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歷史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設計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設計(10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式。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設計1

秦漢王朝與匈奴的和戰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匈奴在我國曆的貢獻。培養學生綜合歸納的能力;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作用與反作用有一個初步認識。

2、過程與方法

師生互動,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培養分析問題、概括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兩漢時期漢與匈奴的關係,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

[重點和難點]

兩漢時期漢與匈奴的關係的事例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方式與方法]以討論為中心的綜合啟發式教學

[授課過程]

一、教師可以匯入框中的歌謠匯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1)、匈奴

1、匈奴的首領稱為單于

2、秦末漢初,匈奴首領冒頓單于統一蒙古草原。

2)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進攻匈奴,取得勝利。

3)昭君出塞:

公元前1世紀匈奴分裂,其中一部的首領呼韓邪單于歸附漢朝,漢元帝把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呼韓邪單于和昭君為漢匈兩族的友好相處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4)東漢時,匈奴分為南北兩部,東漢明帝派竇固、竇憲攻擊匈奴,取得勝利。

三、小結:列舉兩漢時期漢與匈奴的關係的事例

1)西漢初年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

2)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進攻匈奴,取得勝利;

3)公元前1世紀匈奴的首領呼韓邪單于歸附漢朝;

4)漢元帝把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呼韓邪單于和昭君為漢匈兩族的友好相處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5)東漢明帝時,派竇固、竇憲攻擊匈奴,取得勝利。

四、作業:舉例說明兩漢與匈奴的關係。

附:板書設計

一、匈奴

1、匈奴的首領稱為單于

2、秦末漢初,匈奴首領冒頓單于統一蒙古草原。

二、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公元前119年,衛青、霍去病

三、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紀,漢元帝把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

四、東漢明帝派竇固、竇憲攻擊匈奴,取得勝利。

五、列舉兩漢時期漢與匈奴的關係的事例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設計2

《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教學目標

掌握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的歷史基礎知識,瞭解中國境內原始人類的文化遺存。

透過“火的使用”、“原始人的生活”等問題,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激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以及獨立思考和進行比較的能力。

讓學生了解中國是人類遠古遺址最多的國家,是人類的起源地之一,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培養珍視人類文化遺產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的不同之處。

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很久很久以前,人類就出現在地球上,併成為萬物的主宰,關於人類是怎樣產生的,古今中外有著許多神話傳說,哪位同學能給我們講一講你所知道的故事呢?

生:女媧造人、亞當夏娃等故事

展示:女媧造人的圖片

師:這位同學講的太好了,大家掌聲鼓勵一下。(學生鼓掌)這些神話傳說反映出人類對自身來源的困惑,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知道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展示:古猿圖片

師:在漫長的歲月過程中,古猿透過勞動,逐步演變、進化成人。那麼,在遠古時期,我國境內有哪些遠古居民呢?學完今天這一課,大家就會了解啦。

板書:課題

(二)教師引導,自學探究:

師: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一小節,找出我國最早的遠古居民,以及他們的相關資訊。

生:(閱讀課本後答)元謀人,雲南省元謀縣,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

師:同學們都很會讀書,找的非常的準確。元謀人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我們的科學家們是透過什麼判斷出他們的生活時期的呢?

展示:元謀人牙齒化石圖片

生:化石(如果學生不知道,師可以直接為學生拓展)

展示:【社會廣角】化石是埋藏在地層裡的古代生物的遺物。在化石中含有一定量的14C,隨著時間的流逝,14C的量也以一定的比例減少,所以透過測出化石中14C減少的程度,就可以推算出化石的年代。(如果學生知道相關知識可直接由學生講述)

師:在原始人類進化的過程中,勞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會製造工具,會勞動,是人類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漫長的歲月時光中,原始人類在不斷的勞動,也在不斷的進化,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另一遠古居民——北京人。

展示:播放影片資料剪輯《發現北京人》

師:同學們可以從影片中獲取北京人的哪些資訊呢?(可先在小組裡互相交流,合作歸納)

生:北京周口店,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群居生活,用火

師:同學們觀察的十分仔細,並且能夠彼此間合作互助,非常好,希望在今後的學習中能夠繼續保持。

展示:北京人頭骨、北京人復原像、教師的個人照片

師:學習要有張有弛,下面我們來做個活動。對比一下,北京人和老師的影象,或是和身邊的同學做比較,看一看遠古居民和現代人在相貌上都有哪些區別?

生:(小組合作探究)眉骨突出、顴骨突出、嘴巴突出、下巴不明顯等。

師:北京人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徵。但和更久遠的元謀人相比較他們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北京人過著群居的生活,並且他們已經學會使用天然火。

展示:【集思廣益】猜一猜,遠古居民有可能是透過什麼途徑得到火的?

生:(小組討論)雷電森林起火、草木自燃、偶然磨蹭起火、露天煤炭自燃(這一情況學生很少知道,可結合本地煤炭資源拓展)。

師:大家的想象力都非常豐富,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有張開合理想象的翅膀,才能夠在知識的海洋中翱翔。(結合實況點評學生)

師:遠古居民在沒有火之前是如何生活的?有了火之後會給生活帶來哪些變化?

生:(如需要可討論)沒有火之前茹毛飲血,非常艱苦;有了火之後,可以吃熟食、照明、防寒、驅獸等。

師: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火的使用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

師:遠古居民在不斷的演變、進化,我們今天所掌握的遠古居民的資訊,除了透過化石研究,還和考古工作者們辛勤的科研考察密不可分。比如北京人的發現。

展示:【歷史典故】 1927年,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的發掘工作開始了。經過兩年的艱苦發掘,在1929年的一個冬日,工作人員發現了一個小洞,洞口的裂隙窄得只容一人出入。為了探明虛實,裴文中來到洞裡,仔細一看,高興極了,原來在這裡意外地發現了許多動物化石。他顧不得寒冷,決定把挖掘工作繼續下去。到12月2日下午四點,已經日落西山,洞外天色漸漸暗下來,呼嘯的寒風在山野吹著,洞裡覺得更冷了,但人們依舊在昏黃的蠟燭光下聚精會神地工作。

突然,裴文中高興地喊叫起來:“是猿人!”大家圍攏過來,果真發現一個猿人的頭蓋骨,一半已露出地面,另一半還埋在硬土裡。人們興奮極了,目不轉睛地盯著。這時天色越來越黑了,但大家的心情已經急不可耐。裴文中毅然決定,繼續挖下去,一直到把這第一個北京人頭蓋骨完全出土為止。(發現北京人的小故事如果有學生知道可直接由學生講述)

師:正是由於考古工作者的努力,才使更多的遠古居民為我們所瞭解,比如山頂洞人。

師: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結合投影展示的山頂洞人的相關圖片資訊,看一看,和北京人相比較,山頂洞人的進步表現在哪些方面?

