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農業經濟管理

探析農業技術在基層的推廣論文

探析農業技術在基層的推廣論文

1農業技術基層推廣慢的原因

1.1農民的認可速度隧

對於新的農業技術,大多數農民的態度都比較保守:一是由於農業自身的行業屬性,屬於脆弱的生產性行業,且很大程度上還屬於“靠天吃飯”狀態,原有的風險性就較高,而使用新技術也存在風險,使得原有的風險性進一步升高;二是由於農業受市場經濟調控因素的影響較大,這也促使農民選擇等待一段時間,確定新技術的風險性,然後才使用新技術。

1.2新技術的具體使用過程存在偏差

一般而言,新技術的推廣流程為:由農業技術單位先選擇地點進行試點,試點效果良好則將新技術推人基層。但是問題就出現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農民操作不標準、不規範,削弱了新技術的使用效果。另外,我國農村實行的是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度,農業規模較小,新技術的使用空間受限,也阻礙了農業技術的推廣。

1.3基層推廣具有困難性

基層推廣的困難性表現在3個方面:一是農民主觀意識上的不配合,由當前依舊較低的農民受教育程度,農民對新技術的接納性與積極性不高;二是在於相關農業技術人員對新技術的認識不到位,推廣積極性不足;三是推廣所需的資源和資金不到位,客觀上限制了新技術的推廣。

1.4研究成果應用性不足

雖然我國農業新技術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展開,也獲得了諸多研究成果,但研究成果的.實用性還不夠,目前真正能夠實際應用的研究成果比例僅達到33%,並不能實現提高農村農業技術水平的目的。

2推進農業技術基層推廣的辦法

2.1增加相關資金與資源投入

當前我國政府針對農業技術在基層的推廣,已經出臺了諸多相關的規定與政策,以期藉此推動農業產業的發展,並促進經濟和社會的良好穩步健康發展。在此基礎之上,政府還應當大力改善新農業技術的推廣條件與環境,設定專門的推廣機構,負責新的農業技術的推廣,並增加推廣過程中資金與資源的投入,建立暢通高效的推廣渠道,讓農民能夠實時高效地瞭解與認識新技術。

2.2加強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與農民的培訓

農民與基層農業技術人員對於新技術的認識不到位是制約其推廣的重要因素,因此,應當加強對於二者的培訓。針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應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一方面不僅要著力提高他們的個人素質,還需積極吸收技術與理論2方面均過硬的高階技術人才進入該隊伍,提升隊伍的總體實力,建成一支理論實踐都很完善的複合型人才隊伍;另一方面還應透過提升福利等激勵政策,提高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加強農民培訓,重點在於提升農民對於技術的認同與使用能力,並打消他們對其風險的顧慮。這就需要採取現場演示等更為行之有效的方式,使農民真正瞭解掌握新的農業技術,提升農民對新技術的使用能力。

2.3真正發揮新農業技術的作用

推動農業技術作用的發揮,要求農民能主動學習並正確使用新農業技術,這就需要調配專業人員進行協助。因此,國家應採取相關政策鼓勵農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到基層就業,切實發揮出農業技術的作用,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另外,還需要提升農業技術實踐意義上的可行性,提高農業技術實際意義上的可行性,才能將農業技術的研究成果,真正變為促進農業生產水平的生產力,有力地推動農業的發展。這也要求相關部門重視對農業科研課題的稽核,謹慎科學對課題的科學性與可行性進行稽核,併合理地調撥預配置專案經費,使農業研究成果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惠及農業。

3結語

綜上所述,為使農業技術在基層能夠得到更好更有效地推廣,有效提高農業的生產力與生產水平,國家應採取更為積極有效的措施。一方面國家的財政等相關部門可對此進行專門立項,也可採取積極措施,引導科研單位的研究方向向這方面傾斜,以加快農業技術科技創新的步伐;另一方面還需重視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與農民的培訓工作,建立完善的培訓機制,以減少新技術推廣工作中的阻礙。最後,國家應在構建推廣渠道的基礎上,建立健全相對應的監督與保障機制,以保障農業技術的推廣成果。除此之外,在農業技術基層推廣的實踐過程中,還需要政府科學有效地調整農村生產結構,進一步深化新技術的基層推廣工作,使其與農村的生活水平相適應,縮小與城市之間的發展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