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材

語文S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材介紹教案

語文S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材介紹教案

一、學生分析

學生經過了第一學段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識字量,基本掌握了識字方法,進

行了一定量的閱讀、口語交際、寫話的學習與訓練。三年級學生進入了一心理發展的新階段,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知識量的增多,他們的求知慾更強了,思維更活躍了。為了完成課標第二學段的教學目標,同時順應學生的心理發展,本冊教科書在繼承了第一學段教材特色的基礎上,又有所變化與拓展。

二、教材全貌及特點

本冊教科書共有32篇課文,其中精讀課文23篇,略讀課文9篇(第八單元2篇

略讀課文)。每個單元包括導語、課文和語文百花園三個部分。精讀課文後面有要求認識和要求會寫的字,還有課後練習題和詞語花籃;略讀課文後面有要求認識的字,有思考練習和詞語花籃。在部分課文的練習題後,還安排有“學習連結”和“指南針”。

選文

本冊教科書繼承了低段教材選文形式多樣的特點,又有所拓展。除了低段教

科書中常見的詩歌、散文、故事、童話、神話、傳說、寓言等體裁,本冊又增加了說明文、科學小品、劇本等新的體裁,使課文的體裁更加豐富。教材選文注意貼近兒童生活,密切聯絡兒童的經驗世界和想像世界;注意植根於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吸納多樣文化,體現時代氣息和現代意識。使兒童在閱讀中產生共鳴,從而進一步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組元

本冊教科書以主題為線索,圍繞單元訓練重點組織單元內容。設計了八個專題。它們依次是:童心童趣、人與自然、科學精神、景物描寫、親情關愛、革命傳統教育和意志品質、保護環境、中外文化。每個專題內容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涵著豐富的教育價值。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可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可使學生受到革命傳統、高尚情操與愛美情趣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可激發學生崇尚科學,追求理想,為了實現理想而努力。

本冊教材在讀寫訓練方面,含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理解句子所表達的意思;善於觀察,認真思考;抓住重點句讀懂段的內容;一邊讀,一邊想;提出不懂的問題;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學會積累好詞佳句等。透過潛移默化地引導和練習,讓學生初步掌握一些讀書方法,提高讀寫能力。這些訓練重點分佈在八個單元中。

導學

教材注意了課文的導學設計。在課文之中或課文之後,以學習夥伴的口吻,泡泡框的形式,提出思考的問題,引導學生讀書、思考,逐漸領悟到讀書的時候應當在哪些地方想,想些什麼,怎麼想,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分頁標題#e#

教材課後練習的設計,不僅繼承了低段形式的多樣性,還注意了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培養。課後練習大多是引導學生讀書、思考、談感受、展示學習成果,鼓勵學生獨立閱讀思考,探究發現,儘量自己解決問題,或啟發學生提出不懂的、感興趣的問題和大家討論、交流。

本冊教材繼續設定有“學習連結”欄目,為學生提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一些知識,目的是引導學生更加主動地瞭解與課文有關的資訊,拓展學生的視野,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從本冊開始,新增設了“指南針”欄目。在第二、三、六單元各安排了“指南針”,分別講了“學習觀察”“學習默讀”和“學習預習”,意在對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進行點撥和引發,為學生學會學習、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整合

每個單元從導語到課文、課後練習和語文百花園的內容,大都圍繞單元主題和訓練重點,進行聽說讀寫等語文活動的整合安排,使教科書的編排更為緊湊,整體推進學生的各種語文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如,第二單元專題是“人與自然”,在導語中,首先用簡練的話語告訴學生,這個單元的主題是講人與自然的和諧,訓練重點是“善於觀察,用心思考”。透過課文的學習,學生會從小山雀的可愛,蝸牛的有趣,獵狗、烏鴉是護林員馬哈多的好夥伴的事實,感悟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並受到啟迪。“學會觀察”這個訓練重點,則透過對課文的學習感悟,課後的“小練筆”、“指南針”及語文百花園中“閱讀平臺”、“能說會道”和“筆下生輝”等欄目,有機地整合在一起進行學習和訓練,不僅使學生學會觀察和思考,而且使聽說讀寫的能力得到整體提高。