展示:山頂洞人復原頭像、骨針、裝飾品

生:(可從形態方面、工具方面、生活方面歸納)

師:正如恩格斯所說“勞動創造了人”,從簡單的打製石器到複雜的磨製石器,透過勞動,原始人類不斷進化,社會在不斷的進步。

師:我們今天一天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在遠古時期的原始居民們,他們一天的生活會是怎樣呢?展開你想象的翅膀,穿越歷史時空,再現原始人的生活吧。

展示:【歷史再現】原始人採集圖、原始人捕獵圖、原始人生活圖

生:(根據展示圖提示,選取某一角度,可用多種形式再現場景)

師:(根據學生的再現實況,師生共評)

(三)課堂小結,提煉昇華:

師:我們這節課介紹了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瞭解了遠古居民的生活資訊,除了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之外,我國還有許多遠古居民。

展示:《中國遠古人類主要遺址》

師:我國是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們為此感到自豪,也更應該珍惜和保護好這些歷史文化遺產。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設計3

原始農耕文化的遺存

【課程標準】簡述河姆渡遺址、半坡遺址等原始農耕文化的特徵。

【教學目標】

識記與理解:記住他們生活的時代、地域和種植的糧食作物。理解自然條件對農耕生活的影響。

能力和方法:透過識圖,培養觀察能力;透過觀察原始農耕時代的器物,培養審美能力;透過河姆渡遺址和半坡遺址、舊石器和新石器的比較,培養學生掌握、運用比較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中國對世界農業起源的貢獻,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體驗原始農耕勞動的甘苦及其所創造的價值,認識勞動的價值和意義。透過他們適應、利用與改造自然,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

【教學重、難點】河姆渡和半坡遺址為重點,前者更重。

難點為新石器的涵義,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與環境的關係。大汶口墓葬所反映的社會情況。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註

一、匯入新課

我們一日三餐吃的主食是什麼?……匯入農業及農業的起源而匯入本課的新課學習。

(科考隊進入下一站,來到浙江餘姚……)

利用學生熟悉的內容談話,接近歷史與現實距離

二、河姆渡遺址

該遺址是何地發現的?發現了些什麼?這些發現能說明什麼問題?能畫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嗎?

除此以外,他們還從事哪些生產活動?你知道稻穀是如何種植、儲存、加工、食用的嗎?

當地的氣候條件怎麼樣?這與先民的這些生活習慣有什麼關係?

指導學生閱讀P12史海拾貝。

這是南方的原始居民的農耕文化。那北方的原始居民的農耕文化是否一樣呢?

學生看書、尋找、發現

理解生活的需要製造相應的工具

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知道最早種植水稻與粟

過渡,引起學生繼續探究的興趣。

三、半坡遺址

要求學生看書找找“半坡遺址原始居民的生產生活是否與河姆渡原始居民一樣?”“有哪些不一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觀察書上的石器和陶器,看看它們有什麼用途?是如何使用的?

你能根據書上P10小字的描述和你的理解復原出半坡人的居住的房屋嗎?

帶著問題看書,有的放矢

大膽猜測、想象

學生看書,然後自己試圖畫出半坡人居住的房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註

四、大汶口遺址

在山東泰安附近,比河姆渡和半坡晚些的時候,出現了一處更先進的原始農耕文化遺址,即大汶口遺址。

現在請大家看看書,想想河姆渡、半坡、大汶口三處遺址的其同點?各有什麼特點?

指導學生閱讀小字,想一想“大汶口墓葬的差異反映了什麼歷史現象?”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透過閱讀教材,去歸納發現。

五、小結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國家。我國的原始農耕文化具有起源早、成就大、存在南北兩大型別。

認真聽,自豪感。

六、學習活動與學習測評

當堂測評、鞏固。

鞏固知識、激發興趣。

【教學後記】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1.透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我國原始農耕生活的主要情況,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以及原始農業的發展。培養學生觀察歷史文物圖片或模型的基本技能和陳述歷史問題的口頭表達能力。

2.初步掌握用表格進行歸納與分析的學習方法,提高作簡單的或主要的歷史結論的能力。透過展示文物圖片及提出問題,積累對原始農耕生活的認識;在學習中,使學生學會應用觀察法、比較法,並感知人類在文明演進中的艱辛歷程。

3.透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同創造出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先民們在自己勞動成果中體現出的智慧與淳樸的情感,進而促發或增強學生對祖國曆史和文化的認同之心 ,對中華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體會人類適應自然的漫長和艱辛,增強承受挫折的意志,珍惜生命。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難點:原始農業的發展

三、教學策略

教法:圖片分析法、觀察法、比較法

學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匯入新課】教師:第1節課中,我們學習了我國早期的人類“元謀人和北京人”,他們如何獲取食物?

學生:打獵、採集。

展示圖片(見課件)

教師:打獵、採集,方便麼?

學生:不方便。顛沛流離、居無定所。受季節變化和天災的影響大,食物來源不充足、不穩定,需要經常遷徙。

教師:採集和狩獵的生活有很大的侷限性,至神農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狀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神農播種五穀,人們過上定居生活,人類進入農耕時代。

人類農耕時代的到來是進步,還是倒退了?這一時期的歷史遺存裡呈現出什麼特色?中國早期的農業又是怎樣發展的?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第2課的學習──原始農耕生活。

出示圖片(見課件),匯入到新課學習中。

設計意圖:透過北京人等原始人類的採集和狩獵生活帶來的巨大不便,引入到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意識到從採集、狩獵生活步入農耕生活是人類社會的進步,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非常自然貼切。【講授新課】原始農業的發展

提出問題:讓學生閱讀課本第9頁至第10頁的內容,回答“原始農業興起的時間、興起地區、發展變化、興起和發展的重要標誌、興起和發展的意義”等問題。

教師透過多媒體出示答案。

過渡:距今10 000年左右,在中國的長江、黃河和淮河等流域興起了原始農業,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物質基礎。古代原始農耕文化的遺址可謂星羅棋佈,而最為典型的代表一個在黃河流域,另一個在長江流域。

圖片展示:多媒體展示

教師:黃河流域的典型代表是半坡原始居民,長江流域的典型代表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他們的生產生活有相似之處,也有很大差異。讓我們先走進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瞭解一下他們的生產生活狀況。

