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音樂

音樂欣賞的審美教育價值

音樂欣賞的審美教育價值

內容摘要 :音樂欣賞作為審美教育的一個重要手段,日益引起理論界和教育界的關注。音樂欣賞是透過聽覺感受音樂,從中獲得音樂美的享受,並得到精神的愉悅與滿足的一種藝術活動,這是作曲家和表演藝術家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關 鍵 詞 :審美教育 音樂欣賞 作用 價值

隨著音樂教育應是審美教育最終目的這一觀念的深入,音樂欣賞活動日益引起理論界和各級學校的關注,音樂欣賞也正從以前的邊緣地位向遵循音樂聽覺藝術感知規律的中心地位邁進。本文將詳細闡述音樂藝術欣賞的價值、作用,從而進一步論證當今音樂藝術的新觀念,即審視音樂欣賞、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音樂欣賞在音樂教育中的作用

音樂欣賞是透過聽覺感受音樂,從中獲得音樂美的享受,並得到精神的愉悅與滿足的一種藝術活動。無論是哪個時代、哪種風格流派的音樂家,他們的音樂創作與演奏演唱,都是為了人們滿足對音樂的欣賞目的。如果離開了人們對音樂的欣賞,音樂的創作與演奏也就失去了意義。正如美國音樂家默賽爾所說:“音樂欣賞在一定意義上是音樂活動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1.音樂欣賞的教育作用

就一般人而言,其感受音樂的能力要遠遠超過創造和再現音樂的能力。沒有專門學習過作曲的人,創作不出聲部眾多、佈局嚴謹、優美動聽的樂曲;沒有接受過演奏演唱訓練的人,難以演奏、演唱出技巧性很強的樂曲。但是隻要稍加指點,這些人就能對音樂有不同層次的領悟。所以,音樂欣賞是絕大多數人在生活中擁有音樂、參與音樂的主要方式。同時,音樂欣賞也是進行音樂教育的一種重要手段,音樂欣賞可以使受教育者有機會接觸更多的音樂作品,擴大他們的音樂眼界,培養他們的音樂審美情感,提高他們的音樂審美能力,從而促進人的全面和諧發展。

許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視對人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我國老一輩音樂教育家、兒童教育專家陳鶴琴,就很重視對兒童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他說:“技術的陶冶不能達到音樂教育的目的,所以,我們進而談到欣賞的指導,這使得兒童的情感透過音樂的洗練而得到至精至純的陶冶,以至於引導兒童以音樂的精神來創造自主的生活。”音樂教育家達爾克羅茲也認為:“音樂教育的終極結果在於培養兒童唱歌及審美情感,不達到這一目標的音樂教育不是理想的教育。”

2.音樂欣賞是一種積極的主體性創造活動

音樂欣賞活動看似是一種被動的接受行為,但事實上是一種積極的主體性創造活動。如果將譜曲看作是第一度創作、演奏演唱是第二度創作的話,那麼音樂欣賞就可以看作是第三度創作。

從上世紀60年代興起的接受美學認為,任何藝術作品的文字都具有不確定性。音樂作品尤其如此,它的意義的實現要靠接受環節使之具體化,即要靠接受者的感覺與知覺經驗作品的空白處加以填充。它特別把研究的重點轉向作品的接受環節,即從過去以作品本身為中心轉到以讀者的接受為中心。音樂欣賞是欣賞者主體的意識活動,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欣賞者不可避免地要把自己的主體意識滲入到欣賞物件中,不斷地將自身的情感與想象投入到所欣賞的客體——音樂作品中, 用幻化的意向去充實音樂的內涵。美國哲學家、音樂教育家雷預設為:“聽音樂是創作音樂、創造音樂。提供給聽者的音響所具有的音樂潛在意義永遠是一種人類的詮釋,一種由聽者完成的詮釋。”

正因為音樂欣賞是一種創造性活動,所以音樂欣賞作為一種教育手段,可以起到培養和發展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重要作用,這正是我們透過音樂教育所要達到的非音樂目的的一個重要方面。

