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我的成長故事

我的成長故事

我的成長故事

我的成長故事1

  從小,我就喜愛各種麵食,這麼多年,也嚐到了許多不同的味道,可再沒有出現過一碗麵,與我記憶中的味道重合了……

  以前的我挑食,對早餐總是百般挑剔。奶奶疼我,總是換著花樣做飯,只是為了哄我開心,可那時的我不懂,什麼都不懂,依然是那麼任性。

  “這碗麵味道好淡啊,一點兒也不香!”“這飯好難吃呀,我不想吃了!”“奶奶你又沒做我最喜歡吃的菜了!”……

  記憶中,奶奶一直都是微笑的。每當我生氣的時候,她都笑著哄我,只是當時的我還沒能讀懂奶奶笑裡的那一抹苦澀。

  直到有一天,我從睡夢中醒來,起床去上廁所。我記得那個時候很冷,天還沒有亮,短短几步路,我走得直哆嗦,迷迷糊糊地看到廚房的燈亮著,就在黑暗中摸索著走了過去,靠在門邊,小心地往裡面張望。

  我看見了奶奶正在洗菜,雙手在冷水中浸得通紅,實在受不了,就將手伸出來擦乾,在衣服中捂暖,就接著洗。我的心好像被什麼東西猛地撞了一下。

  我默默地回到房間,躺在床上,不停地流淚,將枕頭都浸溼了,不知不覺就進入了夢鄉。

  “咚咚咚,起來吃早飯了!”門外傳來奶奶的聲音。我第一次這麼迅速地飛奔下樓,端起桌上那碗熱氣騰騰的麵條,大口地吃下去:

  “奶奶,你今天煮的麵條可真好吃啊!”

  那天的我們,都笑得好開心啊!

  多年以後,我嚐盡了各種面,唯獨那一碗麵的味道依舊牢牢地駐紮在我心頭,可能是因為,那一碗麵的配料,是我的成長吧!

我的成長故事2

  你有沒有面對過孤獨的挑戰?這時的你是勇敢還是懦弱?我可是嘗過孤獨的滋味,那種感覺說出來

  那是暑假的一天,爸爸和媽媽要上街。他們問我要不要一起去,我搖了搖頭,說:不,我不去。吩咐了我幾句,就走了。

  好啦,這下可以隨心所欲地玩了!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拿出薯片吃零食;那出撲克玩24點。嘿嘿!真是無憂無慮!有爸爸媽媽在多煩啊!看電視他們不讓;吃零食他們也不讓!只要他們不在,這一切都不用擔心了!

  可惜快樂的時光過得太慢,兩個小時後我便覺得無事可做。看電視?星期三沒有什麼好節目。吃零食?零食早就被我吃的一乾二淨。玩撲克?一個人玩太無聊了!唉,怎麼打發時光呢?看書,寫作業,閉目養神

  總算熬到了下午。等我看到爸爸媽媽在我面前時,我馬上抱住他們,說:我再也不要一個人在家裡了,以後我要和你們一起出去。

  孤獨的滋味可真不好受啊!

我的成長故事3

  我一直都是一個活潑開朗,性格外向的女孩,無論是遇到挫折還是遇到困難,我總是喜歡自己去解決,就算是跌倒了,也從不哭泣,因為我知道哭是永遠也解決不了問題的,在哪裡跌倒就要在哪裡爬起。

  記得五歲那年,我和媽媽一起去商業大廈購買衣服。當時的我開心極了!蹦蹦跳跳的走過每一個櫃檯,商場裡的商品琳琅滿目,每一樣,每一件,每一個都是那麼的精緻,讓所有的顧客們不得不想把它們都買到手,連我也被這些商品都吸引住了。可不,就在走過手錶櫃檯的一剎那,我看中了一隻手錶,它可漂亮了!上面有許多閃耀的小鑽石,在鑽石中間還鑲著一些米妮圖案,這讓我更加喜歡它了。就當我又蹦又跳的想告訴媽媽我要買那塊表時,轉眼間媽媽已經上了電梯,或許當時的我實在是太興奮了,既然沒有看清哪個是往上走的電梯。我居然踏上了往下走的電梯。可就當我感覺不對勁時,已經來不及了,我想一個勁兒的往上跑,可腳就是不聽使喚,一個不留神,我沒站穩一下子跌在了電梯上。電梯正常的執行著,我想努力的站起來,或許我人太小沒力站起來,也因為當時太害怕了,頓時束手無策。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手上的皮被電梯蹭破,還流了血。這時,保安看到這一幕後,及時的停止了向下電梯的執行。我好想哭,可一想起媽媽曾經對我說過,想要做個堅強的孩子,必須在遇到困難與挫折中堅強面對,永不哭泣。當時的我忍著痛,淚珠在眼眶中來回打轉。媽媽一看我摔在了電梯上,第一時間就跑了過來。媽媽怕碰到我的傷口,小心翼翼地扶起了我。又把我揹著進了醫院,在醫院裡我靜靜的坐在椅子上,讓醫生幫我檢查傷口,雖然傷口很痛,但我咬緊牙關,忍受著痛苦,就像一把刀把我的心刺了一下,可是這些痛只是暫時的。不過一會兒,醫生檢查好傷口,我就和媽媽離開了醫院。事後媽媽誇我是個勇敢的孩子。雖說手很痛,但媽媽用冰激凌安慰了我,我吃著冰激凌,心裡甜滋滋的,似乎已經把所有的痛都忘得一乾二淨了!