出示圖片,展示問題,讓學生閱讀課本第6頁至第8頁回答如下問題。

學生回答後,老師出示答案:

1.半坡人主要使用磨製石器、骨器、角器,另外也使用弓箭、長矛、石球,以及魚叉、漁鉤、漁網等工具。

2.食物有粟、豬肉、狗肉、獵取的動物肉、採集的野果。食物來源主要是種植的農作物和飼養的家畜,其次為獵取的動物和採集的野果。

3.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內。

4.會製作彩陶、樂器、骨針、骨錐、紡輪。

設計意圖:透過閱讀課本歸納答案的方式,培養學生搜取有效歷史資訊、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教師:讓我們一起走進半坡博物館的展廳,欣賞一下半坡博物館中的6類展品,瞭解一下半坡人真實的生活場景。

圖片展示:多媒體展示半坡博物館中展品的相關圖片(見課件)。

設計意圖:透過以上展品展示,讓學生對半坡居民的生產生活狀況有直觀的認識,對原始農業、原始手工業水平有深刻的`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探究半坡居民房屋設計的原因,讓學生明確自然條件是對生產生活狀況的決定性因素。

教師:我們學習完了半坡居民的社會生活,現在讓我們一起總結一下,請同學們完成表格內容。出示多媒體圖片,展示問題,學生完成,教師展示答案。

學生活動預期效果:學生透過複習,結合課本總結歸納出上述問題並能熟練記憶。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落實課本重點基礎知識,透過知識的強化,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教師:我們瞭解了半坡居民的原始農耕生活,現在讓我們走進農耕文化的另一個典型代表,那就是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看看他們的農耕生活又是怎樣的一幅場景。

學生回答後,老師出示答案:

1.他們的飯桌上會有米飯、豬肉、狗肉、牛肉。

2.他們使用的工具是骨耜和磨製石器。

3.他們居住幹欄式房屋。

4.他們的手工製品有陶器、玉器、樂器骨哨、象牙雕刻、骨製品和漆製品。

設計意圖:透過閱讀課本歸納答案的方式,培養學生搜取有效歷史資訊、歸納歷史問題的能力。

教師:讓我們一起走進河姆渡博物館的展廳,欣賞一下河姆渡博物館中的7類展品,瞭解一下河姆渡人真實的生活場景。

圖片展示:多媒體展示河姆渡博物館中展品的相關圖片。(見課件展示)

設計意圖:透過展示以上展品,讓學生對河姆渡居民的生產生活狀況有直觀的認識,對原始農業、原始手工業水平有深刻的認識。在圖片展示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探究河姆渡居民幹欄式房屋的優點和原因,然後老師再透過課件出示答案,進行講解。

教師:我們完成了對河姆渡居民農耕生活的學習,現在讓我們一起總結一下,請同學們完成表格內容。

出示多媒體圖片,展示問題,學生完成,教師展示答案。

學生活動預期效果:學生透過複習,結合課本總結歸納出上述問題並能熟練記憶。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落實課本重點基礎知識,透過知識的強化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拓展提升:出示問題,思考探究,交流展示。

教師:我們學習了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兩大原始農耕生活的典型代表之後,比較一下兩者有何相似之處和不同點。(見課件)

學生完成後,讓學生交流展示答案,老師再出示正確答案並加以強調。

特別指出:河姆渡居民會燒製陶器,半坡人會製作彩陶;半坡人的房屋是半地穴式的,河姆渡人的房屋是幹欄式的。(河姆渡人生活的地區多雨潮溼,夏季高溫,冬季氣溫在零度以上,幹欄式房屋既可防潮,又便於通風降溫;半坡人居住的黃土高原乾旱少雨,夏季炎熱,冬季寒冷,而半地穴式房屋具有冬暖夏涼的功能。)

設計意圖:透過比較,引導學生掌握並深入理解本課的關鍵知識,使主體知識更條理、更清晰、更系統,便於強化記憶和鞏固。【課堂小結】原始農耕的出現,使我們的先人從食物的“採集”者變為食物的“生產”者,人類第一次透過自己的活動來豐富生活,從而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經濟面貌,對人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作為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印證了中國新石器時代原始農業的發展水平,為中國步入文明社會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為體現課本主體知識,附歌謠一首:

黃河流域有半坡,

地穴房子同居住,

糧食最早種植粟,

副食蔬菜魚和肉,

陶器石器一起用,

紡線織布是才能。

長江流域河姆渡,

磨製石器有進步,

耒耜耕地種稻谷,

幹欄房子共居住,

挖井養畜造陶器,

簡單玉器和樂器。

設計意圖:共同回顧本課所學內容,理清事件間的內在聯絡,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所學知識。

當堂檢測:教師出示課件試題,學生思考回答,然後教師出示答案,以達到當堂達標、當堂反饋糾正的目的。(見同步試題)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設計5

教學說明第19課《江南地區的開發》是人教版新課標歷史實驗教材(七年級上冊)中的教學難點之一,我從以下四個方面思考本課的教學。

一、依據《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新課標”)的“內容標準”,總體把握教材內容

“江南地區的開發”一課共有三個子目、四個內容,即西晉的興亡、內遷的各民族、淝水之戰和江南地區的開發。本課從宏觀上簡要介紹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主要歷史。

按傳統的教學思路,以上四個內容中的前三個內容應該更重要一些,江南地區的開發一目則為次要內容。新課標在第8頁的“內容標準”中這樣要求:“說出人口南遷和民族交往促進了江南開發的史實”。而對於本課的其他內容則沒有明確要求。於是我依據新課標,結合教材內容,認為本課可以圍繞“江南地區的開發”這個主題來把握。

前兩目“西晉的興亡”和“內遷的各族與淝水之戰”,可以視為“江南地區的開發”的背景原因。教材介紹了人口南遷和民族交往的原因和史實。第三目講述的是江南地區開發的結果和表現。因此,本課教學時要緊扣課標明確要求的“江南地區的開發”這個內容進行,排除了按朝代的更替或分裂對峙等主線把握教材的思路,把看似散亂的三目、四個內容,按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和結果來處理和把握,使歷史線索更簡單,本課教學主題也更明確。在此基礎上,我把教學重點定為江南地區開發的史實和原因。

二、從關注學生的興趣出發,調整教材的順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對學生的各項調查中發現,影響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因素除去實用性差之外,一項重要因素是歷史教師喜歡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講課。歷史學科有很強的時間性和空間性。所以,教學中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歷史的因果關係等思維方式講述歷史、學習歷史的方法很好,可是這樣做的最大弊端是缺乏對學生思維的挑戰。

