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心理學

心理學的小故事

心理學的小故事三則

屠格涅夫說:人的心靈是一座幽暗的森林。意思是:人心包羅永珍,神秘怪異如一道深潭,讓人無法探清其真想。玄奧,複雜多變的心理確實讓人難以捉摸,那麼唯有追根溯源才能認識人的內心世界和人性的本質。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心理學的小故事三則,歡迎閱讀參考!

1.和尚在,我去哪兒了——自我認知

有個叫張三的解差,押送一名生性狡猾的和尚服役,途中解差為避免出現閃失,就每天早晨把所有重要的東西全部清點一迫。他先摸摸包袱,

自言自語地說:“包袱在。”又摸模押解和尚的官府文書,告訴白己說;“文書在。”然後他再摸模和尚的光頭和系在和尚身上的繩子,又說道:“和尚在。”最後他摸模自己的腦袋說;“我也在。”

張三跟和尚在路上走了好幾天了,每天早晨都這樣清點一遍,不缺什麼才放心上路,沒有一天漏掉過。和尚對張三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眼裡。一天,和尚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逃跑的好辦法。

一天晚上,他們倆照例在一家客棧裡住了下來。吃晚飯的時候,和尚一個勁地給張三勸酒:“長官,多喝幾杯,沒有關係的。頂多再有一兩天,

我們就該到了。您回去以後,因為押送我有功,一定會被上級提拔,這不是值得慶賀的事嗎?不是值得多喝幾杯嗎?”張三聽得心花怒放,喝了一杯又一杯,慢慢地,手腳不聽使喚了,最後終於酩酊大醉,躺在床上鼾聲如雷,和尚趕快去找了一把剃刀來,三兩下把張三的頭髮剃得千乾淨淨,又解下自己身上的繩子系在張三身上,然後就連夜逃跑了。

第二天早晨,張三酒醒了,他迷迷糊糊地睜開眼睛,就開始例行公事地清點。他先摸摸包袱說:“包袱在”。又模模文書說:"文書在"。"和尚….咳,和尚呢?”張三大驚失色。忽然,他瞅見面前的一面鏡子,看見了自己的光頭,再摸模身上系的繩子,就高興了:“咽,和尚在。”不過,他馬上又迷惑不解了;。和尚在,那麼我跑哪兒去了?

智慧點撥

自我。是一個“陌生的朋友”,即十分熟悉,義常常令人因困惑。它是你“自己手中的東西“。朱而我們往往對其熟視無睹,'似乎它運在天邊,神秘鏢緲得很。例個張三的行為就是對自我的不認知。

精彩看板

一般來說,認知是隨著我們的年齡增長而深入的,有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在o一2歲的時候,這個階段叫做感覺運動階段。

這個時候的心理運動特點主要是、嬰兒透過自身的動作及與動作相聯絡的感知來認識外部世界,沒有表象和言語,所以只能認識眼前的物體。

這個階段的孩子,只能認識父母,並用最簡單的符號來表達自己的需要。

第二個階段是在2—6歲的時候,這個階段的心理運動叫做前運算階段。這個時候的心理運動特點是兒童開始擺脫對具體動作的依賴,可以憑藉頭腦中對事物表徵與語言來進行思維。兒童已經開始認識到事物的存在不依賴於自己對事物的動作和感知。兒童對事物的認識容易受事物的現象所左右。這一階段的思維是一種象徵性思維、它一方面使兒童的思維擺脫了對動作的依賴*另一方面也使兒童的思維侷限於現象的世界、從而缺乏邏輯性。

第三個階段是在6—12歲的時候,這個時期的兒童,認識事物的特點已經和上兩個階段顯著不同了,他們已經認識到一個事物的特徵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發生變化的,量也永遠不會發生變化。這個階段的兒童、不僅能從別人的角度來看問題,而見對事物的本質性和類屬

關係都有了一定的認識。

第四個階段就是形式運算的階段。這一階段,兒童已懂得將現實性視為更顯示個長的可能性的一部分。

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心理的發展也會不斷成長,個性心理與性別心理就會凸顯出來。個性心理是隨著自己心理的成熟逐漸體現出來的東西,也是在自己的生活中逐漸體會出來的東西。

2.失去自由的日子裡——感覺剝奪

1954年,美國科學家做了一項“感覺剝奪”實驗。實驗者以每天20美元的報酬(在當時是很高的金額)僱用了一批學生作為被試者。

實驗內容是這樣的:實驗者將學生關在有隔音裝置的小房間裡,讓他們戴上半透明的保護鏡以儘量減少視覺刺激。接著,又讓他們戴上木棉手套,並在其袖口處套了一個長長的圓筒。為了限制各種觸覺刺激,又在其頭部墊上了一個氣泡膠枕。除了進餐和排洩的時間以外,實驗者要求學生24小時都躺在床上。可以說,這樣就營造出了一個所有感覺都被剝奪了的狀態。

