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古詩《黃鶴樓送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古詩《黃鶴樓送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精讀課文,感受詩人話別的情景。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依依惜別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初步設疑:

⒈課文講了誰在什麼時候,為誰送別呢?(板書:李白 孟浩然)

⒉根據回答出示並齊讀第一自然段,

過渡:為好朋友送別,李白的心情非常激動,他吟出這樣一首詩

⒊課件出示: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⑴自讀古詩,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⑵指名交流自己的問題。

談話激趣:同學們有很多疑問,學貴有疑。我想透過認真讀了課文後,不需要老師講,你就明白了。讓我們回到黃鶴樓上。讓我們回到黃鶴樓上。

二、精讀課文,引導探究。

㈠學習第二自然段。

⒈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寫黃鶴樓的句子。

⒉課件出示圖片。看圖,說說你覺得黃鶴樓怎麼樣?

⒊一對好朋友就要在這裡分別了。他倆此時的心情怎樣呢?讀讀課文,體會一下。

⒋學生交流(板書 :依依惜別之情),出示句子:

“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藍天白雲,一會兒遠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

⑴你是怎樣理解“依依惜別”這種感情的?(難捨難分,誰也不願意離開誰。)

⑵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引讀:因為李白和孟浩然難捨難分,誰也不願意離開誰,所以……(生接讀)。(因為他倆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所以……(生接讀)

⑶指導朗讀這句話。(讓我們把這種依依惜別之情讀出來。)

㈡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終於,李白舉起了酒杯說……(生接讀)

⒈出示句子: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自從我結識了您,就一直把您當做我的兄長和老師。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

⑴思考:從這段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⑵交流。(敬仰之情,依依惜別之情)

⑶再讀課文,你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李白對孟浩然的敬仰之情,依依惜別之情?

⑷交流。(指導:你透過課外的閱讀,對孟浩然的.人品或詩篇有哪些瞭解?相機指導讀出敬仰之情和依依惜別之情<傷感>。)

⑸指導朗讀。指名看背景圖表演讀。(演演李白)

過渡:其實,孟夫子的內心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但他卻把無限的眷戀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反而去寬慰自己的好兄弟李白。他是怎樣寬慰的?

⒉根據回答再出示句子:

“王勃說得好:‘海記憶體知已,天涯若比鄰。’我們雖然暫時分別了,我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

⑴出示“海記憶體知已,天涯若比鄰”,說說你對這句詩的理解。(指導理解“知己”在文中指誰?)

⑵“海記憶體知已,天涯若比鄰。”這句話,在課文中就是指……生讀(李白和孟浩然雖然分別了,但是他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

⑶你是怎樣理解“永世不絕”的?

⑷指導朗讀(那我們自由讀讀這段話)。指名看背景圖表演讀。(演演孟浩然)

⒊分角色表演話別的情景。

⑴同桌之間合作練習表演他們話別的情景(指導:注意他們的動作,讀熟他們的語言,把他們的依依惜別之情表現出來)。

⑵指名錶演。

㈢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⒈引讀第四小節。

此時此刻,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孟浩然(友人)……(生接讀)。他坐的船(白帆)……(生接讀)。李白……(生接讀)。

⒉出示句子:

白帆隨著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著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

⑴這時李白有些什麼表現?(依然佇立、凝視遠方)

⑵用表演的形式理解“依然佇立”和“凝視遠方”這兩個詞。

⑶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著遠方,看著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他會想些什麼呢?(同桌交流再指名交流。)

⑷此時的楊柳、沙鷗似乎也受到了李白的感染,有些什麼表現呢?

⒊齊讀第四節。

過渡:但是友人還是離去了,李白內心很激動,隨即吟出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㈣、學習第五自然段:

⑴出示並齊讀: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⑵什麼叫“膾炙人口”?

三、詩文對照,理解詩意。

⒈指名交流:

李白把孟浩然送走了,你們的問題也解決不少了。說說你解決了哪些問題。

⒉李白把這麼多的離情別緒濃縮在這首詩裡,後來這首詩成為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你知道什麼叫“膾炙人口”?

⒊師生吟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四、小結並佈置作業:

今天,我們一起感受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間深情厚誼,回去請同學們摘錄感受最深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