  現在只要我遇到困難和挫折,就會回憶起這件往事。它激勵著我,讓我變得更勇敢。同時也能勇敢的去面對,勇敢的去解決,我想只有這樣人生才會有目標與方向。

我的成長故事4

  嗨,告訴你,我們班明天要帶一個雞蛋去保護它,怎麼樣,聽起來很有趣吧?不信?你看——

  晚上,我不知道用什麼方法護雞蛋,百思不得其解。我拍拍腦袋,絞盡腦汁地想。這時,我聽到媽媽對我說:“有收廢品的,你把家裡的礦泉水瓶倒出來。”“哎,對呀,我把雞蛋放到礦泉水瓶瓶口上,再用東西蓋住,把礦泉水瓶放到盒子裡,就行。”我趕緊找出雞蛋,倒一個礦泉水瓶,把雞蛋放在瓶口上。哎呀,這雞蛋也太大了,我再把家裡的雞蛋都試了一遍,沒想到雞蛋一個也裝不進去。“哎呀呀,雞蛋妹妹,你該減肥了。”我看看礦泉水下面的口,覺得夠大,上面的口又小,雞蛋裝進去不會從這邊掉到那邊,我想著,就拿起剪刀準備剪,媽媽走過來,說:“詩雨,你幹嘛?”“老師讓我們想一個保護雞蛋的辦法,明天把雞蛋帶過去,我想把礦泉水瓶那頭一剪,再把雞蛋放進去,就OK了。”“不行,把雞蛋放進去,會把雞蛋擠破的。”“哦。”我只能想別的妙計了。過了一會兒,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把雞蛋用塑膠袋裝著,在底下鋪幾層紙,讓雞蛋躺在小床上,將保溫杯杯蓋當搖籃,讓雞蛋“坐”在上面,最後用盒子包裝,這樣就天衣無縫了。

  說幹就幹,我拿出一個漂亮的小雞蛋,找出保溫杯杯蓋、盒子、紙、塑膠袋,把盒子開啟,用紙墊著,把雞蛋小心地放入塑膠袋,把塑膠袋放到杯蓋裡,最後把杯蓋放進盒子裡,放在茶几上。

  第二天,到了教室,我輕輕地放下書包,把裝雞蛋的盒子拿出來放到桌子上,再把抽屜裡的書全部放進書包,把裝雞蛋的盒子放入抽屜,把書包放在板凳上。只聽“啪”的一聲,我大吃一驚:難道我的雞蛋碎了?我趕快往抽屜裡一看,還好我的雞蛋沒碎。我四處張望著,發現王士凌的雞蛋碎了,蛋黃粘乎乎的,躺了一地,蛋黃和蛋清連在一起,久久不願分離。我想:幸好,不是我的雞蛋碎了。王士凌真可憐,活動還沒開始就失敗了。看來我得更加小心了。第一節課,老師上課說什麼我都記不住,心裡只掛念著雞蛋,“叮鈴鈴”下課了,我趕快把盒子開啟,一看,我的小雞蛋還躺在那裡呼呼大睡呢。看到小雞蛋沒事,我就趕快去收作業了。中午和下午的體育課都自由活動,我和祁琪還有鮑銘泉三人玩探險的遊戲,每次經過我們的教室,我都會把雞蛋小心翼翼地從盒子開啟,看看雞蛋有沒有碎了,是否要加固。在一個霸道的姐姐的追捕下,我們三人回到教室我急忙看看雞蛋破沒,老天保佑,沒破。

  終於放學了,我的雞蛋沒破!成功了!我高興極了!唉,護雞蛋可真夠難的,只要一不小心,“啪”的一聲,雞蛋就碎了,看著雞蛋,我彷彿看到了一張張娃娃的小臉蛋,我明白了:其實我們也是一個個小雞蛋,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茁壯成長。我彷彿看到了一個個場景:在下著濛濛細雨時,是媽媽的手將傘握在我手中;在我頭痛時,有一雙手摸了摸我的頭,是媽媽的手;在寒冷的黑夜,有一雙手給我鋪上了了一層棉被,是媽媽的手……唉,我只保護了雞蛋一天,而爸爸媽媽卻撫養了我整整十年!十年裡,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他們多累呀!我回家一定要給爸爸媽媽一個大大的'擁抱!

