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歷史

高三歷史一輪複習計劃

高三歷史一輪複習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輪複習的指導思想是:以山東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 山東卷考試說明》為主要依據,從一輪複習實際和學生已有學習水平出發,以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為中心,突出重點,講求實效,鞏固主幹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水平和多角度、多層次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複習進度安排

一輪複習的主要特點是按教材模組進行章節複習,適當進行知識的整合,歸納、理清、分析、階段的綜合知識。根據現行高中歷史教材為依據,把整個高中歷史分為17個大專題38個小專題,將性質相同的歷史現象結合在一起,注意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的相互聯絡,突出歷史現象的整體性特點,有利於學生在比較中記憶和認知歷史。既要著眼於專題知識體系的構建,又要鞏固各時段的通史知識體系,兩者相互穿插、整合,從而理清歷史知識的縱橫聯絡,建立起合理通達的學科知識體系和知識結構。

三、複習目標

進行橫向的專題複習,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和結構,使一輪專題鞏固;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階梯技能和技巧,為第二輪通史、綜合強化打好基礎。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爭取在20XX年高考當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四、備考基本策略與措施

1、一輪複習時間長、任務重,備考指導要圍繞“抓基礎提能力”做文章,全方位提高學生的考試能力與素質。要做到以下幾點:全面提高,既要提高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程度,又要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全程提高,要做到學、練、考、補有機結合,保障學生學習環節的完整性;全員提高,要幫助學生補弱促強,查漏補缺,特別是透過幫扶,讓學生透過本輪與後期的複習,各有所得,各得其所。

2、備考指導要突出重點,注重實效。一是要透過對課標、考試大綱和多種版本教材的研究、整合,從中發現、提煉核心知識點、主幹知識,最佳化複習內容;二是要精心設計實施過程,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三是要重視規範化訓練,特別是非選擇題答卷規範化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考試技能。

3、用新的史學觀念統領複習內容。通觀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歷史三個必修模組,突出地體現了唯物史觀、文明史觀、全球史觀、現代化史觀等史學觀點。對這些史觀的把握,既是我們進行新課程教學的前提,也是我們備考指導與複習的基礎,因為與這些史學觀點相關聯的知識均是歷史的主幹知識點,最能體現“古今貫通、中外相聯”的原則,不但符合高考考查主幹知識的命題思路,也體現了關注史學動態的特點。從近兩年高考命題情況看,體現和涉及這些方面的試題有不少。因此在複習指導時,要以新的史學觀點與方法培養學生開闊的視野,客觀全面地認識、評價古今中外的歷史事物與現象。

4、用新的教學觀念貫穿複習過程

一是從“教為中心”到“學為中心”。堅持學案導學,以 “學為中心”把備考教學的設計、課堂教學的側重點放在導學、督學、激學、評學上。

二是從“以本為本”到“重整教材”。隨著高中歷史課程改革的推進,高考命題超越教材,體現了三個不拘泥“思想”:不拘泥於教材內的知識、不拘泥於教材的表述、不拘泥於教材的知識結構和體系。因此備考指導必須具有整合意識,重構複習內容。重整教材要遵循“求同存異”的原則,應以課標為依據,以嶽麓版教材為主要平臺,著力整合各種資源。

5、要明確基礎知識的範圍,做到點、線、面有機結合。為此,要依託山東省《考試說明》、《課程標準》與教材,逐步細化高考考試知識的範圍,即依據《考試說明》中的“考試範圍”確定複習知識的`“點”,依據《課程標準》中的“內容標準”確定複習知識的“線”,依據教材中“目”的內容確定複習知識的“面”,做到分解有據、有度,宏觀與微觀相結合,以有利於進一步夯實基礎。

6、要適度拓展複習內容。適度拓展複習內容,主要是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歷史學科的時空範圍,建立起與社會現實、其他學科的有機聯絡,一是與社會熱點問題的聯絡,一是與政治、地理學科知識的聯絡,一是體現山東省地方特色的內容。可以專題或試題的形式加以落實。

7、精選試題,搞好定時訓練。題目的設計應體現高考命題思路與要求,儘量模仿或超越高考樣題、樣卷,從內容到形式保持基本的相似性。題目設計的途徑一靠自主創新,二靠改造利用,三靠拿來主義。其中,改造利用應是主要的方式,要嚴把審題關,要特別注意各地市統考試題的蒐集、利用。及時批改,上好評講課。

8、備課組分工合作,進行集體備課,加強學習與交流,備課組內部多聽課,多交流,集思廣益,以不斷完善。積極探討課堂教學的新模式,提高課堂教學藝術,強化課堂教學的複習效果,以創新的精神迎接20XX年的高考的到來。

【相關閱讀】

高三歷史第一輪複習的思路

(1)夯實基礎

一輪複習的重點夯實基礎,趙亞夫說過一句話:“記憶是學習歷史的基礎”,這一句話在我們的一輪複習中起了指導作用。具體做法是在課堂教學中每節課都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讓學生背書,去理解與消化吸收,並採用提問、默寫等辦法讓學生夯實基礎。讓學生在課堂上多動手,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2)加強基礎知識的聯絡

歷史知識不是孤立存在的,有必要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絡,包括橫向的和縱向的聯絡。根據分析高考試題,我們注意了中西之間的聯絡,將中國史置於國際大背景下複習,複習世界史時也穿插中國史。如複習工業革命的影響時,課本只涉及到了工業革命對世界的影響,我們在複習時引導學生考慮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並且引導學生多視角進行分析。角度一:可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角度分析;角度二:可從破壞性、建設性這兩方面分析。

在複習中進行區域性範圍的串聯,如複習小農經濟時,可以和政治上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及思想上的儒家思想相聯絡,使學生認識到歷史發展是由上屬建築,經濟基礎,思想文化共同推動的產物,提高學生運用最基本的政治、經濟、思想手段解決問題的能力。應注意不宜進行大規模整合,將二輪的東西提前搬到一輪,越俎代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