結果,儘管報酬很高,卻幾乎沒有人能在這項實驗中忍耐三天以上。最初的8個小時好歹還能撐住,之後,學生就吹起了口哨或者自言白話,有點煩躁不安了。在這種狀態下,即使實驗結束後讓他們去做一些簡單的事情,他們也會頻頻出錯,精神也集中不起來了。

實驗持續數日後,人會產生一些幻覺。例如,看見大隊花栗鼠行進的情景,或者聽到有音樂傳來,等等。到第4天時,學生會出現雙手發抖,不能筆直走路,應答速度遲緩,以及對疼痛微感等症狀。實驗後學生得需要3天以上的時間才能恢復到原來的正常狀態。

感覺的存在給人們帶來了愉快的享受,也帶來了痛苦的煩惱。我們的生活就處在愉快的感覺和痛苦的經驗之間。人是一旦失去感覺,後果將不堪設想。如果一個人喪失了全部感覺能力,也就不可能產生認識,吏不可能產生情感與意志。由上述的實驗可以看出,豐富的感覺刺激對維持我們正常的心理狀態是必需的。

我們所處的世界豐富多彩,而人的正常生活和有效發展必然需要建立在儘可能多的和外界接觸的基礎上,需要對外界的刺激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應該積權地去接觸社會,接觸人生、盡情體驗生活的各種滋味,只有這樣才能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人生以及健全的心靈。

如果曾經體驗酸甜苦辣的人生百味,如果有機會領略各地不同的風土人情,如果擁右豐富的知識、廣饞的見聞和豐富的情感,那麼你對社會與人生體驗就越深廣,你就越能有效地把握自己,駕馭好自己的命運之舟。

3.視崖邊界前的嬰兒——深度知覺

1960年的春天,心理學家埃莉諾'吉布森帶著未滿週歲的孩子來到科羅拉多大峽谷,讓繁忙工作帶來的緊張心情得以放鬆。她欣賞了峽谷那奇妙無比、變幻莫測的景色後,在峽谷邊的平地上野餐。吉布森無意問回頭眺望,身後是猶如刀削的陡峭山崖和深不可測的峽谷,她頓時緊張得心跳加快,渾身的血液似乎凝住了。走到安全地帶後,她低下頭看著懷裡沉睡的孩子,突然想到一個奇怪的問題:嬰兒是否也會有這樣的深度和高度知覺,並對此有所反應?她決定進行研究找出答案。

為此,吉布森設計了一個人工懸崖——“視崖裝置”來進行測試。這個裝置是一大塊玻璃平臺,中間放有一塊略高於玻璃的中央板,把嬰兒放在這個狹小的中央板上。板一側的.玻璃上鋪有一塊黑白棋盤圖案的布,因為它與中央板的高度相差不多,看起來就像一個“淺灘”。在中央板另一側的玻璃下面約一米處鋪上同樣棋盤圖案的布,給嬰兒造成一種錯覺,這一邊似乎是“懸崖”。如果嬰兒待在淺灘的棋盤圖案上,他可以探望“懸崖”但不會跌下來,因為這實際上是一塊平整的玻璃板——“視崖”一詞由此而來。

吉布森剛開始選擇了30多個6個半月到14個月的嬰兒進行實驗,她將嬰兒放置在視崖的中央板上,讓母親交替站在視崖的深側和淺側召喚自己的孩子爬向她們。最初的研究結果是,有27個嬰兒願意從中間的平臺爬到“淺灘”上,僅有3個孩子能夠“冒險”爬過“懸崖”來到母親的身邊。吉布森還發現,當母親在“懸崖”這邊召喚孩子時,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非但沒有爬向母親,反而朝反方向爬,其中有一些孩子則是探頭看看“懸崖。,又抬頭望望母親,哭叫了起來。

嬰兒在視崖面前的表現說明了他們們已經具有了一定的深度知覺。深度知覺涉及三維空間的知覺。即不僅能夠知覺物體的高和寬。而且能夠知覺物體的距離、深度、凸凹等。

孩子與成人的情感交流對兒童知覺品質、情緒行為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嬰兒具有深度知覺後,在視崖面前會猶豫不決,此時,如果母親對他微笑、點頭表示肯定、鼓勵,他就可能勇敢地越過懸崖,爬向母親那邊,如果母親表現出害怕的表情*嬰兒跨越過去的可能性就小得鄉,甚至可能哭起來。利用視崖裝置進行的實驗顯示,嬰兒會將他們所依戀的物件(母親)提供的安全或危險的資訊作為他們情緒行為的社會性參照物。嬰兒與成人主動的情緒交流,參照成人的情緒資訊,能使嬰兒避免、擺脫許多險境*並有利於嬰兒對環境的判斷和行為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