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物/化工/環保/能源

初中生物實驗課的教學反思

初中生物實驗課的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生物實驗課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生物實驗課的教學反思1

生物科學實驗是以認識生命運動的本質和規律為目標的實踐。它不是盲目的行為,而是在理性指導下的變革現實的實踐活動。在每一個實驗的過程中,從實驗意念的產生到實驗方案的設計,從實驗結果的分析到實驗報告的完成,每一步都有思維活動,每一步都是思維的結果。所以,生物科學實驗有利於把學生帶入發現問題的情境,使學生在分析實驗問題之中和在解決實驗問題中鍛鍊思維能力。

科學的思維能力是科學素質的重要方面,而科學素質的培養又是全面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本文結合初中生物實驗關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問題談幾點看法。

一、啟發學生的思維積極性

興趣是思維活性的觸發劑,求知的需要是學習動機的基礎。當學生對某個問題發生興趣時,就會圍繞著這個問題積極地思考起來。但是,單純由“實驗”表面的“魅力”所引起的,只是直接的興趣,如果沒有更深層次內涵的吸引,維持不了多久。要想保持學生持久的興趣,就要善於“創造”種種誘因。比如,從生產實際和學生生活實際引出實驗課題,不斷明確實驗目的意義,不斷提出有趣而又有思考性的問題引起學生思考,等等。透過這些手段,及時地把學生的直接興趣發展為間接興趣。

思維總是在觀察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的。當一個人產生必須排除困難的需要,或要了解某一問題時,思維就活躍起來。實踐證明,有意識地創設發現問題的情境是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的好方法。我們要善於利用實驗中的[觀察與思考]、[討論]等欄目中的問題,以及在輔導實驗的教學中用有啟發性的問題巧妙地引導和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二、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

科學思維方法的首要問題是明確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即解決問題的程式。

例如,〈觀察鼠婦活動〉的實驗設計思路。

首先,透過觀察發現問題。為什麼在花盆下、石塊下等處容易找到鼠婦?這些地方有什麼特點?

其次,提出假設(對發現的問題大膽提出猜測和解釋)。

1。鼠婦的活動可能與光照條件有關。

2。鼠婦的活動還可能和水分,以及其它外界因素有關,等等。

第三步,設計實驗,驗證假說。在這個階段,實驗的目的任務、方法、材料、裝置等等都是根據假設來確定的。所以,實驗的理論依據主要是假設(當然還有賴於學生對有關科學知識的掌握情況)。

1。先檢驗“光照”對鼠婦活動有無影響。

2。為了消除無關變數的干擾,突出自變數,找出自變數和因變數的因果聯絡,必須創造一個除“光照”以外其它條件均相同的、只有明暗兩處相通的場所。把一定數量的鼠婦放在其中,觀察鼠婦在明暗兩處的數量分佈情況。

第四步,分析、討論實驗結果,推導結論驗證假設的真偽。

透過“鼠婦實驗”,要幫助學生感受和理解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問題→假設→實驗→結論。初中所有的生物實驗幾乎都體現了這條思路,這裡不再重複。

需要說明一點,科學的“假設”絕不是無根據的憑空捏造,而是要有科學根據的。這種根據來源於頭腦中已有的知識,或者來源於別人的研究成果,或者來源於對客觀實際的觀察。例如,在研究“消化”的實驗裡所提出的假設:“細胞膜只能透過小分子物質,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質必須先變成小分子物質才能透過細胞膜。”這個假設的理論根據是:①人和動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②生活的細胞需要從外界吸收營養物質;③營養物質是透過細胞膜進入細胞裡的;④人和動物的營養物質來源於食物;⑤食物營養成分中有大分子物質。透過生物實驗使學生理解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經過反覆訓練,完全可以把這種思考問題的程式內化為學生的思維習慣。

三、訓練學生的思維操作技能

思維操作技能包括分析、綜合、比較、抽象和概括等幾個步驟。在生物實驗中要實現對某生命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就要對實驗中的感性材料進行一系列的思維操作才能實現。

初中生物實驗課的教學反思2

初中一年級學生,剛接觸到生物學科,好奇心特別強,如何使他們的好奇心轉變為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是擺在我們教師在教學中的一件大事。這就要透過實驗來培養她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掌握實驗知識。透過對實驗教學的認真思考,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一、實驗教學的匯入

可從引言來吸引學生注意力,激起內心的求知慾望,營造學習氛圍。

例如:“觀察蚯蚓”的實驗,在實驗課開始時,可聯絡生活實際,設問:

1、 夏天大雨之後,蚯蚓為什麼會爬到地面上來?蚯蚓通常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

2、 蚯蚓是怎樣運動的?

3、 你能辨別蚯蚓的前後端嗎?依據是什麼?

4、 蚯蚓有哪些形態結構特點與生活環境相適應?

通過幾句問話引起學生強烈的探索興趣,他們做起實驗就格外認真,觀察就特別細緻。

二、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

科學的思維方法的首要問題是明確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觀察鼠婦的活動”。

首先透過觀察發現問題。為什們在花盆下、石塊下容易找到鼠婦?這些地方有什麼特點?

其次,作出假設(對發現的問題大膽猜測和解釋)

最後,分析、討論實驗結果,推導結論驗證假設的真偽。透過本實驗,幫助學生感受和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問題→假設→實驗→結果→交流、表達→結論。

三、創造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構建和諧氣氛、啟發創新思維,

教學民主是創新教學的重要條件,只有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橋樑,以保證學生心情舒暢、思維敏捷,才能達到最佳狀態。要善於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即使觀點錯誤,也要肯定他們的勇敢精神,透過討論加以指導。

例如:談到“光合作用”時,教師提到“萬物生長靠太陽”。說明綠色植物的生長、發育等都離不開陽光。但有的學生提出反對意見,說“萬物生長靠月亮”引起大家鬨笑。對於這些與實際問題相對立的觀點,教師不能指責學生,要與他們一起尋找證據,然後得出結論來說服學生。

四、課內外結合

拓展創新空間,除課堂實驗教學外,要積極開展課外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到野外參觀,接觸大自然以擴大視眼,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並掌握書本知識。

例如: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進校園認識動、植物,記住名稱,所屬類別等。指導學生進行植物栽培,掌握植物的嫁接、扦插等技術,在青蛙的繁殖季節,捕捉小蝌蚪進行飼養,觀察它們的身體變化,瞭解其發育史。

以上這些措施不僅能夠培養學生操作技能,還能增強學生對生物產生濃厚興趣,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又透過實踐增加對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加深理解,只有積極開展校外、校內活動,才能彌補教學上的不足,才能更好的進行生物學教學,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任重而道遠,需要不斷地總結和探索。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生物實驗課的教學反思3

在實驗課的教學中,我認識到對學生進行科學素質及思想情感的培養,要遵循低起點重過程高要求的原則。

實驗探究法教學中,借鮮鮮活活的生物,老師精心創設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低起點);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親自參與:動眼看、動手做、動口說、動耳聽、動腦思,五官並用。並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掀起一個又一個學習高潮,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樂趣(重過程);學無止境,對學生進行科學素質和思想情感的培養,不是幾節課所能完成的,教師要高瞻遠矚,從培養21世紀有用之才的角度開展工作,教學內容不拘泥課本,透過聯絡實際達到對知識的遷移運用,透過課外實驗延伸,學生在深入追求生物知識的同時,逐漸形成熱愛生物科學的志趣(高要求)。

這樣對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就能落到實處,學生的思想情感就能逐漸得到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