朋友雅克·波雷爾說,“他把人物像兔皮那樣翻過來,但他首先是狂熱愛戀,然後這些被人詛咒的人物在他筆下突然具有其高大的身材,他們如同被愛慕者用手抱著。”

  普魯斯特對一些人和另一些人的怪癖迷戀,他寫下的關於愛情、友誼、慾望、嫉妒、喪失以及記憶的文字,到現在的時刻,我們仍然感到我們自己也處在跟一百年前的普魯斯特年代相同的時代。

  我們也被那些情感所感動和困擾,我們也迷茫,也被誤解,我們也會在不經意間傷害了我們的朋友、戀人和親近的人。我們也希望被別人尊重,也想踏進更高一級的圈子,我們也表現出對文學,對繪畫和音樂的喜好,我們也曾經裝高雅,跟人辯論尼采,探討叔本華,對波德萊爾的詩也得評論一番。我們對一切好像感興趣的事物和人,總想要跟交談者,辯論一下高低,有時話不投機,互相抬槓,甚至惡語相加。

  我們總是想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別人的思維裡,我們能改變的只是我們自己臆想,別人怎麼想怎麼做,那是人家自己的心,你無法改變,只有在他想跟你交流的時候,你才能參與到別人的思維裡去,而且,你絲毫不能影響和改變別人的看法,有時即使他表面同意你的看法,那可能是他顧及你的面子怕傷害你罷了,從內心他可能還是不同意你的想法。

  我們想擴大自己的社交網路,但我們又擔心和害怕進入,怕傷害別人,更怕被別人誤解。有時我們在朋友圈裡發一些具有明顯主張和輿論看法,如果文章本身就有某種道德傾向的話,你就很有可能讓你朋友圈的看到這篇文章的人,似乎感到你發這篇就是衝著他而來的,這時你很有可能對此一無所知。這就是造成我們互相誤解和傷害的根源,當然這是發生在我們互相熟悉而且彼此之間有一些瞭解,而且總是默默地互相關注的比較親近的人之間,對於那些熟悉的陌生人,你發任何文章,他從來都不會看,即使看他也不會絲毫想起你的存在,說到底,他就不是你的圈內人。

  所以,社交之人,一定要三觀一致,同樣的興趣愛好,差不多的看問題的認識能力,經濟能力社會階層不能懸殊等等。

  社交是有進入門檻,像讀名校那樣,對人的一生的定位起到非常重要的影響,它決定了一個人生活的寬度,並在無形之中同樣影響了下一代人階層定位。特別是在當下,人情社會越來越被經濟庸俗化的時候,那些以前單純的社交圈,門檻越來越高,大多數的人們如今只能在網上追尋那些虛幻而不可及的微信朋友圈了。

  追憶似水年華讀後感 篇11

  七卷本《追憶似水年華》,閱讀這套書是個大工程,我只買了第一部《在斯萬家那邊》。很多評論說這本是整套書最好的。目前已讀80多頁,雖然少,但有話想說,也大致簡單瞭解了普魯斯特的敘事風格,文字特點。

  追憶似水年華,有譯者也翻譯為尋找逝去的時間。

  作為一個家境優渥,一直生活在上流社會的人,普魯斯特自小衣食無憂,但體弱多病,性格內向,敏感多思。

  首先,他的文字裡沒有生存層面的展示,完全不涉及錢,艱難,謀生等等普通人一輩子也搞不定,一睜眼就需要面對的東西。

  也許是他自動過濾了這些,也許他主動選擇不看,不聽,不思考。他只表現時間、生命、親情帶給他的美好和感動。

  不得不說,面前攤開的書上,有著世上最美好而冗長的散文體文字。但美好需要慢慢感受,冗長卻是首先要面對的。初看,說囉嗦一點也不過分。舉例如下:兒時,家裡來了客人(斯萬),母親讓作者去睡覺,匆忙之中忘了和他親吻道晚安。普魯斯特輾轉難眠,先是讓女僕給母親捎去一張字條提醒,又翻來覆去東想西想。意識流手法,就這麼一件小事,足足寫了好幾頁。還有小瑪德萊娜蛋糕配茶水的描述。從蛋糕就著茶水下肚的瞬間,味覺,感覺,知覺……全回來了。又是洋洋灑灑好幾頁。

  我的感慨,在普魯斯特這裡,時間慢下來了,它不再奔跑不息,消失如風。一天,一小時,一分鐘,一秒鐘。再將它們置於顯微鏡下,放大無數倍,當你一點點去審視,我想時間原本的樣子,就是普魯斯特所描述的。時光安靜,瑣碎美好,這也是生命原本的性狀吧,只是這種感覺與我們隔膜太久。讀普魯斯特的文字,療愈煩躁的一劑良藥。只是要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否則讀不下去。

  追憶似水年華讀後感 篇12

  第一次看到這位20世紀法國最偉大小說家的照片時便被那突兀的眼神震懾了,更讓人吃驚的是那雙發現生活發現文學的大眼睛背後腦中擁有的豐富想象力與文學稟賦。我雖有幸地拜讀了他投入畢生精力而創作的這部作品—《追憶似水年華》,卻並不敢說讀懂了這本書所傳達的真諦,只能說是從那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慢慢地得到了不少地感悟。