每個語文百花園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有3個固定的欄目:“語海暢遊”“積少成多”“閱讀平臺”;第4、5兩個欄目由“能說會道”“筆下生輝”和“語文大課堂”交*安排。“能說會道”和“筆下生輝”各安排6次,排在百花園二、三、四、五、六;“語文大課堂”安排2次,排在百花園一、八。

三、教學目標

本冊教材要完成以下教學任務:

1.識字與寫字

(1)有初步獨立識字能力,會運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詞典。

(2)認識240個生字,會寫300個生字及教參中要求的帶生字的詞語。

(3)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範、整潔。

2.閱讀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要求背誦的課文、段落。分頁標題#e#

(2)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逐步做到邊讀邊思考。

(3)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注重詞語的運用和積累。

(4)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句子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5)能抓住段中的重點句,理解自然段的內容。

(6)能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樂,並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7)體會逗號、句號的不同用法,學習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3.習作

(1)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樂於把自己感興趣的見聞,經歷過的有趣的情景用一段話寫下來,並能讀給別人聽,與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2)學寫觀察日記、請假條兩種應用聞。

(3)看圖作文,能根據多幅圖展開想像,把圖中描繪的內容寫清楚寫明白。

(4)根據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歎號、冒號、引號等常用的標點符號。

4.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交談,培養講普通話的習慣。

(2)在交談中要努力把自己的意思講清楚;聽的同學要認真傾聽,有不明白的聽完後再提出;在交談中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

5.綜合性學習

(1)結合語文學習,觀察生活,觀察社會。

(2)在兩次“語文大課堂”活動中,要精心準備,積極參加。在活動中透過自主、合作、探究,動口、動腦、動手,把活動——表達交流——習作結合起來。

四、教學策略

在語文教學改革的新形勢下,我們認為應該掌握兩個原則:一方面要在貫徹

“課標”精神的實踐中,不斷尋求更新和發展;另一方面也要對符合“課標”精神的優秀傳統,加以繼承和發揚。

關於識字、寫字

1.要繼續培養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和獨立識字能力。

(1)繼續堅持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在閱讀過程中完成識字,鼓勵學生主動識字,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獨立識字。

(2)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個性化識字,將已經掌握的識字方法遷移到新的識字、寫字的學習中,尊重不同學生不同的學習方式和方法,准許學生在一定的時間以內在識字數量、識字能力上有差異。不要求學生對字的掌握一步到位,允許在滾動識記的過程中逐步學會。

(3)本冊要求學生認240個字,寫300個字的識字量,這是下限。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透過其他渠道自主識字,增加識字量。鼓勵同學之間交流識字的方法、經驗和感受,啟發旁人;鼓勵互相合作,在合作學習中分享識字的樂趣。分頁標題#e#

2.要加強複習鞏固。

3.要繼續加強寫字的指導。

關於閱讀

在小學各學段中,閱讀教學擔負著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任務,在中、高段這個任務尤為重要。“課標”中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引導學生鑽研讀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代替個人閱讀,或遠離文字進行過度發揮。”當今在語文教學的改革中,在擺脫以教師的串講串問、繁瑣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的這種習慣勢力的束縛的同時,還要警惕另一種偏差出現,那就是用集體討論代替個人閱讀,或遠離文字的過度發揮。這個問題在學習、落實“課標”精神的教學實踐中要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下面就如何落實“課標”中有關閱讀教學的理念和要求,改進閱讀教學,提高閱讀教學質量,提出幾點建議。