我的成長故事5

  匆匆忙忙地過了一年,當零點鐘聲敲響,我又長大了。數數過去一年開心的事,一開始還真想不起來。再仔細想想?有了!參加學校的軍訓,真有趣!學校組織去秋遊,玩得好高興啊!還去看了演唱會,那場面真激動人心啊!還有我每次做作業,速度總是比其他同學快一倍,別人都還沒有做完,我已經在看課外書了!還有競賽得獎的時候;交到新朋友的時候;節日收到禮物的時候……認真想想,就這麼短短一年,我的成長記錄上就增添了這麼多亮閃閃的星星。這不是“學海無涯苦作舟”就能學到的文學知識,也不是在奧林匹克數學中能領悟出來的解題思路,這是像糖果一般甜的快樂。我還有不服輸的倔強,還有調皮的叛逆,在成長中神采飛揚地追趕成長的腳步,緊握住璀璨的年華。

  想到這裡我咯咯地笑了起來,原來成長中的快樂並沒有溜走,都被我盡獲囊中。我就像得到糖果似的滿足,正迫不及待地要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我的成長故事6

  1999年6月19日,嬰兒的哭聲劃過天空。快樂就悄悄的來到來,在我成長的11年親情永駐、快樂長存。

  記得有一天,狂風大作、電閃雷鳴下起了傾盆大雨,更不幸的是那天我發了高燒,醫院離我家有幾里路,媽媽毫不猶豫的背上我頂著風暴衝了出去,在路途中媽媽那滿頭的秀髮被刮的七零八落,還好最後到了,醫生給我量體溫,吃了藥。打了點滴媽媽才坐在椅子上休息了一會,直到我的病好了媽媽才鬆了一口氣,我笑了媽媽也笑了。。。。。。

  這11年的親情與快樂匯成了11顆璀璨的星星長掛在星空中,我與媽媽的親情永不分離,因為這代表了我11年的快樂,祝我們親情永存也祝普天下的人們親情盛存。。。。。。

我的成長故事7

  夏令營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野外軍事訓練,這次軍訓給了我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短暫的7天軍訓結束了,我並沒有因為中止辛苦的訓練而高興,反而有一絲的傷感。在這7天中我並不是只擁有身體上的疲憊和眼中的淚水,七天中,有歡笑,有淚水;有病痛,有堅持,有酸楚,有感動。我還學到了很多,很多……

  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天下午的訓練,天氣熱的厲害。太陽毒辣辣地烘烤著大地,沒有一絲的風。院子裡的綠色植物都垂頭喪氣的,沒有一點兒生氣,與上午生機勃勃的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知了拼命的叫著“熱……熱……”;地面上連只螞蟻也難尋--它們也受不了這熱魔。而我們卻要在這暑氣灼人的天氣中進行訓練。5分鐘不到,大地就把它烈焰升騰的溫度迅速傳達到了我們的腳心,我覺得身上就像著了火一般。然而就在這難耐的天氣下我們居然站了20多分鐘的軍姿,雖然汗流浹背,卻依然鬥志昂揚。教官讓我們在炎熱的太陽下站立,教我們學會了堅持。

  軍訓中,教官讓我們寫一封家信,晚上寫信的時候,宿舍裡抽涕聲替代了往日的歡聲笑語。想起父母對我們的關心,想到他們日夜操勞,想到他們肯定在家裡想念著我。我的眼淚情不自禁的流了下來。我想媽媽、爸爸;想姥姥、姥爺;想家中的一切一切。軍訓讓我有機會去關注自己的爸爸媽媽,讓我懂得了去體會親情。

  軍訓結束後的日子裡,我的腦海不斷回想著我們在烈日下認真軍訓的模樣。曾經抱怨教官太過嚴厲,而今只剩下懷念與感激;當我中暑暈倒的時候,教官親自餵我喝蜂蜜……回想起軍訓時的一幕一幕,心中總會湧起莫明的感動,那將是我永恆的回憶。”