  其實最開始自己都沒有讀它的勇氣。面對這部對20世紀中後期文學尤其是現代派文學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的鴻篇鉅製,我膽怯了,這種強大的文學氣息與繁多的文字讓我變得不知所措,所以從網上找來電子版一點一點讀,卻很快便沒有了耐心。我也終於明白了為什麼它是一部與傳統小說不同的長篇小說。

  這部書以“我”為敘述主體,並不是描寫或者講述一個或幾個感人或富有真理的故事而是將其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融合為一體,將社會生活、人情世態真實的進行了描寫,除了敘事以外還寫出了許多自身的感想和議論。雖然整部作品看起來到並不像一般小說一樣有表現小說主題思想的主要人物,清晰完整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的情節,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也並不特定卻是作者的一份自我追求、自我認識的內心經歷的記錄。它大體以敘述者的生活經歷和內心活動為軸心,穿插描寫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猶如一棵枝丫交錯的大樹,可以說是在一部主要小說上派生著許多獨立成篇的其他小說,也可以說是一部交織著好幾個主題曲的巨大交響樂。

  說實話光是看譯本就已經很困難了,若不是在特定的氛圍中很難有耐心去讀下去,抱著只是簡單看“熱鬧”的心態,去讀那些為文字也被那豐富的思想所感染。普魯斯特開篇便用很大篇幅來描述小的時候自己對臨睡前母親那一吻的依賴與渴望,由此延伸出的許多細節雖干擾了我的思維卻深刻的理解那個孩子敏感、渴望的心情。隨後展開的一幕又一幕故鄉貢佈雷,貢佈雷的街道、姨祖母的怪癖、貢佈雷的鐘樓;還有他和希爾貝特的愛情、期萬對奧黛特的痛苦糾纏無可奈何的愛,還有在巴爾貝克的海灘上見到少女怦然心動的思慕……這一個又一個隨著作者眼之所見而展開的小故事中的動作、談話、人物的裝扮、一句話引起的思緒萬千、一個景物引出的論述一層深似一層的哲理性的思考無一不打動我的心並在思想與心靈的深處引起共鳴與深深的認同感。

  文中透過“我”一個“非常神經質和過分受溺愛的孩子”追憶自己的“緩慢成長過程”, 漸漸地“意識”到自己周圍人們的“存在”。雖然中間很多追憶讓自己暫時忘記“我”到底是由哪些事情幻想到這裡的,到細緻跳躍的描寫卻讓人深入其中不能自拔。想想自己,曾經老師逼著寫日記的時候都覺得是負擔如今更沒有什麼肯耐下心來回憶曾經的自己,曾經的他們。“追憶”原來是這麼美好的一件事情,常常自我認識,對自己進行精神的鼓勵與洗禮也未嘗不是一件壞事。雖沒能細細讀完這本書,我卻明白了逝去回憶的珍貴。同時也要把握好能把握的所有,不要讓青春徒留遺憾。為自己的年華付起一份責任。

  追憶似水年華讀後感 篇13

  讀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緣於蔣勳在細說紅樓夢裡的極力推薦,說是可與紅樓夢媲美的西方最偉大的小說,紅樓夢一般來說半年時間便可讀完,沒想到讀普氏的這本皇皇鉅著便花費了4年左右的時間 — 這應該是此生閱讀時間最長的一次體驗了。普氏絕對是個心靈極其敏感,童心未泯,且思辨及語言能力極強的人,面對他的近乎自傳性的作品,你必須精神高度集中,方可領略其中一二的滋味,就像面對一片輕如鴻毛的白色羽毛,微風吹過,羽毛上的絨絮便紛紛輕輕地顫動,非細心觀察,不可體會絨絮顫動的細微差別,所以非得在非常安靜的情況下閱讀方可 — 我的選擇是在睡前閱讀,在普氏的絮絮叨叨下入眠。否則你根本跟不上作者的節奏,或是因幾百頁的幾乎重複的絮叨所困擾而不得不放棄閱讀 ,但隔不了多時,還是懷念起普氏不時顯露的精彩文筆,便重新拾起,確實是磨練人意志的閱讀,就如爬山,許多時候都是累人且乏味的,然而在不經意間,你就會遇見一個絕美的景緻,令你驚歎不已,然後你又會繼續前行,期待著下次的驚喜,雖然這可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這幾日搜了網上對普氏的評論,都對普氏的這種嘮叨深惡痛絕 ——當然大家都不否定作品的偉大,有的說應精簡到三分之一,雖說也是有道理的,但仔細想來,個人覺得,若你覺得普氏是你喜歡的型別,還是閱讀原文為好,面對如此天才的人物,即使聽他嘮叨幾句,也是有益處的,且此天才人物對你無所保留,在他的敘述中,你可以管窺一個幾乎完整的心靈,那是一個令人目眩的純淨無比的小宇宙,面對它,即使用盡了你所有的智慧,也只能領略其中一二而已,就如攀登那巍峨的高山,即使你僥倖憑藉嚮導的指引下登臨頂峰,然而你對它的瞭解能有多少呢?另外,在慢慢習慣了普氏反覆的敘述中,突然發現普氏的這種敘述與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在細微的差別中體現變化,但比起巴赫,普氏的所敘述的細微差異比巴赫的音樂還要豐富許多,聽巴赫,也許你一個晚上就可以了,看普氏對一件事情的描述,也許就得以月來計算了。