從教育學的研究來看,具有挑戰性思維的問題,能夠極大地調動人類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最終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我調整了教材的順序,將教材的第三目調到最開始講授,將前兩目調整到後面來學習,即先講江南地區的開發這個“果”,後談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將因果關係的慣性思維方式,改變為逆向推理思維方式,由結果探究原因,挑戰學生的思維,力求讓學生在挑戰中以積極主動的狀態學習本課內容。

三、從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入手,設計教學活動

本次課程改革的最終目的是:從根本上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提倡學生的合作性學習、研究性學習,使學生掌握終身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學習方法;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參與者和合作者。這兩種轉變是一個量的積累過程。

我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活動時,力求在這兩個轉變上有一定的體現和反映。本課的教學活動設計思路為:教師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得知識,瞭解基本的歷史線索,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並有一定的情感體驗。為此,我安排了兩大教學活動:1.讓學生分小組帶著“江南地區的地理範圍”和“江南地區的開發成就”這兩個問題讀《江南地區的開發圖》;2.學生在探究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時,我設計了“假如我生活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北方,會不會遷移到南方”這個問題。這樣設計的目的,一方面是強調學生在讀圖時要注意的問題,讓學生在讀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讀圖的基本方法,同時培養學生閱讀歷史地圖的基本技能,並且進一步加強學生間學習的合作性;另一方面,引導學生自主地瞭解當時北方的戰亂情況,然後遷移知識,解決問題。

四、以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歷史為目的,安排學生的討論活動

歷史與現實有著許多的相似,學習歷史是為了更好地把握現在和將來,所以歷史教學要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歷史,關注當今的社會問題,將歷史與現實有機結合起來。

為此,我由“開發”一詞引入,讓學生將當今的各種開發活動與歷史上江南地區的開發聯絡起來,拉近距離,貼近學生生活。在課堂教學的最後,安排了學生的討論活動。主要討論了以下三個問題:1.歷史上的這次人口南遷在本地留下了哪些痕跡?2.這次江南地區的開發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什麼影響?3.透過本課的學習,你認為對當今的開發活動可以獲得哪些啟示和借鑑?設計的思路是:指導學生關注本地的歷史,關注身邊的歷史。懂得學習歷史可以更好地為現實服務。

教案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學生透過學習,瞭解西晉、東晉、前秦、南朝的建立及更替,知道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數民族內遷的史實。明確淝水之戰的時間、背景、經過和影響。

學習瞭解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得到開發,農業、水利、手工業等發展較快的史實。

透過探究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瞭解到自東漢末年以來北方少數民族不斷內遷,北方長期戰亂、人口大量南遷及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南遷人口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加上南方優越的自然環境和相對安定的社會環境,促成了南方經濟的發展。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生分組研讀“江南地區的開發”圖,進一步瞭解閱讀歷史地圖的方法──透過圖例讀地圖,感知歷史地圖中一些直觀的有效資訊。

2.組織學生探究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一方面有利於學生積極性的調動,另一方面用“問題解決”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相關歷史知識,自主解決問題。

3.透過創設歷史情境話題:“假如我生活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會不會南遷?”讓學生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戰亂的嚴重程度,並對新知識進行遷移。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在探究江南地區的開發原因的過程中,認識到和平、安定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條件。

引導學生關注本地區在歷史上的發展情況。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及處理

本課的主題是“江南地區的開發”。

本課的重點是江南地區開發的史實和原因。本課的難點是內容多、頭緒多,教學重點內容不突出。

從三國以來,江南地區逐步得到了開發,表現在興修了許多水利工程,農業的發展和進步,手工業的發展等方面。原因主要是東漢末年以來政治不穩定,加上北方少數民族不斷內遷,北方長期戰亂,造成大量人口南遷,南遷人口給南方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和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從而促進了江南地區的開發。

採用小組先研讀“江南地區的開發”圖,從瞭解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開發的情況入手,突出“江南地區的開發”這一教學內容。以引導學生探究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為主線,將西晉的興亡和內遷的各族、淝水之戰視為背景原因來處理,突破本課難點。

二、教學方法

問題解決、自學討論法

(一)課前導學

瞭解本地區是否經歷過這次開發,有什麼歷史的痕跡?

(二)教學滲透點

1.學生分小組研讀“江南地區的開發”圖,解決幾個問題,進一步強化合作學習的意識,同時訓練學生閱讀歷史地圖的技能,並關注自己家鄉在歷史上的發展情況。

2.組織學生探究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激發學生學習這段歷史的興趣,通過歷史事實使學生獲得只有和平、安定的社會環境才能發展經濟的情感認識。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設計6

《商鞅變法》

教學目標:

識記戰國時期生產力發展的標誌、商鞅變法開始變法的時間和變法的主要內容,理解商鞅變法的原因和意義。

重點:

商鞅變法的內容商鞅變法的評價

難點:

改革與保守派的觀點分歧變法的某些措施含義及作用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看教材38頁的簡表,分析秦國在戰國前期的形勢,排在七雄的末位,但中後期秦國卻強大起來,並透過一系列戰爭滅掉了六國,完成了國家的統一。那麼,秦國是怎樣走向強國之路的呢?——商鞅變法(這是一條主要途徑)

二、教學過程

(一)、秦孝公求賢(為什麼要實行變法?)

1、原因

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社會原因):鐵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廣(生產力發展的主要標誌)。

秦國相對落後(自身原因):會盟都不讓參加,魏國侵略卻無力還擊。

2、辦法

改革內政,變法圖強,釋出求賢令。(秦孝公深感落後就要捱打)

商鞅來到秦國。

理解“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

(二)商鞅主持變法

1、時間:公元前356年。

2、背景:得到秦孝公的支援。

3、主要內容:

經濟上:改革土地制度——廢除“井田制”、實行土地私有;重農抑商——獎罰分明。

政治上:獎勵軍功——論功行賞,不論貴賤;遷都咸陽,推行縣制——強化國家管理,設31縣;嚴明法令——實行連坐法。

4、變法的影響:

觸犯了貴族利益——商鞅被車裂處死。

取得成效——連婦女兒童都知道“商君之法”。

(三)秦國的變化

1、性質:是戰國後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會改革。

2、成果:廢除舊制度,建立新制度;秦軍的戰鬥力大大提高;社會經濟得到發展。

3、興修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鄭國渠。

(四)小結

秦國是怎樣走上強國之路的呢?

前期勢弱——秦孝公決心變法圖強——商鞅主持變法——取得顯著成果(強大)

思考:商鞅變法成功的原因?

