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十六年前的回憶評課稿

十六年前的回憶評課稿

聽過楊老師執教的《十六年前的回議》,真的有一種“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感覺。楊老師雖然年齡小,教齡短,但課堂上的那份成熟的確值得大家學習。

楊老師由齊讀課題並提問“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麼疑問?”直奔課題,讓高效課堂從上課伊始就得以展現。在完成“雙基”任務後,以追尋“李大釗是什麼樣的人”為主線,展開和組織教學活動。用“讀一讀”、“悟一悟”、說一說“的形式,把學生的.讀、想、說有機結合,動態地掌握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對情感的體悟。並透過圍繞“李大釗是什麼樣的人”這一立體骨架,再次深入文字速讀、初想、略說,將這幅骨架,漸漸變得豐滿,變得圓潤,變得生動。

楊老師能較好地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做到了面向全體,並採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意了教師的評價與學生的評價相結合,較好的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同時,學生在深入理解本課的思想內容中,受到情感薰陶,並能較好地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參與學習過程。教師從引導學生體味人物神態的描寫入手,採用學導結合的方法,重在一個“學”字,貴在一個“導”字,以發展學生的自學和探究能力為重點,較好而又全面地發展了學生智力。

本課在教學設計上富有創新。在解讀文字的過程中,教師抓住了“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佔據著。這個力量就是他平日對我們講的—他對於革命事業的信心。”這句支撐李大釗壯舉,凸顯李大釗人品,激發學生佩服之情的文章情感的泉源。應該說,這一點抓得準,抓得妙。

我個人認為,楊老師還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一是在學生讀完體會文字背後的深意的時候,多給學生點時間去感悟、去體會;二是老師的話還是有些多,要放手讓學生去說,當好學生學習的領路人;三是充分利用評價功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努力為學生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走進學生心靈,讓我們的課堂煥發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