  對他的反覆敘述,也有文說他象印象派的莫奈,個人倒是覺得普氏的敘述象一副濃墨重彩,華麗無比的宮廷式人物畫,絲綢衣物皺褶處的漸變的光線最能體現普氏的風格,神秘,華麗,虛榮,炫耀,空洞,極盡奢華之能事。普氏如幼兒般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他用嬰兒般純淨的眼睛在觀察世界,他憑藉細密的心靈記錄著流動的時間下世界的變化,他試圖把時間下發生的事情(含當時的情緒)進行分割重構,如搭積木般重新搭建他心中的理想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時間消失了,剩下的是一件件重組後發生的事件或情緒,一切是熟悉的,可重複的,沒有意外的童話世界,以此來逃避現實或對抗死亡,這個世界是普氏夢想把時間、物質世界、心智五維空間用有限的文字做一維展開的宏偉企圖,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即使對一個事件的描述即使用幾百頁的描述也是不夠的,導致從整體來看,普氏的作品是不完整的,結構鬆散的,從這個角度看,它是莫奈式的,但從細節來看,莫奈是膚淺的,普氏是深刻的,它是經得起任何智者無盡的拷問,對於這,我不禁想起一次在木心博物館看到的畫,在投影上木心的作品在不停的放大中依然呈現出驚人的細節,這也許也是普氏在追求的目標吧。

  追憶似水年華讀後感 篇14

  普魯斯特認為,人必須有藝術審美慾望和能力,那才是真正意義的生活,才會賦予情感和樂趣。他把文學、繪畫和音樂歸結為主要的藝術形式,並認為音樂是最高階的,它要求欣賞者,必須達到一定的水平。

  一般的音樂美學文章,在描述某種音樂時,大多數在樂理知識方面說來倒去,雲裡霧裡,一會兒聲調,一會旋律,這個意境,那個象徵,有時甚至把同樣意境的詩歌都弄上,還是隻能意會不能言傳。

  普魯斯特是如何描寫音樂的呢?在第一部《在斯萬家這邊》,斯萬在一個晚會上,聽到一首鋼琴和小提琴的奏鳴曲,他用了七頁(207—213頁)的篇幅來敘述。真的為難了那些音樂評論家們了。

  “在細聲細語地進行抗拒的小提琴密集的主導音響構成的短線下面,他(斯萬)突然看到鋼琴的雄渾音調如波浪拍岸一般躍起,其形狀千姿百態,卻渾然一起,平滑坦蕩,但又互相沖撞,猶如淡紫色的波濤,在月光下顯得嫵媚,又如降音後那樣平靜……這樂句以緩慢的節奏,領他到這兒,然後又領他到那兒和別的地方,引向一種難以理解和確實存在的高尚幸福。她到達了某一點,他正準備從那裡隨她而去,她卻在短暫的全休止之後,突然改變方向,以一種更加迅速、細微、憂鬱、連續不斷和溫柔的新旋律進行,把他帶向陌生的情景。然後,她消失了。”

  在345—353頁中,他又把樊特伊的奏鳴曲小樂句,第二次描寫斯萬參加聖歐韋爾特侯爵夫人府晚會,聽到的同一首奏鳴曲,喚起了他過去戀愛的種種回憶,無意識記憶,其小樂劇跟對奧黛特的愛情一起消失。

  追憶似水年華讀後感 篇15

  第一卷在斯萬家這邊,初略看完了,真的難讀啊!我最大的感想,普魯斯特以哲學的思維方式,用小說藝術的形式,創作了一部恢宏的《美學》鉅著,不難讀,才見怪了呢。

  這幾天主要翻閱了以前曾讀到過的西方美學原著,還有北大朱光潛教授的《西方美學史》,對研讀幫助很大。

  德國著名喜劇家、文藝評論家的美學作品《拉孔奧》有下面的一段話,對理解普魯斯特這部小說的美學價值,很有幫助:

  “第一個對畫和詩進行比較的人是一個具有精微感覺的人,他感覺到這兩種藝術對他所發生的效果是相同的。他認識到這兩種藝術都向我們把不在目前的東西表現為就像目前的,把外形表現為現實;他們都產生逼真的幻覺,而這兩種逼真的幻覺都是令人愉快的。

  另外一個人要設法深入窺探這種快感的內在本質,發現到在畫和詩裡,這種快感都來自同一源泉。美這個概念本來是先從有型的物件得來的,確具有一些普遍的規律,而這些規律可以運用到許多不同的東西上去,也可以運用到行為和思想上去。

  第三個人就這些規律的價值和運用進行思考,發現其中某些規律更多地統轄著畫,而另一些規律確更多地統轄著詩;在後一種情況之下,詩可以提供事例來說明畫,而在前一種情況之下,畫也可以提供事例來說明詩。

  第一個人是藝術愛好者,第二個人是哲學家,第三個人則是藝術批評家。”

