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1課《觀潮》教學設計
教 材 簡 介 |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這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詠贊錢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來,錢塘江以其奇特卓絕的江潮,不知傾倒了多少遊人看客。本文記敘的就是一次觀潮的盛況,寫的是作者耳聞目睹的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後的景象,描寫了大潮由遠而近、奔騰西去的全過程,描繪出江潮由風平浪靜到奔騰咆哮再到又恢復平靜的動態變化,寫出了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 課文結構清楚,層次分明。在文中,作者不但運用比喻、形容、襯托等方法直接描繪了潮水洶湧澎湃、雷霆萬鈞的情狀和聲威,還從觀潮的人數之多、熱情之高間接地表現了大潮的奇特,使人讀後不禁發出由衷的讚歎: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為自古以來的“天下奇觀”! |
課前 學情 | 1、 查閱有關潮汐、潮汛的資料,合作蒐集錢塘江的大潮的文章或者圖片,互相交流學習,瞭解錢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2、 讀讀P5頁的“資料袋”,瞭解錢塘江的秋潮。 3、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預習課文,補充暑假的'預習本(含自己認為難寫的生字)。 4、教師:PPT |
學習 目標 |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寬闊、籠罩、薄霧、若隱若現、昂首東望、風平浪靜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 3.邊讀書邊想象畫面,能聯絡上下文或結合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 4.感受大自然的壯觀,受到自然美的薰陶,能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他人交流。 |
教學 重難點 |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感受錢塘潮的神奇壯觀,教學難點是體會課文中的有關語句,想象課文描繪的大潮景象。 |
課時 安排 | 2個課時 |
第 1 課時 |
教學環節 | 師生教學活動 | 設計意圖 |
一、初步談話,理解課題 (5分鐘) | 讀第一組課文的導語,問學生:這個單元是一組關於什麼內容的文章?自然奇觀。今天,我們一塊兒來學習第1課:觀潮。ppT課文寫的是哪兒的潮?錢塘江在我們祖國的浙江省,遠離你們可愛的家鄉——廣州有好幾千裡。如果說廣州的白雲山舉世聞名,那麼浙江的錢塘江大潮就可稱為“天下奇觀”了。(板書:天下奇觀)觀潮”和“天下奇觀”,兩個詞語中都有一個“觀”字,這兩個“觀”字意思一樣嗎?(查字典) 理解“觀”----“奇觀”——“天下奇觀”詞語的意思。 | 1、理解“觀”“奇觀”“天下奇觀”詞語的意思。(詞語教學) 2、讓學生養成查字典的習慣 |
二、檢查預習,反饋交流 (15分) | 1、 交流預習情況:多音字“號”,“薄”,“稱”;難寫的生字:籠罩,蒙,昂 2、 學生預習時的疑難問題 3、 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文,自己再把課文讀一遍,一邊讀一邊想,作者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學生自讀課文) 板書: | |
作業佈置 | 1、 認真完成《黃》第1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