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哲學

經典哲學的小故事

十二則經典哲學的小故事

1、父子二人經過五星級飯店門口,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裡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裡一定沒有錢!」

放飛

瀟夢的故事(18)

瀟夢原本有一對兒小鸚鵡,可是她自己不小心放跑了一隻。於是,她開始跟父母“蘑菇”,爭取再給配上一隻。後來,她終於如願以償,鳥籠子裡又有兩隻小鸚鵡了。

不過,兩隻鸚鵡畢竟不是一家,所以,最初的幾天它們相互之間虎視眈眈,甚至還常打鬥。過了幾天,或許它倆都想明白了:自己和對方都是天涯淪落者,何必再相互為敵呢?於是,它們消除了隔閡,開始互相啄弄羽毛、互相依偎。

過了一段時間,也不知是何原因,其中一隻鸚鵡開始用嘴揪自己的羽毛,特別是茸毛,每天都揪,後來胸前、翅膀根上的羽毛都被自己揪光了,就像是光著膀子的傷兵似的,樣子非常難看。

這時,瀟夢已經升入了初中,父母跟她商量,放飛鸚鵡吧,叫它們獲得自由。瀟夢雖然不情願,但是她畢竟已感到來自學習上的壓力明顯比小學大得多了,再像以前那樣為小鳥兒分心是不可能了,所以,就勉強答應了。

這天是星期日,放飛鸚鵡的工作正式啟動:鳥籠子被掛在陽臺外面,然後小門也被打開了。可是,半個小時過去了、一個小時過去了、將近兩個小時了,小鸚鵡們依然還在籠子裡待著。不過,它倆始終在一個勁兒地竊竊私語,似乎是在討論出去好、還是不出去好,或者是在商量由誰打頭陣衝出去試試。

最終,那隻光膀子的鸚鵡將小腦袋伸出籠門四下張望了幾次,然後跳到了籠子上面,對著籠子裡面的另一隻鸚鵡啾啾了幾句什麼,便展翅飛走了。又過了一會兒,籠子變空了,兩隻鸚鵡終於全獲得自由了。

它們以前住在籠子裡,雖然空間極其狹小,可是畢竟不缺吃、不缺喝的。現在,它們遠離了籠子的束縛,可以自由地飛翔了,但是必須自己打食、找水,還得設法遮風避雨,……,很多的困難在前面等著它們。

與人相同,世間萬物都渴望自由,可是須知自由與辛勤勞動是分不開的,沒有了後者的支援,自由就是虛無飄渺的,不過一張空頭支票而已。

對於那些尚未脫離父母呵護,羽翼未豐的大孩子們,抽空思考一下,不久的將來怎樣透過自己辛苦與汗水的付出,來換取一點點自由,其實是很現實的事情。

1976年唐山地震的奇蹟(小故事)

有一位老者給我講了一個有關放生的故事,說是他自己的親身經歷。

這位老人告訴我,在1976年以前,他是唐山某水庫的管理員,經常一個人駐守在水庫邊的配電室裡。

因常常閒來無事,他喜歡上了垂釣,隨著垂釣技術的不斷提高,他釣的魚常常吃不了,就存養在一口大缸裡。這口大缸,則放在簡易搭建的廚房裡。

1976年初夏的一個晚上,他還沒睡,就聽到廚房裡有動靜,他抄起傢伙去看個究竟。原來是一隻前來偷吃魚的野狐,不小心掉進了缸裡,怎麼也爬不上來了。

想到前幾次不明就裡地魚就少了,他就想弄死這隻討厭而倒黴的狐狸。

當他用強光手電照著狐狸,正欲動手時,他看到狐狸的眼裡滿是驚恐,甚至還有眼淚。他的心又軟了……最終,他還是放了這隻野狐。

後來,他的魚就再沒少過。他就感嘆:狐狸這生靈,通人性、有良心。

更令他意想不到、感慨萬千的是,唐山大地震驟來時,這隻野狐,居然挽救了他的命。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左右,熟睡中的他,被一種急促的抓撓聲音和呱呱鳴叫吵醒。

他聽出來,是那隻狐狸,就起身下床開啟房門——那隻野狐焦躁不安地仰臉望著他,並一次次地就地兜圈子,像一個有急事的滿腹話語的啞巴。

他就想,可能狐狸沒找到獵物,餓急了,來求援了。

可是,就在他想回屋裡取吃的東西給它救濟時,那隻狐狸忽然咬住了他的涼鞋襻(音pàn),狠命地往外拉。

他忽然有一種什麼預感。於是,跟隨狐狸來到院子裡。

就在這時,舉世皆驚的7。8級大地震轟然降臨,他居住的配電室,瞬間即被震塌……

直到現在,年邁的老人還念念不忘那隻被他放生、又來救他的狐狸,感慨萬千地說:

“地球就是個大家庭,大多數的生物、動物與人類息息相關,動物們儘管不會言語,卻也有著同樣的思維、靈性和良心……”

從那以後,他再也沒有釣魚……

人靠衣裝

經常聽人說,“人靠衣裳馬靠鞍”也經常有故事典故告訴我們,人不能只注重外表,忽略了內在,或是說有才幹的人,就算穿著邋遢,也難以掩蓋他的才智。

所以我有時真的困惑,向我們這種平平碌碌之人,是該注重我們的外表,還是注重我們的內在那?當然注重外表要比注重內在容易的多,不必認真去學什麼,只要一身高檔的衣服,遮住什麼都不懂的皮囊,就能給勢利眼的人一副高尚的假象。

而我恰恰喜歡穿著隨便,一件衣服只要不破,就想不起了去換新的,對流行和時尚就像無知的嬰兒,可也因此吃了大虧。

朋友給我介紹了一份工作,說是外企,工作很高,需要我去面試。

面試那天我沒有化妝隨便穿著一件衣服就走進了那家大公司,老闆看了我一眼之後,非常失望地搖頭說:“我們這裡不缺清潔大嬸。”

我怒道:“怎麼可以以貌取人?難道評價一個人就是要看他的穿著和打扮嗎?”