  這段敘述,我在讀普魯斯特小說時,我想做第一個人——文學(藝術)的愛好者,我第一個願望就是讀明白它,滿足我欣賞的意願;第二個人是藝術創造者(也是哲學家)這裡當然是普魯斯特(我以後的讀後感會詳細探討他的創作理念,這裡不詳細分析);於此同時,我又想當第三個人——文學評論愛好者(注意不是文學評論家)。我主要想從研讀過程中,參閱一些國外研究普魯斯特的書籍,更好地瞭解普魯斯特在創作過程中的想法,藝術表達的方式,以及哲學家柏格森,費洛伊德等對他的影響。我讀了第一卷後,感覺對我挺有幫助的,要不然,我肯定讀不下去,這我自己最清楚。

  朱光潛教授的《西方美學史》、《文藝心理學》,很久以前就讀過,但最近為了看普魯斯特的小說,重讀感覺收穫比以前大。

  追憶似水年華讀後感 篇16

  普魯斯特的雄心和他的天賦是對等的。在這部浩瀚長卷的《追憶似水年華》中,他以細膩的筆觸構築起一座宏偉大廈,不僅它的外觀氣勢奪人,而且它內部的每一處細部又是如此精緻燦爛,以至於讓人產生錯覺,以為這座聖殿是由無數精美片段搭建而成,只需注視其細節而可以忽視其宏偉構架。然而,這部作品卻有著極其精妙與宏大的結構,宛如一座高聳入雲的教堂;而支撐起這座教堂的材料又是如此飄逸、脆弱、細微、純潔,猶如空氣般輕盈地託著它漂浮在空中。

  然而對於我來說,真正令我驚歎的是普魯斯特在作品中呈現出來的詩學意義。這份詩學是奉獻給心靈的聖餐,是抵達靈魂福社的航船,是對美的一種迷戀的優雅的呈現,是坐在記憶河畔的一次沉靜的冥想垂釣。這份詩學意義同時也是一次藝術史上的特例,是普魯斯特花費一生孜孜以求的以自己贏弱的生命展現出來的震驚世人的恢弘篇章。它的謹嚴是以鋪張的方式來編織的;它的神秘是以日常瑣事來揭示的;它的深不可測是以綿延的句子來建立的;它的包羅永珍是以有限的經驗來展露的。它對人物或細節的描繪,不是單純的狀寫,而是一種滿懷深情的觸控,一種潛人,是點燃印象的火把,然後沿著意識的隧道緩緩前行,深人內心幽深的殿堂,將睡美人喚醒,讓她翩翩起舞。

  追憶似水年華讀後感 篇17

  大學生活即將成為過去,在大學裡看過很多書,雖然有些書讓我感到思索,讓我為了探索沒有答案的問題感到迷茫,或者讓我的看破世界的某些假象,俗話說,愚者無畏,當我知道某些真相的時候我未必就有那份勇氣、激情繼續去追求。

  然而我還是慶幸我看過了這些書。魯迅曾經創造過一個情景,在一個封閉的密室裡面,所有的人都睡著了,這時候房子起火了,是叫醒他們讓他們在絕望中死去呢,還是讓他們在美妙的夢境裡死去?如果是我一定選擇醒來,雖然知識帶來了意識上的覺醒,然而它也讓我體驗到想象的無比快樂以及瞭解到他人的滿足感。

  法國作家的普魯斯特,是一個資產階級,家境的富裕以及貴族的逐漸衰退,讓他有幸進入到貴族社會,得到他們的認可及尊重。另外,他又是一個非常敏感的人,小的時候母親臨睡前的一個吻曾經被他認為是人生的一切。此外,他從小就把當一名作家當為人生理想,看過非常多的書,雖然他的一身不斷地質疑他是否有寫作能力,是否有人生價值。

  他寫的《追憶逝水年華》總共有1800多頁,為了看完它,花了我一個暑假,不過感覺特別值。人與人似乎是註定無法互相理解,孤獨一身,永遠只能瞭解到別人的冰山一角,我只有在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才能意識到這個我才是真真正正的我,有別人在的時候總會遷就別人,沒辦法理性地思考。然而看了《追憶逝水年華》,我覺得我知曉了他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他是如何理解這個世界的,他是一生是怎樣度過的。他把他的想法寫在了這本書上面了,而且透過非常多、非常恰當的比喻,把那種對事物的感覺、對人生的思索描寫了出來。也許我對朋友的瞭解遠遠比不上對他的瞭解,因為他已經無所謂了,他就是要寫出一本他自己的書。

  就像他寫的:“真正的藝術,諾布林先生會稱之為文學愛好者的遊戲的藝術,其偉大就在於重新找到、重新把握現實,在於使我們認識這個離我們所見所聞遠遠的現實,也隨著我們用來代替它的世俗認識變得越來越稠厚的現實,越來越不可滲透,而離我們越來越遠的那個現實。這個我們很可能至死都不得認識的現實其實是我們的生活。”

  已經大四了,生活中總有著種種感觸,然而卻找不到合適的語言去表達,比如在實習、在公車上、在學校,某些認識的人在你面前,突然間變得那麼衰老,而在之前他是那麼光鮮。

  普魯斯特這樣寫著:生活在我們看來竟像童話仙境,一幕一幕地讓我們看到嬰兒變成了少年,成人,彎腰弓揹走向墳墓。而彷彿就是透過一些永恆的變化,我們才感到在那些每隔相當時距抽取的人樣之間存在著那麼大的差異,感到自己與他們一樣,也遵循著這條法則。他們仍然是他們,因為他們的變化那麼大,而正因為他們仍然是他們,才不再像我們從前看到過得他們了。

