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師

淺談當前數學課堂教學反思

淺談當前數學課堂教學反思

在當前的新課改環境下,學校教育對於數學學科的要求越來越高。因為數學學科不僅可以開發學生的智力,拓展學生的思維,更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促進學生創新發展的基礎學科,因此,數學教師要對當前的數學課堂教學進行不斷反思,,從而滿足當今教育對於數學學科的新要求。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反思;整體意識;應用意識

新課改要求當前的數學教育要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透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來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因此,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透過一系列的教學環節深化這一教學理念。透過教學實踐,本人總結出數學教師可從以下三點實施:

(1)教師透過對學生講解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來實現學生對於數學知識的整體認知。因為透過教師對數學概念形成過程的講解,可以使學生學會掌握數學概念的數學方法,如比較、抽象、概括、分設、驗證、分化等,讓學生透過對知識的分解來滲透和領悟概念形成的過程,體會學習研究數學問題提出的思路。

(2)教師要對學生講解一個數學結論的發現歷程,讓學生明白一項數學結論的發現是需要經過不斷地實踐、探索、猜想、檢驗、總結、歸納與分析等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當學生知道了數學結論的發現歷程後會更加容易理解並記憶數學的定理、概念、結論等,還可以讓學生透過發散思維的方式重新提出問題和發現問題並探索問題。

(3)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告訴學生不論一個數學問題是否已有正確的結論,都是需要學生不斷地去發現新方法、新思路以及解決問題的新方式和新理念。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理清學生的思路,引導學生學會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在清晰的學習思路下開拓創新的思維模式。

一、問題的提出

教師透過讓學生提出數學問題來強化學生對於數學概念與定理的認知與理解,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模型概念。由於數學概念與定理的抽象化使得學生對於這部分知識的掌握遇到了障礙,因此,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情感因素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際出發,在學生已有的認知條件下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去拓展學生的思維與思路,學生有時提出的問題可能在教師眼裡有些幼稚,但卻是學生經過認真思考後提出的,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學會大膽提出問題,而不是排斥他們的想法。這就要求教師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和認知特點,啟發與引導學生把已有的生活經驗用於數學學習過程中。新課程要求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來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因此教師要從數學的每一個符號、概念、定理等來培養學生的數感、符號感以及空間感等,使數學的`建構模型在學生的思維中逐步形成。因為數學教育的根本是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個別學生,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針對全體學生運用層次教學的理念,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目標和要求,讓學生在不同目標的學習過程中提出不同的問題,這樣可以使具有不同差異性的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不斷地縮小差距,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二、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基本意識

1.整體意識

教師在制定數學教學目標時不應脫離其他學科,因為各學科之間是相互交織、互相聯絡的,學生的各種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各項技能的掌握以及各種素養的養成都不是由單獨一門學科可以做到的,所以,數學教師要從整體、從全面、從大局出發制定學生的數學學習目標和培養方向,使學生成為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是各學科教學的最終目標。

2.應用意識

數學知識來源於實踐又應用於實踐,因此,教師要從實際出

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讓學生將課堂學到的抽象知識運用於具體的生活實踐中,使抽象的知識透過運用於實踐而進行分化和分解,讓學生明白所學到的數學知識最終要運用於實踐當中。因此,教師在編寫一些數學題目時要有意識地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讓學生看到身邊的數學、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使數學學習生活化、實際化,這樣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就不會感到抽象和枯燥了。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應用意識這一教育理念也是培養和提升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透過創設教學情境的教學方式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樂於探索並樹立獨立思考的意

識,把創新理念運用於生活實際中,這才是教師教學的根本,也是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體現。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下數學教師需要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與總結,讓學生透過數學學科的學習開拓自己的思維與思路,培養自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把數學應用意識放在學習數學目標的首位,使生活中的數學與書本上的數學知識緊密結合,讓生活實踐中的數學知識真正為生活服務。所以,數學教師要對教學進行創造性的設計,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氛圍感染每一名學生,從而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