(五)板書設計

1、秦國為什麼要實行變法?

2、變法前期秦孝公採取怎樣的辦法?

社會進步(社會):鐵器、牛耕(標誌)改革內政、變法圖強、釋出求賢令(商鞅)

秦國落後(自身):鄙視、捱打

3、商鞅變法的具體內容?

4、變法產生怎樣的社會影響(見小字部分)?

經濟:改革土地制度—廢除井田制觸犯貴族的利益——商鞅被車裂處死

重農抑商—獎罰分明取得成效——婦女兒童都知道商君之法

政治:獎勵軍功—論功行賞、不論貴賤

遷都咸陽,推行縣制—強化國家管理

嚴明法令——實行連坐法

5、變法取得怎樣的成果?

6、變法成功與否?

(性質: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會改革)分析秦孝公變法的目的—變法圖強,

建立了新制度,軍隊戰鬥力提高,經濟得到發展。實現沒有?結論——是一次成功的

興修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鄭國渠改革。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設計7

一、課程目標

(一)內容標準

以元謀人、北京人等早期人類為例,瞭解中國境內原始人類的文化遺存。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列舉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及距今年代。知道北京人制造石器,使用天然火,過著群居的生活。知道山頂洞人的磨製石器技術和人工取火技術。理解勞動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2.過程方法與能力:

教師應儘可能採取啟發式教學,創設問題情境,促使學生主體參與,使學生養成積極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透過比較北京人、山頂洞人的不同,培養學生歸納、分析問題的能力。透過合理想像原始人一天的生活,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透過各種途徑獲取歷史資訊的能力,培養豐富、合理的歷史想像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學習祖國境內原始人類的文化遺存,認識到我們偉大的祖國不僅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人類起源和發展的搖籃之一,從而培養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透過觀察出土化石和遺蹟,進而合理推斷遠古人類生活,培養科學求實的精神;透過學習遠古人類從低階到高階演進的過程,感悟人類進步過程的漫長與艱辛,培養不怕困難,不怕挫折,頑強拼搏,銳意進取的精神。

二、教學要點

重點:北京人和山頂洞人。

難點:勞動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同學們,我們都知道,人類是萬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類才有人類社會的歷史,那麼最早的人是怎麼來的?上帝造人的傳說(講上帝造人的故事),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的傳說(讓學生講故事),反映了人類對自身的困惑。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終於認識到,人類是生物進化的結果,是由古猿的一支發展來的。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第一課,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

講授新課:

一、北京人的生活

師簡介1929年以來,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的發現,強調指出:

1、裴文中發現北京人第一塊頭蓋骨

2、迄今已出土的北京人化石,包括6件頭蓋骨、15件下頜骨、157枚牙齒以及大量骨骼碎塊北京人個體。

3、洞內還發現近10萬件石器。由此可見,北京人遺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類遺骨和生活痕跡址。

4、 看書完成下表

代表文化生活年代外貌特徵工具製造生產生活觀 念社會組織

北京人

5、地點 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洞裡。

6、距今年代 約70萬年至20萬年。

7、北京人的體質特徵

建議教師讓學生觀察北京人頭部復原像,並試著說一說北京人的的體質特徵。學生可能回答不全,教師補充。(前額很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頭部微微前傾,還殘留某些猿類的特徵)。

8、生活情況:

⑴使用打製石器。

⑵已經使用天然火。會使用天然火之後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北京人用火燒烤食物,還用火照明,防寒、嚇跑野獸。用火燒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縮短了消化的過程,減少了疾病,促進了體質的發展。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強了征服自然的能力。)

⑶過著群居生活。讓學生閱讀北京人的群居生活的段落,討論:北京人為什麼過群居生活?北京人群居生活的情況怎樣?學生結合課文和一些相關知識,應較容易地回答出答案。(北京人生活的環境險惡,工具簡單粗糙,只靠個人力量,無法生活下去。所以,北京人為了生存,不得不幾十個人在一起,依靠集體的力量打野獸,採集植物果實、根莖,過著群居生活。)(北京人共同勞動,分享勞動果實,生活艱苦。)

透過北京人的生活情況的分析,使學生明白艱難險惡的自然環境逼迫類人猿為生存而鬥爭,製造簡單粗糙的工具去獲取食物,這個過程就是勞動。勞動促進了人的發展。如果不是環境險惡,類人猿不需勞動即能獲得食物,人類也就不會出現了。所以說:勞動創造了人。

二、山頂洞人

1、看書繼續完成表格

代表文化生活年代外貌特徵工具製造生產生活觀 念社會組織

北京人約70-20萬年前保留猿的某些特徵打製石器採集、狩獵、使用天然火

原始人類

山頂洞人約1.8萬年和現代人基本相同開始掌握磨製和鑽孔技術採集、狩獵、人工取火

懂得愛美

氏 族

2、想一想:骨針的出土說明了什麼?山頂洞人為什麼要製造和使用裝飾品?(骨針的出土說明了山頂洞人已穿上衣服,已有相當的縫紉能力。山頂洞人制造裝飾品證明了他們已掌握了磨製和鑽孔技術;使用裝飾品說明他們懂得愛美。

三、祖國境內的原始人類

看書完成下表

名 稱生 活 年 代 生 活 地 方

元謀人170萬年前 雲 南

北京人70-20萬年 北京周口店龍骨山

山頂洞人1.8萬年 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山頂

複習鞏固:完成與本課相關的練習。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設計8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秦嶺-淮河的地理位置及對南北氣候的影響;

2.瞭解南北方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差異及其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

(二)過程與方法

1.指導學生收集、分析南北方地區不同的生產特點和生活習俗等方面的資料;

2.引導學生觀察、閱讀、逐步發現問題並提出問題,並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閱讀和運用資料的能力;

3.能熟練識讀各類地圖,如“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圖”“中國氣候型別圖”“中國一月平均氣溫分佈圖”“中國年降水量分佈圖”等,並能從中獲取有用資訊;

4.透過小組合作探究問題,讓學生初步嘗試從不同角度分析和歸納南北差異形成的原因;

5.具有一定的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力求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踐,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出發,發現問題,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和解決問題的興趣,增進對家鄉的瞭解和熱愛之情;

2.感悟人類適應和改造自然環境的智慧和能力,樹立各地區文化多元性,尊重不同地區文化的價值觀;

3.樹立與人合作學習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南北方地理差異的表現。秦嶺—淮河一線成為南北方分界線的原因。

2.難點:秦嶺—淮河一線成為南北方分界線的原因。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三、教學策略

1.採用探究──研討的模式進行教學,貫穿講授法、討論法,指導學生開展小組探究和合作討論。

2.採用情境創設法,融入生活元素,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生活實踐能力。

3.教師準備:製作多媒體課件,各種型別的反映南北方差異的圖片、生活場景。

4.學生準備:預習課本,利用書本和網際網路等途徑調查南方和北方地區的氣候特徵、生產特點和生活方式。

四、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匯入新課



呈現課本P23頁兩封電子郵件的圖片,並提問:⑴找一找:閱讀了這兩封信,你感受到小紅和小明的家鄉有何差異?⑵想一想: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



學生根據自己的經歷和想法進行回答。



激發起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為新課教學作好鋪墊。



看一看:南北分界在哪裡?