我的成長故事8

  記得那一年,我只有7歲,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是我第一次去百萬葵園 。我對媽媽說;‘‘媽媽,我想自己去玩。’’媽媽爽快的答應了,我便一溜煙地跑了。

  我在百萬葵園裡轉了一大圈呢。我累了,便坐下休息了一會兒。休息完後,我有點餓了,就準備去找媽媽。我就去了剛才與媽媽分離的地方,一看,媽媽不在這。我像熱鍋上的螞蟻 團團轉,在百萬葵園裡轉了又轉,我感覺自己好像迷路了,便哇的一聲哭起來了。一位漂亮的阿姨發現了我,便走過來溫柔的問;‘‘小朋友,你怎麼了’’我回答道;‘‘我和媽媽走丟了。’’阿姨又問;‘‘ 你知道***媽的電話號碼嗎。’’ 我說;‘‘ 知道,是……’’阿姨打了電話給我媽媽,向媽媽說明了情況,並說明了具體位置。不一會兒,媽媽就趕過來了,我一見媽媽,一下撲進媽媽的懷抱,我們告別阿姨後,就一起回家了。

  這件事雖然已過去了兩年多了,但還是不時地想起,這件事讓我明白;遇到什麼事情,莫要慌張,可以向身邊的人求助。童年是美好的,是甜甜的,是陽光的,也是豐富多彩的。

我的成長故事9

  時光如水,歲月如梭。轉瞬間我已從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成長到今天的我,我無時無刻不再成長著。成長之路上有坎坷,有快樂,有收穫,也留有我失敗時的淚水,成功時的喜悅,辛勤的汗水······

  成長的快樂:成長就像一塊甜甜的奶糖,含在口中張開嘴,令你回味無窮。

  小時候我總是喜歡依偎在媽媽的懷裡,聽媽媽講故事。那時候我總是認為我是最幸福的孩子,我多想時間能夠停下腳步歇一歇,留住這幸福的時刻。

  然而我沒能留住時間老人的腳步,我進入了小學,一年級時,我喜歡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把自己鎖在屋子裡背唐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我領略了可愛的大白鵝,又見賞到李白就《靜夜思》感受到他那思鄉之情。六年級,是我即將告別母校進入初中,我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做‘光陰似箭’從未有過的不捨,湧上心痛我明白什麼是擁有是不知珍惜,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六年的師生情,六年的友誼。小學六年我獲得過許多榮譽,每一次的榮譽,都是我成長的腳印。我體味這成長的快樂。

  初中,我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學校。這裡的一切對於我來說,都是新的。這又是我埋下夢想,播種夢想的地方。我相信我會在這裡開始新的蛻變。我常常記起開學初軍訓時的種種往事······在整潔的操場上,我們(這個嶄新的集體)在太陽下一站就是十幾分鍾,每天同學們都要早早的在操場上集合,為了班級的整體榮譽,每個成員都努力著。最終在班主任老師,教官和大家的努力,我們班取得了軍訓第一名的好成績。正如列寧所說的:‘只要千百萬勞動者團結得像一個人一樣,跟隨本階級的優秀人物前進,勝利也就有了保證’

  還有校運動會上,同學們為班爭光的身影,我也是其中的運動員之一,最激烈的是接力賽時,我是第5棒,一聲槍響第一棒的同學迅速衝出起跑線,還好在第一棒上領先了,第二棒,第三棒,第四棒終於到我,我接過棒後心裡像大海一樣翻騰,我努力的奔跑,奔跑直到第六棒接過棒後,我才暫時平靜。雖然結果不是盡如人意,但是隻要努力,就是最棒的。

  有快樂就有煩惱,煩惱就像就像一場大雨,風雨過後,才後彩虹總是會出現的。讓我們細細品味成長的煩惱。

  對於學生來說同學之間的矛盾是最大的煩惱,同學之間總會發生大小不等的矛盾,小打小鬧。吵架拌嘴更是常有的事。為此我沒少煩惱。

  記得小學時,班裡選拔班級幹部,雖然選舉名單上有我的名字,但是因為票數少,我落選了,這次的打擊對於我來說很大,在這期間我無意中看見一篇文章題目叫《感謝生命中那次失敗》這篇文章講述了高考學生的經歷,對我的鼓舞很大,我更加努力學習,學會與同學友好相出,認真做好每一件事,下學期時在大隊委員的選拔中,我終於選上了。我也想說,我感謝那次失敗。