1.重視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

(1)教師首先要對所教課文感興趣,要讀進去,要喜歡。

(2)要引發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

※匯入新課:要精心設計,要因文而異,因人而異,不要千篇一律。

※抓住教學時機:要在學生接觸課文後(初讀預習後),最想提出疑問,

最想解決疑難,最想表達感受——思想最活躍的時候開始學習。

※教學設計:要抓住時機,精當地設問和安排合理的師生、生生互動學習。

(3)用積極的評價保護學生的興趣。

(4)恰當地使用一些教學的輔助手段。

2.引導學生直接和文字對話。

3.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和習慣的培養。

(1)重視默讀、朗讀、背誦能力的培養。

(2)加強詞句訓練。

※要引導學生自覺地運用查字典、詞典的方法學習詞語。

※為防止學生機械地死背詞典,還要求學生能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語。

※對課文中的重點句、難句、含義深刻的句子,要指導學生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的方法去理解。

※要引導學生進行詞句的積累,調動積極性,培養自覺性,以形成良好的習慣。

總之,在閱讀中進行詞句訓練,一定要養成運用工具書的習慣,要結合生活積累,更重要的'是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理解詞句不脫離語言環境,逐步地使學生學會善於把握文章的重點詞、句,進而理解課文。教材在這方面也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範例,提供了較大的學習空間。請老師們注意這些編排的特點,更好地落實詞、句的訓練。分頁標題#e#

(3)要加強對學生整體感悟能力的培養,也要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和獨立的創造性的閱讀體驗感受。

文章本身是一個整體,它是由詞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組成的。描寫場景,作者胸有境,敘述事情,作者思有情,文章是不可以肢解的。閱讀教學(尤其是閱讀精讀課文),應該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閱讀感悟的過程。首先我們也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整體感悟能力。老師們在認真研讀了教材後就會發現,大部分課後思考題的設計就是出於這個目的。由此看出課後練習為整體感悟課文起了導向性的作用。那麼,合理地運用課後練習題推進學生閱讀的過程,可以使語文課堂教學做到既省時又高效,而且可以更好地把人文素養和語文素養有機地結合起來。切忌單打一地使用課後練習題,把朗讀、理解課文內容、詞句訓練隔裂開來,作為作業去完成。(當然,對課後題的處理還要因文而異,因題目而異,所有課文的處理方法不能千篇一律。)

在加強整體感悟的基礎上,我們還要注意尊重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夥伴、學習方式的權利;要從學生的需要出發,精心組織教學活動。更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生與生,師與生融為一體,營造一個自學思考和平等對話的良好氛圍。有關這方面,教材也是盡力這樣去引導學生的,諸如:“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可以提出來和大家一起討論。”“……這些詞語用得多好啊,我還能找出這樣的詞來。”“讀句子,結合課文體會帶點詞語的意思,還可以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說說自己的體會。”“讀句子,討論:用上帶點的詞語有什麼好處?課文裡還有哪些詞語用得好?”等等。

(4)認真鑽研本冊教材各單元讀寫訓練重點,鑽研課後練習(包括百花園)和泡泡框的導學意圖,重視“指南針”安排的內容,引導學生從中悟出學習方法,培養學習習慣。

這些泡泡框不僅起到導讀的作用,它還應該是學生自主閱讀的範例,使他們從中悟出應該怎樣讀書,怎樣思考,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方法。

從本冊開始,新增設了“指南針”欄目,意在對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進行點撥和引發,為學生學會學習、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本冊的“學會觀察”“學會默讀”“學會預習”三個內容,是結合課文和語文百花園的內容,從學生學習的實際需要出發進行安排的。“指南針”的內容並不是一次性地灌輸給學生,而是要在學習實踐中多次反覆,引導學生逐步形成。如,在第三單元的“指南針”欄目中,提出了“學會默讀”的內容,接著在此後的課後思考題中,大多都有“默讀課文,想一想……”這樣的安排,讓學生按照“指南針”的提示,在閱讀實踐中把這個學習方法加以運用。在第六單元提出“學習預習”以後,在學習新課文之前課上可以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預習,當然對三年級學生的預習,是需要老師的指導的,訓練要有步驟,要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