1.出示《中國的四大地理區域》圖,引導學生完成課本P22的活動題:⑴對照圖513和圖518,說說四大地理區域的地形和氣候特點。⑵你的家鄉位於哪一個地理區域內?



2.出示《中國的四大地理區域圖》和《秦嶺—淮河地區圖》,讓學生明確南方和北方的地理範圍及界限。





1.學生觀察地圖,並完成課本P22頁的活動題。















2.小組合作學習,⑴在圖上找出秦嶺和淮河,並說出它們和長江、黃河的位置關係。⑵結合圖片和課本知識說說南北方怎樣劃分的?⑶填出表格一。



主要地形單元主要氣候型別主要省級單位南方 北方





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引導選擇合適的地圖並從中獲取有效資訊。



說一說:南北差異在哪裡?



呈現反映南北方在“吃、住、行”方面的圖片資料,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平時積累的知識和經驗說說南方、北方的不同。



1.欣賞圖片資料。



2.學生根據自己平時積累的知識和經驗說說南方、北方的不同。並完成表格二。



南方北方吃 住 行

3.完成課本P23頁的最後一個活動題。







引導學生學會從圖中獲取有關資訊,知道日常生活對歷史與社會學科學習的重要性。



議一議:南北差異緣由是何?



1.根據說一說環節中的表格二,引導學生猜測引起南北方差異的緣由。



2.呈現圖5321月平均氣溫的分佈》,並提出下列問題:⑴1月份平均氣溫自南向北呈怎樣的變化?⑵最高溫和最低溫出現在哪,南北最大溫差為多少?⑶哪條等溫線大致經過秦嶺—淮河一線?



3.呈現圖5337月平均氣溫的分佈》,並提出下列問題:⑴7月份最高溫和最低溫分別是多少?南北最大溫差為多少?⑵7月份平均氣溫自南向北呈怎樣的變化?



4.呈現圖534《中國年降水量的分佈》,並提出下列問題:⑴讀圖,說一說南北方的降水量有何差異?⑵找一找哪條等降水量線比較接近秦嶺──淮河一線。



5.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25和圖535,並提出下列問題:⑴我國的南方水田區和北方旱作區的分界線大致經過什麼地方?耕作制度有什麼不同?水田區和旱作區各主要有什麼農作物?⑵聯絡我國南北方氣溫和降水的特點,說說氣溫和降水對我國農業生產及航運有什麼影響?(用表格綜合)。



6.同時呈現表格二和表格三的內容,再次引導學生分析引起南北差異的緣由。



1.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積累的知識,猜測引起南北方差異的緣由。(氣候)





2.觀察、分析圖532,並回答問題。(答案略)

















3.觀察、分析圖533,並回答問題。(答案略)



4.歸納南北方在氣溫上的特點。











5.觀察、分析圖534,並回答問題。(答案略)













6.閱讀課文P25和圖535並完成教師的提問,填寫表格三。





耕地型別主要農作物耕作制度航運北方 南方





7.仔細觀察已填寫的表格二和表格三,分析兩者之間的聯絡,歸納引起南北差異的緣由。



8.小組討論,歸納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引導學生對生活經驗的積累。





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引導選擇合適的地圖並從中獲取有效資訊。培養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





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引導選擇合適的地圖並從中獲取有效資訊。培養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



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分析能力。















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引導選擇合適的地圖並從中獲取有效資訊。培養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







想一想:南北差異如何用?



以“南水北調”工程為例,分析南北差異的利用問題。



結合例項歸納南北差異的利用問題



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和能力。



課堂小結



1.根據板書進行小結。



2.同學們,經過本堂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學生回答。



談收穫,瞭解教學重點、難點的達成度。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1.成功之處

(1)本課是一節探究研討課,教學活動中對探究研討課的特點有了較好的體現,即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分析材料,獲取資訊,解決問題,得出結論;並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在教學設計中,突出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突出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2)本課以南北差異作為主線,貫穿整堂課的始末。在一個又一個的創設情境中,引導學生在參與活動中學習知識、學會方法。並透過課堂小結和延伸課外,昇華本節課的主題。

(3)本節課的教學注重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密切聯絡生活實際。注重對學生進行鄉土教育,培養學生愛鄉之情,進一步落實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注重知識目標的落實,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培養。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注意對學生讀圖能力進行訓練和培養,因為會看地圖,會從地圖中獲取有效資訊,是學生學習地理知識必備的一種能力,也是為以後更好地進行地理知識的學習打下基礎。比如在“南北差異的緣由”教學中指導學生閱讀等溫線圖和年降水量線圖,讓學生從這些地圖中尋找資訊,得出結論。在學生有了一定知識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就顯得事半功倍。

2.不足之處

(1)在學情上,學生對南北方的差異沒有直觀的感受,很多同學沒去過北方,很多體驗是不具備的。而對此,我沒有為學生提供更多、更詳細的北方生產生活場景,所以導致學生對南北差異的表現的回答更多的是“以書為本”──照搬書本內容,缺少自我的體驗和思考。同時,學生回答也不夠全面。另外實際授課中,對自然環境和生活的關係的解讀不夠全面。有些問題是泛泛而談。還有,實際授課中對學生問題的回應和延伸不夠,這反映了基本功有待提高。

(2)在教學內容的處理上:對於教材中的氣溫圖和年降水量圖的分析還不夠深入,使得很多學生還是很難對此類地圖進行分析,更不用說從中獲取資訊。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設計9

一、教材分析

《一方牧區養一方人》是整合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第四單元《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裡《與山為鄰》的“垂直的牧場”和《草原人家》的“草原風情”。本課的“垂直的牧場”和“草原風情”分別選取了我國不同牧區的典型例項,目的是透過觀察不同牧區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生產生活狀況,發現各自的特色,明白每個牧區都有自己的特點,認識到牧區人民運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因地制宜,利用不同的自然條件,營造出美好的生活圖景。同時,引導學生思考人地關係方面存在的問題,教育學生利用自然條件發展生產應該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二、學情分析

