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圖形影象/多媒體

多媒體給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的作用

關於多媒體給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的作用

多媒體給農村初中語文教學注入了活力

本文根據筆者的實踐和體會,從利用多媒體聲音、形象、直觀的效果,可以有效突破重點和難點,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利用多媒體可以有效擴充資訊,增加教學容量;利用多媒體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利用多媒體可以有效地優化了朗讀教學,進而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利用多媒體有效輔助作文教學;利用多媒體有效提高學生的美學素養,陶冶學生思想情操等七方面,論述多媒體給農村初中語文教學注入了活力。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的效率;教學容量;主動學習;朗讀能力;作文教學;美學素養

當今,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已經表現出越來越多的優勢,特別是對於今天語文教學中的知識整合和教育手段的綜合容納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充分有效地利用多媒體的知識整合效果對於提高農村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和效率,也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是有利於農村初中語文教學改革需要的。2005年仲夏,多媒體在我校“落了戶”,就開始在我校發揮了圖、文、聲、像並茂的特長,給我校初中語文提供了理想的教學環境,改變了我校語文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給我校初中語文教學注入了活力。現就多媒體在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談談我的拙見。

1。利用多媒體聲音、形象、直觀的效果,可以有效突破重點和難點,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這裡所說的多媒體是指以計算機為中心的多媒體技術。多媒體利用計算機的互動科學性、反饋性等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融圖、文、聲、像於一體,是具有智慧化的雙向教學活動過程。多媒體的應用同時也大大地簡化了教師的操作,使得教師能集中精力於教學本身,從而也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由此可見,聞見是教學的基礎,憑藉多媒體教學能有效地化抽象為具體,把難以理解的內容或者對理解課文起重要作用的內容,用多媒體展現出來,調動學生聽覺和視覺功能,透過直觀形象、生動的感官刺激,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在有限的時間裡,全方位感知更多的資訊,提高教學效率,啟用學習的內因。心理學研究表明,我們獲取資訊的來源如下:1%來自味覺,1.5%來自觸覺, 3.5%來自嗅覺,11%來自聽覺,83%來自視覺。多媒體能看也能聽,另外教師和學生可以用手操作。這種多途徑地獲取知識比教師單一的講解強得多。例如,我講《核舟記》一課時,課文的重點是要使學生了解核舟的特點及民間藝術家的高超技術。由於學生是在農村土生土長的,視野不開闊,很難理解這一點,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運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了《核舟記》的錄影,有效地解決了學習中的重點問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又如,我在講《活板》時,利用多媒體動畫演示了活版印刷製作的程式,讓學生有具體的感性認識,很快就明白了活版印刷製作的程式,節約了時間,大大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2。利用多媒體可以有效擴充資訊,增加教學容量

利用多媒體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識傳授,大資訊量的最佳化處理,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因大量板演過多佔用時間的現象,衝破了一支粉筆、一張嘴巴、一塊黑板和一本課本的教學裝置落後的堤壩,從而增加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效率。譬如,筆者講授《寫簡單的說明文》時,事先將各種型別的說明文的範文和說明文的知識點準備好,上課時根據需要,直接呼叫,省時省事,讓學生欣賞到的範文篇數多,改善了農村初中學生閱讀量少的情況,進一步豐富了教學的內容,而且學習目標達成度高,效果也好。

3。利用多媒體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於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用智慧和靈感。當今社會,各種各樣的吸引力比較大的資訊數不勝數,相比之下,語文課本顯得枯燥乏味,加之農村初中學生的年齡特徵,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農村初中學生對語文學科感到興趣淡薄,裝置簡陋的傳統語文教學方式造成學生的語文能力難以提高。而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傳統教學中的困難。它以形象生動的畫面,言簡意賅的解說,悅耳動聽的音樂,及時有效的反饋,使學生保持旺盛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長期的注意力,以輕鬆愉快的心情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達到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例如:在講學《阿里山紀行》時,我先讓學生憑藉多媒體欣賞了《大海啊,故鄉》和《高山青》的音像,然後聽全文配景朗讀,把學生引入到一種優美的意境中去。這樣,使學生透過多媒體的形、聲、色和光,產生了許多聯想。於是對課文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都主動學習課文。

