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業/專業/職能

高師幼教專業角色扮演教學法探討論文

高師幼教專業角色扮演教學法探討論文

摘要:角色扮演教學法具有體現全面的交際行為、遷移全新的語言輸出、發展人的創造力的作用。角色扮演教學法的理論基礎是建構主義理論和輸出驅動假設理論。角色扮演教學法符合高師學生的學情,符合學生的性格特徵,符合學生的職業發展要求。高師幼教專業實施角色扮演教學法要堅持意義先行原則、小組合作探究原則和重視過程性評價原則。

關鍵詞:高師幼教專業;角色扮演教學法:英語語法教學

角色扮演也叫扮裝遊戲,可以以任何形式(遊戲、治療、培訓)進行的一種人類彼此之間的社交活動。角色扮演教學法就是教師在教學中創設虛擬或真實的情境,在劇本化、情節化的教學內容中讓學生扮演多種角色,活化課文短劇、利用課文插圖等。它是教師在課堂中常用的情境化教學手段。教師可以在課堂中使用情境對話,使學生在角色扮演中理解知識、掌握並習得知識〔1〕。

一、英語語法角色扮演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一)建構主義理論

有學者將建構主義學習環境高度概括為“學習者進行建構性學習的各種學習資源的彙集”〔2〕。既有硬體資源,如資訊、教師、認知工具等,也包括任務情境這樣的軟體資源。所謂知識的建構,授課教師可透過盡力創設真實或虛擬的環境實現。在此環境中,知識建構的複雜過程由學生積極與周圍環境的互動達成。在活動中,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性認知,培養自己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為了達成設定的教育教學目標,師生共同建構英語知識,就必須營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良好學習環境。

(二)輸出驅動假設理論

Swain提出了“輸出驅動假設”理論,認為相對於可理解的輸入過程,輸出,特別是可理解的輸出,才能全面發展學習者的二語水平。2008年,北京外國語大學的文秋芳教授基於對職場英語使用功能和二語學習輸出心理機制的認識分析,提出了“輸出驅動假設”理論。假設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輸出比輸入對外語能力發展的驅動力更大;二是以輸出為導向的綜合教學法比單項技能訓練法更富有成效,更符合學生未來就業的需要;三是學生的說、寫、譯等表達性技能比聽、讀等接受性技能更具綜合性和社會性。文秋芳教授提出的“輸出驅動假設”理論,適用於中、高水平的外語學習者和正式的外語課堂教學,非常符合學生的學業需求、社會需求和學科需求,為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路徑。

二、角色扮演教學法符合高師幼教專業學生的特點

(一)符合學生的英語學情

學校五年制幼師專業的學生在英語水平上存在兩極分化明顯的現象,平均英語基礎水平不高。因為沒有升學或高考的任務,相對於專業課,學生在基礎文化科目的學習上不十分投入。特別是對於較難的語法學習,調查發現,85.7%的學生對語法學習興趣不高。即使是有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但面對枯燥的語法規律和繁瑣的語法體系,學生還是會望而卻步。學生無意識的心理傾向可以透過採用角色扮演策略,創設虛擬或者真實的課堂學習氛圍而達成。學生感到愉快,學習的心理內驅力、學習動機、學習需要和興奮點也被啟用,學生將產生積極的心理狀態,從而最大化激發潛能,為接受新的知識、產生新的聯結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符合學生的性格特徵

學校五年制幼師專業的學生都是處在十五六歲的青春期女生。她們大多活潑外向,樂於表現,充滿好奇心。英語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需認真構思可愛的人物,創編有趣的情節,科學設計新穎的教學環節,引起學生的共鳴。因此,創設一個真實或者虛擬的情境,並設計高融合度的角色扮演活動,可以使學生產生交際的內驅需求。教師配合學生使用所學語法完成交際任務,體驗不同的交際文化,全面發展她們的創造力,消除她們對語法的恐懼、厭學情緒,從而提高她們語法學習的效果。