老闆微微一笑道:“你這個人還挺有意思,正好我有時間,就給你上一課吧!”說著他讓我跟他走到一面鏡子之前,讓我面對鏡子然後指著鏡子說:“你看看你的臉,沒有一絲認真修飾過的痕跡,衣服也過於隨便。一個對自己的容貌穿著都不上心的人,怎麼讓人相信能夠勝任工作,就算你能勝任,如此隨便去見客戶,客戶會把生意交給你這樣不重視外表的人嗎?”

我聽完他的話,仔細瞧了瞧自己的一身。簡直無地自容,如果在家,我肯用一分鐘的時間看看自己,在用十分鐘的時間去修整自身,在穿上一身得體的衣服,也不至於得到如此羞辱。

如今的社會更適合‘人靠衣裳’我想不懂得修飾自己,就是不懂得入世之道吧。

說瞎話

(小麥的故事99)

小麥上初中時,曾經說過一次瞎話。不過,這次瞎話說得有其道理。

有一天課間,小麥正與幾名同學在教學樓二樓的走廊裡聊天,有一位同學走過來對小麥說:“有個大人找你。”

順著同學手指的方向,小麥看見一位中等身材、健壯的.中年人走了過來,但是小麥不認識他。

來人走到小麥跟前說:“我姓石,是你的鄰居,你母親把她的鑰匙鎖在屋裡了,進不了門,讓我來跟你要一下鑰匙。”

“哎呀!我也沒有帶鑰匙。”小麥回答。

“那我趕緊回去告訴你母親,再想別的辦法吧。”一看小麥也沒有帶鑰匙,鄰居說完這句話,就轉身走了。

小麥跟在他的身後不遠處,看見他下了樓,到校門口騎上腳踏車走了。隨後,小麥也急忙衝出了學校,抄小路往家跑去。

這又是為何?

其實,小麥說了瞎話!

他的褲兜裡就裝著家門的鑰匙,但是這位“鄰居”他沒有見過,所以不敢交給他鑰匙,而是謊稱沒有帶著。

不過,他想萬一“鄰居”說的是實情,媽媽肯定著急,於是,他也急急地趕了回去。

學校離家的直線距離並不遠,若抄近路(直接穿過兩個家屬宿舍的院子,不過得翻幾次牆頭)用不了十分鐘就能跑回去,比規規矩矩地走大路能近一半多的路程。

回到家後,小麥給正在焦急的媽媽打開了房門,並提起了鄰居要鑰匙的事兒。媽媽笑著說:“那是新搬來的小石,我也是今天才認識他的。他聽我說沒有鑰匙進不了家,就主動騎車子去找你要,真是個熱心腸兒,可沒有想到,卻跟你要不出來。”

“我沒有見過他,肯定不會給他鑰匙。”小麥不好意思地回答。

“你這個孩子,還真有蔫主意。”媽媽笑著說。

後來,小麥與鄰居小石叔叔熟悉了,才知道他是一個憨厚的人。

不過,後來小石叔叔也知道了那次小麥說沒有帶著鑰匙,是說了瞎話。但是,他卻沒有埋怨小麥,而是表示:若是換了他自己,也不會把鑰匙交給不認識的人。

這也算是有點兒警惕性吧。

熬粥

(瀟夢的故事5)

上高中的女孩兒瀟夢,這一天在家裡熬了一鍋粥,是用高壓鍋熬的大米綠豆粥。

粥熬好了之後,她開啟鍋蓋兒一看,是一鍋稠飯,沒有一點兒米漿!顯然這與她開始想像的那種不稠不稀的米粥差別很大。

不過,她在吃飯時仍一個勁兒地問爸爸、又問媽媽:“你們覺得這粥熬得好嗎?”

爸爸心裡明白:其實,女兒自己也知道這鍋粥熬得很不如意,卻想得到父母的表揚以彌補自己的心虛。這顯然是她的虛榮心在作怪。

爸爸想:表揚她一句很容易,但是卻會助長她的虛榮心;而直截了當地說粥熬得不好,給她潑瓢冷水,又有些於心不忍。

於是,爸爸便把對這鍋粥的評判權又還給了女兒,對她說:“你只要將你開始的預想與實際結果比較一下,自己便會有答案的,而不用聽爸爸媽媽說熬得好與不好。”

他感覺女兒似乎明白了自己的話意,便又進一步指點她熬粥的簡單技巧:“你每次熬粥時,要把放的糧食和水的用量記住,如果這次熬得與預想的情況有差距,下次就把糧食和水的量調整一下,多實踐幾回,肯定能熬出滿意的粥來。”

接著,他又將話題引申到未來:“你將來總得走進社會,參加工作之後,你也需要常常將工作計劃與實際完成的結果做比較,自己便知道工作效果如何啦,而不必總問旁人。”

爸爸在講這些時,瀟夢不住地點頭。不過,她是否真地聽了進去,而且有效地去實踐,還需用她以後的行動結果來做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