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發現> 童年的發現作文八篇

童年的發現作文

童年的發現作文八篇

  童年發現一:童年的發現

  我們每一個人童年的發現很多很多,而我覺得我的發現卻與眾不同。

  自從我能記事起,我爺爺就愛好養鴿子,所以他家總有鴿子到處飛來飛去。偶然的一個趕集日,爸爸從集市買了四隻雞(一隻公雞、四隻母雞)。因為我家住樓房,所以我爸爸把雞“寄宿”到我奶奶家。接下來的幾個星期後,有一天中午,我送飯到爺爺家給倆老人送飯吃。不經意間我就聽到有隻母雞在“咕咕咕咕”的大叫,我很納悶。因此我就去問奶奶:“為什麼到了正午母雞要叫呢”奶奶很興奮的給我講:“孩子這是母雞要下蛋了,你快去看看吧。”聽奶奶一說我就興致勃勃的到處找,卻沒有找到雞蛋在哪裡。我有些失望了,正在這時我聽見另外一隻母雞也咕咕叫,抬頭一看,看見母雞從鴿子窩了跳下來。我想:他是不是在鴿子窩裡下了蛋?於是我找了梯子爬上去一看就發現有許多蛋。但令我奇怪的是:為什麼會有大蛋和小蛋在一起呢?莫非有小母雞和大母雞?所以我急忙跑去問正要出門的爺爺:“爺爺,為什麼鴿子窩裡會有雞蛋,還有很大的又有很小的?”爺爺哈哈一笑,眯著眼說:“大的是雞蛋,而小的是鴿子蛋啊。”這我才知道原來鴿子也會下蛋,而且雞蛋和鴿子蛋幾乎一模一樣,只是大小不一而已。母雞雖然在鴿子窩裡下了蛋卻沒有傷到鴿子蛋,相處得很好!

  那一天我真的很開心,因為我知道了正午母雞要叫是已下蛋了,並且發現了鴿子也是下蛋的。其中我明白了鴿子會飛而雞不會,但他們都要下蛋,它們是一類家禽,可以說是一家人,這一切都是我的發現,就像我們中華民族一樣是一家人。

  童年發現作文二:童年的發現

  在大年初三的下午,我們全家一起去逛街,在大街上,那可是人山人海,在眾多的人中,我幾乎就分辨不出東南西北。忽然,聽見耳邊傳來一陣聲音:“朝陽,咱們一起去滑冰吧!”我高興地回答道:“好呀!”就這樣,我們來到了滑冰場。

  進入滑冰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些滑冰高手,鑽入耳縫的是一聲聲響徹雲霄的音樂,我看呆了,但我並沒有膽怯,而且 穿上了滑冰鞋,準備滑冰。

  開始滑冰了,我遲遲不敢站起來,於是,姐姐來到我身旁,說:“朝陽,快起來吧,如果不站起來,是永遠學不會的”聽了姐姐的話,我小心翼翼地站起來,扶著牆,慢慢的滑起來,漸漸地,我滑的速度快了,也不用扶牆了,在場地上自由自在的滑,忽然,一位大哥哥從我身邊滑過,在我眼前晃來晃去,因為我當時滑的太快,來不及停,就一下子撞在了它他的身上,害的我倆同時摔倒在地,我沒有因此哇哇大哭,只是笑了幾聲。

  在一次次跌倒的'情況下,使我知道了,做事一定要全神貫注,不能分心。當然,在玩時,也要全神貫注哦!

  童年發現作文三:童年的發現

  在童年的時候,我曾經發現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螞蟻搬大蒼蠅。

  有一天,我在公園玩,忽然,我發現了螞蟻往窩裡拖大蒼蠅。我下子驚呆了,覺得很不可思議。螞蟻居然會搬大蒼蠅!

  啊,爬得很快啊!只見它們有的在前面用嘴咬住蒼蠅的吸管;有的向前拽;有的在後邊有頭使勁往前頂;有的架著蒼蠅的翅膀;有的抬著蒼蠅的腿;有的拱到蒼蠅的身下,用背馱著拼命地向前爬;還有的回窩叫別的螞蟻也來幫忙。不一會兒就把一隻肥肥的大蒼蠅拖到了自己的洞口。

  可是由於蒼蠅太大,螞蟻洞口太小 ,拖不進去了。怎辦呢?只見它們互相碰了碰頭上的觸角,好像在商量什麼好地。過了一會兒,只個子量大的螞蟻,首先爬到蒼蠅的尾部,縮著身子,張著嘴巴,一下子就把蒼蠅的皮蛟破了;接著,又一隻螞蟻咬了一口;兩隻,三隻……夥伴們都來了,一口一口咬起來。過了一會兒,我發現蒼蠅身體裡面已被螞蟻吃光,只留下一具空空的軀殼。我感到十分不解,於是,連忙跑回家,問爸爸:“為什麼螞蟻這麼小卻能把一隻蒼蠅拖走、吃掉呢?”爸爸說:“螞蟻雖然小,可是它們非常團結,齊心協力,所以它們能把一隻大蒼蠅拖走、吃掉。”“哦,原來是這樣!”我恍然大悟。