4。利用多媒體可以有效地優化了朗讀教學,進而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朗讀是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重要訓練專案,也是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葉聖陶先生認為,朗讀與研究課文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反覆吟誦,才能做到對課文有親切的體會,在不知不覺中,把朗讀的內容化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米作仁先生指出:“講解是死的,如同進行解剖;朗讀是活的,如同給作品以生命。”“講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讀更能使人感受。”“朗讀”在蘇教版教材中更是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蘇教版倡匯入情入景、有滋有味、自動自發地“讀”。怎樣才能激發學生讀的熱情,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朗讀中去,讓他們在讀中欣賞,在讀中感悟課文的內容。特別是農村的初中學生,必須要開口讀,以讀來“趕走”帶濃濃的方言味的普通話,以讀來“迎接”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多媒體能將圖、文、聲、像融為一體,使課堂教學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優化了朗讀教學。《背影》這篇課文的第六段是全文的重點所在,描寫父親艱難地過鐵道、爬月臺去買橘子的“背影”,抒發真摯感情。如何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語言美感,理解作者樸實的飽含深情的語言?我把文中的.第六段製作成了父親艱難過鐵道、爬月臺的多媒體畫面,畫面的右側寫著:“父親您辛苦了!”創造了這樣感人的畫面,配上輕柔的音樂,讓學生受感動。接著我就讓學生朗讀課文第六段,讓學生一邊讀一邊看畫面,激發了學生讀的熱情,學生個個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朗讀中去,讀得很認真,把飽含深情的語言感情讀了出來,優化了朗讀教學。如果長期這樣訓練,就可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5。利用多媒體有效輔助作文教學

5.1多媒體有利提供更多美文的學生閱讀。

農村初中學生寫作文感到很困難,究其因,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是學習資料的侷限。因此,筆者收集大量的課外美文,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讀。學生從七年級讀到了九年級,共有三年,積累了不少的美文。學生的寫作文能力有明顯提高。

5.2多媒體有利提供作文素材。

用活教材是《語文課程標準》的新理念,語文教學的資源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而且會不斷地再生。葉聖陶先生說過:“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個不停。”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透過親身體驗,直接參與活動,獲取寫作素材。但是,由於各種原因,現在的農村初中學生活動範圍較狹小,閱歷淺,實踐少,因此,在作文時,常常感到材料的貧乏。而運用多媒體進行作文教學,可以提供豐富多彩的作文素材,把現實中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活動場景、人物外貌等搬進課堂,真實地展現給學生,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素材,並且指導學生如何觀察。例如:在指導學生寫《記一次有意義的活動》時,我首先利用多媒體把學校第三屆體育節活動經過的情景再現給學生,然後在課堂上,具體指導學生作文。當時,學生看到自己參加活動的影像時興趣盎然,而且深入細緻地觀察和捕捉體育節活動的場面,深入細緻地觀察和捕捉參加體育節活動中的人物的動作,深入細緻地觀察和捕捉參加體育節活動中的人物的神態,深入細緻地觀察和捕捉參加體育節活動中的人物的語言等細節,學生一邊觀察一邊寫作,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感知效率和寫作效率。

5.3多媒體有利指導學生觀察描寫。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作文要做到觀察、思維、表達密切結合。而農村初中學生被無意注意佔了優勢,他們對周圍的人物、事物,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更不懂得去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積累材料。在作文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圖、文、聲、像的特點,對要訓練的內容形象地展現出來,並且對需要觀察的畫面進行重播和特寫,有目的地指導學生進行觀察事物,使他們觀之有法,察之有序,然後再要求學生有條不紊地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 如,我指導學生寫《校園一角》時,運用多媒體展示了校園裡的綠化帶的綠草如茵、三角梅盛開的情景,並且指導學生如何按順序,抓住這美景的特點進行仔細觀察描寫。學生經過我的指導後,很快就掌握了方法。

6。利用多媒體有效提高學生的美學素養,陶冶學生思想情操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手段,使用有關教學內容的栩栩如生的投影畫面展現在學生面前時,他們的心被深深地打動了,這不僅讓學生學到了語文學科的知識,而且也培養了他們的審美情趣的鑑賞能力,激發了他們熱愛偉大祖國的激情。另外,我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進行精巧優美的板書設計時,既有利於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吸收,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產生美的共鳴,使學生的身心愉悅,進而提高學生審美鑑賞能力和陶冶學生思想情操。

7。利用多媒體提高了教學質量

我特地一個班使用多媒體授課,一個班不使用多媒體授課,然後以海口市教培院命題的語文教學質量調查作比較,很清楚地看出,利用多媒體授課的班級的成績明顯地高於不使用多媒體授課的班級。

總之,多媒體給農村初中語文教學注入了活力。不過,以上利用多媒體在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和效果,我只是根據本人的教學實踐和體會進行極其膚淺地談談,至於它的出神入化的地方,還有待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王永禮、倪惠瓊:《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製作研究》,淮南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2]馬立勇:《常用多媒體教學課件製作的五個環節》,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