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玩具櫃檯前的孩子》評課稿

《玩具櫃檯前的孩子》評課稿

《玩具櫃檯前的孩子》評課稿1

今天聽了陳老師的《玩具櫃檯前的孩子》,感觸很多。《玩具櫃檯前的孩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的第24課,他是一篇略讀課文。它所在的第六單元課文是圍繞人物的優秀品質來編排的,寓優秀的思想品質教育於生動感人的故事之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涵,文中小男孩家裡有常年病著的父親,家裡不富裕,就在夥伴都在感受“六一”的快樂時,他卻懂事的不讓媽媽買下他最喜歡的小汽車。我們身邊的孩子有家庭富裕的,更多的是農民工的子女,家境正如書中小男孩家裡一樣,所以文字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孩子們能被這個故事深深的.吸引,但既要把握略讀課的要求,又要讓學生走進男孩內心世界,設身處地的感受這份情感,感悟人物的優秀品質,這對執教者來說,無疑增加了難度。這堂課上,陳老師“和風細雨”般的教態,讓人覺得踏實。整堂課學生學習熱情很高,亮點紛呈。

一、利用資源,感知“形象”

課伊始,陳老師就利用課文插圖匯入新課,為感知男孩這個形象營造了節日的氣氛,既簡單又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既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同時讓學生初步感知了這個“盯著”小汽車的男孩形象。

二、抓住詞句,清晰“形象”

縱觀整個課堂,陳老師引領學生隨文認字學詞,讀通讀好課文,品詞品句。如:讓學生感悟小男孩對小汽車的喜愛。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目不轉睛地盯著”“興奮的光芒”等詞的品味。一個很“喜歡”汽車的男孩映入眼簾。再如深入研讀時,抓住“搶”這個字,男孩的形象立體化,“懂事”的小男孩在孩子的心中變得清晰。

三、理解文字,透析“形象”

在初讀感知文中小男孩的形象之後,陳老師在出示最能體現男孩品德的男孩語言,也就是課文的主線:“不,我只看看,不要媽媽買。”男孩搶著說。陳老師立足於“搶”,在學生理解課文時三次有梯度的出現,使學生透過小兵矛盾的心靈,感知他過早的懂事。在揣摩、推敲、朗讀感悟中,學生對男孩的品德進行了深入的理解。這位在同齡人特別懂事、懂得關愛別人的男孩形象在學生的腦海中逐漸深刻起來。

四、有效遷移,直面“形象”

在教學的尾聲,孩子們已被這個小男孩的“懂事”所深深感化。陳老師讓學生把最想說的話寫下來送給小兵,可以是祝福的,可以是鼓勵的,也可以是稱讚的……在理解語言之後,有效拓展,達到了運用語言的目的。同時,加深了“形象”在學生記憶中的印象。

“課堂也是一種遺憾的藝術”。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陳老師強調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思考,在讀中受到關愛父母、關心他人的思想教育。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扶得還比較多。如果再“放”些,整個課堂教學會顯得更大氣。這只是本人的一些拙見,不當之處,請老師們多指點!也願和陳老師共勉!

《玩具櫃檯前的孩子》評課稿2

再匯入課題時,溫海香老師能夠利用課文插圖引出課文,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對“如果你就站在玩具櫃檯前,你最想幹什麼?”的提問,為下文學生體會小男孩行為的難能可貴而做了鋪墊。溫老師在細節部分也處理得十分得當,特別是對學生回答後的及時評價更是豐富多彩,並貼切課文的主題。溫老師讓學生在讀中落實重點詞句,感悟課文內容,領悟文中蘊含的深刻道理,如:讓學生感悟小男孩對小汽車的喜愛,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如“目不轉睛”、“興奮”等詞語的品味,從小男孩在玩具櫃檯前的表現入手,抓住人物的外在表現,深入體會小男孩對玩具汽車的喜愛之情,為理解下文小男孩的異常決定,體會人物的品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主要缺點及改進建議:

《玩具櫃檯前的孩子》是一篇略讀課文,對於如何上好略讀課文,一直是一個值得爭議的問題。我認為溫老師在上這篇課文時,環節設計的過於繁瑣,幾乎把整篇課文出示了一遍,這樣給人的感覺就是脈絡不夠清晰,其實只要重點抓住“小男孩對玩具汽車的喜愛”和“為什麼喜歡而不買”這兩個問題來體會小男孩的懂事即可。課後結束時的影片拓展出示的過於突然,而且跟本文的學習目標不夠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