  透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團結就是力量,齊心協辦,做每一件事都成功。

  童年發現作文四:童年的發現

  你知道嗎?我五歲的時候就發現了彩虹的秘密,而且這都是我獨立思考的結果。怎麼,不相信?那我就講給你聽。

  故事開始於傍晚的夕陽。

  那是在七年前——我五歲的時候。有一次正是黃昏時分,我獨自趴在視窗上望著遠處的天空,思索著什麼。忽然,我的目光落在紅通通的夕陽上面,頓時,我的小腦瓜裡便出現了一個大大的問號——這時的太陽為什麼是紅色的呢?

  我想了半天,還是百思不得其解,便去問媽媽。媽媽聽了我這個奇怪的問題後,逗我說:“那是因為見了你害羞了呀!”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太陽也有害羞的時候呀!

  從那以後,我天天都在思考這個問題,想到了許多與他有聯絡的事物。

  有一次,我想到了彩虹。啊!彩虹!我知道了彩虹的秘密嘍!它跟太陽有些聯絡。它的七種顏色代表太陽的七張不同的面孔:紅色代表太陽害羞的臉;橙色代表它高興的臉;黃色代表它輕鬆的臉……一直到紫色代表它生氣的臉,正好把太陽的面部表情全部表現出來了。

  “太好了,我知道了!”我對這個答案非常滿意。

  但在三年後,有一次在課堂上,老師講到了彩虹的秘密。我清清楚楚地聽見老師說彩虹是下雨後太陽光照射在空氣中的小水珠上反射出來的光。我當時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聽到的竟是這樣一個答案,便決定回家問問媽媽。

  回到家,我第一件事就是先把這件事告訴媽媽。沒想到媽媽聽後先是一陣前俯後仰的哈哈大笑,然後講了同老師講的一樣的結論。我這時才意識到我想錯了。

  雖然我挺為在腦海中隱藏三年之久的結論是錯誤的感到可惜,但我還是從這件事中總結出一個結論:任何發現都是要經過反覆觀察思考和聽取別人的意見來證實才是最可靠的。

  童年發現作文五:童年的發現

  童年的什麼對我都好奇,我對什麼都感興趣。

  一個星期天,我一個人在家裡看書。突然,窗臺上蹦來一隻蚱蜢,我一下子被這個小東西吸引住了。

  我放下書,悄悄地走近窗臺,慢慢地,慢慢地合攏雙手,猛地一拍,抓住了這個小傢伙。

  我用右手的兩根手指捏住它,心裡盤算著,拿它幹什麼呢?有了,自然課上,老師不是讓我們研究動物是怎樣呼吸的嗎?這不是現成的實驗材料嗎?

  我在蚱蜢的頭上仔細地尋找。我在蚱蜢的頭上發現了兩個小孔,這一定是蚱蜢的鼻子。我找來一小片保鮮膜,輕輕地貼在蚱蜢的“鼻子”上。過了一會兒,我以為它死了,就把它放在桌上。剛放下,這個小東西就蹦到地上去了。我以最快的速度撲過去,又捉住了它。

  我納悶了。蚱蜢的鼻子在哪兒呢?我繼續在它的身上尋找。我用手在蚱蜢的背上捏捏,腿上堵堵,都沒發現什麼。正在我百思不得其解時,我發現蚱蜢的腹部有兩個小孔。我試著用手堵住了這兩個小孔。頓時,蚱蜢的兩隻大腿亂蹬。哇!我終於發現了。

  為了證明我的發現是正確的,我又找來一片保鮮膜貼到蚱蜢的肚子上,然後把它放到桌上。只見它又蹦又跳,像瘋了一樣。幾分鐘後,蚱蜢不動了。我拿起蚱蜢,發現它真的死了,它肚子上的保鮮膜上佈滿了水汽,而頭上那張卻沒有。

  第二天,我把我的發現告訴了老師,老師還表揚了我。

  失敗乃成功之母。只有不斷探索,不斷研究,才能有所發現,才能獲得成功,不是嗎?

