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黃鶴樓送別的評課稿

黃鶴樓送別的評課稿

今天,我們有幸聆聽了我校王老師的《黃鶴樓送別》一課,確實是受益匪淺,可以說給我們送來的是一頓豐盛的精神大餐。

《黃鶴樓送別》是一篇“文包詩”形式的課文。課文把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巧妙地包含在一篇淺近的現代白話文中,透過一個趣味盎然的故事幫助學生理解古詩。文章是詩歌的擴充套件和闡釋,詩歌是文章的濃縮和提煉。詩與文渾然一體,旨在使學生透過課文更易於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詩歌的意境,領悟詩歌的情感。王老師的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整體入手,潛心會文。教者從整體入手,抓住“依依惜別”這個關鍵詞語,讓學生在課文中讀一讀、找一找相關的詞句,談談自己的體會。這又讓我想起了這八個字,“提領而頓,百毛皆順”,教者很好的抓住了這篇課文的領子就是送別,就是體悟這“依依惜別的深情。”

其次,抓住細節,體味真情。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王老師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句品味。比如:依依惜別、楊柳依依、佇立等,指導學生不僅看到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了文字的內部,發現了文字背後的色彩,感悟文字背後蘊含的人物的豐富情感。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思考。交流討論,相機學習課文,抓住重點詞句,透過讀、議等形式,從人物所處的特定環境、表情語言去體會情感;鼓勵學生髮揮豐富的想象、深入人物內心,以課文的情為基調,激發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課堂上體現了以讀為本,為學生創設了與文字對話的廣闊空間。透過有聲有色地讀課文,使學生更多、更直接地與文字對話,使課堂迴歸了語文教學的本色。

再次,抓住“空白”,引導想象。《黃鶴樓送別》這篇文章主要是引導學生體會人物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但文字描寫的情景離學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離,而且人物的情感非常細膩。例如,目送友人的船漸行漸遠,望著浩浩蕩蕩的江水,此時李白心情激動,他會想些什麼呢?給了學生無限的想象空間,讓學生想象說話,在想象中與人物進行心靈的溝通,產生共鳴,從而更好地體會那意境。

最後,拓展資料,昇華情感。文字中的`人物和描寫的情景時空跨度太大,如何讓學生在情感上與李白產生共鳴,也對孟浩然充滿敬仰之情是個不太容易處理的問題。於是教者適度地把課外資料引入課堂,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增加閱讀的積累,感受古詩的悠遠流長,努力使課堂教學真實、樸實、紮實,讓孩子真正學有所得。也使學生對兩位詩人之間的深情厚誼的瞭解變得“充實”、“厚實”,對激發學生情感起到很好的推波助瀾的作用。在“潤物細無聲”般的薰陶中,提升審美趣味,閃現智慧火花,提高語文素養。《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一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透過此課的學習,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更多送別詩的興趣,將學生帶入絢麗多彩的古詩百花園中,最後作業的設計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