  喜歡這本書,因為透過他發現了不曾發現的現實,不能描述的感覺。

  追憶似水年華讀後感 篇18

  與同時代的哲學社會科學發展那樣,普魯斯特的創作也明顯受到當時哲學家的影響,起初專家認為他深受柏格森的生命哲學的直接影響。其實,海德格爾的哲學思想對其的影響更大,當然我也只是自己認為的那樣,還缺乏哲學思辨的能力來闡述這個問題。

  其實,二十世紀的哲學是以海德格爾的存在論,重新構建了存在論的形而上學。存在的意義,對科學研究以及哲學必然是一門科學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海德格爾認為,存在總是某種存在者的存在,存在者全體可以按照不同種類來界定特定的事質領域,如歷史、自然、空間、生命、此在及語言之類,又可以相應地專題化為某些科學探索的物件。特別是他認為,此在的存在優先於非此在的存在,而此在作為存在者的存在的意義,即我們通常理解的人的存在,它是以自己的存在,和非自己的存在來認識存在的,這種存在是哲學意義的存在,它不是生存,當然與人類學等根本不同。

  這裡特別重要的是,哲學上在海德格爾之前,存在與存在者同一,存在本身的意義和價值透過存在者來詮釋,人作為存在者淪陷到了歷史和傳統的境遇之中,他對自己的存在理所當然地滿足和符合他所處環境和時代,並被一些晦暗的東西遮蔽,以至於讓人遺忘了本身的存在,這在普魯斯特之前的作家已經認識到並在進行的文學創作中進行了探索。

  普魯斯特在小說中,透過不斷的回憶,讓時間蘊藏於空間的後面,讓過去的人和事重新顯現出來,透過過去的存在再創造出來,人不能在忘記過去、無視現在,讓人忘記自己的存在。而且還為了將來讓人的存在更有意義。

  其實,普魯斯特總是強調,對我們非常熟悉的地方和人,我們一直熟視無睹,感覺不到任何的興趣和愛好,這其實是我們自己沉淪到了日常生活中而感覺不到自己的操心和操勞。於此,普魯斯特一直鼓勵我們只有我們透過重溫一些我們不注意的或沒有搞清楚的東西,從內心深處有了感受而得到的東西,那就是經過藝術探尋而得到的生活才是有意義的生活,我們的存在以及我們的藝術生活才是我們最想得到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生活。

  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還在研讀之中,對他的存在論理解還很膚淺,以上看法可能有曲解普魯斯特和海德格爾的看法和主張,我只是想做一個探討而已。

  追憶似水年華讀後感 篇19

  馬塞爾·普魯斯特,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的作家。在法國乃至世界文學,他同巴爾扎克一樣,都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特別是1987年以來,法國好幾家有影響的出版社,競相重新出版普魯斯特的名作《追憶似水年華》。

  《追憶似水年華》,並不是一部哲學意味深長的小說。正相反,它是一部生活氣息極其濃厚,極具強烈的小說。它主要寫的是一個非常神經質和過分的受溺愛的孩子緩慢成長的過程,他漸漸地意識到自己和周圍人們的存在。而這,正提醒了我們對於自我認識的重要性。一個人無論再卑微,再弱小,首先他不能否定了自己。對自己的肯定才是前進路上的動力,因為只有自己才是最瞭解自己的。別人的評論可以影響到我們,但是絕對不能左右我們對於自己人生的判斷,對於人生的每一個抉擇。在若干年後,我們回過頭去,或許會笑自己當初的青澀、莽撞。但是自己所做的決定是絕對不會後悔的,因為了解自己,因為“我”就是“我”!

  總的來說,《追憶似水年華》是一部回憶錄式的自傳體的小說,從作者自己的童年生活開始,一直寫到他晚年的心情。作者三十多歲由於嚴重的哮喘與氣管炎,怕見陽光,怕吹風,把自己囚禁在斗室中,白天絕對不出門,也儘量少接見來訪者。實際上從那時起,他已經與世隔絕。《追憶似水年華》,它是一個自願活埋在墳墓中的人,在寂靜的墳墓中回想生前種種經歷與感受的抒情記錄。

  作為回憶錄式的自傳體小說,《追憶似水年華》和一般的回憶錄以及一般的自傳小說都有所不同。這不是一部普通的回憶錄,作者對回憶的概念,對於時間的概念都與眾不同。而對往事親切而多情的回味,是作者創作《追憶似水年華》的主要線索。

  讀《追憶似水年華》,很自然地讓人想起雨果的話:“比海洋和天空更為遼闊的,是人的心靈。”普魯斯特的生活不算太曲折,生活閱歷也不算太豐富,生活所見也是有侷限性的。如果沒有寫《追憶似水年華》,人們在墓地回顧他的一生時大概非常平淡。然而在他的小說中,他把心靈之門開啟,用他不由自主的回憶方式把這平淡的一生寫得曲折而奇妙。心靈的世界是最神秘,也是最浩繁的。天地萬物,都可以包孕在心靈的世界中,變幻無窮,縹緲無際。