  童年發現作文六:童年的發現

  童年,是一個五彩繽紛的童話。其中充滿了天真、稚嫩的想法,然而,在童年中,我也擁有令我自豪的發現。比如說,我知道了魚會嚼石頭的奧秘,這完全是我聯絡生活後獨立思考的結果。雖然。我到現在也不知道這是否是正確的推想。

  我的發現源於我家魚缸中的幾條自由自在的魚兒。一次,我在給它們餵食時,偶爾發現其中一條魚潛互缸底,將沉在水下的一粒小小的石子叼起,吞進嘴中。嚼了兩三下,又吐了出來。我看呆了,正當我懷疑自己在做夢時,另一條魚也叼起了一塊石子,像沒牙的老公公似的,嚼了幾下,又吐了出來。我的心中充滿了疑問。最合我決定請媽媽來解決這個問題。

  “魚嚼石頭?”媽媽蹙著眉,想了一會兒,“我也不知道。”正當我洩氣時,媽媽又說:“這是一個思考的好機會,你自己想一想吧。”媽媽對我眨了眨眼睛。是呀,如果我可以自己解開這個迷團,不更好嗎?

  “魚為什麼會嚼石頭呢?”我絞盡腦汁地思考著。難道魚像老鼠那樣,用石頭來磨牙嗎?不對啊,魚的牙齒又沒有老鼠那麼長┅┅想啊想啊,卻怎麼也想不出一點兒眉目。正當我準備放棄時,突然想到了從一本書上讀到的一段話:雞將食物囫圇吞下,為了幫助消化,吃些小石子,胃腸蠕動,推動小石子互相摩擦,從而磨碎食物。

  “哈哈!原來是這樣!雞吃小石子是為了消化,而魚也不是經常嚼也不嚼就將米飯吞下去嗎?這不是一樣的道理嗎?”我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似的,為自己的發現而興高采烈。

  以後的每一天,我只要想到自己的發現就會高興許久,我也知道了:童年生活會因為自己的發現而變得精彩、充實。

  童年發現作文七:童年的發現

  我在6歲的時候就發現了吃泡泡糖死不了,這是我親身體驗的結果。

  記得那是我6歲的時候,爸爸從外地出差回來,給我帶了一盒泡泡糖,我非常高興,伸手從盒子裡抓了幾粒泡泡糖便出去炫耀了,我一邊跑一邊把一粒泡泡糖放進嘴裡,喜滋滋地嚼著,不一會兒就到我們一夥兒小孩經常玩耍的地方,小夥伴們看見我來了,便邀請我跟著他們一起玩,我卻得意地抬起頭,清了清噪子對他們說“曹兵、王領巾、洛洛、張油康,我給你們嚐嚐我爸給我從外地帶來的進口泡泡糖。”小夥伴們聽了,都歡蹦亂跳,我從口袋裡掏出泡泡糖分給他們,大家一起快樂地嚼起了泡泡糖,我時不時地吹出一個大泡泡,競無意間地吞了下去,我頓時豪啕大哭起來,因為我聽大人說過嚥下泡泡糖是會死的,夥伴們看出見了都關心地問我怎麼了“我吃下了泡泡糖,馬上就要死了。”我回答道:同伴們聽了都皺著眉頭給我想方法,可想了半天一個辦法也沒有,他們也急得像一隻只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我則心急如焚,一想到自已不久將死去就嚇得瑟瑟發抖,一直到太陽落山都沒有想到起死回生的辦法,我也只好聽天由命,小夥伴們回家了,我也灰溜溜地向家的方向走去,一路上像個沒頭蒼蠅“到處亂撞”。到了家裡我就衝進房間,一屁股坐在床上——等死。等著等著我就迷迷糊糊睡著了,醒來時,已是第二天的早晨,我以為自已在作夢,使勁地捏了一下大腿,挺疼的,這時我發現我還活著,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我這才發現大人說吃下泡泡糖會死是假的,雖然當時的想法有點幼稚,但我為發現吃了泡泡糖不會死這個秘密感到高興。

  童年發現作文八:童年的發現

  在我8歲時,我發現了雞為什麼吃小石子的秘密。

  那是一個暑假,我和媽媽回到農村我舅家。那時,農村差不多家家戶戶都養著雞。我在後院看了老半天雞,那些雞一隻只神氣十足地走來走去,挺著鮮紅的冠子,不時發出“咯咯”的叫聲。舅舅端來了雞食,讓我喂,突然我看見這些食物摻有小石子。我便提出來,舅舅卻笑著說:“沒事,雞吃小石子有益處呢!”我疑惑地把雞食倒進雞舍,只見那些雞跑來,啄食物時還津津有味地吃小石子。這時我更加疑惑,又迫不及待地問:“雞為什麼吃小石子呢?”舅舅也不給我說,讓我自己想,查資料。

  回到家,我反覆地想了想,開動腦子裡每一根筋來推導,經過我幾天認真的思考得出了結論,後來我又看了《少兒百科全書》,我結合自己的結論,又結合書上的資料,得出了一個結果:雞屬於鳥科,將食物囫圇吞下,為了幫助消化,吃些小石子,胃腸蠕動,推動小石子相互磨擦,從而磨碎食物。

  雖然這只是我的一個小小的發現,但是我開動了腦筋,我也感到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