3.音樂欣賞有助於音樂知識技能的發展

在以往的音樂教學中,對音樂知識、技能的講授被放在了首位,但隨著“審美教育”觀念的深入,新課改觀點的確定,在“音樂教育應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大環境下,音樂欣賞被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音樂欣賞教育不但對培養受教育者感受音樂、欣賞音樂的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還能夠使受教育者的音高感、節奏感等音樂素養在音樂作品的欣賞中得到提高,使受教育者所學的音樂演唱、演奏技能和音樂知識得到具體的提示和印證,從而有助於他們音樂技能的學習和發展。例如,開設視唱練耳課,這對於學生聽覺能力和識譜能力的訓練往往是單一的訓練。而欣賞音樂時,是讓學生在音樂美的享受中從整體上去感受和體驗音樂,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去聽辨人聲的種類,音樂的織體,樂器的音色、種類,音樂主題旋律的線條,調性樂曲的體裁、結構及情感表現等,這有助於從整體上發展受教育者的音樂聽覺能力。音樂中千變萬化的節奏,無形中強化了受教育者的音樂節奏感、知覺等。受教育者從音樂欣賞中獲得的對於音高感、調式感的直覺感受,以及對於所欣賞音樂作品主題的哼唱,都非常有利於他們識譜水平的提高。音樂欣賞是音樂演奏、演唱技能學習的重要輔助手段,音樂欣賞教育,為受教育者演奏、演唱技能的學習提供了可供參照、模仿的範本。

二、音樂欣賞的價值體現

1.音樂欣賞教學,可以實現其審美教育的目的

音樂欣賞是人們對音樂作品進行審美再創造,並從中獲得藝術審美愉悅的過程。音樂欣賞是一種個性創造性活動,因此它具有較強的審美教育能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自主性和想象能力等。

貝多芬說:“音樂不在譜子上,而在譜子之間。”因此,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不能讓學生的歌唱與欣賞機械地束縛在音符上,而是要啟發他們根據音樂的各種要素展開豐富而又合理的想象,理解並表現作曲家的創作意圖。教師可透過分析旋律、歌詞,引導受教育者感受音樂的基本要素,即節奏、速度、音高、力度等在表現音樂情感中的作用,完整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和音樂形象,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受教育者體會、表現音樂,最終達到音樂審美教育的目的。

很多經驗豐富、資力較深的音樂老教師都很注重音樂欣賞教學。音樂教育家劉德昌將自己的教學經驗歸納為一個程式:欣賞——模仿——創造表現——欣賞。他認為,無論什麼人對音樂的入門都是從對音樂的聆聽開始的。音樂特級教師孫寶清在談到音樂欣賞教學時也指出:“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認識是對音樂音響這個客體的欣賞中進行和實現的。欣賞既是學生學習音樂的.起點,又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動力和重要手段。欣賞在音樂課各種課程形式中佔有重要的位置,也是音樂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更是音樂教育的終極目標。”

2.放眼看世界,與世界同發展

重視音樂欣賞課,也將促進我國音樂教育與世界音樂教育的接軌。眾所周知,德國、美國等音樂教育比較發達的國家一直就把音樂欣賞課擺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如:德國音樂課的基本準則之一就是培養學生從電臺、電視、錄影、鐳射唱片等媒體中挑選音樂,把音樂融進個人的生活,使音樂成為個性的表達方法。中小學音樂課不僅僅是發現天才,而更應該是以培養音樂聽眾為目的。

18世紀的德國學校音樂教育和社會音樂教育沿襲唱歌教法,這源於德國宗教音樂生活傳統的影響,人們為了唱好聖歌,必須學會讀譜,接受唱歌教育。這種以唱歌為主的教法一直延續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世紀之交,德國發起一場影響歐洲乃至全世界聲勢浩大的藝術教育運動。1901年在德羅斯頓、1903年在威瑪爾和1905年在漢堡分別召開會議。會議內容是藝術教育應以培養感受藝術美這一能力為目的,這把培養人的創造性提高到一定的高度。自此,音樂欣賞教學開始打破音樂知識技能教學一統江山的局面。

同時期,美國出現了樂器教學,並隨著1914年退役下來的軍樂團成員分散到各個學校,銅管樂教學從而發展起來。1930年,美國的心理學界紛紛提出音樂欣賞課的重要意義,代表性人物是穆塞爾。他反覆強調:在普通學校中,音樂教育就是欣賞教育,就是為欣賞而進行的教育,“解決整個技巧問題的正確方法就是以欣賞為目的……”“音樂欣賞課要設法引起兒童對音樂的愛好,並使這種愛好更深、更有智慧。”到了上世紀70年代,音樂教育界提出音樂教育要以聽覺為中心。例如,1971年德國教育委員會指定的教育目的,被界定為“培養具有享受、批評和改造藝術作品的審美能力”。從此可以說,音樂欣賞在70年代才有了獨自的地位。

結語

重視音樂欣賞已不單是學科發展的形式所迫,更是大眾的呼聲、時代的需要。我們要遵循教學規律,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自身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資源,緊跟國際潮流,吸收國外優秀先進教學模式、思路和方法,為本土音樂教育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

[1]齊易,張文川.音樂藝術教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張前,王次炤.音樂美學基礎.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

[3](美)默賽爾.音樂欣賞的心理本質.中國音樂,1987(1).

[4]北京市教研所編.陳鶴琴全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

[5]曹理.普通音樂教育學概論.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