  追憶似水年華讀後感 篇20

  “生命只是一連串孤立的片刻,靠著回憶和幻想,許多意義浮現了,然後消失,消失之後又浮現。”這是《追憶似水年華》裡的一段話。作者馬塞爾·普魯斯特透過主人公馬塞爾的追憶表達出了對自己人生的感悟。

  “有回憶才是完美人生。”主人公馬塞爾患有重度失眠症,經常處於半夢半醒的狀態,加之年幼時的他又體弱多病,敏感異常。但出生於富裕家庭的他並沒有感受到生活的艱難,這與那些參軍青年相比要幸福得多。馬塞爾的難過在於睡前等不到母親的親吻,這般“天堂”般的感覺促使馬塞爾有了後來追憶時的幸福的感覺。很迷茫,但這也是他們那個時代,他們那個貴族所應該享受的。是的,也許對很多人甚至是以後的我來說,冬天裡靠著火爐,把瑪德萊娜小蛋糕浸泡在茶水中吃,這是多麼地享受和令人嚮往。但是,我有過類似的經歷,那種感覺是十分可怕的。那時我才六七歲,昏暗的下午,我從墊著紅毛毯的床上醒來,突然想起我好像睡過了一個下午。那種後怕不知不覺間湧上心頭,我大喊著媽媽,心裡卻因為這變化十分難過。為什麼呢?因為我睡了一個下午什麼也沒有做就到了晚上,我感覺這十分不值得。人生也是如此,我害怕自己浪費了時間,浪費了生命,卻又沒有幹自己原本想幹的事情,尤其是在最不應該浪費的時間裡。那份後怕會伴隨著我很長一段時間。這份迷茫就像把我拉進了無窮的深淵。我非常不喜歡那樣的時刻,更無法理解作者所說的“唯一真實的樂園是我們已經失去的樂園”中的“樂園”。但是正如賀拉斯所說的,“在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什麼完美無瑕的”。我抱著能學些什麼的態度把這本書讀完了。

  馬塞爾童年時在貢佈雷生活。在貢佈雷家,有兩條步行小道,一條通往斯萬家,另一條通往蓋爾茫特府邸。除了鄰居,馬塞爾經常出入巴黎的上層社會,但是那時的上層社會充滿了腐朽與醜陋。同性戀在他看來是變態的心理,他曾決心娶阿爾貝蒂娜為妻,以糾正她與安德萊同性戀的變態心理。但事與願違,阿爾貝蒂娜離家出走了,後來她騎馬時摔死了。他認識的人也在這一變態心理下墮落,聖盧後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死,夏呂斯也是一名同性戀還有受虐傾向,也是一個墮落之人。唯一讓他欣慰的,是下層人民的勤勞和淳樸。在悲痛中馬塞爾寫下了這篇作品,在悲痛中作者普魯斯特寫下了這篇別樣的回憶錄。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沒有道德規範的所謂自由,只會在人世間留下醜陋與骯髒。交際場中早已是物是人非,有人淪為乞丐,有人早已死去,唯有還保有清醒頭腦的馬塞爾決定把他所遊歷的記錄下來,這是他認為最好的文學創作的材料,也是他向這不公世界的控訴。

  “真正的天堂是已經失去了的天堂。”追憶這似水年華,讓我們更加完整地看待自己,才能更好地面向未來啊。我很佩服作者不按時間先後順序,而是按情節發展順序寫下這篇回憶錄。希望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也能像作者以回憶來寫回憶的巧妙寫作手法一樣,靈活應對各種困難與挫折。

  追憶似水年華讀後感 篇21

  《追憶似水年華》這本書,我已粗略讀完了第一遍,以後應該會重讀的。

  這跟讀其他故事情節比較強的小說,體會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尤其看到後面小說講述者的身份好像跟作者本人重疊了一樣,在對書中之前的事情做一番說明時,看到不少讀者在驚歎,天啦,他居然知道讀者會這麼想!或者,他這裡在進行全方位掃描。

  讀者與作者的互動,穿越了時空,這可能就是文字的強大魅力吧。

  書中對時間的感受,對舊事舊物懷有的情感,時不時就能觸動到內心。它們不同於人們聚會中的客套話,是認真思考後的真誠袒露,如此才能引起共鳴。(在讀到作者用鏡子做比喻的那一段,想到之前自己也有類似聯想時,驚訝到了)

  正是因為真實,才不可避免要面對人性的諸多缺點。作者沒有做刻意處理,讀者由此獲得的一些不太好的體驗,也就不可避免了。

  如果只閱讀對自己口味的書籍,我們始終就只能用一個視角去看待這個世界,無法獲得更多的體驗。閱讀書籍,就像開啟一扇扇窗,從不同角度去欣賞大自然的美。

  閱讀理解得是否全方位,跟讀者自身閱歷有一定關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現實生活中的所有體驗,不管是好的還是不好的,至少找到了它們的另一個作用。

  我曾發現阿爾貝蒂娜把我們最初的幾次見面時我對她說過的話記得清清楚楚,而我卻已把這些話忘得精光。對於另一件像石塊一樣永遠深深地沉入我腦海之中的事情她卻記不得了。

  追憶似水年華讀後感 篇22

  拿到這本書已經很長時間了,但是在整個年假期間竟然沒怎麼翻閱,著實覺得慚愧,於是,給自己定下了計劃,刻下了時間,用任務來激發自己的紙質書閱讀興趣,很明顯,效果還不錯,於是就有了這篇隨筆。

