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業/專業/職能

高職財會專業實踐教學策略的探討

高職財會專業實踐教學策略的探討

高職財會專業實踐教學策略探討

【摘 要】分析目前高職財會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闡述高職財會專業實踐教學應遵守的原則,基於此提出具體的教學策略。

實踐教學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環節,對實踐教學的重視,是高職教育區別於普通高等院校的特點。國家的各項關於高職教育的政策也致力於提升高職教育實踐教學質量,然而,高職院校中的實踐教學在實際操作中仍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未能取得預期效果。尤其是財會專業學生實踐教學的評價體系仿照一般理論課的評價體系,不能全方位地滿足實踐教學的評價要求。因此,探討高職財會專業實踐教學策略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當前高職財會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政企校”合作模式落後

過去,高職財會專業實踐教學主要採用傳統的“政企校”合作模式,但這種模式在理念、管理機制方面已不能適應高職教育發展,主要體現在:一是舊有的觀念不能適應高職教育的發展。傳統的“政企校”合作模式,沒有把高職教育放在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和人力資源發展的戰略高度去認識、去規劃。現今市場經濟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中的各行各業,傳統的“政企校”合作模式未能體現市場需求,不能適應當前形勢,應及時地引進市場化管理模式,建設具有市場經濟特色的“政企校”合作模式。二是各方職責沒有充分明確,造成執行效率低。在傳統的“政企校”模式中,高校不能發揮自身所具有的特色,被千篇一律的'合作模式掩蓋了自身對市場的需求,與其他高校孤立,不能相互之間交流合作,共同提高。政府部門則不能整合高校及企業的資源優勢,發揮不了作為國家職能部門的統籌規劃、宏觀調控功能。而沒有市場的吸引,企業參與積極性低,也不能用好政府和高校提供的高職教育優勢。三是執行機制不夠完善,各方利益得不到滿足。傳統的“政企校”合作模式照搬普教發展模式用於發展高職教育,必然會和高職院校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內在性質相沖突,達不到參與各方的利益要求,從而影響各方參與的積極性,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實踐教學未能體現職業教育特點

當前,高職財會專業的實踐教學未能體現職業教育特點,主要表現在:一方面,高職教育培養計劃、專業設定和執行機制都具有濃厚的普通高等教育色彩;另一方面,高校在人才培養方案的編制與實施過程中,以普通高等教育為參照,除了在內容上進行刪減,教材幾乎完全照搬普通高等教育。

此外,高職財會專業實踐教學考試也是以記憶學習為主,學生不能充分理解和吸收教學內容。除國家重點扶持的高職院校外,一般高職院校特別是縣級高職院校難以吸引良好的教師資源,經常出現從其他學校請研究生來兼職授課的現象,教學質量難以保證。

二、高職財會專業實踐教學指導原則

(一)注重實踐能力培養

高職教育是最接近社會需求的高等教育,對學生的工作能力培養應該放在第一位。相對於普通高等教育,高職教育應強調實踐能力培養,把理論學習和實際動手能力培養相結合,教學過程中的考查應把重點放在學生的實際操作熟練程度上面。

高職教育注重實際操作能力在財會專業表現得更明顯。選擇財會專業的高職生,一般來說對課堂知識的學習能力和課後的自學能力較差,但是在生活中善於進行人際交往,有著很好的表達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將學生的學習熱情轉移到對本專業知識的學習上,使之能夠掌握本專業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同時,對學生的交際能力進行重點培養。這樣便於學生畢業以後儘快適應工作,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特長,併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

(二)關注市場需求

隨著第三產業的崛起,市場對財會專業從業人員的需求越來越大。應該說,財會專業的學生不愁找不到工作,但實際上,財會專業的學生找工作的壓力不比其他傳統專業或冷門專業小。仔細分析可以知道,市場需求增大的同時,就讀財會專業的學生也在急劇增多,造成就業競爭激烈。在這樣激烈的競爭中,如果學生所學的知識是過時的或者普遍化的,他們在與其他就業者競爭中就無法脫穎而出,不能滿足招聘公司的特定需求。因此,高職院校的財會專業教學特別是實踐教學要關注市場動向,分析當前或者近幾年市場上需要財會專業畢業生具備哪些特殊的能力。按照社會需求安排課程,才能夠針對社會需要,對學生進行特點鮮明的教學。當競爭者之間能力相當、知識儲備相同時,這時候符合公司要求的具有特殊能力和知識儲備的學生才能夠在競爭中勝出。

(三)培養方案務實夠用

高職教育直接面向企業培養人才,專業性強,因此學校方面有較大的學生畢業就業的壓力。這就意味著不能照搬傳統的普通高等教育模式,不能缺乏教學方式、考核方式等整個教學體系的創新。主辦高校要以市場為導向,摒棄老舊的辦學理念、專業設定、教學內容、培養方式,以有益於學生拓展就業為目的,在課程結構、課程設定、學時配置、試驗專案設計上有所創新。在學制、課時總量投入相對穩定的前提下,可考慮設定通識課、實踐課,縮短課堂所學與實際崗位需求之間的距離。

三、高職財會專業實踐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重視教學後的全面審查與考核

評價體系中應該包含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表現的全面考核,包括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責任感、團隊合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學習能力等職工通用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同時包括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職業態度、職業道德、價值觀念、決策能力和資訊綜合分析能力等現代職業人的行為能力。這種多方面的評價體系可以促進學生各方面綜合素質的提升,同時為學生各項潛能和個性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透過這種方式,才能將企業與學校區別開,使學生意識到實踐教學的規範性,積極向“社會人”轉變。

(二)構建符合市場需求的“政企校”合作模式

構建符合市場需求的“政企校”合作模式,需從傳統的合作模式中找到癥結所在,以市場為導向,建立連線三方的各項機制。首先,構建“政企校”合作的評選機制。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選擇優秀的企業與高校合作,形成利益共同體,拓展合作的深度,放大合作的成效。其次,構建“政企校”合作的保障機制。政府統籌規劃,從投資、方針、制度等方面建立保障體系。規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職責和義務,保障學生能夠充分學習到相關知識。再次,構建“政企校”合作資訊溝通情報分享機制。對於地區產業政策、新興產業的發展趨勢以及人才需求等情況,政府應與企業、學校相互溝通,使勞動力市場的供求趨於平衡。最後,構建“政企校”聯動的評價機制。成立一個由三方參與的專門從事校企合作評估和驗收機構,制定科學的評價體系,根據評價結果,落實優惠政策和相應的獎勵政策。

(三)充分利用現代資訊科技整合教育資源

現代資訊科技給各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高職教育也不例外。在國家教育資源較為短缺的情況下,資訊科技可以整合分配教育資源,為學員提供方便、個性化的學習條件。為實現上述目標,一方面,高職院校應加強對網際網路基礎建設的投入,充分利用資訊科技手段,發揮網際網路在教育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對現有的學校、教育機構等,做出調整,充分發揮其資源優勢,形成教育資源的基地和輸出口,使更多學生可以學習國外優秀的高校、學習輔導機構的高品質課程,使國外財會專業的新理論和技巧進入我國,使國內財會專業畢業生更具有國際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楊貴凌,袁瓏.高職會計專業實訓教學研究[J].價值工程,2011(11)

[2]鄭文輝.以行業為依託 構建特色高職財會專業群的改革與實踐[J].交流與探討,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