(三)符合學生的職業發展要求

語法課本是較為機械和單調的,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枯燥又繁瑣的語法知識。教師應將英語語法的學習利用角色創編和表演融合在語法教學裡。在角色表演時,有著豐富的角色選擇,動物、人物、卡通各不相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伴隨著童趣,浸入式體驗不同角色的語言輸入,便於學生更加身臨其境地學習。而角色表演的聽、說、譯的語言輸出環節,能夠真正培養和考驗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教師組織學生參與交際,鼓勵學生展示自我,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契合學生未來職業的特點。

三、高師幼教專業英語語法角色扮演教學法的實施原則

(一)意義先行原則

學生具有“追尋意義”(Goformeaning)的天性,他們在特定的情景中洞悉語言意義的能力非常強。因此,教師應該以人為本設計課程,儘量與教學內容融為一體,規避直接灌輸語法知識和規則。在教學中,要利用學生作為學習者的天性,幫助他們學習語言。教師應設計豐富、新穎的訓練題項,提供較多的機會,讓學生在較真實的語境中進行交際性活動。教師也可將語法難點融到故事中去,透過演繹,最終將枯燥的語法規則歸納出來。由此可以得出,教師依照的是意義先行原則,教學前半部分蘊含語法知識而不生硬灌輸,後半部分透過練習和角色扮演,內化課堂教授的語法知識,語法規則顯性歸納,自然地輸出正確的`語言。

(二)小組合作探究原則

小組合作探究是角色扮演的適用形式。高職學生的特點是底子薄、不自信,不擅長於表現,怕開口、怕出錯,學習的能力也參差不齊。為了滿足學習基礎不同的學生,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完成課堂任務,教師開展角色扮演活動前,組員要按任務分工,並對小組任務進行合作探究。在強調句的課堂上,按Jim-my、Jacky、Lucky三個角色列印好頭像卡紙,根據語言能力、創造能力、表演能力的高低,橫向、縱向搭配分組,保證每組按能力強、中、弱搭配好。在教學內容進行到一定的階段後,全班學生為了方便討論進行座位佈置,形成三個競賽小組。小組成員要在後續的教學互動中,努力學習,為自己小組代表的角色得分,爭取成為最努力、成績最好的學生。因為有了團隊向心力的作用,每個成員都會盡力拓展自己,每個學生在同伴互助、同伴評價、同伴監督的過程中,都能得到學習和發展。

(三)重視過程性評價原則

教師在課堂中應做好領路人、主導者。教師能夠在活動中,引領學生自信開口,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這比教學內容本身更為有價值。每一位參與角色扮演的學生任務結束時,教師的及時點評能給學生方向和信心。同時,為了儘可能擴充套件整體訓練面,教師把複述的任務進行分解,第一任務是隻複述自己的角色,第二任務是複述別人的角色。自我角色的展示可以增加學生個體的參與度,也可以幫助學生再次梳理課堂教學內容的脈絡。在複述的過程中,就可以涵蓋本節課所有的知識。每個學生在輸出語言、真正習得語言的時候,其他學生輸入的過程也是內化複習。在角色扮演的機制創設下,各小組的參與度會大大提高。角色扮演中,教師的評價,特別是過程性評價非常重要。教師需要做個眼明耳聰、觀察力極強的教育者,對於學生角色扮演中的創意、良好的語音語調、完美的合作、大膽的表現,都應該當作閃光點。每個環節任務的完成,每組學生透過團隊合作最終展示的角色複述,教師都需要積極、巧妙地點評。而對錶演中的錯誤要採取寬容的態度,可以透過先肯定後提出修改意見的方式,將“打擊”減少到最小。活動結束時,教師要作出總體評價,給予表揚和肯定,對學生的發展和進步進行激勵。

參考文獻:

〔1〕杜娟,秦冬梅.從“角色表演”探討高職英語互動學習環境的建立〔J〕.新疆職業大學學報,2014,(4):74-76.

〔2〕楊開城.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設計原則〔J〕.中國電化教育,2004,(4):14-18.