  這是本意識流的書,所以,只研究書序就用了將近十多個小時,莫洛亞點評的很到位,我覺得,不比小說本身差。

  目前印象最深的是這三點。

  一, 小說的主題:毀壞一切的時間和拯救一切的記憶對峙著。這對峙之間,其實就是我們彼此的人生。記憶勝利,你活在了過去;時間勝利,你沒有了未來。得失之間,取捨之間,矛盾之間,頗多玩味。

  二, 一種奇特的表達方式—用作者的話來說,就是用記憶裡最深刻的食物味道可以形容你想表達的一切。書中文字這樣呈現:好好看,世界的全部秘密都藏在這些簡單的形式下面了。

  三, 除了上述兩點,其實書還沒開始讀多少,但是收穫已是滿滿,尤其是關於如何捕捉生活中美的本質理解,更是精闢:在一項描寫中,人們可以無窮盡的羅列位於被描寫地點的各種物體;但是真相僅在作家擇定兩件不同物體、指出它們的相互關係的那個瞬間開始披露。藝術世界中這一相互關係類似科學世界中唯一的因果關係。

  每次讀到這些,心裡總是拿來印證自己覺察到的一切,深感無有不是,似乎是為自己曾經的疑惑做出了最好的解答。

  當然,書還沒讀完,當然會繼續,就像人還活著,所以也要繼續一樣,帶著過去,珍惜著現在,走向未來。

  未來就應該是我小時候吃過的大白兔軟糖:簡單不失純真,線條輪廓清晰,以及還沒吃到嘴裡時,心裡就溢滿的口水,到處是香甜。

  追憶似水年華讀後感 篇23

  全書讀下來,最讓我有感情的是三部分,第一部分,斯萬之戀,描寫斯萬追求奧黛特而不得的痛苦心境,第二部分,阿爾貝蒂娜之死,死後馬賽爾內心對感情的重新認識和懺悔,第三部分,書的末尾,馬賽爾在一切物是人非以後對往事重現時空不再的幡然醒悟。有書評說前兩個部分都是病態的扭曲之愛,但是我不這麼認為,行為可能是扭曲的,但是在連篇累牘的心理描寫中可以說是極其細膩,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會,面對外物,倏息之間腦海百轉千回,最終化歸沉默。原來的思想已逝,都被現在的我所替代。作者厲害之處在於用長篇的句幅將這些心理變化都描述了出來,關於愛,或者說愛嫉妒,性嫉妒的描寫細緻入微,我個人認為,非常貼切,非常真實,以至於有段時間我沒辦法直視其中的文字,那段時間剛好我非常痛苦,每次開啟讀到一種描述,總是和自己的痛苦聯絡起來,使得這些描寫顯得更加真實,也恰好呼應了作者在文中兩次提到的,讀者看他的這本書,並不是看他,而是看讀者自己的記憶和體會的對映。

  第二部分作者一面說自己不愛阿爾貝蒂娜,一邊囚禁她,在我看來純屬弱智的行為。她死後又開始在描述裡面說我原來深深愛她,我真是鼻孔朝天噴氣,你要說是反映真切的心理變化,那我也沒話說。這篇的精髓在於她死後,作者對於感情的重新認識,也是事無鉅細的描述了愛情的變化過程,從拒絕,到承認,到痛苦,到麻木,直到最終遺忘這一切,從悲苦中脫離自我,隨似水年華逝去,同樣是因為個人體會,我認為這兩章對於愛情和愛情心理(雖然是單一的從男方的角度)的描述是極其細緻,極其真實的,可能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體會,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描述和概括的,總而言之,是我讀到過的對愛情最細緻的描寫。

  第三部分屬於點題,在前面數百萬字的鋪墊以後,作者終於開始對追憶似水年華這個題目進行闡述,對這種感覺,理解,或者說概念進行揭示,和愛情無關,超脫一切,時間累積生命,記憶喚回體驗。

  其他章節,比如說對男同,女同,sm,上流社會,家譜,沙龍,派對談話等等等等的描寫,很多章節我都覺得相當無聊,如果說作為時間經歷積澱的鋪墊,作為時代風貌的記錄,那也就這樣吧。雖然有時候作者有些含譏帶諷,但說實話,並不是帶有明顯的批判眼光,如果較真起來,我反而覺得文中的我有些自恃聰明對社交環境的一切帶有淡淡的鄙夷,卻並不是那種對立的鄙夷,因為他自己的表現也是其中的一員。

  追憶似水年華讀後感 篇24

  馬塞爾·普魯斯特(1871—1922)的《追憶似水年華》(以下簡稱《似水年華》)確實是一部不同凡響的小說。不但在法國,即使在國際間,都認為《似水年華》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小說之一,這早已成為定論。英國的法國文學專家喬伊斯·M·H·雷德在他所編寫的《牛津法國文學辭典》中,就是這樣評價《似水年華》的。