  我無時無刻不在成長著,每一刻都用手中的筆記錄著我成長中的故事。

我的成長故事10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上午好!感謝大家千里迢迢來到這裡,歡聚一堂。

  有人說,教師是辛勤的園丁,培育美麗的花朵;也有人說,教師是春蠶,勞作到死吐絲方盡;還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塑造著學生的精神世界;更有人說,教師是蠟燭,燃燒自己去照亮別人。 我說都不是!教師就是教師,是一個永遠與學生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的人。

  我覺得,教師與學生是一對互相依賴的生命,是一對共同成長的夥伴。教師的幸福不僅僅是學生的進步與成長,同時還應該包括自己的充實與成長。吾生有涯,而知無涯。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我們只有透過讀書,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才能擁有源源不斷的“活水”,給自己和學生的雙重成長以堅實的保證。

  今天站在這裡,我不想用那些華麗的詞藻去描述讀書的美好和意義,只想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成長故事。

  記得剛踏上工作崗位時,學校為了讓我們儘快地熟悉業務、完成角色轉換,對我們青年教師進行了一系列的培訓。初出茅廬的我覺得這種培訓沒什麼意義,尤其是沒有必要講那些教育教學方面的理論,只要多提供幾堂精彩的示範課,讓我們模仿就可以了。因為初登講臺,不懂得什麼教學方法,面對教材總是感到束手無策,不知道課堂上該講

  什麼、講多少,所以特別希望老教師給一個明確的、具體的、能“立竿見影”的做法或模式讓我們參照,甚至照搬,否則心裡就沒有底。這樣做果然省勁,一切都不必費心,教材的處理、教學環節的設計、課後練習的安排,等等,一切都照老教師的去做,無從下手的困擾沒有了,每天上完課回到辦公室,感覺是那樣的輕鬆,那時的我以為教學就這樣簡單、容易呢。可是,漸漸地我發現我的課堂缺乏活力、了無趣味,除了少數幾個學生在比較認真地聽講之外,其他學生表現出很淡漠的樣子。每當我提問問題的時候,下面幾乎都是一片沉默。這樣的教學效果當然不好,我十分沮喪卻束手無策。再去聽老教師的課,看到人家課堂上那熱烈的氣氛,活躍的場面,我感到不解:一樣的知識,一樣的講解,為什麼效果卻差這麼多?我曾經的一個師傅對我說:教師和教師不同,學生和學生也不一樣,不同班級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特點,再者,教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需要教師根據具體情況加以變通和取捨。別人的教案和課例,只能作為一個參考,教學還是得有自己獨到的東西啊。

  一席話說得我茅塞頓開。我仔細地比較了一下與老教師的差異:老教師們熟悉教材,瞭解學生,他們的授課計劃總是以學生為中心,對學生學習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具有預見性,並能準備好一套或幾套解決方案;他們善於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語言生動,講解詳略得當;他們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絡,使學生始終在前一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新的知識,這樣,學起來輕鬆,掌握起來也不感到困難。而我總是搞不清楚一節課到底能進行多少內容,惟恐完不成教學任務,所以總像是被人追趕似的趕進度;每節課我的第一句話通常是:“這節課我們繼續進行下一節。”完全顧及不到新舊知識的關聯;課堂上我雖然也想上出點新意,可就是不知道有什麼新方法、新手段、新角度。透過對比,我終於明白,幹工作只憑熱情是不行的,教育教學工作時刻需要心靈的介入。僅靠簡單模仿不可能掌握教學規律,它需要的是長期的學習與積累。不學習,心靈之泉就會枯竭,工作也就無“心”可用。要給學生一杯水,你就得找到永不枯竭的水源。這個水源就是再學習和再實踐。

  帶著這樣的認識,我開始如飢似渴地投入到讀書學習中去。我首先通讀了英語新課程標準這本書,因為我知道,現在新課程標準已經在全國開展了,我首先應該要做的就是學習新理念;再次我到處搜尋名家著作,觀摩名家課例和課件,學校也非常關心我們青年教師,記得去年學校就派我去參加了山東省骨幹教師培訓四次,從這些培訓中我也吸取了非常多的教學經驗,以用在我以後的教學當中去,同時,學校裡也經常組織我們去聽優秀老師的課, 這讓我認真查詢著自身的不足。讀書和學習讓我眼界大開。我發現,隨著閱讀量和教學經驗的增加,在我的眼前好象打開了一扇大門,現在我真正地領略到了教學之美,備課變得容易了,課講得生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變得濃厚了。這讓我想起了幾句話:付出總有回報,風雨之後總會見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