知識基礎: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歷史與社會知識基礎,易於展開復習課教學。但是,作為學生新接觸的《歷史與社會》課程,學生複習方法方面相對比較欠缺。

心理基礎:七年級學生,求知慾強烈,學習興趣較為濃厚。

思維基礎:記憶方式“機械記憶”突出,思維特點“感性”突出,“比較分析”等理性分析較為薄弱。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天山牧場和內蒙古牧區的自然環境及牧民們如何利用自然條件進行生產生活。

2、分析牧區自然環境對牧民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二)過程與方法

透過比較兩大牧區的自然環境和生產生活,進行比較方法的指導,初步培養學生運用比較方法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初步培養學生樹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明白人地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四、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自然環境對牧民生產生活的影響

五、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法、情境創設法、比較法、歸納法

六、教學構思

《歷史與社會》學科的顯著特點是社會性,注重培養學生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從而參與社會和改造社會的能力。因此在教學設計中,在落實已學知識的同時,注重學法上的指導,培養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比較法分析問題的能力。七上的《歷史與社會》涉及大量的地理學科專業知識,學起來較為枯燥、晦澀難懂。複習起來,也往往是一知半解。實踐證明,情境教學能夠較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在教學設計中,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學習社會課的樂趣,易取得較好的效果。就七年級學生思維而言,以感性思維為主,理性思維較為薄弱。因此在教學設計中,透過影片、圖片等感性材料呈現,引導學生從感性資訊中分析出理性資訊,從而更好地達到溫故知新的目標。

本課介紹的是我國不同牧區人們利用自然條件營造出美好的生活圖景。教學內容選用我

國新疆天山牧場和內蒙古牧區。這一內容涉及到大量的地理學科專業知識,傾向於“地理課”。若能夠以生活化的形式展開復習,透過創設情境,在情境中體會特定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透過學法指導,在學習中體會學習方法的有效性,可能會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從而輕鬆愉快地達成教學目標。

七、教學流程架構

八、教學過程

新年快到了,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兩道美食。你知道這兩道美食的原產地在哪裡呢?(出示西北風味美食圖片)

生:新疆

生:內蒙古

師:關於美食,同學們真可謂是見多識廣,相當給力啊。這西北的風味小吃,看上去真美,若是細細品嚐一番,肯定會更有味道了。

師:如此美味的佳餚自然離不開優質的原料。美食的誘惑力實在強大,實在是擋不住。要不,我們去“原料”產地看看如何。

(播放牧區影片,注意影片中的畫面及文字敘述)(搶答題,一道一道搶答)

師:1、影片中描述的是哪個牧區?

2、牧草分佈有什麼特點?

3、自然景觀分佈方式有什麼特點?

4、自然景觀具體分佈是怎樣的?

5、放牧有什麼特點?

(PPT呈現)

生:天山牧場

生:天山牧場牧草呈現垂直分佈

生:自然景觀呈現垂直分佈

生:天山牧場自然景觀垂直分佈:荒漠—草地—針葉林—草地—積雪

生:四季放牧

師:自然景觀為什麼會呈現出垂直分佈呢?

生:天山地處山地地形,海拔高,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會逐漸降低。

生:處於高山氣候。水熱條件的變化導致自然景觀的差異。

師:該地成為重要牧場的重要條件是什麼呢?

生:牧草豐盛

師:該地為什麼四季都可以進行放牧呢?

生:牧草分佈呈現出垂直分佈。

師:哪位同學來講一講這個四季放牧是怎麼放牧的?

生:略

師:可見,牧草與當地的生產有著怎樣的聯絡呢?試著用簡短的詞語連線。

生:牧草與生產息息相關。

生:牧草決定了生產。

師:那麼,自然環境與生產有著怎樣的關係?

生:自然環境影響生產。

生:自然環境與生產息息相關。

生:自然環境決定生產。

師:由此可見,自然環境決定了生產活動。該地的生活又有怎樣的表現呢?

生:轉場,住氈房,冬季安排節慶活動等。

師:牧業生產與牧區生活又有怎樣的關係呢?

生:生產活動影響生活

生:生產決定生活。

師:由此可見,自然環境決定了生產生活。天山牧場是這樣的表現,下一個影片的牧場會不會一樣呢?請看影片短片,搶答以下問題。

1、影片中描述的是哪個牧區?

2、牧草分佈有什麼特點?

3、自然景觀分佈方式有什麼特點?

4、自然景觀具體分佈是怎樣的?

5、放牧有什麼特點?

(PPT呈現)

師:搶答開始。

生:內蒙古牧區

生:內蒙古牧區牧草呈現水平分佈

生:自然景觀呈現水平分佈

生:內蒙古牧區水平分佈: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生:逐水草而居

師:既然講的是生產,用逐水草而牧,可能貼切一些。

師:自然景觀為什麼會呈現出水平分佈呢?

生:內蒙古自治區地處內蒙古高原,主要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內蒙古跨度非常大,年降水量自東向西逐漸遞減。正因為降水量條件的變化導致自然景觀的差異。

師:該地成為重要牧場的重要條件是什麼呢?

生:牧場豐盛

師:該地為什麼會逐水草而牧呢?

生:牧草分佈呈現出水平分佈。

師:可見,牧草與當地的生產有著怎樣的聯絡呢?

生:牧草與生產息息相關。

生:牧草決定了生產。

師:那麼,自然環境與生產有著怎樣的關係?

生:自然環境影響生產。

生:自然環境與生產息息相關。

生:自然環境決定生產

師:由此可見,自然環境決定了生產活動。那麼,該地的生活又有著怎樣的表現呢?

生:內蒙古牧區:逐水草而居,遊牧生活。住蒙古包、穿蒙古袍、主食肉奶等。

生:為什麼會逐水草而居呢?

生:逐水草而牧。

師:生產活動與生活有著怎樣的關係呢?

生:生產活動影響生活

生:生產決定生活。

師:由此可見,自然環境決定著生產生活。

師:現在,同學們已經考察了“原料”產地,領略了當地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可以說,這是“大餐”。請同學用完“大餐”之後,也喝點奶茶。這道奶茶便是“比較天山牧場和內蒙古牧區”

師:假若,由你來設計這個比較表格,你會設計哪些比較點呢?

生:自然環境、生產生活

生:略

生:略

師:那麼,僅設計自然環境可能較為寬泛。可能,細化一些的話,效果會較好一些。自然環境,主要可以細化為哪些內容?