  人們早就說過,小說是生活的鏡子,也是現實生活的橫斷面,是生物學或生理學上的切片。無論是短篇或長篇小說,在它的有限的範圍的,強烈地深刻地反映某一個生活機體或生命機體的特性,而且不是一般的生活機體或生命機體,而是在特定的時間與空間條件下的典型的生活或生命機體。在世界各國一切文學產品中,小說是人類生活的最切實可靠的見證。然而在各國文學史上,能夠負擔這樣重要任務的偉大小說並不多見。舉例說,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是這樣的小說。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也是。曹雪芹的《紅樓夢》也是。普魯斯特的《似水年華》也是這樣的小說。這些偉大的作品都是人類社會生活的活生生的橫斷面。幾乎可以說:都是人類生活有血有肉的切片。

  《似水年華》另一個藝術特點是“我”與“非我”的界限不是絕對不可逾越的。普魯斯特曾經給友人寫信時說:“我決定寫這樣一部小說,這小說中有一位‘先生’,他到處自稱‘我’,我如何如何……”這位“先生”就是作者自己,這是無疑的。這麼說,《似水年華》是一部自傳體的小說嗎?不完全是。小說貢徹始終的線索是“我”,但作者常常把“我”放在一邊,用很長的篇幅寫別人。正如哲學家阿蘭指出,《似水年華》的作者要寫“此物”時,必先寫“彼物”對“此物”的反映。世界上沒有不是彼此聯絡著的事物。沒有絕對的“有我”,也沒有絕對的“無我”。在這裡,又可以指出《似水年華”的藝術手法與《人間喜劇》不同之處。巴爾扎克著重寫“物”,這是眾所周知的。巴爾扎克把作為他敘述故事的“物”的背景描寫得仔細周全,凡是小說人物的住屋、屋子裡的木器傢俱、人物的財產、現金帳目等等,鉅細無遺,令人歎絕。可是巴爾扎克從來不寫自然的背景,不寫山水草木;也不寫活的背景,也就是說,不寫小說主人翁周圍的其他活人。好象他心目中只有高老頭、葛朗代等主要人物,把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得非常深刻、生動。至於次要的人物,往往一筆帶過,決不多費筆罷。其實巴爾扎克心中只有一個“錢”字。

  他寫“物”也為了寫“錢”,透過對房屋傢俱的描寫,說明這些東西大概值多少錢,因此可以估計出有關人物的財產情況。普魯斯特和巴爾扎克完全不同。《似水年華》主要寫人,寫小說中的主角,這是沒有問題的,但也寫作為陪襯的人物,而有時寫得很仔細,比方他寫家中的老女僕弗朗索瓦絲,一個農村出身的樸實婦女,頭腦中充滿農民的成見與迷信。這位老女僕在主人家已經服務了多年,主僕之間建立了感情關係。女主人很信賴她,喜歡她,往往拿弗朗索瓦絲的農民思想,天真和迷信的言論開玩笑,增加了小說的人情味。普魯斯特有時也描寫居室和室內的陳設,但都是一筆帶過,簡略而不煩瑣;有時也寫居室外面的庭園,甚至大門外的街巷,以及郊外的田野山川。這一切,都增加小說的人間氣息,反映小說中的“我”的藝術家性格,詩人的敏感,以及他對生活的熱愛。這一切可能使我國讀者聯想起曹雪芹不但精心描寫了大觀園中的主要人物,十二金釵,也寫了幾個有代表性的丫環,同時也以詩人之筆描寫了大觀園中的亭臺樓閣,曲水迴廊,瓊林玉樹,使人感到親切濃郁的人間氣息。《似水年華》第五卷《女囚》中,作者不惜大費筆墨,詳細描寫巴黎鬧市上的各種聲音,這是《人間喜劇》的作者無論如何想不到的。請問:到底是誰的“人間”味更濃厚呢?

  作為回憶錄式的自傳體小說,《似水年華》和一般的回憶錄以及一般的自傳小說都有所不同。這不是一部普通的回憶錄。作者對回憶的概念,對於時間的概念都與眾不同。他把今昔兩個時間概念融合起來,形成特殊的回憶方式。比如他在兒童時期早晨喝一杯熱茶,把一塊俗名“瑪德萊娜”的甜點心泡在熱茶裡,一邊喝茶,同時吃點心,他覺得其味無窮。等到他寫《似水年華》的最後一卷《重現的時光》時,他重新提起這件事,好象回到二十多年前的兒童時代,把當時的生活環境和身邊的人物都想起來了,好象“昔”就是“今”,“今”就是“昔”,“今”與“昔”結合,形成真正的生活。

  所謂時間,實際上是指生命延續。“延續”一詞是柏格森哲學的重要術語,所謂生命,就是延續與記憶。如果沒有記憶,思想中就沒有“昔”的概念。沒有“昔”也就沒有“今”,“今”“昔”兩個概念是相對而言的。沒有“昔”與“今”的結合,就沒有延續的概念,也就沒有生命。所以有人說,普魯斯特生命的最後十五六年是關在斗室中度過的,他把窗簾都掩上,室中無光,白晝點燈,他的時鐘與我們的時鐘不同,我們的時鐘上的指標是向前走的,他的時鐘的指標是向後退的。他愈活愈年輕,復得了失去的時光,創造了斷的生命。

  《似水年華》和傳統的小說不同,它雖然有一箇中心人物“我”,但沒有貫徹始終的中心情節。只有回憶,沒有情節。這是普魯斯特對於法國小說的創新,但不是為創新而創新,而是為了表現他對於生命的特殊感受而創造的新藝術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