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物/化工/環保/能源

生物圈教學反思

生物圈教學反思

本節課整個教學過程注意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能把新課程理念滲透較好,充分體現了教師的引導、誘導、指導的主導地位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規律,具體體現如下:

1.多媒體教學增強直觀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上課伊始,教師應該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和所學內容相關的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帶著強烈的學習的慾望進入角色。生物圈這節課開始,我首先利用多媒體出示課件,並用激情豪邁的語言引起學生注意:同學們,在浩瀚無垠的星空中,有一個藍、綠、白相稱編織成美麗圖案的地球,懸浮在茫茫的宇宙中,孕育著無數的生命,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都在這裡繁衍、生息……這是一個充滿生機勃勃的世界!下面就讓我們共同欣賞這美麗的地球吧!於是,一幅美麗的太空畫面展示在學生面前,容易啟用學生的興奮點,以飽滿的熱情走進情境。然後,提問學生:觀看了美麗的地球風景,你們認為生物應該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中?地球上所有地方都有生物嗎?這樣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為探知生物圈的範圍創設了良好的開端。

2.角色扮演體驗成功、喜獲新知

角色扮演比較適合初一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能張揚個性,使其在合作學習中展露 自己的才華,這既是表演者成功的體驗,也能使學生不知不覺地融入到教學情境之中,培養學生多渠道、多角度獲取新知及思辨與創新的能力,同時也有利於教師對學生認知過程的規律、認知的廣度和深度、以及學生個性特長的瞭解,以便因材施教。把舞臺留給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透過“角色扮演”能挖掘學生的潛能、開發學生的智力、啟迪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加自我展示的機會,並體驗到合作所帶來的成功喜悅,從而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榮譽感,寓教於樂,使學生能在輕鬆、和諧、愉悅的氣氛中主動獲取知識。

3.分析資料、培養能力、主動探索新知

在此教學環節中,注重了生與生、師與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給學生創造發表自己見解、提出不同意見的機會,使學生主體得到了發揮,合作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從而使每一個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決策意識、團隊精神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資訊能力是21世紀公民所必須具備的能力。培養資訊能力就是實現蒐集資訊與課程整合,即:知識不是教師灌輸進去的',而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探索、自我構建而獲得的。所以課前佈置學生收集有關生物圈及各大星球的資料,組織學生課上討論、整理分析資料,為學生創設一個自主、合作的學習環境,並透過我的引導答疑,最終弄清動植物生存都需要營養物質、陽光、空氣、水等,認同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條件,從中學會獲取知識的方法和途徑、學會科學的方法與技能、科學的思維方式,形成科學的觀點,培養學生科學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可見想象力能錘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對造就具有獨特見解和創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具有更現實的意義。所以我們教師就應該為學生的想象力插上翅膀,讓它飛得更快、更高、更遠。比如學生在角色扮演結束時,我提出了一個超越性的問題:我們人類主要生活在哪一個圈層?學生回答:岩石圈。然後接著問:人類的活動僅僅侷限於岩石圈嗎?你有什麼辦法可以到大氣圈或水圈中呢?學生踴躍回答:我們可以乘宇宙飛船到大氣圈,坐潛水艇到水圈。我對學生給予了及時的評價,讓他們有一種興奮和喜悅。然後接著說:可以看出,人類可以藉助自己的智慧突破自然的限制。請同學們繼續想象,人類是否可以移居到月球或其他星球上呢?學生雖然眾說紛紜,見解不一,但是從課堂的氣氛中足以看出他們積極主動、樂於參與,經過學生相互點評後我總結道:人的智慧雖然偉大,但是人類的生存離不開生物圈,那麼,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都提供了哪些基本條件呢?解惑的同時也順理成章地過渡到下一個問題。

總之,透過教學實踐我深深地感受到,有效的教學能喚起沉睡的潛能,啟用封存的思維,開啟幽閉的心智,放飛囚禁的情愫,彰顯獨立的人格,弘揚主體性。所以新課程理念下教師的職責應該不僅僅侷限於傳授知識,應更多地激勵思考,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去解惑,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立一個接納、支援與寬鬆的課堂氣氛,與學生一起分享情感體驗和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