生:地形、氣候

師:請同學們迅速填完表格。

師:透過表格,可以直觀地進行兩大牧區的比較。

師:搶答題:牧區的不同點,看誰找得越多越準確。

生:略

生:略

師:同學們表現很不錯,很給力。搶答題:牧區的相同點呢,我最棒,我搶答。越多越準確。

師:請同學們嘗試講解表格三大模組內容的相互關係。

生:牧區的自然環境決定牧區的畜牧業生產,而牧區的畜牧業生產又決定牧區的生活

生:略。

師:事實上,反過來而言,又是怎樣描述的呢?

生:牧區的生活適應牧區的生產,牧區的生產又適應牧區的自然環境。

師:由此可見,人們在發展牧業時,應該堅持什麼樣的發展理念呢?

生:因地制宜。

生:可持續發展

師:那麼,人與自然應該如何相處呢?

生:和諧相處。

師:請同學們,給本課“畫龍點睛”,擬個標題。

生:略

生:略

生:一方牧區養一方人

(課堂小結)

師:不僅牧區的自然環境牧業生產生活的關係是這樣的,其他的自然環境與生產生活的關係也是如此。

師:自然環境決定生產活動,生產活動決定生活方式,自然環境也決定了生活方式。生活方式適應生產活動,生產活動適應自然環境,生活方式也適應了生產活動。

師:請同學們抓緊時間完成課堂檢測,活學活用。

師:課堂反饋。

板書:

啟示:因此發展生產應該堅持因地制宜理念,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教後感:

磨礪與提煉

依據課標2—5,我選擇了《一方牧區養一方人》的課堂教學。本課以“天山牧場”和“內蒙古牧區”為典型事例,引導學生認識我國不同地區的人們在不同的自然條件下,人們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情等方面的特點,以及人地關係方面的主要問題。整堂課下來,收穫很多,既發現了自己的優勢,增強自信心:又找到自己的一些不足之處,找到提升的新空間。

優勢:

1、在教材處理上,選取內容突出典型性、差異性、可比性,能夠較好地反映自然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在教學內容選取上,師傅們給予了多次的指導,再一次感受到集體智慧力量的強大,也體現到了虛心好學的好處。

2、在教學素材中,運用圖片、影片及文字等資訊,透過反覆強化,突出教學的重點,巧妙地突破了教學的難點。深深地體會到教學素材選材的重要性及運用教學素材方法的重要性。

3、在教學過程中,知識的內在邏輯性處理較為嚴密,能夠較好地做到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立足於學情,以探究式教學為主,透過創設情境等形式,多角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4、在學法指導上,注重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比較法的意識與能力,以表格的形式進行知識歸納,梳理知識的內在邏輯,較好地培養了學生歸納綜合的能力。

5、在板書設計上,板書呈現突出知識的內在邏輯結構,較好地緊扣本課的教學中心。板書呈現突出“從特殊到一般”,引導學生能夠初步運用類似的推理方法,達到“學以致用,舉一反三”。

不足之處:

1、教學語言表達能力有待提高,語調較為單一,不夠抑揚頓挫。

2、教學環節之間的銜接方面有待提高,不夠自然巧妙。

3、學生關注面有待提高,應當進一步擴大學生關注面。

4、激發學生“發問”的能力有待提升,自身的問題設計需要進一步“精細化”,提高問題的針對性、實效性、典型性。

總體而言,非常感謝一直幫助我的老師們,尤其是王老師對我的“指導”及師傅們對我的細心指導,不僅有助於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亦有助於改進自身的做人處事方法。

今後,一定會再接再厲,虛心學習,刻苦鑽研,苦練基本功,提高自身素養。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設計10

夏朝和商朝

【課程標準】

簡述夏朝建立的史實,知道禪讓制到王位世襲制的演變。瞭解夏、商的更替。

【教學目標】

識記和理解:記住中華大地上國家產生的大概時間和標誌,記住商朝後期的都城。理解夏朝在我國曆史的重要地位。瞭解商朝繁榮的主要表現。

能力與方法:透過對夏、商曆史特點的概括,培養概括能力。透過對禹、成湯等歷史人物的評價,培養評價歷史人物的初步能力。初步瞭解公元紀年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國家形成的相關知識,進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透過夏、商曆史的學習,更多地瞭解祖國悠久歷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是非分明、愛憎分明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夏朝的建立和商朝後期的都城。難點:夏朝建立的標誌;國家的含義。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註

一、談話匯入新課

禪讓的最後一個部落聯盟首領是誰?大家想不想知道從這以後又是怎麼演變的呢?

匯入三:大家知道皇帝嗎?知道皇位是如何繼承的嗎?你又知道這種稱為“世襲“的制度開始於何時嗎?

認真聽,吸引起學生進一步學習瞭解的興趣。

從談論學生熟悉的問題入手,拉近歷史與現實距離

二、夏朝——我國的第一個王朝

1、夏朝的建立:講解夏朝的建立。事實上,禹已按照自己的願望建立起了一個王朝。這在歷稱為——夏朝,建立的時間約公元前20xx年。

藉助於數學上的“數軸“解釋”公元“紀年法。

本目理論性強,又缺乏相應的歷史物證,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認真聽講。

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2、夏朝的統治

①禹死後,其王位是如何繼承的呢?這與禪讓有什麼不同?你如何看待這種王位的繼承方法?②要求學生談啟是如何鞏固其統治地位的?並提醒學生注意“奴隸“兩個字。③為什麼把禹開始這個政權稱為國家呢?它與前面的部落聯盟有何不同?

學生透過閱讀教材、結合自己課外瞭解的知識談自己對這幾個問題的看法。然後教師歸納整理,以突破難點。

三、商朝的建立與遷都

1、商朝的建立:過渡。然後

指導學生閱讀小字的問題“說說夏桀是一個怎樣的君主?你認為成湯滅夏的戰爭是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

2、商朝的遷都:原因、情況、影響。

進入下一問題的學習。

認識是非善惡,戰爭的正義與非正義的性質

為下一目的學習鋪墊

四、商朝的盛衰

1、商朝的疆域:學生閱讀教材上的地圖,說說。

2、經濟的發展:觀察插圖說明了什麼?然後閱讀教材,說說商朝表現?並要求學生來概括。

3、商朝的滅亡:知道,找找夏、商亡的共同原因。培養讀圖能力。

學生閱讀教材,培養學生分析、對比、歸納、概括的能力,同時認識到國家興亡與_的關係

五、小結:

學生:講了哪些問題,有何啟示。培養綜合、概括的能力

【教學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